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馬來西亞華人新村文化景觀的變遷:增江新村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馬來西亞華人新村文化景觀的變遷:增江新村之研究"

Copied!
14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第三十七屆碩士論文. 馬來西亞華人新村文化景觀的變遷: 增江新村之研究. 指導教授:楊宗惠老師 研 究 生:鄒雁慧 .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六月.  .

(2)                                        .

(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摘要 研究所別:地理學研究所碩士班  論文名稱:馬來西亞華人新村文化景觀的變遷—增江新村之研究                      (The Change of Culture Landscape of the Chinese New Village in Malaysia — The Study of Jinjang New Village) 指導教授:楊宗惠  研  究  生:鄒雁慧  論文內容:(共一冊,文約六萬多字,共分六章,並以五百多字扼要說明)   . 摘要. 馬來西亞華人新村大部分成立於 1949 年至 1954 年之間,直到今日已接近 60 年的 歷史。新村原本是作為墾民暫時性的居所,然而存續至今,成為馬來西亞獨特的聚落景 觀。全馬 450 個新村全部集中在馬來半島,其中最大者為增江新村,具有特殊意義。 本論文試圖採用索爾(Sauer)文化景觀(culture landscape)的觀點,並藉由人文生 態學家鄧肯(Duncan)的「生態複合體」(Ecology Complex)模式進行分析。即利用 人口、組織、環境與技術作為編織人文生態系統的四要素,以這四個面向深入探討增江 新村在不同的時間進程,其內、外力量如何改變,並形塑出其文化景觀。因此本研究試 圖藉由此模式來了解增江新村內部力量的變化,並透過時間序列來呈現,增江新村在這 段漫長的發展歷程中,所發生的景觀變遷,以應證索爾所提出的文化景觀理論。 增江新村在歷史的脈絡下,透過內部力量與外部力量的相互作用,在每一階段呈現 出不同的景觀特色。50 年代的緊急法令其間,增江新村是殖民政府規劃的集中營是聚 落。1961 至 1989 年,緊急法令結束,並配合國家發展,增江新村成為市鎮型的文化景 觀;而 1990 年迄今,配合政府的發展計畫,新的組屋、花園住宅興起,增江新村成為 吉隆坡的衛星市鎮。 關鍵字:馬來西亞、華人新村、新村、增江新村、文化景觀、人文生態、生態複合體   .

(4)                                                    .

(5) Abstract Malaysia was in a critical period from 1948 to 1960 when British colonial government fighting against the Malayan Communist Party (MCP).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had built a large number of isolated, large-scale resettlements spreading around the whole country (mainly in west Malaysia)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communists from getting supplies. Such resettlements have been known as the New Villages. Nowadays there are still 450 New Villages in Malaysia and have become a special landscape of the country. Consisting predominantly of Chinese, most New Villages were set up between 1949 and 1954. The present thesis aims at Jinjang new village in Kuala Lumpur which, presumably, is the country’s largest New Village. Methodologically, I adopt Duncan’s idea of “ecology complex” as the basic framework of analysis. According to Duncan, human ecological system is constituted by four fundamental, interdependent elements, namely, population, organization, environment and technology. By analyzing these aspects of Jinjang, I am thus capable of presenting the crux of its cultural landscape, a notion proposed by Carl Sauer. Historically, the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of Jinjang were (and still are) constantly changing during different stages of its development. I shall particularly offer an account of how Jinjang transforms itself from the early concentrating, camp-like cultural landscape to the later satellite, town-like one.. Keywords: Malaysia, Chinese New Villages, New Villages, Jinjang New Village, Cultural Landscape, Human Ecology, Ecology Complex..

(6)

(7)  . 目次 1.  緒論 ............................................................................................................................... 1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1.2. 研究區的選擇和概況 ..................................................................................................... 5  1.2.1. 研究區的選擇 ......................................................................................................... 5  1.2.2. 研究區的概況 ......................................................................................................... 6  1.3. 文獻回顧 ....................................................................................................................... 10  1.3.1. 新村文獻回顧 ....................................................................................................... 10  1.3.2. 理論文獻 ............................................................................................................... 14  1.3.3. 其他相關文獻 ....................................................................................................... 19  1.4. 研究方法 ....................................................................................................................... 21  1.4.1. 研究方法 ............................................................................................................... 21  1.4.2. 時間分期 ............................................................................................................... 23  1.4.3. 指標定義 ............................................................................................................... 23  2. 新村的形塑 .................................................................................................................. 25  2.1. BRIGGS PLAN 下的新村景觀 ......................................................................................... 25  2.1.1. 新村成立的目的與原因 ....................................................................................... 25  2.1.2. 新村的規劃 ........................................................................................................... 25  2.2. 增江新村的形塑 ........................................................................................................... 26  2.2.1. 區位選擇 ............................................................................................................... 27  2.2.2. Briggs Plan  下的增江新村 ................................................................................... 27  2.2.3. 墾民的由來 ........................................................................................................... 39  3. 文化景觀與形塑要素的分析(1950 年~1960 年) .................................................... 43  3.1. 1950 年至 1960 年增江新村的文化景觀 .................................................................... 45  3.2. 文化景觀要素的分析(1950 年~1960 年) ............................................................. 47  3.2.1. 環境:符合 Briggs Plan 的區位選擇 ................................................................. 47  3.2.2. 人口:群聚的空間配置 ....................................................................................... 47  3.2.3.  組織:社會組織(政治、教育與宗教) ........................................................... 54  3.2.4. 技術:第一級產業的維生方式 ........................................................................... 61  3.3. 小結 ............................................................................................................................... 62  4. 文化景觀與形塑要素的分析(1961 年~1989 年) .................................................... 64  4.1. 1961 年至 1989 年增江新村的文化景觀 .................................................................... 65  4.2. 文化景觀要素的分析(1961 年~1989 年) ............................................................. 67  4.2.1. 環境:新村周圍空間擴張 ................................................................................... 67  4.2.2. 組織:國家與地方政府的策略 ........................................................................... 68  4.2.3. 人口:其他族群的加入 ....................................................................................... 80  I .

(8)  . 4.2.4. 技術:家庭工業的產生 ....................................................................................... 83  4.3. 小結 .............................................................................................................................. 86  5. 文化景觀與形塑要素的分析(1990 年迄今) ............................................................ 90  5.1. 1990 年迄今增江新村的文化景觀 .............................................................................. 90  5.2. 文化景觀要素的分析(1990 年迄今) ..................................................................... 93  5.2.1. 環境:新村周圍環境再次擴張 ........................................................................... 93  5.2.2. 組織:國家與市政府的政策 ............................................................................... 93  5.2.3. 人口:三大族群的結合 ..................................................................................... 102  5.2.4. 技術:第三級產業的維生方式 ......................................................................... 103  5.3. 小結 ............................................................................................................................ 104  6. 結論 ........................................................................................................................... 108  7. 參考文獻 .................................................................................................................... 112  附錄(一):受訪者名單 .............................................................................................. 122  附錄(二):訪談內容 .................................................................................................. 123  附錄(三):政府紀事年表(1941-1989 年) .............................................................. 125  附錄(四):馬來亞共產黨紀事年表(1927-1989 年) ............................................... 129  附錄(五):名詞對照表 .............................................................................................. 132                                        II .

