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Chung-Hua University Repository:Item 987654321/6441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Chung-Hua University Repository:Item 987654321/6441"

Copied!
14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 華 大 學

碩 士 論 文

嘉義縣大林鎮發展影響因素之探討

Investigation of Impact Factors For evelopment

of Dalin Township of Chiayi

系 所 別:行政管理學系碩士班

學號姓名:M09717020 吳建昱

指導教授:廖 益 興 博 士

(2)
(3)
(4)

摘 要

「甘蔗」是臺灣早期非常重要的農產品及經濟作物,正因其所意涵的經濟效益,讓 臺灣遠在元明時期,即以透過「糖」的生產對外進行貿易,讓這個美麗的「福爾摩沙」 藉由「蔗糖」的交易活動而納入世界的經濟體系中運作。 對於位在嘉南平原北端素以傳統農務經濟產業營生的小鎮—「大林鎮」而言。砂糖 製造業的興起為本地經濟發展帶來契機,自1912 年日人於本鎮大湖庄設立製糖工廠起, 直至1960 年代以農業產業為主之經濟結構調整前,受市場經濟影響,當時國家經濟以 「糖」的產銷為重心,地方則拜現代化機械設備及政策獎勵之賜,結合產業趨勢,經濟 熱絡曾繁榮一時。 但大林鎮依賴「甘蔗」作物而產生之發展動力,當砂糖製造業受經濟結構轉型而衰 退,優勢不在時,對本地發展的產業需求造成相當之衝擊,依「蔗糖」所發展的群聚產 業,更因此發展受限,終就導致地方沒落。 社會科學研究大多傾向以社會內部的微觀角度觀察,本研究藉由華勒斯坦「世界體 系理論」,以宏觀的位置探究社會經濟發展現象,從此角度觀看,鄉鎮經濟發展個案可 視為「微觀」研究,但終須聯繫到世界體系中更寬大的架構中,才能瞭解地方產業發展 在世界體系架構是處於如何的結構位置,並對其發展地位作出比較分析。 世界體系理論,以觀照整個世界當視野,並由資本主義為出發的互動模式解釋地方 發展現象的內、外因素,透過理論核心論述「核心—邊陲」的發展概念做為分析架構, 探討研究個案的發展,因地方產業的興衰及國際分工地位轉變,而與世界經濟結構發展 趨勢連結之關聯性,最後經由文獻探討、指標分析及深度訪談之方式,總體探討呈現出 影響大林鎮發展的主要因素及原因。 研究發現地方的發展,絕非僅僅侷限於自身的問題,還有來自世界經濟體系結構及 國家主流經濟發展目標的限制,因此,關注大林鎮長遠的發展,必須著眼國家未來經濟

(5)

及產業結構調整趨勢,找到因應策略實施整體規劃,使地方順利經由產業結構的不斷重 新調整,以契合世界經濟體系之結構運作,而能達到促進都市之發展目標。

(6)

ABSTRACT

“Sugarcane” is very critical agricultural product and economic crop in early days of Taiwan. Because of the connoted economic benefit, Taiwan had, as early as in Yuan Dynasty, conduct external trade through production of “sugar,” so that the beautiful “Formosa” has conducted itself into the operation of world economic system as of “sugarcane.”

Of “Dalin Township” located at northern tip of Chiayi-Tainan Plain that has traditionally based on working with agriculture for living, the rise for manufacturing “sugarcane” has brought opportunity for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Even since Japanese established sugar manufacturing plant at Dahu Village of the township in 1912 until the times befor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founded as the primary economic structure is adjusted in 1960, the trade has been much exposed to market influence. Then, the production and sale of “sugar” was based on the focus of national economy, while the locality had been much rewarded to the modernization of machinery equipment and policy incentive as it combined industrial trend so that the economy had been blooming for a period of time.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motive of Dalin Township that relies on the production of “sugarcane” has gradually faded out whe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of granulated sugar transformed as of economic shift, and its advantage has finally declined. As such, it has created significant shock upon industrial demands for local development, while industrial cluster that counts on “sugarcane” for development has been further constrained, ending up with decline of the locality.

Indeed, studies of social science are inclined to conduct observation from micro-perspective. Nonetheless, this study would, through world-system theory of Wallerstein, resort to macro-position to investigate economic development phenomenon of the society. As viewed from such a viewpoint,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ownship and village in different

(7)

cases can be reckoned as “micro-perspective,” but they would, somehow, have to be linked to greater and broader structure of world-system before how loc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an be discovered of their structural position within world-system. Thus,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ir development status can then be conducted.

Fundamentally, world-system theory is exploited to observe and reflect upon the entire world as vision, while capitalism is initiated as interaction model to interpret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of local development phenomenon. Furthermore, the development concept of“core-periphery” theory is based on as core discourse for analysis structure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 of case study. As of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local industry and status shift of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we can then discover the correlation of local industry with development trend of world-system. At the end, we will,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indicator analysis, and in-depth interview, explore and demonstrate holistically the primary reasons and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Dalin Township.

As indicated from the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diverse localities is never limited to problems of its and, and there are also constraints from world economic system and structure as well as mainstream economic development objectives of the countr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hat we have to place our focus on future economy and adjustment trend of industrial trend for the country regarding our concern on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Dalin Township. If we can discovered coping strategy and conduct overall planning, it would successfully render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locality to constantly carry out adjustment matching with the structural operation of world economic system, thus it can have achieved and facilitated the development objective of city.

Keywords: sugarcane, granulated sugar, Dalin sugar plant, Dalin

Township, world-system theory

(8)

誌 謝

陸游一首冬夜讀書示子聿「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道盡了研究所求學的心路歷程,由年少無知不知立志進取,到壯年 徬徨的再踏進學術殿堂,一路走來顛顛簸簸,才覺醒學問絕不僅在片牘之間,不單要持 之以恆及有相當決心,最重要的是需要身體力行去實踐。 論文寫作的過程,承蒙恩師廖益興博士的引領、循循善誘,耐心待我啟蒙於迷惘之 中,傾囊以授指導研究的重點及方向,使我能順利完成學業。課業上在系、所老師的諄 諄教誨下,讓我對公共行政領域及先進國家政策趨勢的探究上,收獲良多,開明爽朗的 學習方式,讓我得以如入寶山,獲益斐淺,僅致最深之謝忱。 感謝家人無悔的犧牲付出,他們是支撐我完成學業的最大幕後功臣。這段期間父親 親自帶著我四處蒐集論文資料及完成訪談,並與母親無怨尤的幫忙照顧小孩,而妻子貴 芬除了小孩的照料及家務操持外,還時刻給予學業上的協助,讓我銘感於心。當然還有 姑姑素月、姐姐及哥哥等我最親的家人,不斷的給我鼓勵與支持,讓我於家庭、學業雙 重壓力的窘境下,仍能順利完成論文撰寫,同時尚能陪伴小子承霖、泳霖一起成長,這 一切一切除心懷感激,我無以報答於萬一。 還有文琳學姊,良國、運維學長、功達等系上先進及同事士翔,往往在我最需要幫 助的時候伸出援手,義無反顧的提供一切協助,對於大家還是只能懷抱著滿滿的謝意, 說聲有你們真好。 當然還要對辛苦的口試委員劉華宗博士、柯志昌博士致意,感謝你們的不吝指教, 更豐富了本篇論文的內涵。 研究所的求學過程,也許在人生的旅途中不算太長,但重要性卻無庸置疑,無論是 對個人思想的啟迪、及一路上所獲的幫助,都讓我獲益良多,所以要感謝的人真的太多 了,由於無法一一交代,僅以此謝詞代表我崇高的敬意,謝謝大家! 吳建昱 謹誌 2011.01

(9)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6 第一節 現代化理論--- 7 第二節 結構—行動理論 --- 12 第三節 互動學派—依賴理論及世界體系理論 --- 16 第三章 研究設計及研究方法 --- 34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34 第二節 研究設計 --- 36 第三節 衡量指標分析與建構 --- 56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 65 第四章 資料分析 --- 70 第一節 臺灣糖業發展概述 --- 70 第二節 大林糖廠發展概述 --- 85 第三節 大林鎮及民雄鄉發展衡量分析 --- 107 第五章 研究發現及政策建議 --- 119 第一節 研究發現 --- 119 第二節 政策建議 --- 129 參考書目 --- 132

(10)

表 目 錄

1-1 嘉義縣大林鎮歷年人口數統計表(每 10 年期) --- 23-1 大林鎮都市計畫區概況表 --- 413-2 民雄鄉都市計畫區概況表 --- 503-3 民雄鄉各項都市計畫用地使用分配表 --- 503-4 嘉義縣大林鎮、民雄鄉行政區域基本資料對照表 --- 55 表 3-5 國內區域差異指標評估準則表 --- 583-6 區域差異指標彙整表 --- 593-7 區域差異指標未採用原因 --- 613-8 重新整理建立之區域差異指標彙整表 --- 633-9 訪談問題大綱 --- 673-10 訪談對象一覽表 --- 684-1 荷蘭時期台灣砂糖輸波斯數量表 --- 724-2 臺灣各廳縣蔗車數統計 --- 744-3 大林糖廠自有土地鄉鎮分布狀況 --- 984-4 大林糖廠原料採取區域和農場分布 --- 994-5 大林糖廠歷年職工人數變遷表 --- 103

