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七章 討論與建議

第三節 實務建議

一、 中文部分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王培倫(2004)。〈星座對於消費者在購物傾向上之影響─大台北地區學生為例〉。

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嵩音(2007)。〈網路使用之態度、動機與影響〉,《資訊社會研究》,12:

57-85。

史亞娟(2016)。〈電商+直播,「網紅經濟」玩出新花樣〉,《中外管理》,

09:37-39。

田智弘(2017.06.18)。〈T2O、直播電商 新模式興起〉,《工商時報》。上網 日起:2017 年 6 月 18 日,取自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 0618000134-260204

艾媒諮詢(2017.12.22)。《2017 年 Q3 中國在線直播行業研究報告》。上網日 期:2017 年 12 月 22 日,取自 http://www.iimedia.cn/60127.html

何佩珊(2016.11.11)。〈在雙 11 的折扣戰之外,直播或許是你該注意的下一個 關鍵字〉,《數位時代》。上網日期:2016 年 11 月 11 日,取自 https://w ww.bnext.com.tw/article/41799/double-eleven-ec-live

何佩珊(2017.04.25)。〈力推直播電商,Yahoo 奇摩拍賣:目前有一定的領先,

希望保持下去〉,《數位時代》。上網日期:2017 年 4 月 25 日,取自 http s://www.bnext.com.tw/article/44210/tw-bid-yahoo-want-to-take-the-lead-in-live -ec

何佩珊(2017.12.04)。〈直播拍賣「陣亡率」超過五成?小市場如何打出特色 玩法〉,《數位時代》。上網日期:2017 年 12 月 04 日,取自 https://www.

bnext.com.tw/article/47278/how-tw-ecommmerce-platform-yahoo-use-live-func tion

吳富傑(2009)。《企業利用 Facebook 平台經營粉絲專頁社群之研究》。政治 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翠松(2014)。〈電子時代的現場表演:不同世代閱聽人「現場感」的初探〉,

「2014 年中華傳播學會論文研討會」論文。

呂嘉薰(2014)。《台灣研究生的社群網站使用行為、社會資本與公民參與之關 連性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秀珠(1999)。〈有線電視購物頻道與觀眾特性研究〉,「文化總會研討會」

論文。台灣,台北。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李佩珍、蕭慧雯(2004)。〈從使用與滿足理論看競標網站〉,「2004 年中華傳 播學會年會」論文。

沈宗逸(2011)。《企業運用社群網路之行銷模式探究:以臉書粉絲專頁為例》。

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宗鴻譯(2006)。《人格心理學》。台北:紅葉。Burger, J.M. [2004]. Personality.

林慧玲(2013)。《從心理角度探討療癒系商品消費行為研究》。政治大學廣告 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麗雪譯(2009)。《3300 萬人的聊天室:如何利用社群網站創造十倍、百倍業 績》。台北市:遠流。Powell, J. [2009]. 33 Million People in the Room:

How to Create, Influence, and Run a Successful Business with Social Net working.

芮益芳、亢櫻青(2016)。〈直播+電商風口已現:購物體驗優化再試水〉,《商 學院》,9:105-107。

邱皓政(201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第五版─SPSS 資料分析範例解析》。

台北:五南出版社。

施薇、肖憑(2015)。〈電視節目 T2O 營銷模式研究〉,《新媒體研究》,3:

75-77。

徐毓妤(2010)。《虛擬品牌社群認同之研究:以統一星巴克臉書粉絲專頁為例》。 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秀琪(1998)。《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書局。

翁逸姝(2015.10.21)。《臺灣網友收看網路直播行為調查分析》。上網日期:

2015 年 10 月 21 日,取自 http://www.find.org.tw/market_info.aspx?n_ID=85 58

區谷怡(2016)。《O2O 消費的使用與滿足和科技接受整合模式——以線上買 票,線下觀影為例》。政治大學傳播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張旭(2017)。〈從網紅到明星,直播營銷需要打好組合戰〉,《銷售與市場》,

7:57-59。

張卿卿(2015)。〈以網路購物為例探討媒介作為娛樂的功能〉,《中華傳播學 刊》,29:3-43。

張卿卿(2016)。 〈線上影音接收, 傳散與產製上傳行為探討: 多元動機之觀點〉,

《中華傳播學刊》, 30:61-107。

張淑安(2005)。《電視購物消費者決策過程研究》。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 論文。

教育部(2017)。〈直播〉,《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取自 http://pedia.

