• 沒有找到結果。

中國為樞紐的羅曼蒂克型三角(1949 年~1958 年)

第二章 冷戰時期俄中印關係演變

第一節 中國為樞紐的羅曼蒂克型三角(1949 年~1958 年)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4 

人民共和國成立,國民黨政府敗走台灣,印度馬上延伸其外交承認,與中共建交,

成為第一個非共產國家與其建交者。4蘇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於1949 年正式建 立邦交。

在此一章節中將探討戰略三角關係的模式,分析順序先各個由內部因素決定 的雙邊關係,再觀察外部因素和延伸關係,以決定三角結構與各個行為者的角 色,再察看處於不利地位的行為者,是否有提升角色的行為;5或處於樞紐地位 的行為者,如何保持其角色。冷戰時期因國際體系為美蘇兩強爭霸之格局,美國 為此時期蘇中印三方關係發展之重要因素之一,故以美中蘇之「大三角」做為本 節各期之背景因素,以利分析本文目的之蘇中印「小三角」之三方關係發展。時 間上本文擬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為起始,探討俄中印三邊關係的演變,在此之 前的冷戰時期蔣介石政府對蘇印之關係,不在本文探討範圍之內。

第一節 中國為樞紐的羅曼蒂克型三角 (1949 年~1958 年)

一、中印關係:第三世界的反帝國主義夥伴

此一時期為冷戰的初期,蘇聯由史達林(Joseph Stalin)所掌權,中印兩國甫建 政獨立,印度首任總理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的外交方針為相對獨立的「不結 盟」外交政策,主張與美蘇等軍事集團的成員國保持等距離,試圖在美蘇兩大陣 營之外走出第三條路。尼赫魯稱「大國政治集團的相互對立,過去導致了兩次世 界大戰,並且還會再次導致規模更大的災難。為此,我們打算盡可能地躲開大國 政治集團」。61947 年 12 月 4 日,尼赫魯在印度國會討論外交政策時提出獨立和 不結盟。印度並與埃及、南斯拉夫共同發起不結盟運動。1955 年,印度在萬隆 會議上倡導與冷戰保持距離的「不結盟」運動,由此成為世界不結盟運動的主要        

4Keshav Mishla, Rapprochement Across the Himalayas: Emerging India-China Relations (India:

Kalpaz Publications, 2004), p.11.

5吳玉山,「從臺北─華盛頓─北京的戰略三角關係看台海危機」,收於許復慶編,地球村中的臺 灣 (台北:正中書局,1996 年),頁 421。

6張敏秋,中印關係研究,前引書,頁24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5 

發言人。7

中國於此時領袖毛澤東也正執行擴大國際反美統一戰線,爭取與新興的民族 主義國家,特別是從殖民地、半殖民地獨立的鄰國,友好和睦相處。以分化和孤 立美國,印度正是此一條件之首選。中印兩國政府代表,在1953 年 12 月 31 日 正式進行會談,共同揭示「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互不干涉、互不侵犯、平等互惠、

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更於經過四個月的談判後,於1954 年簽訂《中印兩國 關於印度和中國西藏地方的通商和交通協定》,並於協定內載明上述和平共處五 原則。8更於1955 年的萬隆會議上共同揭示從尊重領土主權至反帝反殖等「萬隆 精神」。

1950 年代中俄兩國的對外政策可說是奮鬥與適應的綜合。「共同」奮鬥的概 念主導著雙邊關係。雖然原則上尼赫魯是個反共產主義者,但他認清印度需要中 共。根據其評估,中共的成功是民族主義的勝利以及亞洲興起的解放運動,而非 共產主義的勝利。9此一時期,中印兩國對外政治符合毛澤東與尼赫魯個人影響 與地位的塑造,這兩個領導人將對外事務視為其內部合法性的來源。相對於國內 政治會被許多不同的反對勢力與利益團體干涉,對外關係這塊則很容易獨佔。

反觀國際因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積極支持蔣介石政府並且竭力阻 止中國向蘇聯靠近。從1950 年韓戰爆發,美國政府派遣第七艦隊協防台灣,以 防中共攻台,1953 年,艾森豪(Dwight David Eisenhower)總統甚至聲明,第七艦 隊並不阻擋中華民國國軍反攻中國大陸;1958 年中共砲轟金門時,美國表明將 協防金馬,必要時不惜一戰,10中美交惡,可見一番。在此時美國對中共政權採 取不承認、敵視、孤立包圍和制裁的政策。尼赫魯則否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是對印度安全的威脅,果斷地率先與中共建立外交關係,推行對中友好政策。1949        

7吳瑕,俄羅斯與印度─影響世界政局的大國關係,前引書,頁 90。

8楊公素、張植榮,當代中國外交理論與實踐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年),頁 119-120。

9Jonathan Holslag, China and India: Prospect for Peac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0 ), p.36.

10包宗和,「戰略三角角色轉變與類型變化分析─以美國和台海兩岸三角互動為例」,收於包宗 和、吳玉山主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 (台北:五南出版社,2009 年),頁 347-34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6 

年12 月,尼赫魯公開批評美國對新中國的政策,主張台灣屬於中國,反對在亞 洲建立反華集團。11

印度對中的友善表現於支持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1950 年9 月 19 日,印度代表在第五屆聯大提出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來代表中國出席大 會,並建議聯合國其他機構採取類似行動,恢復中共在該組織的一切活動。印度 的提案指出:「中國人民政府是能夠控制中國並能盡中國責任與義務的唯一政 府,只要這一擁有 4.75 億人民的國家仍然在這個世界組織之外,就不能認為它 是一個具有充分代表性的組織。」尼赫魯在國大黨提案委員會會議上強調中華人 民共和國代表參加聯合國的工作「是聯合國前途所繫、生命攸關的問題」,主張 中國在聯合國「應當有適合的代表」。尼赫魯認為把台灣作為中國在聯合國的代 表是「錯誤的」,「沒有顧到目前中國的真實情況」,「是閉起眼睛不看事實」。12然 而主權、意識形態、與權力是1950 年代中印對外政策的主要動力,經濟面向是 幾乎可以忽略的。這段時間除了自然資源以外,兩國沒其他物品可供貿易。13

