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一、研究途徑

為了解俄羅斯、中國、印度三國關係發展,本文擬以Lowell Dittmer 的「戰 略三角模型」作為分析架構。Dittmer 將賽局概念引入戰略三角,主張透過戰略 三角模型的分析,可以幫助我們將三個國家互動事實作系統探討,一則瞭解三個 國家之間互動關係,再則深入各國之國際運作情況。

Dittmer 以「賽局」(game)的概念建構戰略三角理論,並以此分析美、中、

蘇三角的互動關係。在冷戰期間,基於美國、中國與蘇聯之間的互動,經過一連 串的歸納,建構一套三角關係模型。這一套模型是建立在理性行為者的假設基礎 之上所建構。然而隨著冷戰的結束,三角關係模型的運用不斷被擴大,可是最基 本的組成元素,並沒有因為時代之變遷而有所改變。基於此,本文嘗試運用三角 關係模型來分析俄羅斯、中國、印度冷戰期間與從1991 年以來至今兩段時期的 彼此關係,同時彙整三國關係變化,進而觀察這三者之間的互動。

Dittmer 將戰略三角賽局的規則(rules of the game)分為兩個部分,一是進入賽 局的規則(rules of entry),二是競賽的規則(rules of play)。他認為一個行為者要成 為三角賽局中的一員,必須同時符合客觀與主觀兩種標準,而三個行為者能構成 戰略三角的必要條件為:

一、 任一行為者在處理與第二個行為者的關係時,會計算到與第三個行為 者之間的關係 (即戰略上有相當的密切性)。

二、 一個行為者具備足夠的政治、軍事實力,使其在轉換結盟對象的同時 能改變原有三角的戰略平衡 (或者說承受的住這樣的改變)。

三、 行為者間無固定不變的結盟關係。每個行為者首要的目標為極大化與 其他行為者的正向關係,以及極小化與其他行為者的負向關係。6

       

6Lowell Dittmer, “The Strategic Triangle: A Critical Review,” in The Strategic Triangle: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New York: Paragon House Publishers, 1987), pp.30-3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俄羅斯、中國、印度三國各自作為主權國家,在聯合國中擁有席位,並且無 疑地國際體系中屬於理性的行為者,具備足夠的能力,承受在追求國家利益時所 做的改變。如此已形成三者在進入這個三角賽局的客觀要件。而觀諸歷史,若無 中國對蘇印兩國的雙反,勢必不會造就1970 年代蘇印同盟的形成;蘇聯從冷戰 前期以意識形態決定與中國為同盟,轉變為後來堅定的蘇印同盟,可見其戰略取 向影響因素必定不離與中印兩國的關係關係發展脈絡;而印度更是利用冷戰中後 期時,中蘇關係的齟齬,從蘇聯那得到支持與巨大的利益。可看出從主觀方面而 論,三方皆體認到彼此戰略關係的緊密性。三國的確具有作為進入Dittmer 戰略 三角賽局行為者的條件,因此筆者認為戰略三角理論不失為探討三國關係演變的 理想途徑。

就競賽的規則(rules of play)而言,Dittmer 將此賽局依照三個行為者相互間 的親善(amity)或敵對(enmity)關係,區分出不同類型的戰略三角及行為者角色。

各行為者為了其利益,將盡全力維持與其他兩者之親善關係;並極力避免與其他 兩者之敵對關係。而這三角互動關係可被分為四個模型分別為:

一. 三邊家族型(ménage à trois):由三個彼此均為正向關係的行為者組成,

彼此角色均為朋友(friend);

二. 羅曼蒂克型(romantic):由一個與其他雙方正向關係的樞紐(pivot)與兩個 與相互關係為負向的側翼(wing)所組成;

三. 婚姻型(marriage):由一對相互關係為正向的夥伴(partner)以及與其他雙 方關係皆為負向的孤雛(pariah)所組成;

四. 單位否決型(uni-veto):由三方關係皆為負向的敵人(foe)所組成。(見圖 1-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1-1 Lowell Dittmer 戰略三角模型

資料來源:Lowell Dittmer, “The Strategic Triangle: A Critical Review,” in The Strategic Triangle: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New York: Paragon House Publishers, 1987), p.34.

Dittmer 首度為戰略三角賦予理論內涵,並指出了四種不同的戰略三角類型 與六種戰略三角理論的角色,但這些類型呈現較為靜態的分析,對於各類型之間 是否會有轉換的分析較無著墨,直到國內學者吳玉山提出了戰略三角中的賽局者

「提昇角色」的觀念後,戰略三角理論步向動態的分析。

吳玉山提出戰略三角賽局者具有「提昇角色」的能力與意圖。他認為戰略三 角中賽局者的角色地位是處於動態的,由於在戰略三角之中,己方均利於與他方 合作,而不利於與他方對抗,依據此一行為準則,理性的行為者必定會朝此一方 向努力,因此「樞紐」角色成為最佳的角色,也是各個理性賽局者追求的目標,

必會努力提升本身在賽局中的角色。吳玉山繼承了Dittmer對「戰略三角理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分析概念及理論假設,並將其運用在兩岸關係的研究領域而構成了美中台戰略 三角關係。7