(9)  . 圖次  圖 1-1:2000 年馬來西亞各州新村族群百分比 ..................................................................... 1  圖 1‐2:馬來西亞新村分布圖 .................................................................................................. 3  圖 1-3:增江新村位置圖 .......................................................................................................... 6  圖 1-4:增江新村範圍圖 .......................................................................................................... 7  圖 1-5:增江新村及其周圍資源圖 .......................................................................................... 9  圖 1-6:索爾提出的自然景觀和文化景觀的概念圖 ............................................................ 16  圖 1-7:索爾的自然景觀和文化景觀概念圖 ........................................................................ 16  圖 1-8:生態複合體 ................................................................................................................ 17  圖 1-9:研究架構圖 ................................................................................................................ 24  圖 2-1:增江南北主要道路圖 ................................................................................................ 29  圖 2-2:增江新村南北區範圍圖 ............................................................................................ 37  圖 2-3:1950 年增江新村的規劃圖 ....................................................................................... 38  圖 2-4:緊急法令初期增江新村村民的來 ............................................................................ 41  圖 3-2:增江新村成立時的空間配置 .................................................................................... 46  圖 3-3:1960 年增江新村的空間配置 ................................................................................... 46  圖 3-4:墾民在增江新村的分布和來源地街道命名圖 ........................................................ 49  圖 3-5:增江新村以方言群匿名的街道位置 ........................................................................ 50  圖 3-6:增江新村廟宇、學校與地方性分布圖 .................................................................... 52  圖 3-7:緊急發令初期新村的行政組織 ................................................................................ 54  圖 3-8:增江新村行政組織的架構圖 .................................................................................... 56  圖 3-9:景觀要素分析的架構圖(1950 年~1960 年) ...................................................... 63  圖 4-1:馬來西亞行政圖 ........................................................................................................ 64  圖 4-2:1989 年增江新村景觀配置圖 ................................................................................... 66  圖 4-3:新村行政管理層級 .................................................................................................... 75  圖 4-4:新村行政管理圖 ........................................................................................................ 76  圖 4-5:增江新村的行政圖 .................................................................................................... 78  圖 4‐6:花園住宅與增江北區的隔閡 .................................................................................... 81  圖 4-7:增江南區與增江南區旦巴安的範圍圖 .................................................................... 82  圖 4-8:景觀要素分析的架構圖(1961 年~1989 年) ...................................................... 87  圖 5-1:2007 年增江新村平面配置圖 ................................................................................... 92  圖 5-2:增江北區長屋住宅位置圖 ........................................................................................ 94  圖 5-3:增江南區長屋住宅位置圖 ........................................................................................ 94  圖 5-4:增江北區廉價組屋位置圖 ........................................................................................ 95  圖 5-5:廉價租屋空間示意圖 ................................................................................................ 96  圖 5-6:今日增江南區聚落發展圖 ........................................................................................ 97  圖 5-7:景觀要素分析的架構圖(1990 年迄今) ............................................................. 105  圖 6-1:筆者提出的概念圖 .................................................................................................. 111  III .

(10)  . 表次  表 3-1:增江新村緊急狀態時期廟宇的介紹 ....................................................................... 58  表 3-2:馬來西亞主要出口產品價值(百萬海峽殖民地元),1937-1954 年 .................... 61  表 4-1:管轄新村的中央政府年表 ....................................................................................... 76  表 4-2:馬來西亞大選甲洞區當選名單 ............................................................................... 79  表 4-3:主要部門的出口,1960-1987 年 ............................................................................. 84                                           .             IV .

(11)  . 照片    照片 2-1:一個門牌的住屋 .................................................................................................... 33  照片 2-2:兩個門牌的住屋 .................................................................................................... 33  照片 2-3:增江新村公共水喉的遺跡 .................................................................................... 36  照片 2-4:公共水喉圖 ............................................................................................................ 37  照片 2-5:增江新村住家內的水井 ........................................................................................ 37  照片 4-1:增江南區巴殺 ........................................................................................................ 88  照片 4-2:民眾會堂 ................................................................................................................ 88  照片 4-3:增江警察局 ............................................................................................................ 88  照片 4-4:增江政府診所 ........................................................................................................ 88  照片 4-5:增江消防局 ............................................................................................................ 88  照片 4-6:增江郵政局 ............................................................................................................ 88  照片 4-7:增江國民型中學 .................................................................................................... 88  照片 4-8:甲洞區市政局 ........................................................................................................ 88  照片 4-9:甲洞福建會館 ........................................................................................................ 89  照片 4-10:叻沙尼國民小學 .................................................................................................. 89  照片 4-11:早期增江新村的房子 .......................................................................................... 89  照片 4-12:後期的三尺磚屋 .................................................................................................. 89  照片 4-13:廢礦湖 .................................................................................................................. 89  照片 4-14:廢礦湖(二) ...................................................................................................... 89  照片 5-1:增江北區 A 區長屋住宅 ..................................................................................... 106  照片 5-2:增江北區 B 區長屋住宅 ..................................................................................... 106  照片 5-3:已搬遷的長屋居民 .............................................................................................. 106  照片 5-4:增江南區長屋住宅 .............................................................................................. 106  照片 5-5:增江南區組屋 ...................................................................................................... 106  照片 5-6:FATASON 公司建設的廉價組屋 ...................................................................... 106  照片 5-7:市政府的廉價組屋 .............................................................................................. 106  照片 5-8:2007 啟用的廉價組屋 ......................................................................................... 106  照片 5-9:新建的增江政府診所 .......................................................................................... 107  照片 5-10:花園住宅 ............................................................................................................ 107  照片 5-11:華人新年巴殺的景觀 ........................................................................................ 107  照片 5-12:華人傳統文化的保留 ........................................................................................ 107  照片 5-13:50 年代新村房子面貌 ....................................................................................... 107  照片 5-14:70-80 年代新村房子面貌 ................................................................................. 107  照片 5-15:現今新村房子的面貌 ........................................................................................ 107  照片 5-16:現今新村房子的面貌(二) ............................................................................ 107 . V .

(12)

(13)  .  .

(14)

(15)  . 1.  緒論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般而言,依聚落的發展類型,可分為「自然發生的村落」和「計劃設定的村落」 (陳國章,1966,頁 272),馬來西亞的新村屬於後者,它是在英殖民政府的一項軍事 策略下形成的歷史產物,迄今將近六十年的歷史。新村是 1950 年在 Briggs 計畫下所設 立的一種「集中營」式的聚落,成為今天馬來西亞獨特的聚落景觀。事實上這項軍事策 略是英殖民政府在殖民馬來半島時期的一項「剿共」政策,主要目的是隔絕墾民(squatter) 1. 與馬來亞共產黨2[Malayan Communist Party(MCP)—簡稱「馬共」] 之間的關係。英. 殖民政府為斷絕墾民提供兵源、衣服、糧食、藥物和情報等等給予馬共黨員,紛紛在馬 來半島上建立許多集中營式的新村。根據房屋及地方政府部的資料,1954 年新村數是 480 個,2005 年新村數為 450 個3。從數據中得知新村在馬來半島上仍然佔有一席之地, 此聚落類型歷經時代的進步不再保留當時的完整面貌,但是為何馬來西亞的新村卻能保 留至今,且所占數據依然龐大? 華人. 百分比(%). 馬來人. 100. 印度人 其他. 80. 60. 40. 20. 0 玻璃市. 吉打. 檳城. 霹靂. 雪蘭莪 吉隆坡 森美蘭 馬六甲. 柔佛. 吉蘭丹. 彭亨. 登嘉樓. 州屬.   圖 1-1:2000 年馬來西亞各州新村族群百分比 (資料來源:林廷輝、方天養,2005,頁 54).                                                         1. 墾民:非法占有據土地者。(人文地理學辭典,2004,頁 681-682;林廷輝、宋婉瑩,2002,頁 2-9; 潘婉明,2001,頁 1;林廷輝、方天養,2005,頁 21-27 等等) 2 馬來亞共產黨:成立於 1930 年,簡稱馬共。在日戰期間,華人受壓迫所以與馬來亞共產黨合作成立馬 來亞抗日軍隊(MPAJA),二戰後英國殖民政府繼續殖民馬來亞,馬共的政策是要擺脫 西方資本主義的統治,成立一個社會主義的國家。且馬共黨員雖然有馬來人,一般上大 部分都是以華人為主。(劉鑒銓,2004,頁 122) 3 新村數據:Mnistry of Housing and Local Government,2005,頁 2。 1   .

