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林糖廠發展概述

第四章 資料分析

第二節 大林糖廠發展概述

一、大林糖廠創立濫觴

1898 年臺灣第 4 任總督兒玉源太郎上任,與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擬定以振興產業 為殖民臺灣政策的重心,並以獎勵糖業為首要工作。繼日本財閥三井家於1900 年 在高雄橋仔頭創建臺灣第一座新式製糖工廠後,同樣是日本資本家的大倉財閥亦相 繼投入臺灣製糖事業的投資,當時由大倉喜八郎等人與繼任之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 大島久滿次交涉設廠,並於1909 向總督府提出申請,獲得許可在嘉義廳打貓堡設 立產能1,000 英噸的新式工場兩座,第一工廠於打貓南堡雙溪口庄、第二工廠於打 貓東頂堡三角庄12,及彰化廳和美庄設立產能750 噸工廠一座(會社址於彰化),

並與臨時糖務局糖務課長山田申吾議定,嘉義工廠以嘉義廳下約一萬七千餘甲的土 地作為原料採取區域(圖4-8 臺灣各製糖會社原料甘蔗採收區域圖),區域含蓋今 之嘉義縣大林鎮、民雄鄉、溪口鄉全部,新港鄉東半部及部分之梅山鄉、竹崎鄉地 區(江芳菁,2002:45-46)。

12 1917年4月新高製糖株式會社向總督府申請變更製糖場位置,將嘉義廳打貓東頂堡三角庄第二工場的所

有計畫移至台中廳線東堡中藔庄,嘉義第二工場的原料採取區則併入第一工場。彰化第二工場於1920年2 月開工建廠,機械設備主要購自美國,翌年3月竣工,開始製糖(江芳菁,2002:51)。

4-8 臺灣各製糖會社原料甘蔗採收區域圖 資料來源:江芳菁,2002:41

新高製糖在山田申吾主導下,以彰化工廠為優先設置開工量產,而遭延後建設之嘉 義工廠,則於重新考察水源與交通條件下,考量當時大林地區有南北縱向公路及縱貫鐵 路通過境內,並於大蒲林(今嘉義縣大林鎮)設有車站乙座,與新選廠址嘉義廳打貓北 堡之大湖庄(今嘉義縣大林鎮大糖里)僅有約1 公里左右之距離,對於設備的輸入和產 品的輸出將有很大的便利性,且大湖庄廠房旁有鹿崛溝水的通過,於設廠後將便於取水 等諸多因素,向總督府申請變更第一工廠的位置,由原來嘉義廳打貓南堡雙溪口庄移至 打貓北堡大湖庄13。並變更嘉義第一工廠產能為1,200 英噸(原 1,000 英噸,臺灣總督 府殖產侷,1927b:199)獲准後,ㄧ直至 1912 年工場才開始動工興建,工廠本館佔地 1,238 餘坪,所使用的製糖機械主要購自英國 Harvar 會社,包括 12 轉子壓榨機 1 組,

加熱機3 箇,四重效用罐 1 組、真空結晶罐 4 箇、分蜜機(水車式)28 箇、汽罐(水管 式)6 箇等設備(臺灣新聞社,1919:21)。不過當年度嘉義地區遭遇強颱侵襲,新架

13 明治 42 年 12 月 1 日總督府府報第 2485 號公告欄揭載新高製糖株式會社第一工廠位置嘉義廳打貓南堡 雙溪口庄與同廳打貓北堡大湖口庄變更。(臺灣總督,1912b【明治 45 年 2 月 25 日】:82)

設好的廠房結構,因強風暴雨的吹襲,紛紛變形彎曲,造成工廠嚴重的損失。直至1913 年2 月 14 日才興建完成並開工生產砂糖。當年蔗作面積 2,156 甲,壓榨甘蔗 51,484,730 斤,產糖量46,867 擔(西原雄次郎,1935:23)。

4-9 新高製糖嘉義工場(大林糖廠)全景與東側一隅

資料來源:江芳菁,2002:49

1911 年 8 月及翌年 9 月臺灣新式製糖業由於遭到連續發生的巨大暴風雨之襲擊,造 成損失慘重。至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日本因未遭受戰禍,國內資本主義發 展快速突起,企業界出現一片興隆。世界大戰期間,歐洲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無暇顧及國 際貿易市場,日本於此時機大力開發中國及東南亞地區貿易市場銷售其製品。結果,自 甲午戰爭以後每年均入超的貿易,從1915 年起,一躍而變為出超(江芳菁,2002:50),

此皆係因日本能評估時勢充分利用戰時國際市場的變化,所帶來的成果。

臺灣糖業在大戰後受到日本國內經濟景氣熱絡的刺激,及歐洲列強戰後產業尚未復 甦,甜菜糖大量減產影響,促使許多製糖會社擴大生產,新高嘉義工廠此時的產糖量逐 年攀升,尤其是大戰中期的1916-1917 年達到 31,418,528 斤,佔全臺產量的 4.1﹪,較 第一製糖期成長了六倍多。且隨著歐洲戰火的蔓延,傳統的產糖區遭受波及破壞,民生 用糖需求日殷,供銷失衡下,世界糖價逐漸走升,1913 年平均市價為 15.48 日圓,1917

年已漲至19.07 日圓,到 1919 年則躍升為 30.59 日圓(江芳菁,2002:51)。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是臺灣製糖產業呈現蓬勃發展的黃金時期。這種經濟景氣,

