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發現及政策建議

第一節 研究發現

甘蔗,是製造「砂糖」的原料,也是臺灣重要農作物之ㄧ,由於日據時期「工業日 本、農業臺灣」的殖民政策,基於經濟及民生需求,而於島內大事獎勵種蔗製糖,1902 年後陸續於臺灣成立了為數可觀的各類新式製糖工廠,挾著現代化機械設備、大量生 產,致本島甘蔗的種植面積大量增加,與從事甘蔗農務的人口也逐年增多,對本島的經 濟及民生影響不可謂不大。

由於糖業是一項傳統的農產加工業,因此糖廠的發展含括了整個農村的生活,從農 田阡陌間的「農務工作」,到工廠機器搾糖的「工務」,最後產品銷售的「商業行為」, 砂糖生產週期由甘蔗種植前的推廣宣導、種植期、成長培植期、採收期、工廠製造期,

直至產品銷售期,糖的產製過程所能包含的範圍相當的廣泛,糖業產銷過程橫跨了一、

二、三級產業,且因甘蔗其具經濟作物的特性,使「糖」的生產緊密的與各個經濟體系 相互連結以進行銷售,由各項史料及統計數據可發現,遠從荷蘭據臺時期即以透過海外 貿易手段將臺灣所產之「糖」類製品銷往國際市場,之後代之的明、清、日據時期,乃 至1991 年以前的中華民國政府均曾透過出口「糖」而實施對外的貿易,由此可知臺灣 一直以來即因「糖」的貿易而深深的捲入世界經濟結構的體系影響之中。

臺灣經濟發展自納入國際經濟分工體系運作後,即無時不受世界資本主義影響,因 國際經濟市場產業結構起伏而波動,隨著美援自1965 年停止及當時政府發展「以農業 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的策略,扶植勞力密集為主的民生及輕工業後,以農產品 及加工品出口賺取外匯的經濟結構即受到很大的衝擊,受當時的世界產業結構調整,美 日等先進資本國家紛紛將勞動及資本密集型產業輸出至國外地區影響,國內經濟結構開 始轉型,全力發展工業。

以光復後臺灣重要出口產品之外銷結構分析發現,1966 年後光復初期外銷主力的

「糖」,其出口外銷佔總出口外匯比例已不到10%,農業產品出口比例也是逐年遞減,

反觀此時的工業產品佔總出口外匯比例已高達50%以上,之後更逐年增加,成為國家產 業主流。大林這個以製糖產業帶來繁榮的鄉鎮,對倚賴經濟作物而產生的發展動力而 言,其發展動力是外在的,當世界產業結構開始調整及國家產業政策介入主導的情況 下,本身並無自發的能力來促進發展,因而地方在產業結構的調整過程中也因此形塑出 不同的發展特性:

一、1960 年代前的發展:

1895 年以前的傳統農業結構:

嘉南平原一帶,因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易於農務開墾,素來是臺灣的糧倉,

尤其南部嘉南一帶更是甘蔗的種植大本營,嘉義地區早在明朝年間即有種蔗產糖及 貿易的記載,尤其清朝時期傳統的「糖篰」已十分發達,於十八世紀時更超越台南 地區而成為臺灣的產糖中心,由此可知大林鎮地區與蔗糖的淵源頗深。

在傳統經濟結構以農業為主的時代裏,由於統治者的農桑獎勵政策,外來人口 移入漸增,大林地區乃由傳統之農村聚落逐漸發展成為街區的規模,許多因應農業 物資交換及生活必需品採購的商店絡繹開舖,形成了足以供應附近聚落許多農村日 常生活所需的小型商業市鎮,此時期的臺灣身處一個地方的邊陲區位,其發展基本 上僅是遵循統治者「農業為立國根本」的經濟核心思想,忠實提供所獲得分工地位 而生產的物資,這是由於臺灣甚至大林地區因所受資源分配及整體發展分工角色定 位因素影響,地方發展完全宰制於上層位階地區,因此本鎮的產業結構呼應本時期 國家以農業發展為主流的經濟環境下,地方尚得以呈現穩定成長的趨勢。

本時期的中國仍處於守舊、封建的狀態,而西方世界正經歷著有史以來最大變 革,文藝復興運動帶動的工業革命思潮席捲整個歐洲,受資本主義生產過程走向機 械化之世俗化趨勢的基本結構。挾著船堅炮利的現代化軍事及工業技術,對中國實 施半殖民式的統治,搾取自然資源、控制商業貿易和剝削生產剩餘,在這個依資本 主義和生產技術關係而構成的世界體系裏,技術取得領先的國家,便居於世界經濟