(16)  . 從圖 1-1 的馬來西亞各州新村族群分布百分比中,得知大部分州屬的新村都是以華 人族群為主,且大部分州屬的新村華人人口超過 70%以上。唯有吉蘭丹州較為特殊是以 馬來族群所占的百分比較高,這另有背景。根據林廷輝、方天養的說明「……共有 46 個新村,其中 41 個新村以馬來人為主,4 個新村以泰裔為主,1 個是以印度人為主。」 4. 。在 450 個新村中只有少數的 46 個新村是以其他民族為主,說明新村的居民多以華人. 族群為主的事實,所以新村也可稱之為「華人新村」。 新村以華人族群為主的原因是日佔時期,馬來半島的華人受到日軍的壓迫。日軍對 華人進行「肅清」行動,屠殺了眾多的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華人,並強迫華人在戰爭時 期繳納五千萬元的「奉納金」,使得華人生活更為困苦。為了生存眾多的華人從市鎮遷 入 森 林 邊 緣 居 住 , 並 支 持 馬 共 成 立 的 「 馬 來 亞 人 民 抗 日 軍 」 ( Malayan People’s Anti-Japanese Army—MPAJA)一起對抗日本軍政府。二戰以後,墾民仍居住在森林邊 緣從事農耕活動,以補充戰後所面臨的糧食短缺問題。二戰後的馬來半島一樣由英政府 殖民,在 1945 年 10 月英殖民政府將推行「馬來亞聯邦」(The Malayan Union)憲法, 此憲法對馬來人是不利的且遭到強大的反對。1946 年 5 月「馬來民族統一機構」(簡稱 「巫統」,The 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zation—UMNO)成立,反對「馬來亞聯邦」 憲法的推行。後來,得到英國的支持並改為「馬來亞聯合邦」(The Federation of Malaya) 憲法,此憲法卻對非馬來人不利的。雖然華人起來對抗,但是英殖民政府還是在 1948 年 2 月 1 日宣布成立「馬來亞聯合邦」憲法。反對此憲法最激烈的是當時的馬來亞共產 黨,因此 1948 年英殖民政府宣布馬來半島進入緊急法令時期,同時宣布馬來亞共產黨 為非法政黨。馬共開始跟英殖民政府進行游擊抗戰,因日戰時期馬共得到墾民的支持, 此次內戰也得到一些墾民的支持。加上馬共黨員大部分是華人為主(見註解 2),而馬 來半島的墾民絕大部分也是華人為主,所以英殖民政府在對抗馬共時,就要解決墾民的 問題。新村計畫因此在馬來半島產生,且大部分的新村主要以華人族群為主。 英殖民政府為了有效斷絕墾民與馬共之間的關係,因此把居住在森林邊緣的墾民遷 入新村進行集中管理。以上說明新村的族群主要是以華人為主,同時新村可說是一種「集 中營」式的聚落類型。.                                                         4. 林廷輝、方天養,2005,頁 54-55。 2   .

(17)  . 圖 1‐2:馬來西亞新村分布圖.   3   .

(18)  . 新村從 1949 年到 1961 年之間陸陸續續在馬來亞5設立,這些大大小小的新村分散 在馬來西亞半島的各個州屬內。早期的墾民都是居住在森林邊緣的地方,這方便馬共取 得糧食、藥品、錢等等的資源。因此,從圖 1-2 發現新村設立的位置都是遠離森林,形 成今天馬來西亞具有獨特性的聚落景觀。根據 1964 年 Sandhu 的資料得知馬來亞新村數 目在 1954 年有 480 個,而人口最多的新村則是增江新村,其人口數在成立之年就有 13,000 人,被稱為「全馬最大的新村」6。馬來西亞是多元種族的國家,這種以華人族 群為主的聚落景觀,其在社會空間之結構上有一定的特殊性。且馬來西亞各地分布著華 人族群,居住在新村的華人,就占了華人人口的 1/3,成為馬來西亞一種獨特的社會空間。 馬來亞的殖民統治在 1957 年 8 月 31 日正式結束—馬來亞宣佈獨立,但是新村依然 沒有脫離集中營式的管理,只是在行動自由權上有少許的寬鬆,直到 1960 年 7 月 31 日 緊急狀態結束,新村居民才步入新的生活恢復行動的自由權。新村從一個原本「集中營」 式的聚落形態轉變成現今的聚落形態,在文化景觀上會有著怎樣的改變? 在政治體系上新村的管轄權,大部分是由地方政府所管轄,少部份是非地方政府所 管轄。早期的新村內部設有便利的公共設施諸如:診所、警察局、郵局、民眾會堂、公 路等,比馬來鄉村聚落更為完善。所以獨立以後聯邦政府不考慮發展新村,只撥款發展 馬來鄉村聚落,新村開始進入發展停滯的階段。於是乎馬來西亞政府在 1964 年特別成 立房屋及地方政府部7,其屬下的「新村發展組」專門處理這四百多個新村的大小事務 包含:地契、教育、設施、活動、發展等等。新村內的設施因為年代已久沒有維修,呈 現落後的景觀,於是此部門在 2002 至 2003 年進行「新村大藍圖」計劃,調查全馬四百 五十個新村,把新村分類進行不同程度的發展策略。這項計畫又會帶給新村怎樣的景觀 變化? 新村將近六十年的歷史從英殖民政府時期到馬來亞的獨立,再到馬來西亞的成立一 直到今日,不同的政策如何影響新村的發展?經濟上從舊經濟政策到新經濟政策和 1990 年提出的國家經濟政策,新村面對不同時期的經濟發展階段,外部力量的作用如何影響 新村文化景觀的變遷?最初的集中營式聚落,其內部會形成怎樣的文化景觀?新村以華 人族群為主,在 Briggs Plan 所建構的空間裡,會形塑怎樣的文化景觀?新村脫離集中管                                                        . 5. 馬來亞:因為當時馬來西亞還未獨立,由英國殖民政府統治馬來亞。直到馬來西亞於 1957 年 8 月 31 日取得獨立但是只有馬來半島的 11 州不包含新加坡、沙巴與砂拉越,1963 年 9 月 16 日加入新 加坡、沙巴與砂拉越,改稱為馬來西亞,而新加坡於 1965 年 8 月 9 日脫離馬來西亞而獨立。 張曉威,1998,頁 3-4。. 6. 林廷輝、宋婉瑩,2002,頁 11。. 7. 房屋及地方政府部成立之初稱為「地方政府與房屋部」,於 1978 年 7 月 18 日才改為「房屋及地方政府 部」。(馬華公會新村事務局,1999,頁 36)。 4   .