一直持續至大戰結束後,日本經濟才隨之下滑,至1920 年後半期,歐美各國戰後經濟 開始恢復,生產活動逐漸正常化,已不再依賴進口日本製品,因此日本喪失大部分海外 貿易市場,產業生產發生供過於求的過剩現象,加以歐美各國於此時採取對外國砂糖輸 入的限制、提高砂糖關稅等措施的自給自足經濟政策,以保護自己國內的糖業,最終導 致臺灣砂糖生產過剩無法外銷的情形,糖價暴跌,其後因砂糖業經長期蕭條,新高製糖 株式會社終陷入營運虧損,迨1926 年末,新高製糖株式會社將臺灣製糖事業支配權讓 給了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黯然退出製糖事業。

1927 年底,日本發生的金融危機使國內財經界陷入不景氣狀態,造成許多企業倒 閉,也影響了臺灣的砂糖業界,為挽救此不利局面,於1928 年 12 月 29 日,由大日本、

臺灣、明治、鹽水港、北海道等五家製糖公司,加上新高製糖組成「砂糖供給合作社」

(江芳菁,2002:54)由各大糖業公司商談產糖協定,以聯合的手段防制當時糖價的持 續下跌,並希望藉此抵抗世界砂糖價跌的趨勢。新高製糖亦於此時重新評估公司的營運 後,採取將生產重心由彰化工廠轉移至經營成效較佳之嘉義工廠及節省成本、採取淘汰 冗員等策略。

自清代以降中部地區土壤肥沃,埤圳水塘四通八達,水利灌溉極為便利,此地區本 即為臺灣傳統的稻作區,不過,1910 年代以來的市場米價偏低,有利於植蔗的推廣,使 新高製糖彰化工廠設立後鼓勵農民將水田改植甘蔗所遇阻力較低,且無遭遇其他相剋作 物的影響,於草創初期也獲致不錯的生產績效。

但接續而來的地租及米價逐漸走揚,出現農民轉植米作以獲得較佳報酬的狀況,當 時為了獎勵農民栽蔗,必須以支付更高的收購價格為手段,而此舉則嚴重的影響公司的 營運成本,造成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再加上1911 及 12 年的暴風雨襲擊,蔗作生產不佳,

農民植蔗意願日趨低落。

後來,雖因1914 至 1918 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糖業交易轉趨熱絡,但隨著 1922

年蓬萊米的培植成功及普及化效應,農民紛紛轉作,因此造成本區產生了嚴重的「米糖 相剋」的問題。故究其新高製糖之所以將生產重心由彰化工廠轉移至嘉義工廠原因,實 與農作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連性。

步入1920 年代以後,臺灣雖然延續以製糖為主的產業政策,但因日本國內過度發 展海運所造成垂直整合的經濟問題,及遭受兩次金融危機所引發之經濟大恐慌,使得日 本許多公司無法營運倒閉,臺灣多家製糖會社亦受影響波及,造成糖業市場的再次重 整,而有1927 年展開的糖業資本第二次合併運動,加強了日三大資本對砂糖銷售市場 的控制力量(涂照彥,1992:307-312)。

1935 年 4 月 25 日新高製糖株式會社正式併入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同時將其彰化 工場第一、第二工場改稱彰化第一、第二製糖所,嘉義工場改稱大林製糖所。後經一連 串的合併,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計共有19 座製糖場,資本額達 9,600 萬日圓,成為臺 灣產量及資本規模最大的製糖會社(江芳菁,2002:62),主要以臺灣中部為其經營地 區,並以虎尾製糖廠為營運總部,而在同時期的日本軍事南進行動業已成功佔領爪哇、

菲律賓及南洋等東南亞傳統產糖地區,於是日本國內開始倡議將製糖產業南移至該地區 發展,並開始檢討縮減臺灣之糖產量,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在考量節省成本支出下,毅 然決定關閉部分製糖場,並配合將機具廠房甚至技術人員遷至南洋地區。

綜觀當時整個原料區與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的關係,大林製糖所位居會社版圖的南 端,北與虎尾、北港、斗六三大製糖廠原料採取區接壤,壓榨能力在會社中的19 座工 廠中,僅次於虎尾第一製糖所與北港製糖所,砂糖年產量約占整個會社的十分之一左 右,蔗作適地面積有13,000 餘公頃(江芳菁,2002:62)。

新高製糖會社時期曾為了使製糖廠的原料能充分供應所需,積極以經營自有農場來 抑制蔗價,以降低成本,因此計畫性的在大林地區進行農地收購動作,大日本製糖在接 收、合併其產業之後,實行更積極的營運改進,產量也因而得到長足的增長。但隨著中 日及太平洋戰爭的軍事衝突,海上運輸交通線屢遭盟軍封鎖而阻通,最終導致糖產無法 順利輸出,造成島內堆積情形,而糖價低迷不振,此時因戰爭糧食需求量大增,米穀雜

糧受惠而價格高漲,農民則囿於利潤差異爭相改植水稻,甘蔗產量隨之減少。

後盟國開始進行反攻作戰,由太平洋節節進逼東南亞地區並直指日本本島,盟軍戰 機對臺灣轟炸也日漸頻繁,嘉義、臺南、高雄等南部傳統產糖地區屢遭受戰禍損失慘重,

大林糖廠亦無法倖免於外。大林地區的糖業發展遭受挫折,復原工作始至臺灣光復後才 開始進行。

1945 年 8 月,抗戰勝利,日本投降,國民政府接收全國各地的淪陷區,於臺灣成立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並同時設立「接收委員會」,以便接收原日本臺灣總督府的公有

1945 年 8 月,抗戰勝利,日本投降,國民政府接收全國各地的淪陷區,於臺灣成立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並同時設立「接收委員會」,以便接收原日本臺灣總督府的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