體系的“中心”位置,而處於技術落後地位的地區或國家則淪為這一體系的“邊陲”或

“半邊陲”。

依此一世紀的國際情勢而言,西方列強因現代化工業技術的領先位居整個世界 體系的“中心”位置,中國則因封閉、不思改變落居於受宰制剝削的“邊陲”不利位置,

而同時亦處於落後卻積極吸收、接納先進技術的國家—如日本等國家,則處於面對 掌握核心資源的列強,作為部分資源的分配及呈轉物資的“半邊陲”區位,而後者更 因國家政策、生產技術取得等各種因素,其後造成體系區位的變動,向上晉升成為 體系的“中心”位置。因此技術進步與其產生的結果是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中發展 和傳導的不平衡性所導致的必然結論,與“中心”和“外圍”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歷史必 然性。

於世界體系的區位變動概念中,以國家與國家關係,中國呈現一種邊陲過程,

是因為經濟產業結構落後所致;但相對國家內部區域發展而言,以當時農業資本主 義的性質而言,大林鎮對臺灣當時的發展則呈現的是一種半邊陲化過程,此種「半 邊陲化」的變遷過程,表現在經濟面的一種明顯指標即為地方街市化、商業化的形 成。因墾植因素致外來人口移入大林地區人數漸增,其體質基本上已具備資本主義 的特性,而社會型態的結構改變則展現在地方人口結構的小幅穩定成長之中。

1896-1945 年的現代化產業發展:

1902 年後,在日本的殖民經濟--糖業政策制定下,引入西方新式技術及機械設 備,製糖業遂成為當時臺灣最大、最新之工業,臺灣適宜砂糖、食品加工產業發展 之環境乃告建立,並因當時國際間競相發展新式工業,大林鎮得力於新高製糖株式 會社於1909 年在本地設立嘉義製糖工廠的因素,地方的經濟結構才得以由傳統農 業生產的初級產業邁入近代產業之列,開啟了本地工業的起源,地方發展才得以逐 步與國際經濟接軌,並納入世界經濟體系運作之中。

在世界體系之中,市場的交換機能是其動力的來源。它影響著世界體系中的分 工以及生產方式(胡克威,1984:610)。大林鎮原本是一個傳統的農村聚落,居

民大都以農業維生,糖廠選擇於本地的設立,分別受到內、外部因素的影響,外部 因素在於甘蔗的經濟作物特性,使「糖」的生產緊密的與各個經濟體系相互連結進 行銷售,21 世紀的初期臺灣糖便是以國際貿易市場來維持產銷的平衡,因此世界體 系理論學者認為;各個區域與國家都是依靠與其他區域與國家之間的經濟交往而存 在的,這樣的產銷結構,也詮釋了該時期臺灣在世界經濟體系中所扮演角色及其分 工的地位。

糖業過去確實是大林鎮經濟發展的動力,且該產業的發展一直為世界經濟體系中所

分配的分工地位所影響,因為「糖」的價格遠在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就已經受國際市場所

決定。(U1 訪談意見)

1909 年於大林設立的嘉義製糖工廠,讓本地也趕上了糖業榮景,因產業的發達 所創造的龐大商機及就業機會,使一個專事農業生產及有著純樸勤奮民風的鄉下鄉 鎮逐漸轉變進入以勞力密集為主的工業進展中,因此,一個地區之所以發展,首先 必然由產業的開始,所增加就業的機會,將吸引大量人口前來就業,而就業人口及 所帶來的依賴人口,則因生活所需之消費,又將製造新的就業機會,吸引其他產業 人口的聚集,同時帶動地區內其他相關產業的成長,促進當地經濟的繁榮,故大林 鎮早期擁有製糖這一項食品加工基礎性產業後,糖廠就成為當地經濟成長之主要動 力來源。當時因吸引大量人潮,帶動了周遭商業活動,因應消費需求街市各式消費 場所及設施於焉林立,從而改變了本鎮的生活環境與地貌,直接的觸動了地方質變 的過程,由此可證,國際經濟環境及國家產經政策是造就鄉鎮社會發展及改變的重 要結構因素。

1946-1965 年的核心發展時期:

日據時期末期的糖業發展雖因國際市場景氣、糖價波動及二次大戰國際情勢緊 張影響時有起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但整體觀之,1949 年國共內戰失利後中央

政府播遷來臺,當時的臺灣因戰後經濟凋敝、百業蕭條,因此,1950 年代臺灣經濟 仍以農業為主,早期農產加工相關產品為支撐國家整體經濟的重心,將剩餘農產品 轉供出口換取外匯,尤其「糖」類製品的出口,其產值是光復後政府財政收支來源 的主要部分,其後更配合本島自然資源及當時環境發展了「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 業發展農業」的經濟策略,以扶植勞力密集為主的民生及輕工業,當時的臺灣工業 採取「進口工業」的發展政策,這時進口的消費性工業產品,以培養國內工業環境,

則是沿續了殖民地經濟的結果。

因此直至1966 年國內產業結構轉型以前,糖類產品每年佔國內出口貿易值平

因此直至1966 年國內產業結構轉型以前,糖類產品每年佔國內出口貿易值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