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兒時的記憶,上學途中總會先經過綠油油的一大片水稻田及翠鬱的甘蔗田後,進入 人來人往,商店林立的市區街道,腳踏車停在橫越鎮上東、西兩側的平交道旁,等待火 車呼嘯穿越過熙攘的街區,偶而還能在蔗糖生產季節看見糖廠運輸甘蔗的五分仔車駝著 剛採收甘蔗的忙碌身影,人們忙碌著、車水馬龍的景象至今仍烙印在兒時的回憶中,這 就是我的故鄉—嘉義縣大林鎮。

大林這個地方昔稱大莆林,正式開發始於清代康熙年間,歷經荷蘭、明鄭、清代、

日本殖民統治,而繼之的國民政府於1945年光復迄今,在此悠悠歲月之中,無論是人、

事、時、地、物都產生了莫大的興衰和改變,其中又以人口的變化最為顯著,日據殖民 時期1918年(日大正7年)本地總人口數為12,531人,殖民末期1941年(日昭和16年)人 口數已增加為21,377人,至光復初期,1951年人口數經統計為27,179人,其後更隨著工 商發展,巔峰期曾於1971年人口數暴增為43,509人,自此之後,隨著經濟結構的改變及 各種內、外因素的影響,人口的成長率即逐年遞減,人口成長與否常與社會經濟發展具 有密不可分的因果關係(表1-1)。

境內發展的起源,始於光復前,由於日據時代新高製糖株式會社於本地大湖地區設 置該會社於臺灣的第二製糖工廠,連帶帶動大林及周邊地區經濟的發展與人口的匯聚,

使本地的經濟得以發達,也是大林鎮最具光榮的工業歷史。

大林鎮境內製糖工廠創建於1912年(大正1年),由日本新高製糖株式會社所創設,

迄今已百年歷史,1945年臺灣光復,國民政府接收製糖事業,成立台糖公司,為當時政 府賺取巨額外匯供作經濟建設財政來源,並創造為世人稱道之臺灣奇蹟。

然好景卻未能持續,隨著1960年代臺灣邁進工業化社會後,勞力密集的製糖事業首 當其衝,逐漸萎縮沒落,就業人口漸往都會地區移動,加上周邊鄉鎮民雄、斗南諸地快

速崛起,斯土夾於期間,人口產生外流現象,如今已瞠呼其他工商發達鄉鎮之後,發展 不禁令人唏噓。

在短短數十年間,時間由日據時代,邁入了民國時期,大林鎮這個地區,如何變遷 而形成現在的型態,演變過程中又受到那些因素的左右及影響,產生了怎樣的變化,常 讓土生土長的我疑惑於心,生於斯長於斯,關心故鄉的發展足跡,也在因緣際會下成就 了本研究的初衷與動機。

1-1 嘉義縣大林鎮歷年人口數統計表(每 10 年期)

年別 大林鎮總人口數(人)

1918 年(日據大正 7 年) 12,531 1921 年(日據大正 10 年) 12,639 1931 年(日據昭和 6 年) 16,511 1941 年(日據昭和 16 年) 21,377 1951 年(中華民國 40 年) 27,179 1961 年(中華民國 50 年) 37,104 1971 年(中華民國 60 年) 43,509 1981 年(中華民國 70 年) 39,861 1991 年(中華民國 80 年) 36,382 2001 年(中華民國 90 年) 36,144 2009 年(中華民國 98 年) 33,982 資料來源:1、日據時期嘉義廳《嘉義廳統計書》,1917-1918。

2、日據時期台南州《台南州統計書》,1919-1939。

3、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總務局《臺灣常住戶口統計》,1935-1943。

4、大林戶政事務所,《年終統計表》,1950-2009。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發展是不斷向前的,隨著時光的流逝,累積的閱歷越豐富。發展過程的機制與累積 或可化約成基本概念,或包含豐富的意涵;但能否化約則需透過事實的檢驗加以決定(莊 淑姿,2000:4)。

在討論區域發展之時空背景因素中,大致上可較常分成兩個探討的面向,其一,是 政治的層面,包含政治力的影響或政府的政策制訂等,如十年經建計畫、國土綜合發展 計畫,其二,是經濟的層面,指的是經濟持續成長與經濟結構不斷升級的動態過程及相 關的經濟策略,由此,可明顯的看出「政治」及「經濟」問題是影響區域發展無法忽略 的重要課題,本研究企圖透過大林鎮地區影響發展的因素探討案例,將區域發展因素從 臺灣政、經層面和更宏觀的國際環境作一大聯結,以求得影響地方發展因素存在的事 實,並反思大林鎮的「發展過程」發生什麼樣的問題?有什麼影響因素?

