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印度為樞紐的羅曼蒂克型三角(1976 年~1985 年)

第二章 冷戰時期俄中印關係演變

第三節 印度為樞紐的羅曼蒂克型三角(1976 年~1985 年)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9 

第三節 印度為樞紐的羅曼蒂克型三角 (1976 年~1985 年)

此時期的國際背景為美蘇低盪高潮之後,以1975 年中赫爾辛基會議為高峰 的國際緩和氣氛,隨後即走下坡。緊接著,1976 年,中國與印度,於邊界戰爭 後,首度恢復邦交,尋求關係正常化。1979 年在阿富汗的親蘇政權垮台隨後,

蘇聯便出兵阿富汗,國際譁然,西方世界予以譴責,此事件對中國與印度也造成 不小的衝擊。

而1983 年 3 月 23 日,美國總統雷根(Ronald Wilson Reagan)於演說中透露了

「戰略防衛計畫」(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 SDI)的構想,安德洛彼夫(Yuri Vladimirovich Andropov)隨即發表聲明激烈反對。979 月時,蘇聯擊落南韓民航 機,乘客全部罹難,更使美蘇關係雪上加霜。11 月 23 日,西德國會通過決議,

允許美國於其領土部署中程核子武力,對蘇聯造成巨大威脅。蘇聯隨即也以終止 中程飛彈談判與恢復在歐俄部署中程飛彈等作為報復。98

一、中印關係:對經濟需求做出的反應

在1974 年印度核試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與震驚,同時也給蘇印與中印關 係帶來衝擊。印度的核計畫在當時的情勢最主要有兩個考量點:第一,中印邊界 戰爭,甚至戰後的中國核試,讓印度有感於國家處境的不安全;第二,蘇聯試圖 在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做出調整,以平衡蘇印關係,也讓印度對蘇聯這個「保護 者」,感到不放心。99

雖說中印關係在60 年代直到 70 年代初期經歷了低潮,但民間關係卻是逐漸 熱絡,在1970 年代,現實政治(realpolitik)超越一切,使中印關係更可預測。100

       

97畢英賢,蘇聯,前引書,頁341。

98同前註,頁341。

99張敏秋,中印關係研究,前引書,頁292。

100Jonathan Holslag, China and India: Prospect for Peace, op.cit., p.4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0 

印也於1976 年 9 月 10 日,即毛澤東過世後隔日,恢復互派大使。101 同一年 10 月,中國「四人幫」垮台,象徵著以個人崇拜為主的權力鬥爭失去了舞台,對中 國的對外政策走向實用取向提供良好的環境。

1977 年選舉,印度國大黨(Indian National Congress)失勢,被人民黨(Janata Party)所取代,總理也由甘地夫人改為德賽(Morarji Desai),德賽認為,國內重建 需要將邊界議題穩定化,對外態度轉為審慎,對外政策也轉為睦鄰取向。新政府 也試圖控制與蘇聯「不平衡的同盟」,1978 年德賽出訪華盛頓,同年也與巴基斯 坦展開對話。102

反觀中國,毛澤東個人崇拜的失敗,讓溫和派的領導人如鄧小平出線。雖然 1976 年任中共中央委員會主席和中央軍委會主席的華國鋒曾提出「兩個凡是」

103,欲延續毛澤東執政時方針決策,堅持階級鬥爭。1978 年 2 月 26 日,鄧小平 主持召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重點明顯轉移至經濟發展,其重申「四個現 代化」104的重要性。同年的第十一屆三中全會會議上,華國鋒的兩個凡是理論被 拋棄,被指為不符合馬克思主義、左傾,促使華國鋒被迫提早辭職,而其領導地 位亦在此會改變,鄧小平等改革派佔了上風。同時,許多在文革被打倒的領導人 復出。此會決定「全黨工作的重點應該從1979 年轉移到社會主義主義現代化建 設來」,至1985 年,政府擴大了企業的自主權,召回私營企業中的公方代表,引 入市場經濟中許多觀念,原有計劃經濟理論棄守,改以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105