(19)  . 理後,文化景觀又有著怎樣的變化?新村從原本集中營式的聚落景觀,演變成今日一般 的聚落類型,它歷經歷史過程的演變與發展會呈現怎樣的變遷? 以上皆是引發筆者試圖研究新村的動機。故本研究的目的是: 1. 探討 Briggs Plan 對個案新村文化景觀的形塑。 2. 了解華人文化在個案新村所建構的文化景觀。 3. 了解個案新村其內部族群的人際關係與生活方式的演變。 4. 探討緊急狀態結束後政策對個案新村文化景觀的形塑與影響。. 1.2. 研究區的選擇和概況 1.2.1. 研究區的選擇 根據 2005 年的資料可知馬來西亞新村數總共為 450 個,說明新村聚落的數目在馬 來西亞依然佔龐大的現象。新村雖然在同樣背景下所產生,但是因為影響的要素不同, 新村會發展出不同的文化景觀,所以每個新村除了有共同性外,也具有差異性,形塑出 獨特的聚落景觀。在眾多新村中,筆者選擇增江新村(Kampung Baru Jinjang)為本研究 的個案新村,除經費與時間的限制,其主要原因是: 第一、因為增江新村是馬來西亞新村中最大的新村,本研究區成立之初人口數有 13,000 人(林廷輝、宋婉瑩,2002,頁 181),是當時新村人口數最多的新村且族群以 華人為主,直到今天新村人口數最多的新村依然是增江新村,它會形塑怎樣的文 化景觀? 第二、增江新村的人口眾多,且墾民也來自不同地方的方言群8被英殖民政府強迫遷移 至一個空間上居住。因為方言群的不同例如客家、海南、福建和潮州人等,在技 術、文化、語言上皆有差異性,把他們聚集在一個空間上,內部結構會呈現怎樣 的文化景觀? 第三、增江新村已經歷五十多年的歷史,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又有著怎樣的變化? 第四、增江新村因道路的隔閡分成兩區即增江北區(Jinjang Utara)和增江南區(Jinjang Selatan),從一個空間分成兩個空間,聚落形態上有著怎樣的改變,是否造成文 化景觀也有所變化?                                                         8. 方言群:方言群可以被界定為操相近方言的社群。(麥留芳,1985,頁 15)。 5   .

(20)  . 第五、1969 年馬來西亞的第二次大選,在野黨的票數比執政黨多,引發種族衝突的「五 一三」事件,國家再次宣佈進入戒嚴狀態。且吉隆坡災情嚴重,政府把部分災民 遷入甲洞(Kepong)區,而這些居民居住在增江新村附近新開闢的土地上。外部 力量再次影響增江新村的社會網絡,新居民與村民又有著怎樣的社會網絡? 第六、2000 年起增江新村周圍的空地被政府利用興建廉價組屋9,廉價組屋的興建帶給 增江新村另一波的衝擊,移入的族群結構多元化。此現象又會讓增江新村變成怎 樣的文化景觀? 以上皆是引起筆者選擇增江新村為本研究區的原因。. 1.2.2. 研究區的概況.              圖 1-3:增江新村位置圖 增江新村位於吉隆坡市中心的西北方向(圖 1-3),緯度為北緯 3∘,經度為東經 101∘。增江新村總面積為 186.81 公頃,距離吉隆坡市中心僅僅 8.5 公里。吉隆坡現今 的行政區共劃分為 11 區10,至於增江新村則隸屬於甲洞行政區。                                                         9. 馬來西亞的廉價組屋類似台灣的國民住宅。 6   .

(21)  . 圖 1-4:增江新村範圍圖11. 增江新村因為甲洞路的關係,分為增江北區和增江南區。增江新村的北邊是雪蘭莪 州的士拉央區(Selayang)、東邊是峇都區、南邊泗岩末區、西邊是甲洞,此三區都隸 屬於吉隆坡的行政體系。 甲洞區四週由山脈所環繞,根據陳財和說明「甲洞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它被眾山所包 圍,根據馬來文的原意「Kepong」具有被山包圍的意識,甲洞乃被高武山(Kabusan).                                                                                                                                                                          . 10. 吉隆坡行政區劃分為 11 區,即甲洞(Kepong)、泗岩末(Segambut)、班底谷(Lembah Pantai)、士 布爹(Seputeh)、敦拉薩鎮(Bandar Tun Razak)、峇都(Batu)、武吉免登(Bukit Bintang)、旺沙 馬朱(Wangsa Maju)、斯迪亞旺沙(Setiawangsa)、帝帝皇沙(Titiwangsa)、蕉賴(Cheras)。 11 資料來源:Jabatan Pelan Induk,2005。 7   .

(22)  . 所環繞」12。Kepong 在馬來文詞典之意是抱(小孩)在腰間13,換言之「甲洞」是有受 保護的意義。它被山脈所包圍,地勢高低起伏和擁有豐富的水源,說明甲洞區的地理位 置之優越。田野觀察與地圖名稱的對比,發現甲洞區確實是被山所環繞。以甲洞為中心 點的位置說明,西北邊是馬來西亞森林局(FRIM),東北邊有黑風洞(Batu Caves)、 雲頂高原(Genting Highland)、登普勒公園(Templer Park)等地,還保留了一些原始 森林,南邊是泗岩末山丘(Bukit Segambut),如同上述所說的甲洞區是被眾山所圍繞。 十九世紀末甲洞區因豐富的錫礦資源,吸引華人來到此地居住。除了開採錫礦外, 也有橡膠的種植,帶動甲洞區的發展,並引進許多的人潮遷居於此。 增江新村是甲洞區裡其中的一個聚落,成立於 1950 年,此聚落類型有別於甲洞區 的其他聚落。因為增江新村成立的目的是為了斷絕墾民與馬來亞共產黨的關係,它跟其 他分布在馬來半島上的 449 個新村是一樣的目的,當時甲洞區只有一個為開採錫礦而設 立的老舊聚落,一直到六十年代後因屋業發展計畫才興建更多的新聚落於此行政區。在 緊急法令時期,政府原想把居住在甲洞老聚落的居民遷入增江新村,但是當地居民不希 望住在集中營式的新村。原因在於住在新村沒有行動自由的權力,於是甲洞老聚落的居 民自組成輔警團,協助政府抵抗馬共及維持治安,因此早期的甲洞居民沒有被迫遷入增 江新村居住。 增江新村原名為「增江園」(Estate Jinjang),緊急法令前增江新村的土地利用主 要是種植橡膠。. 「早在 1949 年的幾十年前,已有英國人與猶太人及少數的華裔同胞開墾這塊 土地,附近的居民稱之為「增江園」(Estate Jinjang),種植橡膠……。」 (陳財和,1994,頁 123). 依據橡膠的生長條件,橡膠最適合種植在波狀起伏,排水良好的丘陵地上。走訪增 江新村的南北區,發現確實土地是有起伏的形態,從甲洞路開始算起北區有三個起伏 點,南區有兩個起伏點。經由受訪者的說明此地以前是種植橡膠,且有遺跡遺留下來, 就位在增江北區泉珍醬油廠的對面,近幾年橡膠樹的遺跡才被砍除。 除了橡膠的種植,增江新村和其周圍的地方蘊藏著豐富的錫礦資源,甲洞區於五十 年代仍有錫礦的開採。                                                        . 12. 陳財和,1994,頁 13。 鍾松發、黎煜才,1997,頁 737。. 13. 8   .