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直播&search=直播

教育部(2017)。〈實況轉播〉,《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取自 http://

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實況轉播&search=實況轉播

莊宜軒(2012)。《企業 Facebook 粉絲專頁之公關策略分析》。政治大學廣告 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安琪(2006)。《美容保健類商品網路拍賣高度忠誠消費者決策過程之探索性 研究:以 Yahoo!奇摩拍賣女性消費者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 所碩士班。

許碩、楊溢(2015)。〈T2O 電子商務模式發展策略研究〉,《電子商務》,6:

37-38。

陳威珞(2012)。《Justine TV 網路影音直播平台使用研究》。中正大學電訊傳 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恆山、李素卿譯(2014)。《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Gerrig, R. J., Zimbardo, P. G., Campbell, A. J., Cumming, S. R., & Wilkes, F. J. [2013].

Psychology and life.

華勇(2017)。〈電商直播:流量泡沫還是下一個風口?〉,《銷售與市場(管 理版)》,2:64-67。

須文蔚(2001)。〈媒體研究與教育的新趨勢〉,《媒體識讀教育月刊》,8:

7-9。

黃欣怡、陳宜棻(2013)。〈部落格的傳播魔力:探討旅遊部落格. 訊息對購買 意願之影響力〉,《中華傳播學刊》,24:243-279。

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黃勝淋(2017)。《重返集體狂歡的年代?探索 Live 實況直播的意涵-以遊戲 實況為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黃博億、柯婉婷、廖宜珈(2016)。〈遠距離的參與-電視直播以及網路直播的 使用與滿足研究〉,「2016 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

黃嘉惠(2002)。《網路行銷之有效市場區隔變數研究》。私立長庚大學企業管 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意菁(1998)。〈新科技、新滿足?網際網路媒體使用與滿足研究〉,「1998 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2017.07.28)。《直播大調查系列二》。上網日期:20 17 年 7 月 28 日,取自 https://mic.iii.org.tw/IndustryObservations_PressRelea se02.aspx?sqno=476

劉冠麟(2015)。 〈是廣告還是朋友?以擬社會互動探討 Facebook 粉絲專頁之 效果〉,「2015 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

潘文章(1990)。《行為管理:觀念、行為、績效》。台北:三民書局。

蔡佶良(2015)。〈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玩家的遊戲實況是否能激起觀看者的遊 玩意圖〉,「2015 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

蔡珮(1995)。《電子佈告欄使用行為與社會臨場感研究—以台大計中 BBS 站 為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璁華(2000)。《網路購物消費者滿意度之研究──以台灣網路書店為例》。中 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一伶(2010)。《內外向人格特質與 Facebook 使用動機與行為之探討》。政 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家怡(2010)。《社群網站使用動機與廣告記憶效果之研究-以台灣區 Facebook 使用者為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所碩士論文。

賴英豪(2005)。《網路電話使用行為初探—創新特質、使用動機與滿足程度之 研究》。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文輝、李郁青、施盈廷、楊秀娟(2005)。〈網路採用、使用與獲得之滿足〉,

《新聞學研究》,83:127-165。

蘇郁涵、黎佩芬(2012)。〈Facebook 之使用者人格特質、自戀行為暨涉入程度 對使用者忠誠度影響之研究〉,《廣告學研究》,38:51-7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