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組織:社會組織(政治、教育與宗教)

3. 文化景觀與形塑要素的分析(1950 年~1960 年)

3.2. 文化景觀要素的分析(1950 年~1960 年)

3.2.3.  組織:社會組織(政治、教育與宗教)

1948 年 2 月 1 日英殖民政府宣布成立「馬來亞聯合邦」(The Federation of Malaya)

憲法,而「馬來亞聯合邦」是由九個馬來州屬,以及原海峽殖民地檳城和馬六甲所組 成。並由英國欽差大臣管理整個馬來半島,它是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專員。英殖民政府 於1949 年委派英人麥唐那先生開闢增江新村,並負責管理增江、雙溪毛糯及梳邦三個 新村的行政工作。另外,它屬下有幾位華人事務官37,協助上司管理新村的各項行政工 作。1954 年麥唐那先生離職,由高麗氏先生接任增江新村的行政官員38。至於英人的行 政官員,於1957 年馬來亞獨立後,行政權交由馬來亞政府管理。

   

圖3-7:緊急發令初期新村的行政組織

新村的建立,大體上是成功對抗馬共的一個軍事策略,但還無法更有效的完全擊敗 馬共。因為新村裡仍有馬共的民運39代表,所以新村村民還是會支援馬共糧食、錢、藥

       

37華人事務官:林廷輝、方天養(2005),指出「在緊急發令實施初期的新村,當時政府特別委派華人事 務官負責新村的行政管理。但是,此職位也隨著緊急發令實行結束後被廢除。」,在行政層級方面是 位在屬縣屬行政的第三層級。

38陳財和,1994,頁 125-126。

39民運:「人民運動」(People’s Movement or Min yuen,簡稱民運),主要是馬共對外聯繫的組織,也 可說是後勤部隊,專門收集情報、籌募經費和補充物資給在森林裡作戰的馬共黨員(潘婉明,2001,

頁2)。很多墾民登記在馬共的民運組織之下,他們的功能是密探、宣傳者、信差和獲取食物、藥品、

55 

品和情報等。Humphrey(1973),提到在 1952 年 1 月 16 日,登普勒將軍(General Sir Gerald Templer)接任畢立格爵士(General Sir Harold Briggs)的任務,被英殖民政府委 任執行這場戰爭。登普勒將軍於1952 年 2 月抵達馬來亞,他提出幾項應付馬共的策略,

第一、只要新村居民跟政府合作,英政府將保證立刻把「黑區」的新村宣布為「白區」,

變成白區的新村會得到比較寬鬆的管理方式。第二、撥給村民土地擁有權,就是所謂的 地契,讓村民擁有長時間的居住權。第三、成立地方議會,村民可自組地方議會,地方 議會的委員們由村民自由投票選出。第四、給予非馬來人公民權,讓合乎法規的村民成 為合法的馬來亞公民40

「那個時候應該就委七個人負責本村,以後呢到1952年,成立這個地方議會。」

(蔡先生口述,20060801)

「我們這邊有組織那個地方議會,屬於地方議會的有選那個議員,我們這邊南 北區有分12區,12區就12個議員,就是地方議員來的啦,他們的高級會議什麼 的呈報給政府知道囉,那個時候申請那個地契囉,政府是給30年啦。30年到了,

好像是在10多年前啦,10多年前已經到期了啦,可以再renew啦。」(蘇先生 口述,20060803)

「政府那邊有一間地方議會啦,給你交門牌稅,給你交那個廁所稅什麼那個有 啦,在那邊,現在Bandar Raya 拿去了,那邊有一間啦,以前。全部都是辦理 增江的事情啦,好像你要出身分證啊,12 歲要出身分證啊也是在那邊囉,可以 說一個縣啦,縣長啦,屬於縣長管了啦。」(蘇先生口述,20060803)

「增江新村地方議會是於一九五三年正式成立,由議會掌管新村事宜,甲洞副 縣長及華民事務官則從中指示或協助進行工作。」[中國報—增江 50 年蛻變,

19990303(星期三)]。

       