(23)  . 「據說「增江園」這塊園坵,蘊藏豐富的錫礦。」(陳財和,1994,頁 123). 圖 1-5:增江新村及其周圍資源圖 1949 年英殖民政府向橡膠園主徵收土地改為移殖區,並動用大批勞力和財力,開闢 成今日的增江新村(Jinjang New Village)。. 「在 1949 年,英殖民地政府,動員大批勞工,出動幾十輛推泥機、挖泥機、 剷平機等機械,進行開闢工程,砍掉所有的膠樹,剷平地面,建造道路,開通 溝渠,劃分住屋……。」(陳財和,1994,頁 124). 1960 年 7 月 31 日,首任最高元首宣佈結束緊急法令,新村脫離集中營式的管理方 式,不再是集中營式的聚落景觀,新村居民也恢復了行動自由的權力。. 9   .

(24)  . 1.3. 文獻回顧 1.3.1. 新村文獻回顧  . 有關新村研究的文獻眾多,早期新村研究的文獻所撰寫的語言以英文為主,2000. 年以後漸漸才有以華文書寫的文獻。新村的文獻大致上可以分為官方資料和非官方資 料,同時還可以細分為調查報告書、描述新村的歷史背景和個案研究。首先,調查報告 書大部分是官方資料,只有二本是屬非官方資料,列表如下: 作者. 年代、 類別. 書名. 研究方法. 探討主題. 1. Chief Secretary. 1952.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Concerning New Villages in the Federation of Malaya. 統計資料 所有新村的人口數、類型、 (官方資料) 男女比例、職業比例。. 2. Corry, C.S.. 1954. A General Survey of New Villages. (官方資料). 簡單的把新村分成三個類 型。. 3. Malayan Christian Council. 1958 調查報 告書. A Survey of The New Villages in Malaya. (非官方資 料). 這是早期新村最完整的一 本田野調查報告書。在馬來亞 獨立時期對全馬新村進行的調 查報告,調查資料之詳盡對後 期研究者提供著多的便利。其 調查項目如下新村的管轄範 圍、教會在新村的派系(天主 教或是基督教)、新村人口數 與成長率、主要的方言群人 口、產業活動、醫療設施、其 他基本設施。. 4. 民政黨. 1986. 納入發展主 流:民政黨對 新村問題的分 析與建議. (官方資料). 只對霹靂州的幾個新村進 行調查和分類說明。. 5. 馬來西亞. 1994. 新村華小資料. 統計資料 10   . 此書主要的內容是統計了.

(25)  . 6. 華小教師 總會. 專書. 匯編. (非官方資 料). 馬來西亞新村的華文小學。.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Local Governm ent. 2005 調查報 告書. New Villages Master Plan Peninsular Malaysia. 田野調查 1958 年基督教會所出版的 (官方資料) 書,此書是第二本對全馬新村 調查最完整的報告書。這是房 屋及地方政府部為了發展新 村,而在 2002-2003 年在全馬 進行新村大調查,其分類的指 標比以前還要詳細,然後將新 村分成 3 類,並進行不同的發 展策略。. 至於描述整體的新村歷史文獻眾多,類型也眾多。但是它們主要著重在新村的歷史 背景和村民的生活方式,舉例如下: 作者. 年代、. 書名. 研究方法. 探討主題. 類別 1. Humprey. 1973. Emergency Resettelement and the Chinese in Malaya. 文章. 文章說明緊急法令的來龍 去脈,本文分兩個脈絡,第一 個脈絡是解釋墾民、馬來亞共 產黨和英政府在馬來亞之間的 關係。第二個脈絡是說明緊急 法令時期所採用的軍事策略。. 2. Ray Nyce. 1973 專書. Chinese New Villages in Malaya:A Community Study. 田野調查、 參與觀察、 訪談. 探討新村居民的生活方 式,從中了解新村環境的社會 網絡關係,例如:村民的家庭 結構、文化、政治、 經濟、族群等。. 3. Voon Phin keong & Khoo Soo Hock.. 1986 期刊. 4. 馬華公會 新村事務 局. 1999 特刊. The New Villages in Peninsular Malaysia: A Socio-Econom ic Perspective. 新村成立五十 週年紀念特刊. 主要探討新村的歷史背 景、人口增長、新村問題和未 來的展望。文章著重在新村的 村民與土地之間的問題,並提 出一些解決的方法給政府。 文獻整理分 析. 11   . 主要說明馬來西亞華人新 村成立的過程、馬華公會的成 立、新村在不同時代的演變、 面臨的問題和展望。此外,此.

(26)  . 特刊最主要的部份,第一、新 村是由房屋暨地方政府部屬下 的新村發展組所管理、各時代 部長的名單和他們對新村實施 的發展策略都有紀錄。第二、 本特刊在也列出全馬來西亞 452 個新村的中英名字和一些 華人新村的簡史。 5. 林廷輝 、宋婉瑩. 2002 專書 (第二 版). 馬來西亞華人 新村 50 年. 文獻整理分 析. 探討新村問題的書籍,內容 主要說明新村的歷史脈絡、新 村的生活方式、新村問題等。 此外,書中附表的統計資料是 值得參考的文獻資料,裡面記 載了 480 個新村的中文和馬來 文名字、1954 年到 1995 年間新 村的人口數目、新村國民型華 文小學成立的日期和名字等。. 6. 文平強等 著. 2004 研討會 論文集. <馬來西亞華 人人口趨勢與 議題>。 《馬來西亞新 村人口:變遷 與問題》. 研討會發表 文章. 主要探討 1950 年至 1980 年 新村人口的變遷和新村面臨的 問題。. 7. 文平強等. <馬來西亞華. 著. 2004 研討會 論文集. 研討會發表 文章. 以四個新村的資料作為案 例,分析不同特性的新村有著 不同的人口變化。此外,作者 也提供其個人對新村的建議。. 林廷輝 、方天養. 2005 專書. 馬來西亞新 村—邁向新旅 程. 文獻整理分 析. 延續《馬來西亞華人新村 50 年》,增加最近的統計資料。 此外,本書最主要是闡明房屋 暨地方部新村發展組的新村大 藍圖調查計畫的發展內容。從 中得知新村進期的發展計畫和 新村近期面臨的問題。. 8. 人人口趨勢與 議題>。 《馬來西亞華 人新村:人口 變化與應付建 議》. 12   .

(27)  . 個案研究方面的文獻也很多,但是大部分偏重歷史的研究和當時村民的生活方式。 舉例如下: 作者. 年代、 類別. 書名. 研究方法. 探討主題. 1. James D.Clarkson. 1968. The Cultural Ecology of a Chinese Village— Cameron Highlands, Malaysia. 田野調查. 此論文是馬來西亞新村研究 中,採用文化生態學的觀點撰寫 的論文。James 選擇馬來西亞金 馬崙的巴登威利新村為個案,主 要探討金馬崙的華人其蔬菜的 生產和銷售的系統、人口移殖計 畫的歷史和分析華人與政府之 間的衝突與價值關係。他偏重於 環境決定論,因環境的關係,人 如何適應此地的環境,說明人與 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 全馬有 450 個新村,筆者認 為這 450 個新村都有相同的特 徵,但是它們也存有差異性的特 色。因為每個新村的自然條件和 人口結構的不同都會塑造出不 同的文化景觀。所以每個新村歷 經時間的因子,加上不同的要素 的產生,文化景觀也會有所不 同。. 2. Francis Loh Koh Wah. 1988. 3. 陳世英. 1993 報導. Beyond the Tin Mines: Coolies, Squatters and New Villagers in the Kinta Valley, Malaysia 馬華與新村 ──水落石出. 本文主要從近打河流域的錫 礦資源的角度,探討新村村民生 活方式,特別是錫礦的發展如何 影響村民的經濟的狀況。. 報導. 13   . 說明第一個新村的形成,英 殖民政府十分滿贊同並支持此 新村的移殖計畫。在 1950 年, 新上任的英殖民官員 General Sir.