(11)

圖 目 錄

2-1 世界體系理論的理論架構 --- 20 2-2 光復後歷年砂糖與重要出口產品之外銷結構比較表 --- 28 2-3 國內歷年各業別生產毛額結構 --- 32 3-1 研究架構—世界體系理論的發展架構 --- 35 3-2 嘉義縣大林鎮地理相關位置圖 --- 38 3-3 日據時期臺灣縱貫鐵路大林車站一景(昔) --- 43 3-4 臺灣鐵路公司大林新式車站(太陽能風電)一景(今) --- 43 3-5 嘉義縣大林鎮交通網絡圖 --- 44 3-6 嘉義縣民雄鄉交通網絡圖 --- 52 3-7 研究流程圖 --- 69 4-1 清代臺灣歷年產糖量統計 --- 75 4-2 1868-1894 年清朝主要出口商品值佔出口總值比重 --- 76 4-3 日據時期臺灣歷年產糖量統計 --- 78 4-4 日據時期臺灣輸出要商品構成(1896-1939) --- 79 4-5 日據時期臺灣歷年砂糖外銷統計圖 --- 80 4-6 光復時期臺灣歷年期產糖量統計圖 --- 83 4-7 光復後歷年砂糖外銷結匯統計圖 --- 84 4-8 臺灣各製糖會社原料甘蔗採收區域圖 --- 86 4-9 新高製糖嘉義工場(大林糖廠)全景與東側一隅 --- 87 4-10 大林鎮大糖里人口數變化圖 --- 93 4-11 日治初期大林庄(打貓北堡、東下堡、東頂堡)稻蔗種植面積統計 --- 95 4-12 日治中期大林庄稻、蔗種植面積統計 --- 96 4-13 大林糖廠原料採取區分布 --- 100

(12)

4-14 光復後大林鎮稻、蔗種植面積統計(1961—1993) --- 101

4-15 大林鎮、民雄鄉歷年人口數統計 --- 110

4-16 大林鎮、民雄鄉歷年人口密度比較表 --- 111

4-17 大林鎮及民雄鄉高等教育人口數分析 --- 115

(13)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兒時的記憶,上學途中總會先經過綠油油的一大片水稻田及翠鬱的甘蔗田後,進入 人來人往,商店林立的市區街道,腳踏車停在橫越鎮上東、西兩側的平交道旁,等待火 車呼嘯穿越過熙攘的街區,偶而還能在蔗糖生產季節看見糖廠運輸甘蔗的五分仔車駝著 剛採收甘蔗的忙碌身影,人們忙碌著、車水馬龍的景象至今仍烙印在兒時的回憶中,這 就是我的故鄉—嘉義縣大林鎮。 大林這個地方昔稱大莆林,正式開發始於清代康熙年間,歷經荷蘭、明鄭、清代、 日本殖民統治,而繼之的國民政府於1945年光復迄今,在此悠悠歲月之中,無論是人、 事、時、地、物都產生了莫大的興衰和改變,其中又以人口的變化最為顯著,日據殖民 時期1918年(日大正7年)本地總人口數為12,531人,殖民末期1941年(日昭和16年)人 口數已增加為21,377人,至光復初期,1951年人口數經統計為27,179人,其後更隨著工 商發展,巔峰期曾於1971年人口數暴增為43,509人,自此之後,隨著經濟結構的改變及 各種內、外因素的影響,人口的成長率即逐年遞減,人口成長與否常與社會經濟發展具 有密不可分的因果關係(表1-1)。 境內發展的起源,始於光復前,由於日據時代新高製糖株式會社於本地大湖地區設 置該會社於臺灣的第二製糖工廠,連帶帶動大林及周邊地區經濟的發展與人口的匯聚, 使本地的經濟得以發達,也是大林鎮最具光榮的工業歷史。 大林鎮境內製糖工廠創建於1912年(大正1年),由日本新高製糖株式會社所創設, 迄今已百年歷史,1945年臺灣光復,國民政府接收製糖事業,成立台糖公司,為當時政 府賺取巨額外匯供作經濟建設財政來源,並創造為世人稱道之臺灣奇蹟。 然好景卻未能持續,隨著1960年代臺灣邁進工業化社會後,勞力密集的製糖事業首 當其衝,逐漸萎縮沒落,就業人口漸往都會地區移動,加上周邊鄉鎮民雄、斗南諸地快

(14)

速崛起,斯土夾於期間,人口產生外流現象,如今已瞠呼其他工商發達鄉鎮之後,發展 不禁令人唏噓。 在短短數十年間,時間由日據時代,邁入了民國時期,大林鎮這個地區,如何變遷 而形成現在的型態,演變過程中又受到那些因素的左右及影響,產生了怎樣的變化,常 讓土生土長的我疑惑於心,生於斯長於斯,關心故鄉的發展足跡,也在因緣際會下成就 了本研究的初衷與動機。 表1-1 嘉義縣大林鎮歷年人口數統計表(每 10 年期) 年別 大林鎮總人口數(人) 1918 年(日據大正 7 年) 12,531 1921 年(日據大正 10 年) 12,639 1931 年(日據昭和 6 年) 16,511 1941 年(日據昭和 16 年) 21,377 1951 年(中華民國 40 年) 27,179 1961 年(中華民國 50 年) 37,104 1971 年(中華民國 60 年) 43,509 1981 年(中華民國 70 年) 39,861 1991 年(中華民國 80 年) 36,382 2001 年(中華民國 90 年) 36,144 2009 年(中華民國 98 年) 33,982 資料來源:1、日據時期嘉義廳《嘉義廳統計書》,1917-1918。 2、日據時期台南州《台南州統計書》,1919-1939。 3、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總務局《臺灣常住戶口統計》,1935-1943。 4、大林戶政事務所,《年終統計表》,1950-2009。

(15)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發展是不斷向前的,隨著時光的流逝,累積的閱歷越豐富。發展過程的機制與累積 或可化約成基本概念,或包含豐富的意涵;但能否化約則需透過事實的檢驗加以決定(莊 淑姿,2000:4)。 在討論區域發展之時空背景因素中,大致上可較常分成兩個探討的面向,其一,是 政治的層面,包含政治力的影響或政府的政策制訂等,如十年經建計畫、國土綜合發展 計畫,其二,是經濟的層面,指的是經濟持續成長與經濟結構不斷升級的動態過程及相 關的經濟策略,由此,可明顯的看出「政治」及「經濟」問題是影響區域發展無法忽略 的重要課題,本研究企圖透過大林鎮地區影響發展的因素探討案例,將區域發展因素從 臺灣政、經層面和更宏觀的國際環境作一大聯結,以求得影響地方發展因素存在的事 實,並反思大林鎮的「發展過程」發生什麼樣的問題?有什麼影響因素? 本文研究目的有兩項,首先自1950年代後帝國主義開始沒落,牽動的國際情勢發 展,併著工業化後所帶來的衝擊,而顯得局勢詭譎多變,引起當代社會科學界的注目, 不少學者投入致力探索分析社會發展的過程,紛紛提出研究貢獻及發展策略,不斷的社 會進步也適時的提供了理論實證的空間。有不少以臺灣為基礎單位從社會學分析的觀點 論述臺灣發展的研究報告中,皆將基層的行政單位(縣市、鄉鎮)發展做一整體的涵括, 雖都對於臺灣發展的過程及應用理論做了詳盡的剖析,但於鄉鎮發展因素的探討上則無 法提供更周延、具體的參考,因為每一地方發展都具其獨特的時空因素,但在整體考量 下均被簡化於無形之中了。 本研究希望透過探索大林鎮地方數十年來長期發展之研究發現,觀察社會學理論主 要學派:現代化理論、結構化理論及世界體系理論(依賴理論)等學說的觀點,以不同 學理意涵驗證前述理論研究假設是否成立,以作為本研究之理論實證的成果。 其次,在於試圖透過歷史演進的方式,回顧大林鎮一地自明末、清朝統治、日據時 期乃至國民政府撤守來臺後,百年來的發展過程中,在接受統治者的政策引導下,如何

(16)