衣服和錢。這些民運組織是自願參加的,他們的副業可能是農夫或其他的職業(Humphrey,1973,頁 5)。

40Humphrey,1973,頁 10-19。

56 

「……,增江新村地方議會是在1953 年,當時英政府把增江新村分為 12 個區,

第一區至第九區在增江北區,第十區至第十二區位於增江南區。」[南洋商報—

雪隆版(村光四射),20060506(星期六)]。

地方議會的角色是代表新村村民的一個政治組織,負責處理村中的大小事務,也是 村民與政府之間的溝通橋梁。增江新村的地方議會成立於1953 年,並協助政府處理新 村內的大小事務。地方議會在甲洞副縣長和華人事務官下,意味著甲洞副縣長和華人事 務官給予地方議會指示或協助工作,地方議會的所有工作事項將呈報予副縣長或華人事 務官。

當時政府把增江新村分成十二區,第一到第九區設在北區,第十到第十二區設在南 區。根據登普勒將軍的文告,地方議會是採用民主方式,村民投票選出地方議員,每一 區只能選出一個議員。因此,增江新村的地方議會共有十二名議員,所有村內的問題都 由地方議會解決與管理。例如徵收稅收、發展街燈、道路、溝渠、垃圾、建屋及水電等。

另外地方議會每月必須召開一次的常月會議或緊急特別會議,討論新村面臨的問題與解 決方案。地方議會的收入來自村民的門牌稅和每年政府提供的25%稅收的津貼。

符昌和闡明 1957 年以前增江新村的地方議員都由縣長直接委任;之後地方議會推 行局部民選的方式,就是第一年民選出三名地方議員,次年再選出三名議員。吳萬里(Goh Ban Lee)說:「1960 年代初,馬來西亞的地方民主攀上了巔峰」[獨立新聞在線—尋回 第三票系列(一),20080416(星期三)]。增江新村也不例外全面落實民選地方議員 制度,十二名的地方議員都是民選所選出。

圖3-8:增江新村行政組織的架構圖

57 

1955 年以後,高麗氏行政官員將新村的華文小學交由地方議會管理。同年,馬來亞 獨立前的大選,也是本國的第一次大選,當年政府提出的「1952 年教育法令」,事實 上對華文教育是不利的。聯盟41執政後,聯邦政府委任敦.拉薩(Tun Abdul Razak)為 新任教育部長,並提出「拉薩報告書」(The Razak Report)。陳彥欽(2005,頁 3),

闡明「此報告書把國內小學分為兩種類型:一是以馬來語為教學媒介語的標準小學

(Standard Primary Schools),二是以華語或者淡米爾語為教學媒介語的標準型小學

(Standard-type Primary Schools)」。

增江新村早期共有三所華文小學和一所教會學校。即增江南區的增江南區國民型華 文小學(圖3-6,代號 S1),前身是僑民小學,原本位在間津八英里,1951 年遷至峇都 急七英里。緊急法令時期再從峇都急搬遷至增江南區,命名為增江南區僑民學校。至於 增江北區有二所華文小學,即從泗岩末搬來的「民強小學」(圖3-6,代號 S2),於 1951 年9 月搬入增江北區。另外一所小學—增江北區民眾學校(圖 3-6,代號 S3),是增江 新村成立後,由當地熱心教育的人士於1951 年所創辦。教會小學成立於 1958 年,當時 學生人數只有10 至 20 人左右(圖 3-6,代號 S4 和 S5),就是現在的叻沙尼國民小學

(Sekolah Rendah Kebangsaan La Salle Jinjang)。

因為「拉薩報告書」的原因,增江新村的三所華小:增江南區僑民學校、民強小學 和增江北區民眾小學,改名為增江南區(標準型)華文小學、增江中區(標準型)華文 小學和增江北區(標準型)華文小學。接著在「1957 年教育法令」中,規定凡是接受 政府補助的標準型小學,必須改名為「國民型(National Type, Jenis Kebangsaan)」小 學,而此教育法令的制度也沿用至今。42因此,增江新村的三所小學皆改名為增江南區 國民型華文小學[Sekolah Rendah Jenis Kebangsaan (Cina)Jinjang Selatan]、增江中區國 民型華文小學[Sekolah Rendah Jenis Kebangsaan(Cina)Jinjang Tengah]和增江北區國民 型華文小學[Sekolah Rendah Jenis Kebangsaan (Cina)Jinjang Utara]。