羅致政則運用社會心理學中的「結構平衡理論」(Structural Balance Theory) 從宏觀與動態的角度探討三國關係。在結構平衡理論的基本命題中,在一個由三 組雙邊關係所組成的最基本三邊關係中,任何一組雙邊關係的變化,對於整個三 角關係的互動,均會造成一定的影響。而在操作層面上形成下述關係:「朋友的 朋友是我的朋友,朋友的敵人是我的敵人,敵人的朋友是我的敵人,敵人的敵人 是我的朋友。」由上述邏輯來看,如果結構平衡的動力確實存在,則只有二種關 係結構能促使一組原本敵對的關係轉為友好:第一種是由敵對的雙方企圖與一共 同的第三者建立友好關係;第二種則是由衝突的雙方面臨共同的敵人。換句話 說,想要與敵人尋求和解,可以透過與敵人的朋友為善,或與敵人的敵人為惡來 促成。而聯盟產生的約束力與控制力,則源於順從平衡的利益,與抗拒平衡的代 價。8羅致政教授文章分析建構出Dittmer戰略三角中,三邊家族三角關係中各角 色為求取結構平衡的邏輯。9

包宗和延續吳玉山對於戰略三角理論「角色提昇」的想法,提出了「量化定 位分析法」,藉由量化指標界定出戰略三角六種角色(樞紐、朋友、夥伴、側翼、

敵人、孤雛)的自我效益得失值,分別給予前述角色「效益得分」,以數學關係來 表達角色順序。任一賽局者與其他賽局者關係維持友好都是有利的,反之,與其 他賽局者關係交惡,對任一賽局者而言都不利;而另外兩賽局者間的友好關係,

對任一賽局者皆有潛在威脅。因此,戰略三角中兩賽局者關係若是友好,則計為 正一分(+1);若是敵對,則記為負一分(-1)。一個賽局者效益得分的計算方        

7吳玉山,「從台北─華盛頓─北京的戰略三角關係看台海危機」,收於許慶復主編,地球村中的台 灣 (台北:正中,1996 年),頁 417-418。

8羅致政,「台灣安全多邊化戰略」,問題與研究,第35 卷第 9 期 (1996 年),頁 37-54。

9包宗和,「戰略三角角色轉變與類型變化分析─以美國和台海兩岸三角互動為例」,收於包宗和、

吳玉山等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 (台北:五南出版社,2006 年),頁 34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式是,他與其他兩個賽局者的關係分數相加,再減去其它兩賽局者間的關係分數 所得到的值。例如,「樞紐」與其它兩行為者間存在友好關係,而另兩行為者間 又存在著敵對關係,其效益得分的計算方式如下:樞紐得分=1+1-(-1)=3。

以此進行角色效益優劣順序排列(見表 1-1)並導出戰略三角角色與類型變化通則 (見圖 1-2)。10 並以此分析美國與台海兩岸三角互動,以作為理論的實證檢驗。

表1-1 各類型戰略三角角色之偏好順序與效益得分

資料來源:筆者包宗和,「戰略三角角色轉變與類型變化分析─以美國和台海兩岸三角互動為 例」,收於包宗和、吳玉山等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 (台北:五南出版社,2006 年),頁 344。

圖1-2 戰略三角角色與類型變化通則

資料來源:包宗和,「戰略三角角色轉變與類型變化分析─以美國和台海兩岸三角互動為例」,收 於包宗和、吳玉山等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 (台北:五南出版社,2006 年),頁 346。

       

10同前註,頁346。

三角類型 角色地位 角色偏好順序 角色效益得分

羅曼蒂克型 樞紐 1 3 三邊家族型 朋友 2 1 婚姻型 夥伴 2 1 羅曼蒂克型 側翼 3 -1 單位否決型 敵人 3 -1 婚姻型 孤雛 4 -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但如同上述研究動機中所提及,原本戰略三角理論模型適用於冷戰時期的 美、中、蘇三邊關係,在蘇聯解體、冷戰結束,全球化下的今天,各國關係的互 動模式已有顯著改變,原本由源自現實主義的理論,在現今的國家互動實證中,

遭受了衝擊。國與國三角關係的互動中,已不再同冷戰時的論述,為追求「相對 利得」而以爭取關係中的最佳地位(樞紐)為目標,此理論架構是否依然適用於國 家之間的互動已引發質疑。對此包宗和引用Glenn H. Snyder 觀點,認為新現實 主義所強調的相對收益只適用於兩極體系,因為置於兩極體系下的利益競爭者,

處於一種零和的狀態,一方之得就是另一方之失,合作自然很難達成,競爭者只 好不斷追求三角關係中的最佳位置,此為戰略三角理論的個體論,但此模型容易 造成結構的不穩定。但處於多元體系中,他方之得不必然是己方之失,甚至是一 種助力,合作也就成為可能,以此脈絡建構戰略三角的總體論。經由三方利益量 化的計算,引導出戰略三角模型中,各種模型的整體穩定度 (見表 1-2)。11

表1-2 各類型戰略三角穩定度順位 三角類型

穩定指標

三邊家族型 羅曼蒂克型 婚姻型 單位否決型

穩定度總順位 1 2 3 4

資料來源:包宗和,「戰略三角個體論檢視與總體論建構及其對現實主義的衝擊」,收於包宗和、

吳玉山編,重新檢視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 (台北:五南出版社,2009 年),頁 344。

筆者觀察俄羅斯、中國、印度三國家關係演變,後冷戰時期因大環境少了當 初冷戰的意識形態對立與圍堵政策,在追求國家利益的前提下,所發展出的互動 邏輯確實迥異於冷戰時期二元結構體系下的互動模式,欲藉戰略三角理論之模型 探討此三國關係的變化,統整冷戰前後之差異之導因,以檢驗理論於時空變遷下

筆者觀察俄羅斯、中國、印度三國家關係演變,後冷戰時期因大環境少了當 初冷戰的意識形態對立與圍堵政策,在追求國家利益的前提下,所發展出的互動 邏輯確實迥異於冷戰時期二元結構體系下的互動模式,欲藉戰略三角理論之模型 探討此三國關係的變化,統整冷戰前後之差異之導因,以檢驗理論於時空變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