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4. 文化景觀與形塑要素的分析(1961 年~1989 年)

4.2. 文化景觀要素的分析(1961 年~1989 年)

4.2.4. 技術:家庭工業的產生

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第一個馬來西亞(1966-1970)計畫推行經濟多元化政策,

以解決經濟依賴橡膠單一出口的問題。六十年代起,依據國際市場的需求,聯邦政府鼓 勵農民種植油棕、可可、胡椒等經濟作物,以減少依賴橡膠的出口。舊經濟政策推行的 工業採取「進口替代工業化」,試圖提升馬來西亞的工業發展。1960 年至 1970 年,製 造業在馬來半島GNP 從 8.5%提升到 13.5%64

七十年代起,因種族衝突事件的影響,聯邦政府提出「新經濟政策」。「新經濟政 策」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消除貧窮、二是重組社會。在農業發展上,大力發展農業多 元化政策,二是透過農業發展提高農村居民的收入。

       

64錢乘旦、陳曉律等,2001,頁 208。

84 

表4-3:主要部門的出口,1960-1987 年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87

農業

66.1 54.5 59.2 52.8 43.6 32.7 33.9

橡膠 55.1 38.6 33.4 21.9 16.4 7.6 8.7 原木 5.3 9.5 16.5 12 14.1 10.3 13.4 棕油 2 3.1 5.3 15.4 10.3 11.8 8.2

其它 3.7 3.3 4 3.5 2.8 3 3.6

礦業

22.2 30 25.9 22.6 33.8 34 20.4

錫 14 23.1 19.6 13.1 8.9 4.3 1.9 石油 4 2.3 3.9 9.3 23.8 22.9 13.9

天然氣 6 3.8

其它 4.2 4.6 2.4 0.2 1.1 0.8 0.8

製造業

8.5 12.2 11.9 21.4 21.6 32.1 44.8

其它出口商品

3.2 3.3 3 3.2 1 1.2 0.9

合計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資料來源:錢乘旦、陳曉律等,2001,頁 224。

從表4-3 發現馬來西亞的經濟,在推行產業多元化政策後,減少對橡膠和錫的依賴。

至於新經濟政策推行的工業發展,從「進口替代工業化」轉為「出口導向工業化」。此 政策的推出使得馬來西亞的工業更為繁榮。加上,七十年代在馬來半島東岸發現石油和 製造業的迅速發展,使得農業比重逐漸下降。新經濟政策的提出,也使得馬來西亞的產 業結構也出現了變化。在馬來西亞的 GDP 中,第一級產業從 1970 年 37%下降至 1980 年33%;第二級產業從 1970 年的 17%提升至 1980 年的 25%;第三級產業從 1970 年的 42%降至 1980 年的 40%。

當工業快速發展時,農業相對的就會萎縮。在馬來西亞整體經濟環境變遷的過程 中,增江新村村民的維生方式也漸漸轉變,肇因於國際市場和聯邦政府提出的經濟政 策所致。葉漢生說明「以前的增江新村居民,大多以割膠、洗流瑯、建築及種菜為 主,……。」[中國報—增江 50 年蛻變(第十篇),19990310(星期三)]。加上,新 村周圍的錫礦已開採完畢的原故,七十年代起村民開始轉成工商業發展。特別是中小 型的家庭工業,如雨後春筍般於新村出現。許多村民把自己的住宅改建,各式各樣的

85 

小型工業隱藏在新村房屋內。例如有食品業中的炒花生、炸蝦餅、瓜子、貢丸/魚丸、

豬腸粉等食品工業,同時也有鞋業、手工業、鐵廠業、家具業、皮革業、紡織業、藤 業、電器業、電鍍業、木板業、廣告牌、半製成品等家庭工業。其中以家具業、機器 業及食品業占最多數。

「增江新村最大的一個特色是小型工業眾多,這種行業在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 時,如雨後春筍的在蓬勃生長,……。」(新明日報,19921026)

「增江新村的中小型工業,從50 年代開始擴展至 70 年代,在全盛時期,該新 村內從事中小型工業超過400 家,其中以鐵廠占多數,接著便是家私、皮革、

及食品製造等,涉及的中小型超過20 種。」(甲洞區註冊社團聯合會,1999,

頁25)

家庭工業的興起,除帶給居民眾多的就業機會。同時,小型工業所生產的小零件也 能供應大、中型工業,帶動整個國家的發展。從上述得出增江新村的經濟活動逐漸地在 轉變中,村民早期賴以維生的方式以農業活動為主,但是經歷 20 年的時間已開始改變 為第二級產業活動的維生方式。

住宅是人類棲身之所,增江新村的居民為了維生而把住宅改建為小型工廠,勢必會 出現一些問題。例如造成環境的污染和違反住宅法律條規,所以多年來增江新村的家庭 工業常被政府取締,商家們常常接到政府的罰單。

因為罰單問題,於 1975 年中小型工業者成立了「增江中小型工業聯合會」,主席 為李鴻飛先生,此聯合會的成立主要是解決增江新村小型工業所面臨的問題。還有後期 的地契問題,也影響住宅改建後難以獲得99 年的地契。增江新村因缺乏土地建造工廠,