影響縣市、鄉鎮地區間的變遷,左右地方城鄉發展關係,亦即國家領導之政策施行意涵 如何貫穿在國際與國內及政治與經濟兩項架構形成的立體時空中,並以經濟發展的角 度,觀察在不同發展階段又受到那些特定時空背景因素的政、經情勢引導,以解釋鄉鎮 發展的影響因素,藉由研究方法指標衡量分析方式,透過史料數據的表現,鋪陳地方發 展的脈絡及影響因素,以印證研究之合理性,並嘗試提出政策建議,進而尋求大林地區 發展契機,此即為本研究實務運用之價值。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範圍地點為嘉義縣大林鎮,衡量政策要素的同質性及資源、發展的一 致性,設定選取同一縣治發展相近的不同行政區域民雄鄉做為研究比較的對象, 以大林鎮為實證地區,民雄鄉為一對照組,嘗試探索在不同經濟發展階段的國家 經建與空間政策,同時受到那些國內、外政經因素的左右進而影響區域發展的軌 跡,研究主要從兩鄉鎮的發展變遷著手,由時間序列的發展檢視在全球化的進程 中,形成區域發展差異的因素在時間演進過程中的變化;及空間發展面向解讀不 同行政區所處的地理區位及其環境背景關係,逐一印證本研究所建構的「社會衡 量指標」,從而分析出區域發展差異原因,並提出政策建議。 二、研究限制 本研究進行鄉鎮個案發展原因探討,統計資料區分為兩大類,其一為歷史史 料,時間的長度自臺灣糖業發展起源開始,約為元明時代起至1996年大林糖廠停 止產糖止,長達數百年間的各項歷史文獻收集,其二是自1950年迄2008年止,近 60年間,藉全面性的收集研究個案自臺灣光復後歷年各項發展指標資料,形成一 個以發展指標的時間序列,運用統計方法得到詳盡的分析與瞭解,並佐以專家深 入訪談方式,印證研究個案於世界體系演進時的關聯性,進而解釋地方發展差異

(17)

原因。 本研究如能收集個案所有歷時性與同時性的各項史料及發展指標資料,再以 時間序列加以分析,將得以探索地方發展的軌跡,但侷限於過去政府部門對基層 行政單位的長期忽視,致關於鄉鎮層級的史料及統計資料仍有諸多缺陷不足或未 進行統計調查之處,而無法獲致研究個案各項發展的歷時資料,統計闕如者只能 盡量輔以關聯性統計資料取代,實在無法取得資料,只好抱憾,不過本研究仍盡 力取得各類官方正式統計,以確保資料的信度及效度。 此外,本研究所使用指標系統,主要採用國內研究著作為主,以都市、區域 發展各項衡量指標,選出連貫性、可及性、代表性等標竿指標,透過運用研究個 案各項資料比較分析,獲得研究結論,惟部分指標囿於指標值因地區未能進行統 計、調查或統計年度連貫性不足,甚至歷年舊公文書、統計資料檔案保存不當損 失,而必須放棄採用,可能造成研究評估的限制,期待政府單位日後進行相關國 情資料統計調查時,統計資料能深入基層地方政府組織,並加強舊檔案之保管建 檔,以改善日後類似之相關學術研究將與本研究所面臨分析資料不足的窘境。

(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自1945 年二次大戰結束後世界情勢趨於和緩,國際間除了美、蘇、英、法等強國 外,也崛起了許多新興的「第三世界國家」,這些不屬於東、西兩大陣營的「開發中國 家」,於經濟發展上雖不如其他經濟強國,但也積極全力開發,而其展現的成果超乎各 國想像,因此國際間儼然興起一波探討第三世界國家經濟發展趨勢的熱潮。 由於每一個國家、地區歷史文化背景、經濟結構與自然資源等各項發展條件均不相 同,但對那一種發展理論,可以放諸四海普遍適用並無定論。惟各項發展理論對於後進 地區的經濟發展助益,卻是無庸置疑的(李吉,2008:180)。近代經濟發展理論,競皆 以落後地區及國家的開發為研究重點,由於大部分的第三世界國家均屬低度開發的貧窮 落後區域,除積極提昇地區的經濟發展,才有機會擺脫窮困與落後邁入現代化國家之 列。因此,經濟發展對這些地區而言,確是步入現代化所必然的選擇。 政府政策對鄉村發展有著主導性的作用。在科層式的社會裡,國家是最大的行政力 量集裝器,經由各種行政力量的運用與執行,國家可以從社會各個面向對鄉村產生全面 的影響。由產業政策的制訂,行政資源的分配,主導著社會的發展,由教育政策的擬訂 與教化,國家得以主導大多數民眾的思想。國家的主流意識在各項政策推行下深入社會 群眾的生活與意識中,影響其意識或觀點,因此,國家為造成鄉鎮地方社會發展或改變 的重要結構因素,以透過各類政策的執行將社會的變化依其預期的方向推進。臺灣以往 許多研究鄉村社會變遷的著作,大多認同經濟為影響鄉鎮地方發展的重要因素,部分學 者也認同政府正確的產業政策選擇,造就現今臺灣經濟和整體鄉村的快速發展;而臺灣 經濟穩定與發展正是過去半世紀國家最重視的發展方向。(莊淑姿,2000:95) 探究一個地區的興衰起伏,其必然與經濟因素息息相關,而經濟發展理論在這個知 識爆炸的年代,早已是一門顯學,且隨著與現實經濟活動的不斷驗證,及探究領域的擴 大逐漸發展成為一套具實用價值的社會科學,是以,本研究就近代有關發展理論中較具 重要典範的現代化理論、結構性理論、依賴理論及世界體系理論加以探討,以學術理論

(19)

的觀點印證研究對象發展歷程,並檢視其有效性與實用性。

第一節 現代化理論

從歷史觀點著眼,世界的現代化腳步發端于西歐地區,然後向歐洲其他地區和北美 洲傳播。20 世紀伊始,分別於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國家也都陸續開始了現代化進程, 因此,初期理論觀點,是由西歐和北美產生的制度和價值觀,從17 世紀以後向歐洲其 他地區及18 世紀向世界其他地區的一個傳播過程研究。 「現代化理論」盛行於1950~1960 年代,起源於美國與西歐國家,是一個以進化模 式(evolutionary model)解釋不同發展階段的理論。由於二次大戰後許多地區及國家為「戰 後重建」或「獨立建國」的迫切需要,藉由仿效與接受西方世界援助及發展技術,以達 到促進社會現代化的目標,而促成此一思潮興起。 現代化理論有兩個常見的論點: 一、線性的進化論 認為先進國家和落後國家本質上並無不同,「落後」是所有發展的共同的起 步點,把發展當成一個有先後順序的連續過程,在此同一個過程中,落後國家只是 較先進國家晚起步。它們只須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資本,便能趕上發展之列。 二、落後源自於內部問題 基於傳統與現代的二分法觀點,先進國家的資本主義文化價值觀是發展的基 礎。落後國家必須摒棄與之相違的制度和文化習慣,才能循序漸進的現代化。 這派理論學者認為,區域的發展動力源自社會本體內部,其發展為單軸線的 一個過程,舉凡世界各國都位於這單一的發展軸線上面,僅是所處位置前後的不同 而已,例如先進國家(如歐、美等國)就是位於領導地位的軸線前緣部位,而第三 世界的開發中國家,便落後於軸線的末端,這些國家的發展問題,在於社會內部的 傳統阻礙了現代化,他們認為現代化就是工業化、分工專門化、都市化、經濟高成

(20)

長化。因而提出因應的解決方法就是徹底毀棄傳統,採用西方先進國家的發展模 式,人民教育的普及,並建立現代化的價值觀,把傳統的權威人格轉變為改革、創 新的人格,輔以資金、技術援助促進第三世界國家的經濟成長。 現代化理論包含了兩個重點不同的研究途徑,其一是強調發展乃是一個國家 社會結構的分化演進,另一個途徑,則強調發展來自社會成員思想的轉變,亦即民 眾現代性的提升。(李吉,2008:181) 也就是說一個國家的發展於本質上並無任何不同,只是透過分化與整合的一 個循序過程,於總體層面上追求整個社會結構在性質上有更細部專業的分化及更有 效的整合,於是在漸進發展的過程中將使社會中複雜程度演進的更加有系統。換言 之,一個發展程度較高的現代化國家,其社會結構的分化情形也將更加的細緻。 另外現代化理論認為發展的因素探尋,必須由傳統進入現代化的關鍵處著 手,並從觀察社會組成之基本個體的角度來進行,而非自社會總體結構的大層次來 看,這些因素必須是在人們的價值取向中找答案。也就是說只有當社會成員在思想 觀念和行為態度上都能普遍接受現代化的新觀念並揚棄掉舊習慣,才能有效建立一 個現代化的社會體系。也因此就是現代化的國民誕生後,才會產生一個全新的現代 化國家。 此一理論的主要兩種研究途徑其著重的層面雖然不同,但基本上都視發展為 一個具有先後次序的連續過程,西方先進的國家與第三世界落後的區域及國家仍都 位於同一過程中,只是處在不同時期的發展區位上而已。 如果把區域的發展,依過程區分成「傳統」與「現代」兩個時期,在由傳統 進入到現代化的過程中,貧困落後的地區其傳統性社會對於現代化而言,就要藉由 社會結構的調整進行分化演進;及民眾在其擁有思想觀念的自我薰陶進化,符合現 代化人格的素質。因此,現代化理論對於低度開發國家於追求現代化發展的過程, 首重於內發性的變遷,也就是潛在性的內部因素改變的影響,這種以演化觀點為主 的現代化理論成為二十世紀各國發展的主流觀點。

