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互動學派—依賴理論及世界體系理論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互動學派—依賴理論及世界體系理論

相較於傳統社會學現代化理論學者觀點,互動學派學者認為,區域發展動力非完全 來自社會內部因素,主因應源自歷史因素,過去各國之間的互動關係造成現今國家的發 展狀況,他們強調國際的互動對區域乃至國家發展所構成的影響力,此派學者所持理論 主要有依賴理論及世界體系理論。

一、依賴理論學派

依賴理論的概念源自阿根廷學者勞爾·普雷維什(Raul Prebisch)在 20 世紀 60 至70 年代之間最先提出世界經濟區分「核心—邊陲」的觀念。普雷維什於 1949 年 向聯合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遞交了一份題為《拉丁美洲的經濟發展及其 主要問題》的報告,詳盡闡述了他的“核心—邊陲”理論。

認為拉丁美洲低度發展主因是由於依賴先進國家,這些國家的既得利益在維持 投資的穩定範圍下,常未能顧及當地的社會代價和政治代價。亦即廣大開發中國家 與先進國家之間是一種「依賴」、「被剝削」與「剝削」的關係。於世界經濟領域中,

存在著核心—邊陲層次。資本主義先進國家構成世界經濟的中心,開發中國家處於 世界經濟的外圍,受到先進國家的重重剝削與控制。總之,在資本主義的“核心—

邊陲”體系下之間必然會存在嚴重的不平等,“邊陲”國家始終會處於不利的位置 上,這是此類理論概念的基本特徵。

以探討拉丁美洲國家發展經驗為背景而發展的依賴理論,在1970 年代逐漸取 代了現代化理論,它從國際互動關係解釋拉丁美洲國家的低度發展問題。所考慮的 因素是指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都是經濟體系的一部分,而非兩個不同的經濟體系。

現今的世界經濟體系是指於西方工業革命以後,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技術和生產

關係在整個世界的傳導而構成的體系,維繫這一體系運轉的是在 19 世紀獲得了很

其依賴的發展形式就歷史變遷過程,概可區分三種類型(郭文般譯,1984:625):

(一)殖民依賴 (colonial dependence)

十六世紀的殖民者(colonists)主張殖民主義(colonialism)於進佔殖民地後,以 透過商業及金融資本貿易方式獨占了搶奪自當地的資源(如人口、土地、礦物 等),並改變當地的生產模式及控制貿易關係以鞏固國家的經濟利益,其本質上 為商業貿易的出口。

(二)金融的工業依賴 (financial & industrial dependence)

十九世紀後的剝削是先進國家以巨額資本宰制落後國家,以較間接的經濟 操控為主。生產並供應核心國家所需原料,但其盈餘及所得資源則歸投資者所 有,而邊陲國家為此發展出之生產結構,即為「出口經濟」。

(三)科技與工業的依賴(technological-industrial dependence)

即跨國公司於低度發展國家內部新興市場所進行之工業投資,而此類型發 譯,2000,《近代世界體系》【第三卷】:93-153)。

展始於二次大戰之後。

依賴理論是一個來自馬克思主義的學說源流,其提出“核心”和“邊陲”的觀點,並質 疑現代化理論的觀點之處,在其認為國家及地區的落後,是源自於先進國家對落後國家 的重重剝削及搾取,使得不發展的國家更進一步流失資源,亦缺乏資本的累積,變得更 加落後、貧乏,而且不僅在於經濟結構上發生,同時也出現於社會價觀點上。

曾婉琳(2007:99-100)在對泰山娃娃產業的研究中發現,地方的社造運動大部分 資源來自政府政策提供及經費挹注之下,使地方施政深受政策的影響。而對於先進國家 的模仿,在國家政策中時常可見,但卻因而掩蓋住了對本土文化真正的需求。這些問題 凸顯了,發展主導權並不在地方,居民對於地方所呈現的文化認同感,遠比想像來得低。

因此,依賴情境不僅僅只發生在國家的經濟上,同樣會產生在社會的價值與文化上。邊 陲國家在現代化的過程中,競相模仿「核心國」的文化、價值觀,卻造成了本身傳統文 化的衰退。並且在依賴情境下,也造成民族自信心及文化認同的失落。

依依賴理論觀點觀之,一個國家對外資及外援依賴程度越高,其經濟成長便越緩 慢,且所得也越不平均。臺灣曾受日本殖民統治長達50 年之久(1895-1945),且自二 次大戰後與美國在政治及經濟上的依賴形勢因國際局勢為圍堵共產主義的目的越趨緊 密,及 1960 年代中期以前臺灣的經濟基礎薄弱,而接受大量美援,從 1956 年到 1965 年美援終止,臺灣一共接受了15 億美元的經濟援助和 25 億美元的軍事援助(龐建國,

1987:47)。

而當美援自1960 年代開始減少後,大量外資取代了其在臺灣的經濟位置,臺灣也 轉而極度依賴對外的貿易發展,此時期的臺灣發展情況,對外依存度很高,毫無可疑的,

是處於一個依賴的發展,但以臺灣現在的發展形態,似乎又與依賴理論的發展預測有著 相反的結果,依賴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並不明顯。

