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轉至成人歷程類型與人口特徵

第二章 文獻與研究假設

2.4 轉至成人歷程類型與人口特徵

轉至成人的歷程不應僅從年齡所開展出的轉至成人歷程類型與類型內涵討 論,也應該將其放在社會脈絡之中加以觀察。從過去相關文獻可以看到,社會中 不同次群體經歷的轉至成人歷程不甚相同,特別是一些與社會階層化、社會不平 等議題相關的人口特徵所劃分出的次群體亦是如此。在討論轉至成人歷程時應加 入這些人口特徵,如此才能了解台灣社會次群體的轉至成人歷程有何差異,以及 他們在轉至成人過程中遭遇什麼困難。

本研究選定用以探討轉至成人歷程與人口次群體關係的人口特徵分別是性 別、家庭社經地位與族群。前兩者是在過去文獻中經常被提及對於轉至成人歷程 具有影響力的因素,後者則是在台灣社會特有脈絡下可能對於轉至成人造成影響 的因素。

過去研究顯示轉至成人歷程類型應有性別的差異,男性居多的類型傾向投入 較多時間精力在工作,而家庭相關的角色則涉入較少,女性居多的類型則相反,

容易在早年涉入過多家庭相關的角色,而有不穩定的就業。Garrett & Eccles (2009)和Osgood et al. (2005)的研究分別使用青年18和24歲時的資料,因此 可提供我們觀察在轉至成人初期時不同性別在轉至成人歷程類型上的差異。

Garrett & Eccles (2009)的研究中,女性容易出現在「早期發展者」類型,此類 型較早進入勞力市場與家庭,心理功能分數低。男性則較容易出現在「工作者」,

他們將多數時間投入在工作中;Osgood et al. (2005)研究中,女性容易出現在

「沒有職業的父母」類型中,大量涉入家庭角色,而少有就業。男性容易在「工 作單身者」的類型,他們大量涉入工作,具備一些高等教育。從這兩個使用轉至 成人初期資料的研究來看,確實女性容易出現在過早涉入家庭相關成人角色的類 型中,因而使得就學與就業不夠充分與穩定,男性則容易出現在投入較多時間於 就業上的類型,以及較為延緩家庭角色扮演的類型。

Sandefur et al. (2005)、Schoon et al. (2009)和Gautheir et al. (2010)分別 使用受訪者26/28、30以及0-45歲時的資料,因此可提供我們觀察轉至成人中 後期時轉至成人歷程類型與性別的關係。Sandefur et al. (2005)找出的類型中,

36 男性與女性的差異在於皆為擁有有限高等教育的情形下,男性較容易沒有家庭的 負擔 (容易出現於「有限的高等教育/沒有家庭」類型),但是女性則容易出現未 婚生育的情形 (容易出現於「有限的高等教育/未婚有小孩」類型);Schoon et al.

(2009)找出的類型中,女性占「劣勢家庭型」的三分之二,「劣勢家庭型」這群 人教育程度最低,沒有全職就業,擁有三個或更多的小孩,「單身型」則以男性 居多,最大的特徵是未婚,而且有教育程度越來越高的傾向。Gautheir et al. (2010) 的研究發現「父母/非全職就業」類型中有92%都是女性,他們快速成為父母,

在短暫全職就業後進入長期的兼職工作,甚至是退出勞力市場。男性容易出現在

「父母/全職就業」類型中,雖然與女性一樣同為父母,但是從事的是長期全職 的工作。從轉至成人中後期的資料來看,女性仍然容易出現在早年即涉入家庭相 關成人角色,教育程度不高而且就業不穩定的類型,甚至是容易出現在未婚生育 的類型;相反地,男性則持續容易出現在較晚發生家庭相關生命事件的類型中,

也持續容易出現在工作較為穩定的類型中。

基於上述過去轉至成人歷程類型與性別相關的文獻,本研究假設:

H1:性別對於轉至成人歷程類型存在影響效果

青年在轉至成人的過程中需要仰賴許多資源才能較順暢地經歷此人生階 段,其經歷的困難也會較少 (Aquilino, 2006; Osgood et al., 2005; Walther, 2009),因此家庭能夠提供的資源多寡對於轉至成人過程將扮演重要的角色。家 庭能以許多不同的形式提供資源給青年,Schoeni & Ross (2005)和Smeeding &

Phillips (2002)的研究都指出家庭提供的資源包括金錢、時間與分擔家務;

Osgood et al. (2005)認為父母通常繼續在轉至成人的過程中提供食物與庇護,

給付小孩的帳單或像是房子頭期款等主要開銷,父母也提供時間從事照顧小孩的 勞務;Sandefur et al. (2005)的研究指出家庭在青年離開高中後除了可能支付大 學與住在家庭外等費用外,家庭還可以提供就學、就業相關的資訊與建議;

Goldscheider & Goldscheider (1993)則論述到優勢家庭的父母較可能使用經濟 補助協助青年較早搬原生離家。

然而,不同家庭社經地位的家庭所能提供的資源卻是相當不同的。前四分之

37 一收入的家庭能夠提供給轉至成人青年的資源是後四分之一收入家庭的三倍之 多 (Schoeni & Ross, 2005)。在青年接收家庭資源程度差異如此大的情況下,又 青年在轉至成人過程中需要家庭協助的前提之下,家庭社經地位的差異就可能造 成青年在轉至成人過程中的差異。