因為增江新村以華人為主要族群,而華人主要是信奉道教和佛教,所以增江新村的 廟宇眾多。在緊急狀態時期設立的主要廟宇如表3-1 所示,其他年代的廟宇此處將不列 舉。這是因為新村內部有69 間之多的華人廟宇,在這些廟宇當中有的已向宗教單位註 冊,有的卻無註冊。除了馬來人必須信奉伊斯蘭教外,其他族群的宗教信仰馬來西亞政 府是不干涉的,加上無文獻可供參考,所以只列舉在增江新村較有代表性的廟宇。

       

41「聯盟」是由巫統、馬華公會與印度國大黨所組成。

42陳彥欽,2005,頁 3-4。

58  來自峇都急(Batu Caves)和間 津(Ganjing)。峇都急墾民多為

(邱財和,2006,頁 27)

原本位在泗岩末南區膠

43陳財和,1994,頁 128‐129。 

59 

的陳氏所奉祀,從中國南來 到泗岩末,因緊急法令關係 該廟負責人取得福澤堂負責 人的同意,而附屬於該廟宇 下。猛靈宮的理事必須是陳 氏家族,但是也歡迎其他人 士來膜拜。福澤堂的神靈眾 多,只要沒地方擺放神靈,

就會放在福澤堂。

5 南陽宮 1951 增江 北區

南陽宮其香火由葉氏祖先 從中國帶來,主神是惠德 尊王,據說與郭聖王同時 救火有效,宋朝時受封。

6 鳳山寺 1951 增江 北區

增江北區鳳山寺,奉拜廣 澤尊王,香火旺盛但卻因 為董事部發生少許摩擦,

意見不合所以再分設一間 在北區的龍山宮,兩間廟 每年神誕都各有其舉行隆 重的慶祝。

7 靈尊殿 1951 增江 北區

早期是在福建省安溪縣的 岩前鄉並由南安縣小眉鄉的 先輩帶香火到吉隆坡的泗岩 末。岩前鄉和小眉鄉的村民以 蘇姓為主,所以靈尊殿在增江 新村的別名為姓蘇廟。主要供

60 

俸孫府大人、楊府真人、法主 聖君、武安尊王、福德正神清 水祖師和蘇府大人。

8 霖田古 廟—三 山國王 廟

增江 北區

緊急法令時期搬遷至增江 北區。目前增江新村的霖田古 廟是吉隆坡三山國王廟裡最 大的一間。此廟由河婆人所 建,反映此區以河婆人為多。

資料來源:整理自陳財和,1994、李歡棠,1973、邱財家,2006、許順才,2001、甲洞區註冊社團聯合 會,1999。

除了華人廟宇的建立,1956 年聖公會於增江新村成立位在增江北區,是新村第一個 成立的西方教會。它主要功能除了傳教外,也成為增江北區的診療所。政府也在增江南 區設立一所診療所,提供村民醫療服務。

新村的房屋面積狹小,在舉辦一些社團活動或是喜慶活動時,沒有一個適合的場 地。地方議會便向政府申請地段,建立民眾會堂讓村民有一個公用的空間可以使用。當 村民要舉辦婚喪喜慶的活動,或是任何社團單位例如學校、廟宇和地方議會所舉辦的慶

新村的房屋面積狹小,在舉辦一些社團活動或是喜慶活動時,沒有一個適合的場 地。地方議會便向政府申請地段,建立民眾會堂讓村民有一個公用的空間可以使用。當 村民要舉辦婚喪喜慶的活動,或是任何社團單位例如學校、廟宇和地方議會所舉辦的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