依賴理論面對世界結構如此不均衡的發展,所提出的核心與邊陲的二元依賴理論,

後來做了修正,因為事實上,低度發展國家仍然在先進國家的殖民過程中,學習了運用 先進的技術.並因為技術的取得,就不會再是依賴理論中的預設--資本與原料和勞力

之間的關聯,因此,國家的現代化仍算是有發展的過程,因此支持本理論的學者也回應 了批判,修正早期的理論觀點,而提出了後來的“依賴發展理論”。

二、世界體系理論

互動學派的另一支--“世界體系理論”,與依賴理論同樣是對現代化理論的反 思,仍然是以資本主義為出發採用互動模式做為整體觀看,不同的是以整個世界為 視野,這與馬克思的世界觀有著關聯性。另外相同的是他們都認為各個區域與國家 都是依靠與其他區域與國家之間的經濟交往而存在,從整體的觀點來解釋發展與低 度發展的現象發生之原因,探求國家發展的外發因素。

伊曼紐爾·華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主張的世界體系理論摒棄了依賴理論 或依賴發展理論,以國家的角度面對不均勻的現代化發展,而以世界的角度觀之,

將世界的國家依經濟發展地位畫分為核心、半邊陲、邊陲三種型態(圖2-1 世界體 理論的理論架構),共同構成一個世界經濟體系,地區與地區之間受經濟市場等因 素相互影響,跳脫獨立封閉的體系觀點。

邊陲地區

2-1 世界體系理論的理論架構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從華勒斯坦的學術理論可發現,華氏認為,現代世界體系是一個「資本主義世界經 濟」的體系,其源起自16 世紀的歐洲國家及地區,因當時所得物資的分配不均,所導 致歐洲資本主義體系結構中存在著經濟核心與經濟邊陲地區的差異關係,在核心之中有 著國家與國家的分別,國家內部則另區分有地區與層級的不同,而地區中尚存在城鄉之 間的差異關係,致使形成一個複雜的多層次結構體系,在每一個階層外為一更加廣大的 外層所包覆,因此整個體系呈現著廣大的勞動分工情形,它也擴張和合理了體系之中某 些群體剝削其他群體勞動力的能力,換言之,也就是能得到更多剩餘的累積,且其經濟 的分佈範圍並非是平均地配置在整個體系之中的。(楊博智,2006:1)

世界體系的核心理論是建立在於「核心─邊陲」的依賴及剝削關係之中的,遠在 17 世紀的歐洲即存在著這樣的情形,地區的勞動控制方式依其理論觀點所呈現出的形式可 分為,核心地區:經營者;半邊陲地區:分成制佃農;邊陲地區:封建制的農奴,而其

半邊陲地區

核心地區

壟斷的行為並不一定都是獨占的,往往同時發生在一個國家中呈現「核心」與「邊陲」

的情形,因此,這種「不平等」的關係是以「資本的累積」為最終目的、且以透過「壟 斷」的方式來進行。在不同地區、時期,核心國家或地區都以其不同的手段持續著壟斷 地位。另外的「半邊陲」國家所呈現的是一種中間的態勢,即是核心與邊陲兩者的均衡 點,由此可知,每個「半邊陲」國家、地區的生產方式並不一定都相同,同樣的17 世 紀歐洲,西班牙對南美諸殖民國家,他是個核心國家,但角度換成英、法等國,相較之 下又呈現出一種邊陲情形,又如20 世紀的 OPEC 諸國其在原油生產上都存在有產品壟 斷的特性,此一特點於國際上比比皆是。(楊博智,2006:4-5)

華勒斯坦的世界體系理論理有二個重要觀點,其一就是歷史與結構的取向,歷史代 表著的是在時間的運作過程中其結構裏所共同擁有所有意義的表示,歷史研究為其理論 研究的方法及手段,所要歸納的是一種具有長時性、世俗性的趨勢3,其重要在於其所 謂趨勢,代表了時代演進的方向,為漫長的歷史時間中所形成之主流面向,為發展過程 中的結構趨勢,用以闡述其理論核心結構的過程,即「核心—半邊陲—邊陲」是具動態 性的特性。世界體系理論中,發展的世俗性趨勢分為(胡克威,1984:608):

(一)資本主義擴張的性格,將原本不屬於世界體系領域外的區域不斷納入世界體系之 中。

(二)土地、勞動力及自然資源的商品化過程,使得市場在質上愈形擴大。

(三)生產過程中機械化的趨勢,這是工業革命及其後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以來的趨勢。

世界體系理論核心結構「核心—半邊陲—邊陲」是一動態性的結構,這體系遠自 16 世紀形成後,影響範圍迄今已相當廣泛,非僅只一個區域或國家而已,如今之世界體系 已然是全球性的了,體系中的三項結構雖因地理空間因素,分屬不同或相同之地理位

世界體系理論核心結構「核心—半邊陲—邊陲」是一動態性的結構,這體系遠自 16 世紀形成後,影響範圍迄今已相當廣泛,非僅只一個區域或國家而已,如今之世界體系 已然是全球性的了,體系中的三項結構雖因地理空間因素,分屬不同或相同之地理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