而剛好甲洞區在發展中,且有土地建設工廠用地。因此,財力充足的家庭工業商家自行 購買在甲洞區所設立的工廠,並搬遷至甲洞工業區營業。增江新村的工廠才從原本的400 多家,降至170 至 180 家左右65

       

65甲洞區註冊社團聯合會,1999,頁 25。

86 

4.3. 小結

六十年代的增江新村只有公共設施的興建,因為國家的發展政策著重在馬來鄉村,

所以新村的發展主要靠地方政府和人民自己的力量。七十年代,受戒嚴的影響,國家開 始關注新村的發展。美其名是發展新村,主要是害怕華人跟馬共的聯繫,聯邦政府為了 國家的安全,而提出發展新村的計畫。例如撥出款項、撥給新村人民地契、改善新村的 設施等。因此,七十年代起新村邁向新的發展,由中央政府的房屋及地方政府部屬下新 村發展組,專門處理新村的所有事務。還有一些中央部門也會處理新村的事務,例如衛 生部、教育部和警察局等。新村其他的事項,都由新村發展組管理,諸如新村發展、款 項、溝渠、道路、其他的公共設施例如娛樂場所、市場、民眾會堂等。

因為增江新村周遭環境的錫礦已開採完畢,提供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發展住宅區的 空間。1965年起因地方發展計畫,地方政府聯合企業發展商興建花園住宅,而1969年 的「五一三」事件,聯邦政府也選擇了新村周圍已廢棄的錫礦地興建住宅用地。這也就 是說此區原本只有一個「新村」的聚落,環境提供了空間讓組織能夠發展更多的聚落,

塑造出增江區的空間漸漸擴張中。從原本的橡膠園和已廢棄的礦地,改建成住宅用地。

空間的擴張也帶入「人」進入此區,加上增江新村的區位優越位在首都吉隆坡附近,造 成鄉村人口的移入。新經濟政策推行發展農業多元化政策、出口導向工業化和商業的發 展,八十年代後的重工業發展。讓馬來西亞的經濟原本是產業單一化,只依賴膠錫出口 的經濟,轉變成工商業發展。加上,環境資源(錫礦)已消失,村民的維生方式也跟著 消失。七十年代起,家庭工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除了帶給村民維生方式外,也帶動國 家的經濟發展。

人口的移入,不管是被安排或是自由性質,這個環境添增了「人」的因子。因為是 在不同的因素造成下遷入增江區,所以社會結構也有所不同。社會結構的不同也會影響 彼此之間的人際網絡,因著不同的文化、語言、宗教和風俗習慣使得村民與其他住宅區 的居民有著不同的網絡關係。因為新村以福建方言群為多,所以向市政府申請成立福建 會館,作為聯繫福建方言群的一個組織,並提供獎學金於會員的子女們。吉隆坡著重工 商業的發展,原本的農業發展漸漸轉移到鄉村地方,礦業此時期也已漸漸消失,所以村 民從第一級產業的維生方式轉變成中小型工業的職業。新村缺乏空地,因此村民紛紛把 自己的住家改建成家庭工業,改變了環境的景觀。

地方議會從原本的委任方式,到1959年的民選方式,帶動村民的政治觀,同時新村 因選舉而呈現熱鬧的景觀。後來國家的力量,地方議會遭凍結,再改回原來的委任狀態。

87 

1974年直轄區成立,增江新村由市政府接管,地方議會從此消失。教育的提升,也使得 村民之間的聯繫更為融洽,不同方言群的村民可以透過華語溝通。公共設施的建立,也 提供村民便利性,例如政府診所的成立,減輕村民的醫療負擔,還有郵局、巴殺、消防 局、民眾會堂、草場等一再說明提供村民許多的便利性,休閒場所也提供村民活動的空 間。地方議會雖然被市政局接管,村內的衛生環境的維護仍交給村民,提供它們工作機 會。

因為增江新村的家庭工業是由住宅改建,違犯了住宅法規村民常接到政府的罰單。

因此,商家組成了「增江中小型工業聯合會」,藉此機構來解決家庭工業的問題。

圖4-8:景觀要素分析的架構圖(1961 年~1989 年)

緊急法令的結束,村民獲得行動自由權,不再是集中營式的文化景觀。同樣的,環 境提供舞台讓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建設住宅用地,造成增江區的空間擴張。原本的空間 因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介入,形塑出空間的新形態,諸如:會館和公會的成立、第二 級產業的維生方式、住宅結構的改變等,並呈現出新的文化景觀。從早期集中營式的文 化景觀,轉變成市鎮型的文化景觀。

88 

照片4-1:增江南區巴殺 照片 4-2:民眾會堂

照片4-3:增江警察局 照片4-4:增江政府診所

照片4-5:增江消防局 照片4-6:增江郵政局

照片4-7:增江國民型中學 照片4-8:甲洞區市政局

89 

照片 4-9:甲洞福建會館 照片4-10:叻沙尼國民小學

照片4-11:早期增江新村的房子 照片4-12:後期的三尺磚屋

照片4-13:廢礦湖 照片4-14:廢礦湖(二)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