本文研究目的有兩項,首先自1950年代後帝國主義開始沒落,牽動的國際情勢發 展,併著工業化後所帶來的衝擊,而顯得局勢詭譎多變,引起當代社會科學界的注目,

不少學者投入致力探索分析社會發展的過程,紛紛提出研究貢獻及發展策略,不斷的社 會進步也適時的提供了理論實證的空間。有不少以臺灣為基礎單位從社會學分析的觀點 論述臺灣發展的研究報告中,皆將基層的行政單位(縣市、鄉鎮)發展做一整體的涵括,

雖都對於臺灣發展的過程及應用理論做了詳盡的剖析,但於鄉鎮發展因素的探討上則無 法提供更周延、具體的參考,因為每一地方發展都具其獨特的時空因素,但在整體考量 下均被簡化於無形之中了。

本研究希望透過探索大林鎮地方數十年來長期發展之研究發現,觀察社會學理論主 要學派:現代化理論、結構化理論及世界體系理論(依賴理論)等學說的觀點,以不同 學理意涵驗證前述理論研究假設是否成立,以作為本研究之理論實證的成果。

其次,在於試圖透過歷史演進的方式,回顧大林鎮一地自明末、清朝統治、日據時 期乃至國民政府撤守來臺後,百年來的發展過程中,在接受統治者的政策引導下,如何

影響縣市、鄉鎮地區間的變遷,左右地方城鄉發展關係,亦即國家領導之政策施行意涵 如何貫穿在國際與國內及政治與經濟兩項架構形成的立體時空中,並以經濟發展的角 度,觀察在不同發展階段又受到那些特定時空背景因素的政、經情勢引導,以解釋鄉鎮 發展的影響因素,藉由研究方法指標衡量分析方式,透過史料數據的表現,鋪陳地方發 展的脈絡及影響因素,以印證研究之合理性,並嘗試提出政策建議,進而尋求大林地區 發展契機,此即為本研究實務運用之價值。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範圍地點為嘉義縣大林鎮,衡量政策要素的同質性及資源、發展的一 致性,設定選取同一縣治發展相近的不同行政區域民雄鄉做為研究比較的對象,

以大林鎮為實證地區,民雄鄉為一對照組,嘗試探索在不同經濟發展階段的國家 經建與空間政策,同時受到那些國內、外政經因素的左右進而影響區域發展的軌 跡,研究主要從兩鄉鎮的發展變遷著手,由時間序列的發展檢視在全球化的進程 中,形成區域發展差異的因素在時間演進過程中的變化;及空間發展面向解讀不 同行政區所處的地理區位及其環境背景關係,逐一印證本研究所建構的「社會衡 量指標」,從而分析出區域發展差異原因,並提出政策建議。

二、研究限制

本研究進行鄉鎮個案發展原因探討,統計資料區分為兩大類,其一為歷史史 料,時間的長度自臺灣糖業發展起源開始,約為元明時代起至1996年大林糖廠停 止產糖止,長達數百年間的各項歷史文獻收集,其二是自1950年迄2008年止,近 60年間,藉全面性的收集研究個案自臺灣光復後歷年各項發展指標資料,形成一 個以發展指標的時間序列,運用統計方法得到詳盡的分析與瞭解,並佐以專家深 入訪談方式,印證研究個案於世界體系演進時的關聯性,進而解釋地方發展差異

原因。

本研究如能收集個案所有歷時性與同時性的各項史料及發展指標資料,再以 時間序列加以分析,將得以探索地方發展的軌跡,但侷限於過去政府部門對基層 行政單位的長期忽視,致關於鄉鎮層級的史料及統計資料仍有諸多缺陷不足或未 進行統計調查之處,而無法獲致研究個案各項發展的歷時資料,統計闕如者只能 盡量輔以關聯性統計資料取代,實在無法取得資料,只好抱憾,不過本研究仍盡 力取得各類官方正式統計,以確保資料的信度及效度。

此外,本研究所使用指標系統,主要採用國內研究著作為主,以都市、區域 發展各項衡量指標,選出連貫性、可及性、代表性等標竿指標,透過運用研究個 案各項資料比較分析,獲得研究結論,惟部分指標囿於指標值因地區未能進行統 計、調查或統計年度連貫性不足,甚至歷年舊公文書、統計資料檔案保存不當損 失,而必須放棄採用,可能造成研究評估的限制,期待政府單位日後進行相關國 情資料統計調查時,統計資料能深入基層地方政府組織,並加強舊檔案之保管建 檔,以改善日後類似之相關學術研究將與本研究所面臨分析資料不足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