(21)

莊淑姿(2000:16)於臺灣鄉村發展類型之研究一文中,就各學者對現代化 不同的詮釋及看法,歸結共同看法有以下4 點: 1、 發展動力是社會內生的。 2、 人們的價值觀、行為規範和信仰決定社會類型是屬於傳統社會或現代社會;價 值觀轉變是社會變革最重要的前提要件。 3、 所有社會發展的目標都是朝向一個高度分工分化的社會結構、高經濟成長的目 標前進。 4、 現代化的推力是在西方社會形成的,但在非西方社會則可以藉由引入的方式, 學習現代化國家的思想觀點與價值觀。 蔡佩芬(2009:33-34)在地方開發與交通建設關係的研究中,就北宜高速公路對 宜蘭縣發展為案例探討中,認為宜蘭開發的過程,因北宜高速公路的建設,為宜蘭縣與 台北縣兩個地區發展帶來雙贏的效果。同時也發現現代化理論過分避開國家或社會發展 過程中,受外在因素的影響過程,認為發展是國家或社會內部自主性的行動,而輕忽了 外在的因素。而先進與落後地方的二分法,只能代表一種單純的抽象意義,因為無論地 區的先進與落後,實際上他都擁有豐富多樣的各個層面,而不是絕對性的。 現代化理論的立論假設,是世界擁有一張共同的藍圖,我們估且稱之為共同的歷 史,而西方先進世界是這個歷史藍圖的先驅者,世界其他的國家或地區都將沿著這個藍 圖規劃的道路而向前邁進,發展著同樣的歷程。 但是,現代化理論觀點於1960 年代後期受到來自拉丁美洲的依賴理論嚴厲的批判, 認為這是個有缺陷的觀點。因為由拉丁美洲國家的發展經驗中不難發現,先進的國家透 過控制及資源搾取而越來越富有,越不發達的國家則因資源被掠奪而越顯貧乏更無力發 展,兩類型國家之間並沒有歷史發展的共同點,因為先進國家只是將不發達國家視為廉 價勞工看待並壓榨,先進國家會在較落後的國家或地區投資,但其生產過程中的盈餘及 所得資源都歸於投資者所獨有。而落後國家的本土經濟則在整個過程中為外來資本所控

(22)

制或消滅,反而降低了日後產業的自主發展性。不發達的國家終將跟不上“現代化”的腳 步,只能一昧的“依賴”先進國家。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社會科學界當道理論為以帕深思為首的結構功能學派,使得 發源其時的「現代化理論」在理論預設、觀察角度都深受其影響,而著重於社會橫斷面 的結構分析,較少解釋社會縱剖面向的變遷過程,基本上,現代化理論結合了進化論、 結構分化及擴散等觀念,從進化論的觀點,人類社會無法避免的會一再經歷轉型的挑 戰,由傳統而現代。發展方式是不斷的積累、持續與單線的,因此建構出社會變遷的二 分法類型,亦即「傳統」與「現代」之分。 而現代化論者強調現代化是發展的主要起源,相對的傳統文化卻是發展落後的絆腳 石,明顯的將走向西方化視為是現代化的必然結果,此種具意識型態及民族優越感的解 釋現代化觀點,存在著高度爭議性,且傳統與現代的二分法,對社會進行的分類太過簡 單及籠統,這種二分法對社會發展分類,無法進一步驗證出社會本身的差異性,因此產 生對現代化理論的批判。 現代化理論過分簡化了發展的模式,更缺乏對歷史結構的考量,暨忽略了社會階級 關係與互動的歷史過程,也否認了發展和低度發展的實際現象,這個觀點的基本問題 是,過度的將變遷視為線性的、目的論的和反歷史的發展過程(宋鎮照、李明龍,1994: 137)。 許嘉猷(1982:647)認為,現代化學派強調制度的安排、文化的價值,以及人口 性質等內部的變數,為經濟發展或低度發展的要素。而持不同看法的世界體系理論則看 重所處世界經濟分工位置的外在因素,及外在因素與內在因素的結合,如經濟生產者之 間的合作關係,為導致經濟發展或落後的主因。認為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或未發展並非是 獨立的關係,而是在一個〝世界經濟〞的整體分工上,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和功能。 此外,宋鎮照、李明龍(1994:138-139)也指出,現代化理論還忽略了擴散效果 的負面影響。現代之體制、價值和科技,可能未必能一體適用於各個發展不同的環境結 構上。例如,現代化科技主要是用來進行資本密集的工業以解決先進國家勞力短缺的問

(23)

題,而將其引進到第三世界未發展或低度發展的國家,便有將犧牲掉有效使用剩餘勞工 的可能性產生,致使無法提昇勞工生產效率,並且產生嚴重的失業潮,造成國家問題, 更因此阻礙了長遠的發展,所以未必適合第三世界國家發展需要,因此,這些措施與制 度很難在不考慮所處區域的社會結構及歷史環節下完全一成不變的套用。 其次,現代化理論對國家機關角色解釋的缺陷,就在於將之視為國家現代化自主性 的代理者。但卻忽略了描述其如何引導國家的發展。同時,現代化論者也忽略了外在的 政治與經濟依賴關係,以及對內在结構和價值形成的衝擊影響問題,也就是說現代化理 論並未注意到國際秩序結構制約的影響力。 1960 年代末期發展出的依賴理論挑戰了現代化理論的觀點。認為一個反歷史過程的 研究,無法完整解釋第三世界國家發展與低度發展的情形,例如第三世界國家未曾經歷 歐美先進國家的發展過程,也未曾有過帝國資本主義的途徑,更有甚者,這些國家經歷 了先進國家所未嚐經歷的殖民統治經驗。帝國的殖民政策,深切的改變了第三世界國家 的經濟結構,也改變了其發展途徑。 三、小結 本研究探討大林鎮發展的因素,如以現代化理論觀點方向探討,嘗試提出以下 不同看法,其一,現代化理論認為西方先進國家的技術及工業化程度是現代化社會 的具體作用力,是可決定社會結構變遷的重大力量,但這樣的研究結論過於武斷, 反而忽視了政治制度(國家政策)及來自國際大環境的變遷所造成的「波及效應」 影響。 如本研究對象地區—大林鎮,曾擁有 1945 年代前後時期最先進的民生輕工業 之製糖事業,為當時政府賺取巨額外匯,並為創造世人稱道之臺灣奇蹟打下堅實基 礎,但隨後國際經濟環境的變遷,及臺灣產業扶植政策的改變,大林鎮並未隨經濟 結構轉型而跟著調整,反而因產業發展停滯,造成地方經濟原地打轉而終沒落,顯 然未因日據時代所創設之先進的技術及工業化跟上經濟結構轉型而持續地方的發 展繁榮。

(24)

又如菲律賓亦是如此,因戰爭的影響國內軍事重工業發達(如蘇比克灣),為 其時世界強權美國的所扶持進行現代化發展,國家人民所得一度傲視全亞洲,但隨 著戰爭結束及美國撤出,國勢一蹶不振,在在顯示地方的發展並不完全只在社會內 部的自主力量,來自外在的因素卻往往主導著發展的方向。 其次,理論的另一重要觀點「現代」比「傳統」好,認為低度發展國家的不發 展因素是源自內部傳統文化的障礙所致,然事實卻未必如此,1950 年代的臺灣處於 勞力密集的工業發展階段,以國際代工產業為主,吸引國際資金來臺的原因除低價 的勞工成本外,另一個原因便是來自臺灣「傳統社會的勤勉精神」,刻苦又勤奮的 臺灣人民,用其胼手胝足的打拚精神,一點一滴的累積後來的臺灣經濟奇蹟,誰又 能反駁「傳統」的不好呢?因此現代理論的此一觀點,也有其無法解釋臺灣乃至臺 灣地方發展的缺憾。

第二節 結構

—行動理論

有別於現代化理論、依賴理論等社會學理論研究的途徑,英國學者安東尼.紀登士 (Anthony Giddens)另闢蹊徑主張第三條路「結構—行動理論」,他認為傳統社會學理 論,存在著結構與行動的二元對立。前者傾向把結構當成一種限制,因此關注重點在於 客體、決定論以及宏觀的角度;後者則強調行動者的創造能力,其關注重點則偏向於主 體、意志論及微觀角度(詹景陽、陳淳斌,2004:186)。 學說的出發點在於批判古典社會學三大學者馬克思、凃爾幹及韋伯,認為古典學派 將結構及行動分別獨立開來,把主、客體相互對立,在分析社會發展的問題上認為社會 結構優先於個人的存在較具有其優勢地位,並能主宰社會及個人的發展方向,而個人則 受制於社會固有的結構限制,無力反對、改變現有社會,而忽略了個人在體系中所擁有 的動能,以及具有改變外在社會結構的能力,這種二元化的理論基礎,有礙於對社會性 質的深入瞭解。

