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3. 文化景觀與形塑要素的分析(1950 年~1960 年)

3.2. 文化景觀要素的分析(1950 年~1960 年)

3.2.2. 人口:群聚的空間配置

「增江園」開闢成新村後,英殖民政府把住在森林邊原的墾民遷入增江新村居住。

蔡先生闡明「用緊急法令來逼我們村民移到增江來,那個時候移民來1950 年開始移民,

那時候很慘的。」(蔡先生口述,20060801)。1950 年開始,來自不同地方的墾民被 迫遷入增江新村居住。

增江新村是全馬最大的新村34,不管人口或是土地面積都是全國新村的第一。Voon

& Khoo(1986,頁 36)說「吉隆坡外的增江(Jinjang)新村,超過 6,000 人被移殖在 73ha 的土地」。因為增江新村土地面積廣大,相對能容納更多的移民人口。1954 年的        

34林廷輝、宋婉瑩,頁11。

48 

人口數為13,000 人,而 1958 年人口數為 16,700 人35,說明增江新村的人口不斷的在成 長中,四年內成長了 28%。方言群的百分比為福建人占 40%、客家人占 25%、廣東人 占15%,其他方言群占 20%。

訪談結果發現第一批移入增江新村的居民是來自峇都急的墾民,英殖民政府撥給他 們屋地的位置是在增江南區,南區除了來自峇都急的墾民,也把間津的墾民遷入南區居 住。當增江南區已無房屋後,接下來的墾民將遷至增江北區,並從甲洞路往內遷移直到 北區住滿為止。

「增江南區新村的居民源自間津七條石和八條石,由於緊急法令的實施,於 1949 年及 50 年代初期被令搬遷到此地。」(甲洞區註冊社團聯合會,1999,

頁29)

「……,還有南區的就是 Ganjin,Kampung Ganjing,間津啊。」(蘇先生口 述,20060803)

最早移入北區的居民是來自泗岩末(Segambut)的墾民,接下來是蕉賴(Cheras)、

淡江(Hulu Kelang)、安邦(Ampang)、丹絨馬林(Tanjung Malim)等地的墾民。上 述來源地的墾民成為新村主要的居民,還有一些零散的墾民來自不同的地方,他們所占 的比例較少。例如埤律(Pirut)、雙溪威(Sungai Way)、萬堯(Rawang)、熱水湖(Setapak)

等等。

「啊,我這邊大都是Segambut(泗岩末)來的,靠近那個街場啦,再裡面的就 是Cheras(蕉賴),Kampung Cheras、Kampung 淡江,還有那個Ampang(安 邦)那邊有一部分,還有南區的就是Ganjing,Kampung Ganjing,間津啊。」

(蘇先生口述,20060803)

當墾民被軍車載送來到增江時,墾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房屋居住,選定後政府將 記錄墾民選擇的房屋門牌。因為不同來源地的墾民其方言、文化和風俗習慣的不同,所 以來自同一來源地的墾民往往會選擇認識的親朋好友比鄰而居。

       

35Malayan Christian Council,1958,頁 167。

49 

「啊。如果財府(政)沒有寫門牌給你,你自己去選。那個財府啊,對我媽好 好喔,你自己去選,你選到那一間我們做記號,我寫門牌給你。我媽那間,現 在我哥住那間,我媽選的嘛。」(林太太口述,20060721)

「可以選擇,你可以選擇,已經很多可以給你選擇嘛,他搬來的時候羅里全部 放在這邊給你選擇,沒有載你們上去裡面嘛,裡面再進去裡面那個是kampung,

那個Ampang的啦,Cheras啦,這邊滿了就再裡面上去囉,就一路上囉。」(蘇 先生口述,20060803)

「此外,北區還有Cheras Street(蕉賴街)、Tanjung Malim Street(丹絨瑪林 街)、Hulu Kelang Street(淡江街)、Segambut Street(泗岩末街)。……,

英政府就以他們原居住的地方為街道命名,……」[南洋商報—雪隆版(村光四 射),20060509(星期二)]

圖3-4:墾民在增江新村的分布和來源地街道命名圖

50 

從圖 3-4 發現,英殖民政府對街道的命名,反映了來源地墾民具有地方聚集的現 象。因此,塑造出新村具有地方性群聚的現象。

麥留芳(1985),認為在 19 世紀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華人的方言群36會因為職業和語 言的關係,說相近的方言群會居住在一起,說明了在 19 世紀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有方言 群認同的華人社會。增江新村的墾民早期在來源地時,如同麥留芳所說的方言群特性。

「是啦跟我外家,娘家。增江這邊的方言我告訴你喔,靠近巴殺那些人就是福 建人,都是講福建話。這邊北區學校這一邊就是講客家話,南區那邊講廣東話,

海南人,有一條海南街的喔,……,大都是講海南話。」(鄒太太口述,20060801)

田野訪談發現,來自峇都急的墾民屬於福建方言群的社群。另外,增江南區還有一 些來自間津(Ganjing)的墾民,它們是屬客性方言群。至於增江北區的泗岩末墾民是 屬福建方言群,且大部分以蘇姓和黃姓為主。來自蕉賴的墾民,以客家方言群為主,且 大多屬於廣東省惠州縣的客家社群。除了客家方言群,蕉賴地區也遷入一部分操海南方 言的海南人。丹絨馬林的墾民是以河婆客的客性方言群為主。還有其他來源地的墾民,