在過去轉至成人歷程類型與家庭社經地位關係的探討上,發現家庭社經地位 對於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的影響效果應是存在的,家庭社經地位較優勢的青年容易 隸屬於接受教育較多、就業較穩定的類型,而家庭社經地位較弱勢的青年則容易 出現在相反地類型中。Osgood et al. (2005)、Schoon et al. (2009)、Sandefur et al. (2005)、McVicar & Anyadike-Danes (2001)的研究皆提供了證據,分述如下。

Osgood et al. (2005)以家庭收入與父母教育程度作為家庭社經地位的測量 指標,發現「受教育單身者」和「受教育伴侶」類型的人比較容易來自家庭社經 地位較高的家庭,這兩組人的特徵都是教育程度較高,24 歲時多數未婚與未生 育,而且將他們多數的時間花費在教育的追求上。「快速起步者」、「沒有職業的 父母」類型則較多來自家庭社經地位較低的家庭,兩者共同特徵是家庭角色的涉 入,「快速起步者」快速的在早年就擁有許多成人角色,「沒有職業的父母」則是 僅在家庭角色上涉入較多,涉入就業的程度則較少;Schoon et al. (2009)找出 16 到 29 歲青年學校到工作轉銜過程的類型,並以家戶長是否從事半技術 (semi-skilled)或是不需技術(unskilled)的職業,以及母親是否在義務教育後有進 一步接受教育當做家庭社經地位測量指標,來看家庭社經地位與學校到工作轉銜 過程之間的關係。研究發現,家庭社經地位較高的青年比較容易出現在接受高等 教育的類型中,而易失業、易從勞力市場退出以及易從事兼職工作的類型則較容 易有家庭社經地位較低的人;Sandefur et al. (2005)的研究以父母的教育程度作 為家庭社經地位的測量指標,發現在青年28歲時的轉至成人歷程類型中,「大學 學歷/沒有家庭」類型中的青年最容易來自社經地位較高的家庭,而在女性的類 型中,「有限的高等教育/未婚有小孩」中的青年則最容易來自社經地位較低的家 庭;McVicar & Anyadike-Danes (2001)的研究以就學與就業兩個生命事件找出 四種學校過渡到工作歷程的類型,該研究發現父親失業的青年較容易出現在失業 以及找到工作前接受訓練的類型中,而父親職業為專業人士者較容易出現在接受 高等教育的類型中,也比較不容易在早年即進入勞力市場以及失業的類型中。

38 由這些文獻可以看到,家庭社經地位對於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的影響應是存在 的。家庭社經地位較高的青年容易接受更多的教育,就業也較穩定,而家庭社經 地位較低的青年則相反,甚至可能過早扮演家庭相關的角色而出現在未婚生育的 類型中。基於上述轉至成人歷程類型與家庭社經地位相關的文獻,本研究假設:

H2:家庭社經地位對於轉至成人歷程類型存在影響效果

過去研究顯示不同種族/族群在經歷個別轉至成人生命事件上有不同的情

形。例如Sandefur et al. (2005)指出黑人比任何族群容易有非婚生子女,白人與

亞洲人則最不容易如此,拉丁裔則比其他族群早結婚以及生子。Schoen, Landale,

& Daniels (2007)的研究以1994年為7-12年級的女性為調查對象,其結果也顯 示她們在24歲時,拉丁裔族群有最高的比例為已婚 (40.8%),黑人則有最高的 比例已經生育,而在已生育的黑人中竟有高達 96%尚未結婚。雖然這些僅是描 述性的數據,但是仍可以看見在結婚與生育事件的發生年齡、發生率與路徑上,

族群之間存在著很大的不同。

雖然過去研究顯示不同族群在結婚與生育上的不同,但是很少研究檢驗轉至 成人歷程類型與族群的關係,在少數探討族群與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的文獻中,卻 沒有一致的結論出現。Osgood et al. (2005)的研究列入族群變項以了解族群對 於轉至成人歷程類型的影響,結果顯示在所有模型中族群皆沒有顯著的影響效 果。不過另一方面,Sandefur et al.(2005)的研究卻顯示族群與轉至成人歷程類 型有所關連,他們控制父母教育程度、家庭類型與家庭收入發現,當與白人相比 時,亞洲人比較容易出現在「大學學歷/沒有家庭」類型,而美國原住民、黑人 與拉丁裔則較不容易出現在這個類型,此類型是四個類型中最為優勢者。另一方 面,白人與亞洲人比較不容易出現在「有限的高等教育/未婚有小孩」類型中,

而美國原住民、黑人和拉丁裔則顯著地容易出現在此類型,而這類型則是所有類 型中最弱勢的。上述兩個研究顯示族群對於轉至成人歷程類型是否有顯著的影響 效果尚沒有定論,需要進一步探究。

台灣與其他國家族群的議題是很不相同的,台灣的族群不但多元,而且曾有 大批政治移民在短時間內移入,因此國外的族群研究發現或是理論很難直接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