(25)

有鑑於此,紀登士要克服的便是傳統學說結構及行動對立、分離的社會現象,把兩 者相互結合,因此提出「結構的二元性」,即結構不僅有限制的作用,也有其動能的一 面。行動體現了結構的存在,社會的生產和再生產只能由行動去觀察,所以行動才是社 會學關注的核心(詹景陽、陳淳斌,2004:186),也就是將「結構及行動」視為社會實 踐的一體兩面來看。 且認為一個社會環境並非由社會結構或行動者個人單獨一方可決定;社會結構無法 控制行動者個人的全部,個人也無法脫離社會環境的影響而存在,其兩者是不斷相互交 織影響而存在的一個事實及過程。 在宏觀與微觀、主體與客體、結構與行動等二元對立中,要消彌之間的隔閡,便要 把結構及行動合一,將結構視為是行動的落實及結果,而這傳導就有賴人類的社會實 踐。透過實踐這一個能動作用,人們的所有行動,將組構成社會結構,再由結構中形成 的規律及再生資源重新組構一個新結構狀態,於此循環往復,此結構型態即為紀登士的 「結構雙重性」。 本研究歸納詹景陽、陳淳斌兩人(2004:189、191)對紀登士之結構及行動的意涵, 彙整如下: 一、結構為行動者提供其行動或互動所需的媒介,但其本身確是由許多行動者的行動與 互動相建構而成的,雖然,紀登士所謂的結構並無存在的現實,這點與一般所認知 不同,但可知的是其結構是內發於行動者本身之中,並由行動中轉變而以社會實踐 方式表現出來。 二、行動者並非一個動作抽象的主體,而是個人或人群致力於社會實踐,以便對社會實 踐的過程有所影響。行動並非一個孤立的動作,而是使社會得以再生延續的社會實 踐部分,此即行動的雙重性(無行動即無結構;無結構即無行動)。 三、社會實踐是引用資源、遵守規則、依循慣常的途徑進而改變境遇的行動。在個人或 群眾改變或修正了現狀,社會或社會體系才會再生、維持或延續。因此,社會實踐

(26)

的意涵乃改變社會狀況與創造歷史的一個動作,其結果將會導致社會結構之延續或 改變。 结構—行動理論試圖以中立客觀的角度去解釋發展的過程,分別於傳統社會理論及 資本主義,強調社會發展取決於行動者個人於整個社會結構中一次又一次的選擇所形 成,以國家而言,國家發展以政府公部門的政策為主導,人民依循、服從法令規定行事, 但隨著民主化及民智興起影響,人民意識到聚集眾人力量可以向政府組織反映政策建 議,進而影響政策的制訂方向,這即是紀登士所強調的動態的過程。 廖國淵(2005:28、78、80)於應用結構化理論於社區組織運作過程之研究一文, 以結構化理論觀點分析社區組織運作過程,與組織內成員之間互動情形,獲得結論為外 部資源轉換成組織結構下運作,將能促成重製成員的互動與組織結構的再生產,持續參 與的動力即是社區能夠持續運作的根源,亦即結構化理論「結構同時作為自身反覆組織 起來之行為的中介與結果」,簡言之,人類的行動同時受到組織結構的促動與限制,但 此結構本身又是前人行動的結果。 結構-行動理論是從社會與行動者的互動關係來解釋發展的機制,雖然突破了傳統 社會學的框架,但其論述仍遭受到反思者不同的批判,認為儘管試圖將結構與行動予以 綜合及折衷以取得平衡發展,但由其各種論述中發現,紀氏仍舊偏重於人類的行動面, 尤其在強調行動者本身於行動中使用資源、行使權力,便有將行動力隱喻為權力鬥爭之 嫌,因為個人雖在統治、主導方面最易顯現動能,但仍不能就此簡化掉生活中的交易、 談判及折衝等社會活動。 於此,洪鎌德(1996b:202)也認為紀登士在著作中強調被壓迫群體的反抗,為人 類行動者以反抗而改變自身的命運,是以行動者為主體於歷史上所扮演的一個角色。這 仍是把行動與結構分成兩段來討論。絲毫未對壓迫者所受的時空因素加以歷史描述,反 而只抽象地、概括地指出「能知的行動者」反抗,完全忽略歷史情況和社會結構影響。

(27)

其次,紀登士把結構視同為規則和資源,這使「社會結構」反而喪失原具特點,過 於抽象。結構的雙重性,說明行動者在預設結構的存在,以及其由社會行動產生及持續。 但是事實上恐有爭議,行動者在所有行為中並非都只在預設的規則和資源中,他也有可 能未規律的在超出預設的規則,甚且重新組構另一套規則出來。因此,在紀登士建立的 這種結構是對是錯,行動者沒有置喙的餘地,不能根據言說的規則(rules of discourse) 來同結構進行對話與檢驗(洪鎌德,1996a:102)。在此種情形下,行動者同規則和資 源之間的關係就無法建立在結構的雙重性的基礎上了。 四、小結 紀登士的結構雙重性,在意社會發展取決於行動者個人於整個社會結構中一次 又一次的選擇所形成的觀點,本研究質疑其理論觀點缺乏了歷史的演繹解釋,此將 造成研究過程的不夠客觀。 以臺灣的自主性而言,自明鄭入臺驅逐荷蘭人以此作為反清復明的中興基地, 與民休養積極練兵,之後於清代康熙年間收復臺澎金馬地區,本島大治、開始內陸 移民墾荒,及至甲午年間割讓日寇淪為殖民地,日據時期臺灣仍只是日本的農業生 產基地,不斷的剝削生產剩餘,輸送回日本本土,完全不在意當地發展,甚至1945 年臺灣光復初期,政府也銳意培養本島作為反攻基地,並未對臺灣作一長期發展規 劃,諸如這長達3 百多年的歷史中,臺灣本島居民何嘗擁有過任何一次的選擇權, 發展的主體意識及方向完全操縱於主政者甚至是時代的潮流裡,這一現象,於紀氏 的理論結構找不到一個合理解釋基礎。 另外將探討的地區縮小至縣市及鄉鎮地區結果亦然,嘉義縣及大林鎮均未能在 臺灣工商業起飛階段佔有一席之地,源自全國區域計畫之整體規劃中本地仍維持於 農業生產縣市及地方位階,大林鎮都市階層僅止於一般市鎮1,且在政府主導的地 方整體發展規劃邊陲化下影響,導致長達數十年來與其他工商區位地區之發展差異 1 依南部區域計畫,南部區域都市階層檢討,都市階層共分為區域中心、次區域中心、地方中心、一般市 鎮(又區分都會區衛星市鎮及一般市鎮)、農村集居(又區分為都會區衛星集居地及農村集居中心),大 林鎮都市位階為一般市鎮(一般市鎮)(內政部,1996:89-121)。

(28)

日益擴大,不發展地區的形式漸趨明顯,此結果亦非鎮民在一次又一次的選擇中所 造成的,此係來自政策的引導使然。

第三節 互動學派

—依賴理論及世界體系理論

相較於傳統社會學現代化理論學者觀點,互動學派學者認為,區域發展動力非完全 來自社會內部因素,主因應源自歷史因素,過去各國之間的互動關係造成現今國家的發 展狀況,他們強調國際的互動對區域乃至國家發展所構成的影響力,此派學者所持理論 主要有依賴理論及世界體系理論。 一、依賴理論學派 依賴理論的概念源自阿根廷學者勞爾·普雷維什(Raul Prebisch)在 20 世紀 60 至70 年代之間最先提出世界經濟區分「核心—邊陲」的觀念。普雷維什於 1949 年 向聯合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遞交了一份題為《拉丁美洲的經濟發展及其 主要問題》的報告,詳盡闡述了他的“核心—邊陲”理論。 認為拉丁美洲低度發展主因是由於依賴先進國家,這些國家的既得利益在維持 投資的穩定範圍下,常未能顧及當地的社會代價和政治代價。亦即廣大開發中國家 與先進國家之間是一種「依賴」、「被剝削」與「剝削」的關係。於世界經濟領域中, 存在著核心—邊陲層次。資本主義先進國家構成世界經濟的中心,開發中國家處於 世界經濟的外圍,受到先進國家的重重剝削與控制。總之,在資本主義的“核心— 邊陲”體系下之間必然會存在嚴重的不平等,“邊陲”國家始終會處於不利的位置 上,這是此類理論概念的基本特徵。 以探討拉丁美洲國家發展經驗為背景而發展的依賴理論,在1970 年代逐漸取 代了現代化理論,它從國際互動關係解釋拉丁美洲國家的低度發展問題。所考慮的 因素是指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都是經濟體系的一部分,而非兩個不同的經濟體系。 現今的世界經濟體系是指於西方工業革命以後,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技術和生產

(29)