因為文獻的缺乏,所以無法確認其他地方的墾民其方言在增江新村所占的比重。

圖3-5:增江新村以方言群匿名的街道位置        

36方言群:方言群可以被界定為操相近方言的社群。(麥留芳,1985,頁 15)

51 

增江新村還有另一個特色,就是村民在稱某些街道時會不直呼其名,而是直呼「海 南街、河婆街、福建街」。

圖3-5 知道以方言群匿名的街道位置,當地人以方言群匿名是有其原因的。從先有 的蛛絲馬跡發現,河婆街附近有座三山國王廟,而且附近的村民來自丹絨馬林,前面有 提到丹絨馬林的村民是以河婆人為主,所以不難想像河婆街的由來了。

至於海南街的由來,藉由受訪者的說明:「早期此地聚集了很多的海南人」,且1996 年在海南街中設有一間「雪隆海南會館增江區聯絡委員會」,反映了當時此街的村民以 海南語為主的方言社群。

「以前有幾百個海南人,現在很少囉,大概幾十家,多數來自蕉賴,有些來自 Gani Road,在警察訓練所那裡。」(陳先生口述,20080224)

「增江北區有一條街道廣為人知,它,叫海南街。村民口中海南街其實就是北 區的西路、南河路、西籬笆路。……住在上述街道的海南人幾乎同期遷入,約 有30 至 40 戶,……。」[南洋商報—雪隆版(村光四射),20060509(星期 二)]

「根據了解,現在位於詹布美拉3 路的福建街也被稱為黃家村,……他說,由 於該街 30 餘戶,只有一戶是客家人,一戶廣東人,其餘全是福建人,所以倒 有居民稱這條街為 “福建街"。」[南洋商報—雪隆版(村光四射),20060509

(星期二)]

從上面的敘述,反映墾民除了具有地方性的群聚現象,也呈現了方言群的群聚景 觀。英殖民政府的移殖政策只為了斷絕墾民與馬共的關係,不干涉墾民自身的文化和風 俗習慣。增江新村的村民以華裔族群為主,所以也將華人的民間信仰帶入新村。同時,

華人也著重華文教育,因此墾民也把原居地的學校遷入新村。

再藉由學校和廟宇說明,進一步了解增江南北區居民的來源地和方言群之間的關 係。增江南區國民型華文小學(圖3-6,代號 S1),原位在間津的八英里地方,於 1951 年遷至峇都急七英里,同年因設備問題董事部決定把僑民學校遷至增江南區。

52 

增江新村最早建立的廟宇,是位於增江南區的福星廟(圖 3-6,代號 1),是在緊 急法令時期由峇都急遷入。福星廟是由福建安溪黃氏和南斗鄉陳氏家族所祭拜的兩位神 靈,所以峇都急墾民主要是以福建方言群為主,且主要居住在增江南區。

圖3-6:增江新村廟宇、學校與地方性分布圖

53 

陳財和(1994,頁 128)指出「譚宮廟早期一間在淡江,一間在間津,如今遷移至 增江北區和南區」。在訪問北區譚公廟(圖 3-6,代號 3)的負責人時,他說此廟是從 淡江搬來的。換句話說增江南區的譚公廟(圖3-6,代號 2),是由間津的墾民所帶來,

以客家方言群為主。

從泗岩末遷來的「民強小學」(圖3-6,代號S2)移入增江新村的北區,改名為增 江中區國民型華文小學,且位在靠近泗岩末村民所選擇的房屋附近。增江中區小學街道 的名稱是延用早期的校名來命名,即稱為民強街(Min Keong Street)。另外,增江北 區國民型華文小學(圖3-6,代號S3),原名民眾小學,所以小學前的路名命名為民眾 路(Ming Chong Road)。

增江北區的廟宇最出名的就是靠近甲洞路的三間廟,三間廟的稱號說明了由三間 不同的廟宇組成,即是福澤堂、南陽宮、鳳山寺(圖 3-6,代號 4、5、6)。福澤堂原 本在泗岩末南區膠園的地方,因緊急法令遷至增江北區。

座落在增江北區的靈尊殿(圖 3-6,代號 7),從泗岩末遷入增江北區。原是中國 岩前鄉和小眉鄉的村民祭拜的神明,且以蘇姓為主,所以靈尊殿的別名為姓蘇廟。靈尊 殿的會員資格原本只限於蘇氏子弟,1977 年後才公開給外姓人士,再無任何的入會限制。

最後,增江北區霖田古廟—三山國王廟(圖 3-6,代號 8),於 1948 至 1949 年搬 遷至增江北區,其位置座落在河婆街上。三山國王廟雖然在中國也有潮州人祭拜,從受 訪者說明

「不是,不同的。我哥那邊,我主屋啊,只是我們一家是福建人,全部是客家 人、廣府人。」(林太太口述,20060721)

加上,也曾訪談過兩個河婆籍貫的受訪者,他們都住在這附近,所以霖田古廟反映 出住在附近的居民是以客家方言群為主。

「……當中大多數為福建人,次為客家人及廣東人,其餘的包括海南人、潮州 人等,各種方言都有,十分熱鬧。北區有條海南街,南區也有條福建街。」[南 洋商報—雪隆版(村光四射),20060508(星期一)]

54 

因為方言群的特性,所以讓環境添加了一層社會的意義,使得增江新村呈現具有地 方性與方言群特性的聚落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