(28)  . Harold Briggs 實施了 Briggs 計 畫,此計劃就是採用陳世英的 理念。 4. 潘婉明. 2001 碩士論 文. 一個新村,一 口述歷史、 透過比較研究來了解「新村 種華人?—重 參與觀察、 生活面貌」,選擇的研究區是霹 建馬來西亞 訪談 靂州的兩個新村,即兵如港新村 華人新村的 和丹那依淡新村。採用口述歷史 集體回憶 的方法和 Benedict Anderson<想 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 與散佈>的理論來建構新村的 歷史記憶。潘婉明所利用的指標 是遷徙過程、公共設施、生活面 貌以及管制情況,透過深度訪談 重建新村居民的集體回憶,並證 明了不是每個新村只存有共同 性,也有其異質性。.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1.3.2. 理論文獻 從上述發現,大部分研究新村的文獻,著重在新村的歷史背景和當時村民的生活方 式。其中詹姆士(James D.Clarkson, 1968)採用文化生態的觀點探討金馬崙巴登威利新 村(Bertam Valley),並了解當地人與環境的關係。眾多的個案研究中,不曾有人採用 文化景觀變遷的論點研究新村。因此本研究企圖採用索爾(Sauer, 1925)的文化景觀觀 點,再藉由鄧肯(Duncan, 1959)「生態複合體」模式作為本論文要素形塑分析的概念, 並從中了解增江新村人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雖然詹姆士的研究仍是了解人與環境的 關係,但是所採用的理論是文化生態的理論。而本文則是採用文化景觀的理論,以了解 增江新村文化景觀的變遷。 人文地理學大師徐律特曾說「人類行為遺留於地表的痕跡是指地表上人類的建築物 例如耕地、聚落、人口、交通線等,他稱這些現象為文化景觀」(陳芳惠,1984,頁 15)。 藉由上述的說明了解到文化景觀是與聚落有著密切的關係,除此之外也需藉其他要素之 間的相互關係才能形成文化景觀。. 王星(1990)認為「人類文化群體在各自所佔據的地球表面,依托自然背景所 創造各種人文景象,此即所謂文化景觀,每種文化景觀都是人們最基本的追求 14   .

(29)  . (衣、食、住和娛樂) ,……其內容即多且繁雜,舉凡人類從事的任何活動……, 透過這些痕跡的內涵,可以揭示文化史的本質,進而明瞭文化地域性如何隨著 歷史的發展而演變。」(張耀元,1999,頁 4)。. 這也就是說文化景觀的產生,因為聚落內部有著複雜眾多的要素,而這些要素隨著 時間的變遷,加上要素之間的互相作用,形塑出某聚落在不同時期呈現不同的文化景觀。 文化景觀大師索爾認為景觀是地理的一個單元概念,而景觀等同於「地區」(area) 或「區域」(region)。同時,他也闡明地理是地方的事實,所以賦予景觀的概念;而 歷史是時間的事實,所以賦予時期的概念(John Leighly ,1967,頁 321)。他也指出 「除非同時考慮空間關係與時間關係,否則無法形成景觀的概念。景觀是連續的發展過 程……。」(王志弘譯,2003,頁 28)。索爾對景觀的觀點,反映了隨著時間的發展, 區域就成為一個景觀,在描述某區域的特色其實就是在說明某區域的景觀特色。索爾宣 稱「文化在改變自然環境上非常重要,而不認為文化受到自然環境的決定」(王志弘等 譯,2006,頁 30-31)。他提出一個新的思考觀點,即文化景觀(culture landscape), 作為替代早期地理學著重於環境決定論的觀點,而聚焦在人對環境的影響。索爾認為「具 有生態意識的自然主義哲學指出生活形式的逐漸多樣化,每個社區因而變得越來越可以 相互區別。」(王志弘等譯,2006,頁 32)。因為生活方式的不同,影響每個社區的景 觀和因素也有所不同。 因此索爾提出形成景觀的概念圖,即自然景觀與文化景觀兩部分(圖 1-5 和圖 1-6) 。 自然景觀形成的最主要要素是氣候與地形,經過時間的歷程,形成自然的形態而產生自 然景觀;文化景觀則透過時間的歷程,在自然景觀的媒介下,形成文化形態的要素,因 而產生文化景觀。因此景觀的特徵是建立在時間的歷程下所產生,所以時間是景觀最主 要的影響因素,透過時間因子結合地表的形態要素才能產出自然景觀與文化景觀。這也 就是說文化是作用者,自然區域是媒介猶如舞台,而文化景觀是結果14。此論文企圖了 解增江新村文化景觀的改變,所以需要一些要素與舞台的背景,才能得出最後的結果— 文化景觀。.                                                        . 14. John Leighly ,1967,頁 343;施添福,1980,頁 223;柴彥威等譯,2004,頁 133。 15   .

(30)  . 圖 1-6:索爾提出的自然景觀和文化景觀的概念圖15. 圖 1-7:索爾的自然景觀和文化景觀概念圖16                                                        . 15. John Leighly,1967,頁 337 、頁 343。 柴彥威等譯,2004,頁 134。. 16. 16   .

(31)  . 索爾(1925)說明「文化景觀是某一文化群體利用自然景觀的產物。……在某 一特定文化的作用影響下,由於文化本身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因而文化 景觀所經歷的發展變化則經過不同的發展階段……。但隨著某種不同文化的介 入,便開始某一文化景觀的更新……」(柴彥威等譯,2004,頁 133)。. 人地關係仍是地理學研究主題之一,索爾強調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索爾說明自然 區域是地理學家要學習的基礎,因為這是人要建立文化所需要具備的資源。索爾定義文 化景觀是地理區域最後的結果,文化景觀著重在文化的發展或是文化的交替作用的改 變。當某一特定文化,隨著時間和同一個舞台上,在某文化的影響下,也會使得文化景 觀有所改變。如果另有文化的介入,那麼原來的文化景觀,在這個新要素加入以後,環 境也會有所轉變。這也就是說地理的研究不再受環境決定論的影響,認為環境決定一切 的發展,可以藉由文化的演進,而發現人類對環境所造成的改變,這就是景觀論的研究。 索爾在文化景觀的詮釋中,並沒有說明文化群體是如何作用,怎麼在這個環境上形 構出文化景觀。同時也沒有明確指出文化群體是藉由那一些要素,那一些作用力。人文 生態學家鄧肯的「生態複合體」模式(The Ecological Complex,簡稱 POET),提供了 文化景觀要素形塑的過程。為了彌補索爾的缺失,試圖利用鄧肯的模式,並把模式中的 四個要素,即組織、環境、技術、人口,當作一種作用力。藉由此模式來了解某一個文 化族群,在某環境上它是如何作用的,而形構出它的文化景觀。 鄧肯說明人文生態學是「人的行為與自然的現象研究」,並尋找文化發展的全球或 綜合性的概念。人文生態學強調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並由芝加哥學派的社會學家例 如:帕克和伯吉斯等人提出從相互作用的觀點了解社會生活,取代環境決定論的觀點, 並著重社區的發展,而不再關注於自然環境上。(柴彥威等譯,2004,頁 301). 圖 1-8:生態複合體.                                                        . 17. 資料來源:Duncan,Otis Dudley,1959,頁 68。 17   . 17.