關係在整個世界的傳導而構成的體系,維繫這一體系運轉的是在 19 世紀獲得了很 大的重要性的國際分工2。依據這種國際分工關係,則技術取得領先地位的區域或 國家,自然就成了世界經濟體系的“核心”位置,而處於技術落後地位的地區或國家 則必然淪為這一體系的“邊陲”。而技術進步與其產生的結果是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 系中發展和傳導的不平衡性所導致的必然結論,與“核心”和“邊陲”的形成具有一定 的歷史必然性。 欲了解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不能只單獨地觀察該國的歷史情況,還必須擴大 研究的範圍,從研究對象與其他國家及地區的關係中發掘事實的真相,如此才顯得 客觀。 其依賴的發展形式就歷史變遷過程,概可區分三種類型(郭文般譯,1984:625): (一)殖民依賴 (colonial dependence) 十六世紀的殖民者(colonists)主張殖民主義(colonialism)於進佔殖民地後,以 透過商業及金融資本貿易方式獨占了搶奪自當地的資源(如人口、土地、礦物 等),並改變當地的生產模式及控制貿易關係以鞏固國家的經濟利益,其本質上 為商業貿易的出口。

(二)金融的工業依賴 (financial & industrial dependence)

十九世紀後的剝削是先進國家以巨額資本宰制落後國家,以較間接的經濟 操控為主。生產並供應核心國家所需原料,但其盈餘及所得資源則歸投資者所 有,而邊陲國家為此發展出之生產結構,即為「出口經濟」。 (三)科技與工業的依賴(technological-industrial dependence) 即跨國公司於低度發展國家內部新興市場所進行之工業投資,而此類型發 2這段期間最顯著的是歐州因工業革命促成的技術與經濟上的進步,英國率先爆發的工業革命,讓英國的 工業產品與世界各個國家及地區之間形成最早的國際工業分工體系,且在這種國際分工下逐步形成了一 個“整體性”,也就是資本主義的世界經濟體系,即“核心—邊陲”的體系。早期建立資本主義工業經 濟體系以後,英國從一開始就佔據有利地位,在這種體系形成的過程中,作為體系的“中心”因技術的 進步而獲得龐大利益。而圍繞著英國的廣大外部地區則迫於經濟因素,捲入了以英國為“中心”的國際 分工之中,擔負了原料的提供及產品生產及出口的任務,處於不利的經濟地位。(郭方、夏繼果、顧寧 譯,2000,《近代世界體系》【第三卷】:93-153)。

(30)

展始於二次大戰之後。 依賴理論是一個來自馬克思主義的學說源流,其提出“核心”和“邊陲”的觀點,並質 疑現代化理論的觀點之處,在其認為國家及地區的落後,是源自於先進國家對落後國家 的重重剝削及搾取,使得不發展的國家更進一步流失資源,亦缺乏資本的累積,變得更 加落後、貧乏,而且不僅在於經濟結構上發生,同時也出現於社會價觀點上。 曾婉琳(2007:99-100)在對泰山娃娃產業的研究中發現,地方的社造運動大部分 資源來自政府政策提供及經費挹注之下,使地方施政深受政策的影響。而對於先進國家 的模仿,在國家政策中時常可見,但卻因而掩蓋住了對本土文化真正的需求。這些問題 凸顯了,發展主導權並不在地方,居民對於地方所呈現的文化認同感,遠比想像來得低。 因此,依賴情境不僅僅只發生在國家的經濟上,同樣會產生在社會的價值與文化上。邊 陲國家在現代化的過程中,競相模仿「核心國」的文化、價值觀,卻造成了本身傳統文 化的衰退。並且在依賴情境下,也造成民族自信心及文化認同的失落。 依依賴理論觀點觀之,一個國家對外資及外援依賴程度越高,其經濟成長便越緩 慢,且所得也越不平均。臺灣曾受日本殖民統治長達50 年之久(1895-1945),且自二 次大戰後與美國在政治及經濟上的依賴形勢因國際局勢為圍堵共產主義的目的越趨緊 密,及 1960 年代中期以前臺灣的經濟基礎薄弱,而接受大量美援,從 1956 年到 1965 年美援終止,臺灣一共接受了15 億美元的經濟援助和 25 億美元的軍事援助(龐建國, 1987:47)。 而當美援自1960 年代開始減少後,大量外資取代了其在臺灣的經濟位置,臺灣也 轉而極度依賴對外的貿易發展,此時期的臺灣發展情況,對外依存度很高,毫無可疑的, 是處於一個依賴的發展,但以臺灣現在的發展形態,似乎又與依賴理論的發展預測有著 相反的結果,依賴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並不明顯。 依賴理論面對世界結構如此不均衡的發展,所提出的核心與邊陲的二元依賴理論, 後來做了修正,因為事實上,低度發展國家仍然在先進國家的殖民過程中,學習了運用 先進的技術.並因為技術的取得,就不會再是依賴理論中的預設--資本與原料和勞力

(31)

之間的關聯,因此,國家的現代化仍算是有發展的過程,因此支持本理論的學者也回應 了批判,修正早期的理論觀點,而提出了後來的“依賴發展理論”。 二、世界體系理論 互動學派的另一支--“世界體系理論”,與依賴理論同樣是對現代化理論的反 思,仍然是以資本主義為出發採用互動模式做為整體觀看,不同的是以整個世界為 視野,這與馬克思的世界觀有著關聯性。另外相同的是他們都認為各個區域與國家 都是依靠與其他區域與國家之間的經濟交往而存在,從整體的觀點來解釋發展與低 度發展的現象發生之原因,探求國家發展的外發因素。 伊曼紐爾·華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主張的世界體系理論摒棄了依賴理論 或依賴發展理論,以國家的角度面對不均勻的現代化發展,而以世界的角度觀之, 將世界的國家依經濟發展地位畫分為核心、半邊陲、邊陲三種型態(圖2-1 世界體 理論的理論架構),共同構成一個世界經濟體系,地區與地區之間受經濟市場等因 素相互影響,跳脫獨立封閉的體系觀點。

(32)

邊陲地區 圖2-1 世界體系理論的理論架構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從華勒斯坦的學術理論可發現,華氏認為,現代世界體系是一個「資本主義世界經 濟」的體系,其源起自16 世紀的歐洲國家及地區,因當時所得物資的分配不均,所導 致歐洲資本主義體系結構中存在著經濟核心與經濟邊陲地區的差異關係,在核心之中有 著國家與國家的分別,國家內部則另區分有地區與層級的不同,而地區中尚存在城鄉之 間的差異關係,致使形成一個複雜的多層次結構體系,在每一個階層外為一更加廣大的 外層所包覆,因此整個體系呈現著廣大的勞動分工情形,它也擴張和合理了體系之中某 些群體剝削其他群體勞動力的能力,換言之,也就是能得到更多剩餘的累積,且其經濟 的分佈範圍並非是平均地配置在整個體系之中的。(楊博智,2006:1) 世界體系的核心理論是建立在於「核心─邊陲」的依賴及剝削關係之中的,遠在 17 世紀的歐洲即存在著這樣的情形,地區的勞動控制方式依其理論觀點所呈現出的形式可 分為,核心地區:經營者;半邊陲地區:分成制佃農;邊陲地區:封建制的農奴,而其 半邊陲地區 核心地區

(33)

壟斷的行為並不一定都是獨占的,往往同時發生在一個國家中呈現「核心」與「邊陲」 的情形,因此,這種「不平等」的關係是以「資本的累積」為最終目的、且以透過「壟 斷」的方式來進行。在不同地區、時期,核心國家或地區都以其不同的手段持續著壟斷 地位。另外的「半邊陲」國家所呈現的是一種中間的態勢,即是核心與邊陲兩者的均衡 點,由此可知,每個「半邊陲」國家、地區的生產方式並不一定都相同,同樣的17 世 紀歐洲,西班牙對南美諸殖民國家,他是個核心國家,但角度換成英、法等國,相較之 下又呈現出一種邊陲情形,又如20 世紀的 OPEC 諸國其在原油生產上都存在有產品壟 斷的特性,此一特點於國際上比比皆是。(楊博智,2006:4-5) 華勒斯坦的世界體系理論理有二個重要觀點,其一就是歷史與結構的取向,歷史代 表著的是在時間的運作過程中其結構裏所共同擁有所有意義的表示,歷史研究為其理論 研究的方法及手段,所要歸納的是一種具有長時性、世俗性的趨勢3,其重要在於其所 謂趨勢,代表了時代演進的方向,為漫長的歷史時間中所形成之主流面向,為發展過程 中的結構趨勢,用以闡述其理論核心結構的過程,即「核心—半邊陲—邊陲」是具動態 性的特性。世界體系理論中,發展的世俗性趨勢分為(胡克威,1984:608): (一)資本主義擴張的性格,將原本不屬於世界體系領域外的區域不斷納入世界體系之 中。 (二)土地、勞動力及自然資源的商品化過程,使得市場在質上愈形擴大。 (三)生產過程中機械化的趨勢,這是工業革命及其後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以來的趨勢。 世界體系理論核心結構「核心—半邊陲—邊陲」是一動態性的結構,這體系遠自 16 世紀形成後,影響範圍迄今已相當廣泛,非僅只一個區域或國家而已,如今之世界體系 已然是全球性的了,體系中的三項結構雖因地理空間因素,分屬不同或相同之地理位 置,但卻有其相連貫(循環4)之功能存在,相互連動、牽制,也因此結構造成了體系 3 世俗性的趨勢是指涉社會行動之體系在時、空上的廣裘與獨特,而時、空上的廣裘意謂世俗性的趨勢是 有一段相當長的歷史時間,並且有其廣泛的影響範圍(胡克威,1984:608)。 4 世界經濟的循環過程,在經濟學的傳統上,被稱為商業循環(此指世界經濟的景氣和蕭條)。世界體系 學者是它們不僅是歷史的真實描述,同時亦是構成世界經濟運作的基本參數。(許嘉猷,1982:648)

