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小學校長對儲訓課程重要性看法之差異情形分析與討論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三節 中小學校長對儲訓課程重要性看法之差異情形分析與討論

本節旨在回應待答問題三,探討不同背景變項之校長,對於校長儲訓課程重 要性之差異情形,背景變項包含性別、年齡、擔任校長一職服務年資、擔任主任 一職服務年資、最高學歷、學校所在區域、學校層級。分別以t 考驗及單因子變 異數分析進行差異性考驗,若達顯著差異(p<.05),則進一步以 Scheffe’法進 行事後比較,以瞭解組間之差異情形,茲分析如下:

98

壹、 不同性別校長對儲訓課程重要性看法之差異情形 一、 研究結果分析

不同性別之中小學校長在儲訓課程整體及各層面之平均數、標準差、t 值及 p 值,如表 4-11 所示。

(一)就整體而言

本研究以不同性別之校長對於校長儲訓課程進行獨立樣本t 考驗,分析結 果如表 4-11,以整體而言,不同性別校長對校長儲訓課程知覺的整體平均數,

雖男性校長平均數(M=3.37)略高於女性校長平均數(M=3.31),惟t 值為.498,

p 值=.861>.05,未達顯著水準,顯示不同性別校長對校長儲訓課程之知覺沒有 顯著差異。

(二)就各層面而言

由各層面的統計結果可知,不同性別之校長在「專業培訓課程」(t=.826,

p=.321>.05)、「現場實務課程」(t=.405,p=.964>.05)、「師傅教導課程」

(t=.262,p=1.262>.05),皆未達顯著水準,表示不同性別的校長在校長儲訓 課程之「專業培訓課程」、「現場實務課程」及「師傅教導課程」皆沒有差異。

表 4-11

不同性別校長對校長儲訓課程整體及各層面知覺之差異情形分析 男性(N=269) 女性(N=142)

課程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t 值 顯著性 專業培訓課程 3.45 .527 3.41 .551 .826 .321 現場實務課程 3.29 .551 3.24 .579 .405 .964 師傅教導課程 3.36 .569 3.28 .594 .262 1.298 整體量表 3.37 .549 3.31 .575 .498 .861

二、 研究結果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校長儲訓課程知覺情形上,男性與女性校長並無顯著差 異,表示不論男性校長或女性校長對於校長儲訓課程之重要性知覺沒有顯著不同,

99

此研究結果與魏昭雄(2004)、林冠良(2010)相同,但與李冠嫻(2007)之研究 結果不同,推究其原因,可能於現今教育環境中,所須面對的學校行政與實務,

並不會因校長之性別而有太大的差異情形,因此在校長儲訓課程知覺情形上,男 性與女性校長並無差異,以各面向而言,亦無顯著差異。

貳、 不同年齡校長對儲訓課程重要性看法之差異情形 一、 研究結果分析

不同年齡之中小學校長在儲訓課程整體及各層面之平均數、標準差、變異數 分析結果,如表 4-12 所示。

(一)就整體而言

由表 4-12 可知,不同年齡校長在校長儲訓課程知覺整體的平均數差異檢定 結果,F 值為 1.994,p 值為.28>.05,未達顯著水準,顯示不同年齡校長對校 長儲訓課程之知覺沒有顯著差異。

(二)就各層面而言

由各層面的統計結果可知,不同年齡之校長在「專業培訓課程」(F=1.647,

p=.307>.05)、「現場實務課程」(F=1.797,p=.267>.05)、「師傅教導課程」

(F=2.537,p=.267>.05),皆未達顯著水準,表示不同年齡的校長在校長儲訓 課程之「專業培訓課程」、「現場實務課程」及「師傅教導課程」知覺上皆沒有 差異。

100

101

因,儲訓課程僅針對授課主題或學校層級作區分,以通則式、講述式方式授課,

並未針對不同年齡校長作差異化教學,因此在校長儲訓課程知覺情形上,不同年 齡校長在校長儲訓課程之知覺上並無差異,以各面向而言,亦無顯著差異。

參、 不同服務年資之校長對儲訓課程重要性看法之差異情形 一、 研究結果分析

不同服務年資之中小學校長在儲訓課程整體及各層面之平均數、標準差、變 異數分析結果,如表 4-13、表 4-14 所示。

(一)就整體而言

由表 4-13 可知,擔任校長一職年資不同的校長在校長儲訓課程知覺整體的 平均數差異檢定結果,F 值為 1.782,p 值為.276>.05,未達顯著水準,顯示擔 任校長一職年資不同的對校長儲訓課程之知覺沒有顯著差異。

由表 4-14 可知,擔任主任一職年資不同的校長在校長儲訓課程知覺整體的 平均數差異檢定結果,F 值為 1.250,p 值為.414>.05,未達顯著水準,顯示擔 任主任一職年資不同的校長對校長儲訓課程之知覺沒有顯著差異。