二、中蘇關係:意識型態的結合 ─共產主義的盟主與隨從

總體來說在1950 年代,中共對蘇聯採取一面倒的外交政策。141950 年 2 月 14 日中蘇所簽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The USSR-PRC Treaty of Friendship, Alliance, and Mutual Assistance ),此約正常化了中蘇政治、軍事共同對抗美國的 同盟關係。特別需要注意到,蘇中與中蘇關係相當大程度受到領導人個人因素與 利益的影響。這點不只在史達林期間如此,在其後之時期亦然。15所以雖然中蘇 兩國實際利益上已有分岐,但意識型態的相近性使兩國執政黨忘卻了彼此之間地

       

11張敏秋,中印關係研究,前引書,頁250。

12同前註,頁251。

13Jonathan Holslag, China and India: Prospect for Peace, op. cit., p.35.

14吳玉山,抗衡或扈從:兩岸關係新詮 (台北:正中書局,1997 年),頁 185。

15Alexei D. Voskressenski, Russia and China: A Theory of Inter-State Relations (London: Curzon, 2003), p.16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7 

緣政治的複雜,偽裝國家利益相同。中蘇關係的正常化始於1949 年末,史達林 與毛澤東在莫斯科的會晤。

1950 年 1 月 21 日,周恩來抵達莫斯科參加毛、史的談判。同年 2 月 14 日

《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正式簽署,史達林,毛澤東等中蘇領導人出席了簽字 儀式。由周恩來和蘇聯外長維辛斯基(Andrey Vyshinsky)分別代表兩國政府簽字。

16雖然根據中共前外交部副部長吳學謙表示,史達林對中國是既冷酷又猜忌的。

毛澤東一開始沒打算派周恩來為代表,由於他不相信史達林會簽此合約。17 此新條約仍以1945 年蘇聯與國民黨政府所簽的中蘇同盟友好條約為基礎,

但有若干重要的修正。毛、史簽署的條約名稱是《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表 示兩國關係更拉近了一步,因1945 年條約並未有「互助」二字。1945 年條約的 目標是兩國合作對抗日本,直到日本無條件投降為止。1950 年條約的目標則為 防止「日本的再侵略與破壞和平或其同盟的共同侵略行動」。這種詞句的含義,

與蘇聯和東歐各國所締結的條約相同,顯然是對著美國。18隨後,中蘇還簽署了

「關於中國長春鐵路、旅順口及大連港的協定」、「關於蘇聯貸款給中華人民共和 國的協定」。以及祕密的「補充協定」。19

在1950 年簽約之後,蘇聯提供中共直接的援助,1950 年中共收到蘇聯 3 億 美元的貸款,此筆貸款年利率為1%。中國計畫將這些貸款用於購買重建設備,

直至1963 年,這筆款項與利息中國以原物料、茶葉、現金與美金等支付。此點 對中國而言是非常大的利益。20

甚至到了1958 年,中國政府對金門與馬祖採取軍事行動,蘇聯當時就曾公 開支持中國。赫魯雪夫(Nikita Sergeyevich Khrushchev)向美國艾森豪總統警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我們國家的朋友、同盟者和鄰居,侵略中國就是對俄國的侵

       

16明驥,蘇聯外交史 (台北:黎明文化,2003 年 9 月),頁 384。

17Alexei D. Voskressenski, Russia and China: A Theory of Inter-State Relations, op.cit., p.162.

18明驥,蘇聯外交史,前引書,頁384。

19同前註,頁385。

20Alexei D. Voskressenski, Russia and China: A Theory of Inter-State Relations, op.cit., p.16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8 

略。21

相對於中國能從蘇聯手中得到龐大的實質利益,對蘇聯而言,基於與美國抗 衡與地緣政治上的需要,維持中國此一盟友之重要性也不言可喻。雖從上文觀 之,此一時期中俄兩國於多個領域合作,但其實際利益已有分歧。舉凡如 1950 年10 月,毛澤東決定派遣人民志願軍支援朝鮮所發起的韓戰,毛要求史達林提 供空中保護,當中國準備就緒後,史達林卻猶豫了。史認為蘇聯不該直接介入任 何戰爭,如此容易引起與美國的衝突。但中國共黨政治局依舊依據中國本身的國 際利益出兵韓國,由此事件可看出,中蘇的利益已不再相同。22

三、蘇印關係:共產與資本主義的對立

蘇聯與印度於印度完全獨立前夕,1947 年 4 月 13 日正式建交。由於種種原 因,以史達林為首的蘇聯領導集團對尼赫魯領導的印度新政府在國內實行多黨會 議民主制,對外保留在英聯邦之內的做法表示不滿,認為印度走資本主義道路,

奉行不結盟政策,其實是英國帝國主義的附庸,因而一度對印度進行過攻擊性宣 傳,支持印共反對國大黨政府活動,兩國關係比較冷淡。23

隨著東西冷戰的加劇,蘇聯又認定:印度資產階級成為了反動的、站在帝國 主義陣營一邊的力量;印度在政治上並未贏得真正的獨立;印度和巴基斯坦沒有

隨著東西冷戰的加劇,蘇聯又認定:印度資產階級成為了反動的、站在帝國 主義陣營一邊的力量;印度在政治上並未贏得真正的獨立;印度和巴基斯坦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