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5:增江新村住家內的水井

照片 2-4:公共水喉圖26 照片2-5:增江新村住家內的水井

增江新村由甲洞路分成兩個區域,即增江北區和增江南區。增江南區範圍比增江北 區範圍還小(見圖 2-2),增江南區約可容納一千多戶的居民,而增江北區約容納三千 多戶的居民。

圖2-2:增江新村南北區範圍圖        

26林庭輝、方天養,2005,頁 46。

38 

「……,並且分為南北兩區,在甲洞路以南叫南區,以北叫北區。……,南區 至少有住屋一千間;北區則較大,有住屋約近三千家,南北兩區的住屋總共約 近四千間。」(中國報,19920822)

「當時整個新村被劃分為南北兩區,南區較小,住屋只有約一千間,而北區則 較大住家有近三千間,……。」(新明日報,19921026)

「……,這個以一條大馬路來區分南北的新村,占地超過100 英亩,北區面積 較大,住家約有3 千戶,南區則約 1 千戶。」(甲洞區註冊社團聯合會,1999,

頁24)

「當時增江新村被規劃為南北區,政府先開闢南區,再開發北區,村民百分之 百都是華裔。南區共有千餘間住家,北區則有3 千間住家,之間隔著一條紅泥 路。」[南洋商報—雪隆版(村光四射),20060508(星期一)]

圖2-3:1950 年增江新村的規劃圖

39 

增江新村的空間配置圖呈現出緊急法令時期新村的景觀。圖2-3 可見,新村房子都 是整齊排列且呈方方正正的形狀,不像墾民原居地的房屋景觀,房子呈散亂狀,面積大 小也不一樣。雖然新村內部的道路是紅泥路鋪成,但道路是筆直整齊的,不會像原居地 那樣歪七扭八。在英殖民政府時期,新村成為馬來西亞最早的系統規劃住宅區。

2.2.3. 墾民的由來

英殖民政府遷移墾民時,有些地方的墾民三天前會接到通知,有些卻是當天才通知 墾民搬遷。不管有沒有接到通知,英殖民政府都會分派軍車把墾民的東西運送至新村,

但是搬遷期限也只有一天。林廷輝、宋婉瑩(2002,頁 12)指出「當時被迫遷的居民,

部份並預先獲得通知,軍警突到,則全家將有用的家具或用具搬上軍車,然後拉倒或封 閉他們的住屋,把全家人遷到增江新村裡,……」。

「用兵車載我來,一個不知道什麼人印度人載我一個女孩人下貨,我媽媽那時 候還沒有來,我媽媽,一個弟弟,一個妹妹共四個人,媽媽後來才來。下午到,

拆得來,上得貨,拆完一輛羅里(貨車)才來。來到差不多是下午。」(吳太 太口述,20060713)

「兵車。你拿出來,我門口不落得車喔,車不落得(不能進去),門口做豆腐 的喔,要走出來。政府載來這邊嘛。有,不是說幾時要搬囉。不能留,要出。

有的,它要拆你屋,不是寫紅單給你。」(李太太口述,20060719)

「政府啊,有通知。要啊,拆完,政府有羅里幫我們載,要排隊。因為兵車要 排隊,之後我爸同他老闆借他羅里來載囉。沒,沒用到兵車好像,我爸同他老 闆借嘛。借啊,載兩車就載完了。他做的那個老闆又很好喔,你幾時要都沒問 題,給你載東西。那些政府車,招不到,多人過頭,一起搬喔。要排隊,艱難 囉。我爸有老闆,有羅里嘛。」(林太太口述,20060721)

「沒有通知喔,我都不懂喔。你沒有跟它車上,你找不到你的東西喔,它不管 你的喔。有兵車,兵車搬來。」(蔡先生口述,20060801)

40 

「他有早幾天通知啦,說要移民啦,後來……,聽說我前輩講啦,沒有等他囉,

他一來了就座羅里進來囉,你不搬他就跟你拆。羅里,那個運輸車,運輸羅里。」

(蘇先生口述,20060803)

 