對外經貿發展成為此時中國政策轉型的導因之一,美國總統尼克森與日本首 相田中角榮訪中增顯了此外交政策的動力。以及1971 年的廣東貿易展,吸引了 兩千名外資。而在1973 年,中國與非共產國家的貿易額達到了總貿易量的百分 之 80。以上種種與國內強勢的變化讓中國開始重新評估外交政策的優先順序,

       

101畢英賢,蘇聯,前引書,頁352。

102Jonathan Holslag, China and India: Prospect for Peace, op.cit., p.44.

103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

104即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化。

105楊公素、張植榮,當代中國外交理論與實踐,前引書,頁25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1 

考慮將原本的出口階級鬥爭改為進口資本與技術。106

在1981 年中國外交部長黃華受邀出訪印度,於此行發言稱讚印度於南亞的 角色。1981 年 12 月到 1987 年 11 月,中國和印度召開了 8 次邊界談判,在 1984 年,達成了一項貿易協定。107

由此可看出,在 20 世紀 70 年代中之後,在北京和新德里的精英受到現實 政治的影響,權力基礎鞏固的根基有所改變。隨後80 年代,兩國緩和政策的轉 變在很大程度上是源於對外政治經濟化。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和印度預期成為主 要貿易夥伴。畢竟,拯救一些邊境貿易,與直接商業交往的潛力是微不足道的。

然而,即使在商業上兩國互相的期望並不大,聯合經濟方案成為一種促進相互信 任的手段。舉例來說,邊境小額貿易,是一個重要的建立信任措施。雙邊信任和 與合作,反饋促成必要的穩定性和可預測性,能吸引外國投資者。若沒有邊界的 和平,鄧的計劃將受挫,無法將中國改造成吸引投資的環境。而甘地夫人也會無 法發展其規劃的高科技企業。因此,經濟安全而非軍事或國土安全成為中印兩國 此時的戰略規劃核心目標。108

二、中蘇關係:無解的「三個障礙」

冷戰的緩和至1975 年的赫爾辛基會議到達最高峰,在此次會議中美、蘇、

歐三十餘國領袖出席,會後簽訂被稱為「赫爾辛基文件」的最後文件。但在1977 年,美國總統卡特(James Earl Carter, Jr.)就任並著手推行第二回合限武談判 (Strategic Arms Limitation Talk II, SALT II),在 1979 年維也納達成協議後,卻遲 遲未獲美國國會批准生效而受阻。109緩和政策由此走下坡,加上同年年底,蘇聯 出兵阿富汗,美國強烈抗議,並將波灣一帶宣布為「重大利益」地區。而中蘇從 70 年代初開始來看,中蘇兩國都處在視對方為戰爭威脅的狀態之中,一時之間,

       

106Jonathan Holslag, China and India: Prospect for Peace, op.cit., p.43.

107Ibid., p.45.

108Ibid., p.46.

109畢英賢,蘇聯,前引書,頁337。

http://history.people.com.cn/BIG5/205396/16434304.html,檢視日期:2011 年 12 月 28 日。

111王定士,俄羅斯對中國內外在動因及其侷限:1992-2002,前引書,頁 11。

112吳躍農,「中蘇關系破裂的關鍵:蘇方高層揚言讓毛澤東下台」,人民網,前註網頁,檢視日 期:2011 年 12 月 28 日。

113蘇起,論中蘇共關係正常化:1979-1989 (台北:三民書局,1992 年),頁 48。

114何明、羅鋒,中蘇關係重大事件述實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頁 404-40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3 