(二)就各層面而言

由表 4-13 可知,由各層面的統計結果可知,擔任校長一職年資不同的校長 在「專業培訓課程」(F=1.878,p=.277>.05)、「現場實務課程」(F=1.722,p=.211

>.05)、「師傅教導課程」(F=1.745,p=.339>.05),皆未達顯著水準,表示擔 任校長一職年資不同的校長在校長儲訓課程之「專業培訓課程」、「現場實務課 程」及「師傅教導課程」知覺上皆沒有差異。

由表 4-14 可知,由各層面的統計結果可知,擔任主任一職年資不同的校長 在「專業培訓課程」(F=1.39,p=.361>.05)、「現場實務課程」(F=1.334,p=.456

>.05)、「師傅教導課程」(F=1.027,p=.425>.05),皆未達顯著水準,表示擔 任主任一職年資不同的校長在校長儲訓課程之「專業培訓課程」、「現場實務課 程」及「師傅教導課程」知覺上皆沒有差異。

102

103

104

二、 研究結果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校長儲訓課程知覺情形上,不同年資之校長在校長儲訓課 程知覺上並無顯著差異,此研究結果與魏昭雄(2004)研究結果相同,但與葉信 一(2006)、李冠嫻(2007)之研究結果不同。推測其原因,校長及主任在學校皆 為行政職,在教育現場皆會面臨許多狀況與問題,爰在探討兩者年資對於儲訓課 程重要性之知覺時,皆並無顯著之差異。又研究對象離儲訓時間已為 1 年以上,

爰就課程方面可能僅有概括性之記憶,爰調查結果顯示不同服務年資之校長在校 長儲訓課程之知覺上並無差異,以各面向而言,亦無顯著差異。

肆、 不同學歷之校長對儲訓課程重要性看法之差異情形 一、 研究結果分析

不同學歷之中小學校長在儲訓課程整體及各層面之平均數、標準差、變異數 分析結果,如表 4-15 所示。

(一)就整體而言

由表 4-15 可知,不同學歷校長在校長儲訓課程知覺整體的平均數差異檢定 結果,F 值為.766,p 值為.542>.05,未達顯著水準,顯示不同學歷校長對校 長儲訓課程之知覺沒有顯著差異。

(二)就各層面而言

由各層面的統計結果可知,不同學歷之校長在「專業培訓課程」(F=.86,

p=.507>.05)、「現場實務課程」(F=1.016,p=.445>.05)、「師傅教導課程」

(F=.423,p=.673>.05),皆未達顯著水準,表示不同學歷的校長在校長儲訓 課程之「專業培訓課程」、「現場實務課程」及「師傅教導課程」知覺上皆沒有 差異。

105

106

(F=2.148,p=.207>.05)、「現場實務課程」(F=2.723,p=.143>.05)、「師傅 教導課程」(F=1.653,p=.287>.05),皆未達顯著水準,表示不同學校所在區 域的校長在校長儲訓課程之「專業培訓課程」、「現場實務課程」及「師傅教導

107

108

(一)就整體而言

本研究以不同學校層級之校長對於校長儲訓課程進行獨立樣本t 考驗,分 析結果如表 4-17,以整體而言,不同學校層級校長對校長儲訓課程知覺的整體 平均數,雖國小校長平均數(M=3.35)略高於國中校長平均數(M=3.34),惟 t 值為-.056,p 值=.287>.05,未達顯著水準,顯示不同學校層級校長對校長儲 訓課程之知覺沒有顯著差異。

(二)就各層面而言

由各層面的統計結果可知,不同學校層級之校長在「專業培訓課程」

(t=-.223,p=.15>.05)、「現場實務課程」(t=-.072,p=.418>.05)、「師傅 教導課程」(t=.126,p=.292>.05),皆未達顯著水準,表示不同學校層級的校 長在校長儲訓課程之「專業培訓課程」、「現場實務課程」及「師傅教導課程」

皆沒有差異。

表 4-17

不同學校層級校長對校長儲訓課程整體及各層面知覺之差異情形分析 國民中學(含國中小)

(N=104)

國民小學

(N=307)

課程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t 值 顯著性 專業培訓課程 3.43 .499 3.44 .549 -.223 .150 現場實務課程 3.27 .513 3.28 .576 -.072 .418 師傅教導課程 3.34 .569 3.33 .582 .126 .292 整體量表 3.34 .527 3.35 .569 -.056 .287

二、 研究結果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校長儲訓課程知覺情形上,不同學校層級之校長在校長儲 訓課程知覺上並無顯著差異,推測其原因,因我國中小學儲訓課程在規劃上,考 量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核心價值其中之一在於強調中小學課程連貫性與統整性,

爰除部分課程採國中、國小分堂上課之外,多會以國中小合堂課程進行授課,且

109

課程具共通性,以符合各學員類型之特性,因此在校長儲訓課程重要性知覺上,

不同學校層級之校長並無顯著差異,以各面向而言,亦無顯著差異。

第四節 中小學校長在儲訓課程中對專業知能助益看法之差異情形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