(34)

分工的現象,也因結構隱含的「過程」概念而與前面所述「世俗性的趨勢」有著密不可 分的結果,所以要描述研究對象在世界體系上所代表的位置變動情形,和世俗性的趨勢 時,即需以循環或連續過程的觀點來解釋。 世界體系的結構並非靜態的,而是動態的,連續的過程中造成地區、國家的興衰起 伏,也同時造就不同地區或國家在整個體系中位置的變動。因此,在世界體系之中的國 家或地區的位置並非全然不會改變,經過一段時間的相互競爭,經常在下一個階段裏, 變成邊陲或半邊陲地區。 而核心國家可以變成半邊陲地區,半邊陲地區也可以變成邊陲地區,而究其原因皆 為「體系」的因素,如邊陲地區發展上的落後,並非皆為核心地區的經濟擴張單一外在 因素所致,而是由核心地區經濟的擴張引領邊陲地區之內部社會經濟的再結構、資源重 分配、政策取向、生產技術、等種種因素改變所共同影響造成,而位居中間位階的半邊 陲地區其在經濟上的活動暨被核心地區所剝削但也卻同時剝削邊陲地區,且具減壓的作 用,使結構的核心不致為受剝削之地區集體抗爭之多重身分,扮演世界體系架構中具有 維持體系穩定的重要功能。 因此,觀照整體世界體系理論結構其相互之關係並非單純的僅為單向、單一的,而 是具有其因果關聯下的互動關係,是整個體系中,上、下各階層相互影響、作用下的運 作結果。 尤素芬(1993:31)談論臺灣地區關廠現象的產生一文中認為,世界體系的發展過 程中,地區核心化過程和邊陲化過程是一直在做重新排列的。因經濟產業結構的調整, 臺灣從早期處於世界體系的邊陲位置,隨著產業競爭力等各方面的強化,其區位逐漸往 經濟的半邊陲地位移動,與美、日等經濟核心而言,臺灣雖然仍是邊陲情勢;但較之東 南亞等邊陲國家,臺灣則能呈現一種核心化的現象。 臺灣面對「半邊陲化」的調整過程,在經濟面的指涉下其實就是為一資本主義週期 律動下的產物。勞工薪資水準的提高,以資本家利潤極大化的經營理念,終不免選擇將 資本及工廠移至東南亞等低薪資水準的邊陲國家或停止經營,從整個世界體系下觀照此

(35)

一現象,這並非偶然現象,而是經濟週期律動的必然結果,該週期促使臺灣走向擴張、 商品化、機械化等世俗化趨勢,而持續的機械化亦連動性的造成了生產過程及方式的革 命性轉變,也同時影響資方與勞方關係的互動。 在世俗化的趨勢下,致使國家的土地、勞力、資源等必要生產因素的利用和分配, 從傳統的有限彈性,變成高效率的分配與運用、以追求市場的商品生產結構,關廠的現 象以華勒斯坦的理論觀點而言就如同驗證其世界體系理論一般。 華勒斯坦所強調的「體系的穩固性」是無論任何國家或地區在世界體系內的位置如 何變化,都不會影響、改變體系本身。且由於資本主義的世界經濟的交換基礎乃是建立 在於剩餘資源的徵收與佔有之上的,所以無法讓所有國家、地區都能同時「發展」,因 此,本體系在功能運作上本身即是不平等的、且有核心與邊陲的區分。(楊博智,2006: 2) 莊淑姿(1997:101)在探討高雄縣旗山地區香蕉產業發展對大眾運輸關係的研究 中,發現了高雄縣旗山鎮因香蕉的經濟效益,使當地成為地區重要批發交易中心,及大 眾運輸系統的樞紐。1971 年後,產業的衰退使該地區失去促其發展的動力,甚至呈現出 衰退萎縮的情況,這種倚賴經濟作物而產生之地方發展動力,容易讓人誤判鄉村的發 展,其結果卻常令人忽略其實發展的動力是源自於外界,對鄉鎮地方而言並沒有足夠的 自發能力促進自身的發展。 黃立強(2005:81-82)以華勒斯坦的世界體系理論為分析基礎,援引世界體系位 置的變動概念,探討臺灣機車產業發展之議題,認為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會受很多因素 的影響,舉凡國、內外在政治及經濟結構上的變動、政府政策與民間業者間競爭的關係、 國外相關產業的技術開發與經營情形等都可能會影響到產業的發展。 沈嘉玲(2001:87-92)在探討宜蘭「落後」與發展的研究中對現行的經濟發展提 出了反思;認為一直以來臺灣所採取的狹窄工業化經濟發展策略,於過程中忽略了國內 許多地方和產業的發展,嚴重造成不均的發展結果,且在臺灣特殊的政、經發展脈絡下, 形成地方政府在財政和自主性上的欠缺,不但相關經費缺乏,各項施政難以訴諸行動,

(36)

甚至在中央強力主導國家經濟發展下,地方性的議題往往成為經濟發展過程的犧牲品而 無法發揮,因此形成地方政府面對中央單位長期處於權力、位階受矮化及剝奪的狀態。 從該研究個案中,由宜蘭近年來的發展過程中看到地方自主性發展的可能,相對於 依賴理論裏談論到的自主經濟發展,則過於強調經濟發展的觀念,往往輕忽來自社會與 環境間的共賴關係。另該研究也關注了另一個重要課題,認為對於地方發展來說,所要 考慮的絕非僅僅是本身的因素而已,尚須面對來自國家主流經濟發展政策的影響與挑 戰,所以地方發展的長遠目標規劃,必須考量並納入國家整體發展課題的思考與作為, 否則在既有不均衡的環境、條件下,地方縱使有再好的資源也無法發所長。 曾婉琳(2007:45-47)認為「核心」與「邊陲」、「支配」與「依賴」的關係不 只存在於世界體系上,亦會存在於邊陲國家之內,且不僅僅會產生在經濟問題之中,亦 同樣會發生在社會價值及文化上。 光復初期,經濟環境因應農產品出口貿易興盛及軍事需要,而於全國各地所修築四 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在其後代之的工業發展,起了很大的功用,方便了工業進入農村地 區,雖增加了農戶的非農收入,但農村工業長期發展卻逐漸改變了臺灣的經濟地理,不 同條件下的鄉鎮出現不同的發展。部分鄉鎮由於工業區的設立使工廠陸續遷入且為數龐 大,而改變其原有農村風貌形塑出新的城市風格,和鄰近的大都會地區形成內在的「大 都會與衛星之鏈」關係,這些都成為了日後臺灣依賴型「發展」過程中的「內在動力」 之一。 臺灣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一直是以農業為基礎而支撐工業,並且促成國家工業化與 都市化的進步,曾經興盛的代工業是臺灣作為邊陲國家在依賴情境下的重要特徵之一; 其發展經過都具體而微地表現在國內各地方的社會變遷之中。且依賴情境下可能出現的 麻煩,如產業沒落造成的失業問題、地方文化失焦、環境污染等眾多問題,現在已逐漸 一一浮現出來。 此外,在整個世界體系理論中,還有另外一項重要的觀點,就是華勒斯坦在理論的 本質上嘗試突破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等各門社會科學彼此獨立研究而無法相互連結

(37)