支持越軍。因此中蘇關係依舊維持低迷,未能開展新局,這樣的關係在戈巴契夫 上台後才有所轉變。115

三、蘇印關係:親善的延續

此一時期經過兩次印度政黨輪替,頗能觀察出印度進入此時期之後,對外政 策所具備的一致性。1977 年 3 月,印度國會舉行大選,統治印度長達 30 年之久 的國大黨在競選中失利,被人民黨所取代。甘地夫人執政時期,蘇聯當局曾攻擊 人民黨為「反動的右派」;1975 年 6 月,甘地夫人宣布緊急狀態聲明後,許多人 民黨成員被捕,公民權利被剝奪,蘇聯新聞媒體大肆渲染,表示支持。此外,印 度新政府中一些主要成員以往曾被蘇聯的宣傳工具描寫成右翼分子。新總理德賽 在1975 年接受記者訪問時曾說:「她(指甘地夫人)從來沒有放過向蘇聯討好的 機會。」批評前領袖過分地屈從蘇聯利益。116

蘇聯此時的狀況可由1976 年 2 月召開的二十五大一窺究竟。當時的蘇聯借 助緩和戰略,在經濟、軍事、政治、外交諸多方面都得到了長足的進展:布里茲 涅夫在蘇共二十五大所做出的政治報告中指出,蘇聯的緩和政策「取得了相當大 的進展」,「蘇聯的國際地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鞏固」, 「對世界局勢的影響正在 日益增強」。在會上,布里茲涅夫聲色懼厲地攻擊日本要求歸還北方四島是向蘇 提出「站不住腳的非法要求」他還大力反華,斥責一些共產黨「放棄國際主義」,

並揚言蘇仍要「支持為自由而戰的各國人民」。117在這樣的強硬的兩國執政政黨 衝突情況下,蘇印理應漸行漸遠,西方國家甚至預言蘇印關係將發生變化,但出 於政治和經濟需要,人民黨內閣依然奉行歷屆國大黨政府所奉行的對外政策,繼

       

115Way C. McWilliams & Harry Piotrowski, The World Since 1945: A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 (London: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2009), p.198.

116吳瑕,俄羅斯與印度─影響世界政局的大國關係,前引書,頁 139。

117楊家榮,「從蘇共二十五大至二十七大看蘇聯三種不同的對外態勢」,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 歐中亞研究所,http://euroasia.cass.cn/news/58914.htm,檢視日期:2011 年 12 月 30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4 

續與蘇聯保持密切關係,持續與蘇合作。

蘇聯對印度與中國的接近,抱持著懷疑。印度也多次表明,對中關係的正常 化,不影響蘇印之間的關係。蘇聯為積極留住印度這個盟友,確實加強了對印的 經濟利益。蘇聯與印度簽署了3 項有關經濟技術協定,由來又簽訂鋼鐵工業方面 擴大合作協定並提供印度 1978 年~1980 年急需的石油 150 萬噸。此外,蘇聯甚 至按印度立場改劃中印邊界線。蘇聯通知印度,今後蘇聯出版物上對中印邊界畫 法將更進一步與印度地圖上所標示的邊界一致,在西段邊界將以通常的未定界標 記標出,但是在中段和東段,標誌的新線將與印度標示的線一致。於是,瓦傑帕 伊延遲了原定於1978 年 10 月訪問中國的計畫,而於 10 月 21 日與總理德賽訪問 蘇聯。118

印度面對蘇聯出兵阿富汗問題上的搖擺不定,顯現出其對外政策上的考量與 掙扎。蘇聯侵占阿富汗使印度失掉一個「緩衝國」,且蘇聯事先未告知印度,有 悖1971 年蘇印條約,印度自然均持反對態度。但觀察 1980 年初上台的甘地夫人 之反應,可發現印度因國家實際需要利益,一直在調整對蘇之關係,在美中與蘇 聯之間做平衡。1 月 8 日,甘地夫人獲勝當天,即對採訪記者表示,印度反對蘇 聯對阿富汗的軍事干涉,蘇聯的行動對印度來說是個危險。兩天後,卻又表示,

如果依蘇聯所言,出兵阿富汗是「對中美日益發展深感憂慮所做出的反應」為真,

如果依蘇聯所言,出兵阿富汗是「對中美日益發展深感憂慮所做出的反應」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