(32)  . 上述為鄧肯所提出的「生態複合體」模式圖,強調四個假設要素之間的互動關係, 此四個要素為環境(Environment)、組織(Organization)、人口(Population)與技術 (Technology)。因為這四個要素是互相依賴的,只要其中一個要素產生變動,其他的 要素也會直接或間接受到影響,會造成人文生態系統有所變化,這就是所謂的「生態複 合體」。為探討某地的生活方式,鄧肯假設人口要素為人口的大小、結構、分布和成長; 環境要素為環境資源;技術為資本;組織為整體的複雜性變化。經由上述要素之間的交 互作用,而塑造出某地的人文生態系統。 曾採用人文生態觀點進行研究的文獻如徐正光(1976)的「岩村的生態與經濟變 遷」,透過鄧肯的「生態複合體」模式分析岩村的變遷過程,闡明岩村是如何從早期的 農業時代轉變成工業時代。並闡明影響岩村變遷的力量是外部力量的侵入,影響內部要 素之間的交互作用,造成當地的生態體系和經濟結構的改變。說明岩村不是內部自然所 產生,因外部力量的加入,造成內部有所改變。 江麗英(1991)的「彰化縣沿海地區養殖漁業的發展過程」,文中也是採用鄧肯「生 態複合體」的模式分析彰化沿海養殖漁業變遷,從傳統的養殖方式如何轉變成現代的養 殖方式,從中了解人地之間的關係。他發現在整個轉變的過程中也因外部力量與內部力 量的相互作用下,使得當地養殖漁業有所改變。 陳憲明(1992)的「一個珊瑚礁漁村的生態:澎湖島嶼的研究」探討鳥嶼其內外部 環境的交互作用下,島民在漁撈生產和漁村生活的調適過程。原本傳統的捕撈方法,隨 著新的漁業技術引進,造成內部的改變,並探討人與環境的調適與漁村的生態體系。透 過人文生態的觀點,建構了適合當地研究的生態複合體示意圖,探討當地的人地關係。 孔慶麗(1993)的「嘉南沿海養殖村落的生態變遷」,透過人地關係探索虎尾寮與 雙春兩村落的變遷過程,研究發現村落的變遷與鄧肯的「生態複合體」連繫最強,因為 四個要素的相互關係,比較出兩地的發展過程。 陳秀娟(1997)的「澎湖望安島與將軍澳嶼維生方式的變遷」雖然沒有採用鄧肯的 模式,卻強調採用人文生態的理論,但是在他的研究架構中事實上也採用了要素的交互 作用去比較將軍澳嶼與望安島的異同點。他將要素改變成維生方式、組織、技術和產業 結構,也因為外部環境因素的進入,經由時間的歷程,與內部要素的交互作用,比較出 兩地生態的異同點。 陳惠滿(1998)的「北投聚落景觀變遷的研究」,藉由滿田久義的「村落社會提溪‧ 變動模式」即 POETS,探討北投聚落的變遷過程。鄧肯的 POET 模式仍相當有用,為 18   .

(33)  . 了更能表達村落的變遷,滿田久義稍微修正了此模式,更能表達日本近代農村社會的變 動。「POETS」的模式,也是強調外部力量與內部力量的結合,才使得一地的社會環境 遭到改變。 透過上述的說明發現人文生態聚焦在人影響環境的作用,人類與環境的關係,而使 得生態達致一個平衡的狀態18;索爾認為文化改變自然環境,不認為文化受到自然環境 的決定。如同上述所言,反映了人文生態的觀點與索爾文化景觀的觀點是相符合的。鄧 肯的模式只是說明內部要素之間的互動關係,卻沒有提出時間的觀點。而以人文地理學 的立場,在探討區域變遷的過程中,需要加入時間和空間的結構,索爾的文化景觀概念 圖符合了探討區域的變遷。但是因為索爾的文化景觀沒有說明要素是如何形塑而成文化 景觀,此時鄧肯所提出的「POET」模式,它們之間的交互作用實際上就是索爾「文化」 形塑的過程,因而形塑出一地的景觀事實上就是索爾所提的文化景觀觀點。 因此本文採用此模式進行分析,透過要素之間的交互作用與影響下,亦使得一地形 塑出各式的形態,而呈現出索爾的文化景觀。再結合索爾的概念,在時間序列下,將呈 現出新村文化景觀的變遷。換言之透過文化景觀更能突顯聚落本身的內涵與居住景觀, 並藉由文化景觀的理念來闡述本研究的變動性與獨特性。. 1.3.3. 其他相關文獻 以下為一些與新村相關的文獻,整理與分析如下: .      . 作者. 年 代、 類別. 書名. 研究方法. 探討主題. 1 . 王國璋. 1997 專書. 馬來西亞的族群 政黨政治. 文獻整理與 分析. 主要探討馬來西亞的政黨 政治,因為族群的因素的影 響,形成獨特的族群政黨政 治。(只閱讀一半). 歷史學的考 證、綜合、 歸納和分析 方法、政治 學的理論. 了解馬華公會成立的目 的、宗旨、組織架構、發展過 程等,此外,也說明「513 事件」 發生的原因和此政黨如何面 對。. (1955—1995) 2 . 張曉威. 1998 碩士 論文. 馬來西亞華人公 會與馬來西亞華 人社會之研究.                                                         18. John Leighly,1987,頁 408。 19   .

(34)  . 3 . 陳玉璇. 2000 網路 資料. 513 事件始末. 日記. 主要探討 513 事件發生的 原因、過程和應對的方法。 file:///A1/ 木 馬 城.files/index.files/pol_magoo4.h tm. 4 . 邱依虹. 2004 專書. 生命如何流— 新、馬、泰十六 位女性的生命故 事. 口述歷史和 訪談. 主要訪問十六位女性馬共 黨員,了解她們在戰爭過程中 的生活故事例如為什麼要加入 馬共、戰爭過程的生活紀實、 戰後的生活紀實等,從中了解 馬共運作的網絡系統。. 5 . 劉鑒銓. 2004 專書. 青山不老. 報導和訪談. 主要內容是探討馬來西亞 內戰的歷史經過,透過深度訪 談的方式,個別對當時的領導 階層特別是馬來亞共產黨黨員 進行訪問。此書是星洲日報記 者群在和平後,特別走訪泰國 南邊的友誼村,對經歷內戰的 主要人物個別進行深度訪談, 把每篇報到集合成「青山不老」 一書出版。藉此了解馬來西亞 內戰的歷史過程,特別是針對 馬來亞共產黨的內戰過程。. 6 . 阿布. 莎瑪. 穆哈 末. 卡森. 2005 回憶 錄. 歷史與獨立鬥 爭:馬共中央委 員阿布. 莎瑪回憶錄. 回憶錄. 此書說明阿布.莎瑪的回 憶錄,它是馬共中央委員,主 要說明馬來西亞的歷史、阿 布.莎瑪如何加入馬共和其革 命鬥爭的回憶。. 7 . 柯嘉遜. 2007 專書. 1969 年大馬種族 暴亂 513 解密文 件. 8 . 胡春惠. 1997. 香港調景嶺營的 誕生與消失:張 寒松等先生訪談 錄. 透過倫敦國家檔案館和報 章資料說明「五一三」事件的 緣由,並發現官方資料保留了 一些秘密,說明需要重建「五 一三」事件的歷史。 訪談. 20   . 探討香港調景嶺的難民營 的歷史,他們全都是大陸逃難 的國民黨人。原本這些難民住 在摩星嶺,1950 年摩星嶺發生 了事故,因此香港政府分批把 摩星嶺的難民遷到調景嶺。香.