根據受訪者的資料,移入增江新村的村民,部分墾民事前接到政府通知,有的則是 軍車抵達馬上搬遷。這兩種形式的區別是接到政府通知的村民,可以先到增江新村查 看,如果不滿意可以選擇其他的新村居住。至於軍車當場載送的墾民,他們無法選擇新 村,軍人直接把他們送到增江新村。上述反映了前者的原居地受馬共影響不嚴重,可以 讓其選擇自己喜歡的新村;後者可能發生嚴重的事件,有安全疑慮故無法選擇新村,而 須直接強迫遷移。

增江新村的開發是先南後北,因此墾民遷入新村的先後順序也是先南後北。1950年 開始有墾民遷入增江南區,當增江南區住屋分發已滿,再將其他地區的墾民移入增江北 區。1951年墾民開始移入增江北區,直到1953年左右增江新村的住屋才發放完畢。

「19 歲從 Tanjung Malim 搬來,1952 年搬來增江。」(吳太太口述,20060713)

「我忘記了,現在72 歲,大概 19 歲這樣搬來。27」(黃先生口述,20060714)

「這樣我大過你媽囉,70。我搬來的時候,我不知道是15還是16歲。」(林太 太口述,20060721)

「用緊急法令來逼我們村民移到增江來,那個時候移民來1950年開始移民。」

(蔡先生口述,20060801)

「搬來這邊,1951、52 年搬來這邊。」(蘇先生口述,20060803)

上述了解到增江新村居民搬遷時間是從1950年開始直到1953年之間,這些居民因緊 急法令的實施,被迫搬遷至增江新村居住。根據房屋及地方政府部的資料顯示,1954年

       

27換算後是1953 年搬遷入增江新村。

41 

增江新村的人口數是13,000人28。而馬來亞聯合邦政府的資料說明,1952年增江新村的 戶數是2334戶29

「……最早期遷移到該村的居民大約800 人。」(南洋商報,Gf2.1.2.4.00783)

「這個以後的移民,村民差不多有800 多人,現在增加到差不多 5000 個門牌。

ㄧ個門牌,你算啦,最少有6 個人,一家啦。到現在差不多有 3 萬多人,這個 住家。」(蔡先生口述,20060801)

圖2-4:緊急法令初期增江新村村民的來        

28林廷輝、宋婉瑩,2002,附表一。

29Chief Secretary,1952,頁 23。 

42 

「被迫遷到增江新村的村民,來自萬津、峇都、雙溪威、蕉賴、泗岩末、安邦 和淡江等地。」(陳財和,1994,頁 125)

「1948 年緊急法令時期,英殖民地政府強迫萬津、峇都、雙溪威、蕉賴、泗岩 末、安邦、淡江、峇都急等地居民遷入這個橡膠園內。」(馬華公會新村事務 局,1999,頁 93)

「被迫遷到增江新村的居民來自四面八方,包括萬津、峇都、雙溪威、蕉賴、

泗岩末、安邦、淡江和峇都急等地。」(甲洞區註冊社團聯合會,1999,頁 24)

「…強制把原本住在萬津、峇都急、蕉賴、丹絨馬林、泗岩末、安邦、淡江等 地的居民遷移到增江新村。」[南洋商報—雪隆版(村光四射),20060508(星 期一)]

「19 歲從 Tanjung Malim(丹絨馬林)搬來,1952 年搬來增江。」(吳太太口述,

20060713)

「我開始移民是1950 年,我在 Batu Caves(峇都急)移來是 1951 年。」(蔡先生 口述,20060801)

「Segambut(泗岩末)移民來的,……。」(蘇先生口述,20060803)

透過文獻與訪談資料,發現增江新村墾民的來源地主要來自峇都急(Batu Caves)、

間津(Ganjing)、泗岩末(Segambut)、安邦(Ampang)、淡江(Hulu Kelang)、蕉 賴(Cheras)、丹絨馬林(Tanjung Malim)等地。從圖 2-4 可見增江新村墾民來源地距 離的遠近有所不同,村民主要來自兩州的墾民,即吉隆坡聯邦直轄區和雪蘭莪州。

 

     

43 

3. 文化景觀與形塑要素的分析(1950 年~1960 年)

 

1948 年 6 月 18 日英殖民政府宣布馬來亞進入緊急狀態,早期他們對抗馬共的軍事 策略是採用拘留嫌疑者或遣送回國的政策。根據資料顯示1945 年的墾民有 400,000 人,