的藩籬,其認為社會科學的研究應該是整體性的觀照研究內容,而非將其各自拆解分 析、獨立解釋。經濟現象是深植於制度之中的,而政治現象則為社會經濟之力量所影響, 社會結構則是政治與經濟壓力下的結果(胡克威,1984:611)。 因此世界體系理論以政治經濟學的角度及其觀點,切入學術研究藉以收斂各門社會 科學的看法,如此將之互相連貫,將不難發現世界體系理論所探討的目標就是資本主義 經濟制度裏的政治及社會內涵,及其對各地區乃至社會的影響及作用力。 臺灣的各鄉鎮地區過去數十年來,配合政府積極發展農業以支撐國家主體的經建政 策,後隨著國際環境變遷,臺灣朝向都市化、工業化、現代化的方向發展而產生不同的 發展情形;原以農業為主的傳統鄉鎮區開始湧進現代化的工商企業;原本的城鎮風貌與 內涵都產生了重大的變化;因此鄉鎮間因政策規劃、環境乃至行動者的差異,呈現了相 異的發展過程與形態。 過去眾多分析國內及地區政經環境變遷的研究中,都不約而同的認為經濟是影響一 個地區發展最重要的指標因素,不少的學者也同意造就現在臺灣經濟和整體區域的快速 發展是因為過去政府正確的產業政策導致,而臺灣經濟穩定與發展正是過去半世紀以來 國家全力打造的發展方向,莊淑姿(2000:161-162)以發展理論對臺灣鄉村發展類型 的看法為,鄉村地區的發展其內在的地方資源條件,如交通位置、農業生產環境,外部 在政府的產業政策帶領下,內、外兩股力量形塑出臺灣鄉村的發展特性。中央政府產業 政策的制定,行政資源的分配,主導著臺灣過去數十年來地方的發展型態。國家的發展 意圖在各項政策的推行下,傳播、浸透到社會中的生活與意識,成為國家意識的一部分, 並藉公權力引導社會變化依其預期規劃的方向推進。因此,國家是造成社會發展及改變 的重要結構因素。 經濟型態的轉變,改變了地方原有的生活與地貌,也同時引進了資本主義以大量生 產為主的價值觀,直接促使傳統鄉鎮社會的質變過程。而由政府主導的產業政策在地方 鄉鎮引發產業型態的改變,不同時期的經濟政策引發了國家及地方的產業分化,形成城 鄉分化的因素與階段性結果(莊淑姿,2000:96),以下就陳欽賢、劉彩卿、林建仁(2006:

(38)

61-75)、段承璞(2003,120-137)等人對臺灣經濟發展階段之看法,並由本研究綜合 回顧重新分類光復前後國家經濟發展過程: 一、第一階段(光復前時期,1949 年以前) 日據時期臺灣經濟有很大的成長、而增長的結果卻是為了應付日本帝國主義的 掠奪,而當時之殖民經濟最主要的特徵即為提供宗主國農業原料(段承璞,2003: 62),且由其時之日本政府對臺殖民政策方針為「工業日本、農業臺灣」5便可輕 易印證。便因如此使臺灣過去50 年之建設偏重於農業發展,此時期的臺灣工業發 展極為有限,主要工業是以農業加工為主,尤以砂糖製造業為大宗,日據時期臺灣 經濟發展過程依段承璞的看法可分成三階段(段承璞等人,2003:62-66): (一)1850-1904 年為建立統治基礎時期 經過明(含荷據時期)、清對臺灣兩百多年來之統治發展,臺灣之傳統經濟 型態已然建立,初期除對本島實施鎮壓「殖民化」之外,最主要的即為「土地調 查事業」、「幣制改革」、「度量衡改革」及對西方資本主義勢力的驅逐,以利後續 之殖民統治推動,尤其上述之各項作為更是為日本對臺之經濟殖民做好基礎建 設。 (二)1905-1930 年建立原料生產基地時期 十九世紀末葉,日本野心勃勃的開始實行帝國主義,緯度偏南的殖民地臺灣 正好適時的提供日本國內所欠缺的「米、糖」,資助了日本軍事的行動,因此本 時期的臺灣,配合總督府的經濟方針,大力推展米、糖的增產,並制定各項產糖 獎勵措施,此時的新式製糖工業,在臺灣蓬勃發展,其產值更發揮了穩定島內經 濟的功能,糖業一舉躍升為臺灣經濟的明星,同時也是島內最主要的工業(食品 加工業)。 (三)1931-1945 年戰時經濟時期 5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為確立「日本工業、農業臺灣」的殖民方針,將臺灣視為熱帶經濟作物及糧食作物 的生產地,並頒布糖業政策,奠定典型殖民地農業形態(陳明言,2007:82)。

(39)

30 年代後,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對侵華戰爭及太平洋戰爭,並為讓侵略的軍事 行動其物資得以持續供給,開始在臺灣發展戰時軍需工業,此時的臺灣才初步邁 入工業化階段,不過因為戰爭的因素,當時工業發展效果仍然有限,而農業生產 則因南太平洋國家的攻陷,使日本獲得成本更低廉的農業資源,臺灣的新式糖業 於此時逐漸轉移至南洋國家,產量及產值逐年下降,並開始其他農產及其加工製 品如棉花、麻類等產品的生產。 二、第二階段(光復後至1952 年) 光復後的臺灣經濟建設,首先致力於工業復舊,將日本遺留的殘破設施,加以 整修,如製糖、電力、水泥、紙業、肥料、煉鋁等工業恢復生產。由於當時臺糖向 大陸市場銷售數額鉅大,使受毁糖廠能迅速恢復生產,在當時砂糖是我國重要之出 口產品,每年出口平均金額佔總產值40%以上(圖 2-2 光復後歷年砂糖與重要出口 產品之外銷結構比較表),為國家最大外匯收入(袁金和,1989:37),是臺灣當時 最大的外銷產業,此時期政府仍以農業建設為重心,而工業發展以資金需求不大、 技術層次不高之勞力密集性民生輕工業為主,及至1949 年政府為穩定物價,一方 面於當年6 月 15 日實施幣制改革,同時實施土地改革政策,積極推行三七五減租 (1949 年)、公地放領(1951 年)。

(4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9 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6519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9519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年別 百分比 糖 農業 工業 其他 圖2-2 光復後歷年砂糖與重要出口產品之外銷結構比較表 資料來源:海關總稅務司署《中國進出口貿易統計年刊(台灣區)》,1950-2008。 三、第三階段(1953-1960 年) 1950 年代第一次進口替代時期早期臺灣經濟以農業為主,出口貿易尚未恢復, 外匯短缺,輸出口產品仍以農產品及農產加工品為主,在這個階段,臺灣的工業係 採取「進口工業」的發展政策,進口替代時期的產生是沿承殖民地經濟之結果。臺 灣經濟以農業為主,將剩餘農產品轉供出口,換取外匯,以進口部份消費用工業產 品,積極改善投資環境,並頒佈獎勵投資條例,實施減免租稅措施,以鼓勵外國人 及華僑來台投資,促進工業全面發展。 在這段期間,政府發展「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的策略,扶植勞 力密集為主的民生及輕工業,並完成實施耕者有其田(1953 年),提高農業生產技 術,增加農業生產,充裕糧食的供應,及增供農產加工業的原料,並以農產品及加 工品出口賺取外匯,進口工業發展所需之機器設備及原料。此時期因1956 年的美

數據

圖 3-1  研究架構—世界體系理論的發展架構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核心 半邊陲  邊陲                                                                          核心                            半邊陲
圖 3-3  日據時期臺灣縱貫鐵路大林車站一景(昔)      註:日治時期官線大莆林驛(中)與新高製糖大莆林驛(右後),為二棟各自獨立建築。  (1902 年)      資料來源: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10,《綠色建築--大林車站圖》,2010/09/28:            http://eem.pcc.gov.tw/node/30639  圖 3-4  臺灣鐵路公司大林新式車站(太陽能風電)一景(今)        資料來源: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10,《綠色建築--大林車站圖》,201
表 3-5  國內區域差異指標評估準則表  國內區域差異指標評估準則表  面向  次面向  具體指標  指標來源  社會  人口數  人口成長率  D、E、F、H  人口密度  A、C、E、F、G  性比率  B、D、E、G  扶養比  B、E、F、G  就業人口比率  D、E、F  所得  平均每戶所得收入  A、B、D、E、G、H  教育  高等教育程度人口比率  B、D、E、F、G、H  經濟  就業  一二三級產業就業人數及比率 A、B、F、G  失業率  B、D、E、H  地方財政  歲出預算決算
表 4-2  臺灣各廳縣蔗車數統計        廳、縣  年代  鳳山縣  臺灣縣  諸羅縣  彰化縣  淡水廳  合計  1693  9 44 22  - -  75  12% 58.67% 29.33% 100%  1713  29 45 25  - -  99  29.3% 45.45%  25.25  100%  1740  78.5 49  156 32.5  -  316  24.84% 15.51% 49.37% 10.28% 100%  1763  100.5 49 155.69  62.
+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This article is for the founding of the modern centuries of Buddhist Studies in Taiwan, the mainland before 1949,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1912~1949), and Taiwan from

Robinson Crusoe is an Englishman from the 1) t_______ of York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youngest son of a merchant of German origin. This trip is financially successful,

fostering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Strategy 7: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rack, reflect on, and share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destination). •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 Children from this parenting style are more responsive, able to recover quickly from stress; they also have better emotional responsiveness and self- control; they can notice

(Another example of close harmony is the four-bar unaccompanied vocal introduction to “Paperback Writer”, a somewhat later Beatles song.) Overall, Lennon’s and McCartne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