1949 年到 1952 年被拘留的墾民約有 40,000,其中被遣送回國的墾民有 26,000 人,從上 述的數據得出被拘留和遣送的墾民只占墾民總人數的一小部分30。拘留所也無法容納太 多的墾民,英政府也無法多建蓋拘留所,加上 1949 年中國由共產黨統治後,遣送的方 案更為困難。所以這兩項策略事實上讓英殖民政府的財力和物力損失嚴重,且得不到很 好的隔絕效果,換言之治標不治本的策略。1950 年英殖民政府於是委派 General Sir Harold Briggs 執行對抗馬共的任務,他所採取的軍事策略是「移殖計畫」(Resettlement),

稱為「Briggs Plan」,就是今日馬來西亞所謂的「新村」(New Village)。因此,本論 文不以1948 年開始,選擇以 1950 年為時間的開始點,這是因為 1950 年才是新村真正 設立的開始年。

馬共與政府於1955 年 12 月 28 日在吉打的華玲(Baling)鎮進行會談,稱為「華玲 會談」,雙方無法達成協議,談判宣布破裂31(劉鑒銓,2004,頁 57)。1957 年 8 月 31 日之前馬來半島仍屬於英殖民政府的殖民地,由英殖民政府管轄。1957 年 8 月 31 日 馬來亞正式宣布獨立,馬來亞的行政區只包含馬來半島的11 州32,不包括沙巴州(Sabah)

和砂拉越州(Sarawak)。

       

30Voon Phin keong & Khoo Soo Hock,1986,頁 37;Babara Watson Andaya & Leonard Y. Andaya,2001,

頁 272。

31「華玲會談」的雙方代表是政府代表為馬來亞聯合邦首席部長東姑阿都拉曼、新加坡首席部長馬紹爾 和馬華公會總會長陳禎祿,而馬共代表是總書記陳平、馬來游擊隊司令員拉昔邁汀和中央宣傳部主任 陳田(劉銓鑒,2004,頁 49)。

32馬來亞的11 州,即玻璃市(Perlis)、吉打(Kedah)、檳城(Pulau Pinang)、霹靂(Perak)、雪蘭莪

(Selangor)、森美蘭(Negeri Sembilan)、馬六甲(Melaka)、柔佛(Johor)、吉蘭丹(Kelantan)、

彭亨(Pahang)、登嘉樓(Terengganu)。

44 

3-1:馬來亞行政圖

1960 年為本章時間上的分段點,主要是 1960 年 7 月 31 日國家元首宣布結束緊急法 令。所以,此章所要探討的主要內容是著重在1950 年至 1960 年馬來亞緊急狀態時期增 江新村的文化景觀。

45 

3.1. 1950 年至 1960 年增江新村的文化景觀

在這十年期間,增江新村的景觀不只是停留在 1949 年鐵絲網的空間結構。當英殖 民政府把新村的基本框架設計好後,開始進行人口移殖計畫。1950 年以前新村外圍圍了 一層有刺的鐵絲網,並設有六個出入口,各出入口設有閘門,閘門旁附有警察亭。新村 內部則是規劃好的房屋規格,每戶只有四根柱子與屋頂上的大瓦片,每隔三到五間的房 子設有一個公共水喉。這是尚未進行人口移殖計畫前,增江新村的景觀特色。

1950 年開始進行人口移殖計畫,政府最先安排墾民移入增江南區。當南區住滿人以 後,再把墾民遷入增江北區。增江新村人口的移殖計畫約1954 年結束,1954 年新村人 口數為13,000 人到 1958 年人口數為 16,700 人,新村人口成長了 28%33。此階段新村人 口的成長主要是以自然成長為主,原因是緊急法令的限制所造成。村民進出新村有時間 的限制,早上六點閘門才開放,於傍晚六點關閉,因此村民只能在這段期間出入新村。

除此之外,進出新村必須接受軍警的搜查,且要出示身分證證明。林廷輝、宋婉瑩(2002,

頁12)說明「在整塊新村的周圍,都用鐵絲網圍繞著,分為南北兩區,……,所有出入 口處,均派有特警看守著,居民出入需擁有准證」。同時,村民還受到米糧的配給制度,

頁12)說明「在整塊新村的周圍,都用鐵絲網圍繞著,分為南北兩區,……,所有出入 口處,均派有特警看守著,居民出入需擁有准證」。同時,村民還受到米糧的配給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