(35)  . 港的調景嶺與新村不一樣的地 方,香港的是難民營,而馬來 西亞的是集中營,且沒有如集 中營般的嚴格控管。 9 . 黃小娥. 2005 碩士 論文. 眷村改建計畫中 社區網絡與公共 空間關係之研究. 參與觀察、 深度訪談、 問卷調查、 影像紀錄. 以嘉義縣社團新村及遷村 後的嘉義市精忠新城為例,研 究有關眷村眷戶之間社區網路 和新舊社區公共空間的關係。 並探討改建前後眷戶對空間的 關係和生活上有哪些改變的行 為。此外,作者也整理了對台 灣眷村研究的簡表,從表中得 知台灣眷村研究有哪些面向和 主題。. 資料整理:研究者整理 . 1.4. 研究方法 1.4.1.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探討增江新村文化景觀的變化,並採用以下的研究方法進行本研究: (一)資料蒐集 (1)蒐集有關馬來西亞新村的文獻、期刊、報章。 (2)蒐集台灣和香港的聚落形態與新村相似的文獻。 閱讀相關文獻後整理分析,引用與主題相關的文獻,透過文獻能對研究主題有基本 的認識,同時蒐集國外與華人聚落相關的主題做為參考,試圖透過文獻資料的分析探討 在不同的因素影響下產生出的聚落形態、空間結構、社會網路等形式。此外,文獻能讓 筆者了解新村的歷史脈絡,在進入田野訪談時,能佐證受訪者對新村的了解。. (二)田野調查 田野調查的方法主要以質性研究為主,採用深度訪談和參與觀察的方式進行本論文 的調查方法。並試圖透過田野調查佐證文獻的有效性、同時透過調查了解增江新村如何 受到不同因素影響下在不同時期產生的不同文化景觀,如內部社會網絡的關係、中華文 化的保存、維生方式的改變等等。同時,也藉由實察看是否能在增江新村發現新的現象。 21   .

(36)  . 第一階段的田野調查時間是從 2006 年 1 月 8 日到 2 月 15 日。主要以文獻蒐集和參 與觀察為主,在這段期間特別觀察增江新村的文化活動和人在此空間的生活方式。從田 野調查發現增江新村保留濃厚的華人傳統文化,例如農曆新年的舞獅、拜天公、團圓飯 等等,華人新年之前增江新村家家戶戶都忙著大掃除、佈置家裡、準備禮品糕點飲品, 以迎接新一年的到來。新年開始的團圓飯和爆竹聲,新年期間的舞獅、親朋戚友的拜年、 神明的祭拜特別是年初九的拜天公和正月十五的元宵,整個華人的農曆新年期間展現出 熱鬧的氣氛。 文獻蒐集部分,曾到新加坡國立大學圖書館、馬來西亞大學圖書館、馬來西亞國家 圖書館、吉隆坡市立圖書館、吉隆坡歷史博物館、馬華公會資訊圖書館、華研圖書館、 增江北區馬華支會辦事處和房屋及地方政府部新村發展組等地蒐集與新村相關的文獻 資料。 第二階段的田野調查時間是 2006 年 6 月 30 日到 9 月 20 日。此階段是屬於田野調 查階段,採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以深度訪談、參與觀察和文獻蒐集。透過文獻資料了解 增江新村村民的來源地,為達到訪談的有效性,在新村來源地的分布結構中選出一到三 位的受訪者,採用深度訪談的研究方法了解緊急法令初期的歷史過程,並佐證文獻的準 確性和新村歷年來的轉變過程。訪談對象的選擇以曾經經歷新村遷徙過程者、緊急狀態 結束後遷入的居民、政府官員、語言無障礙且接受訪談者為主,例如甲洞區市政局官員、 增江新村馬華公會的議員、增江新村人民行動黨的議員、新村發展組負責人和經歷新村 遷徙的老前輩等。 因為 6 月到 9 月此階段,剛好是華人的中元節。田野觀察發現,新村村民都會事先 為中元節做準備,例如向紙紮店訂購祭拜鬼神和祖先的東西。中元節前兩周已開始有普 渡的祭拜慶典,而中元節當天就會祭拜鬼神。中秋節也是大節日,家家戶戶會購買月餅, 分送給親朋好友。中秋節當天,最高興的就是小孩們,因為一年一次提燈籠遊街的傳統 活動,除了可以聯絡感情業也可以曾機會到外面玩。如果有慶祝中秋節的家庭,會擺放 一些特別的食物,還有將家裡外面點燃許多的小蠟燭或是燈籠。 第三階段為最後的田野調查於 2008 年 1 月 19 日至 2 月 25 日進行,主要是補足在 撰寫過程中遺漏的問題,企圖讓本論文更為完整。此階段仍然是華人的農曆新年,所以 不多加說明。. 22   .

(37)  . 1.4.2. 時間分期 時間分期上分為三個階段,即 1950 年至 1960 年代、1961 年至 1989 年代和 1990 年迄今。 1948 年馬來亞宣布進入緊急狀態,1950 年英殖民政府採用「Briggs Plan」政策,在 馬來亞進行人口移殖計畫,就是今天所稱的「新村」。1960 年 7 月 31 日最高元首正式 宣布結束緊急狀態,新村人民得到行動自由權。因此,選擇將緊急狀態作為第一階段的 時間分期,也可以稱此階段為緊急狀態時期。 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央政府著重發展馬來鄉村,新村被排除在國家發展主流外, 所以新村在此時期是無多大的發展,需依靠各州地方政府的發展。1969 年馬來西亞爆發 「五一三」種族衝突事件,馬來西亞進入第二次的戒嚴時期。七十年代受戒嚴的影響, 國家開始關注新村的發展,例如撥出款項、撥給新村人民地契、改善新村的設施等等, 並成立特別部門專門管理新村事務。1971 年 2 月 20 日首相敦拉薩宣布國家解嚴,馬來 西亞恢復民主制度。增江新村周邊區域和增江新村因聯邦政府和市政府的策略,造成彼 此之間的互動和發展。此外,第二階經歷了馬來西亞第二次的戒嚴時期和新經濟政策的 施行,所以選擇從 1961 年至 1989 年作為本文第二階段的分期。 最後一個階段的設定是因為九十年代開始,中央政府提出「多媒體超級走廊」 (Multimedia Super Corridor,簡稱 MSC)的計畫,在經濟上提出「國家發展政策」希 望國家邁向先進的工業化國家。本研究區周邊因聯邦政府和市政府的都市計畫,而得到 適當的發展,所以選擇 1990 年迄今作為第三階段的分期。. 1.4.3. 指標定義 本文應用鄧肯的「生態複合體」模式進行本研究區內部形塑過程的分析,故指標界 定如下: (一)人口:將人口界定為人口數、人口結構、人口的分布、人口的移動、人口的成長 等等,凡是跟「人」有關的都放在此要素中探討。 (二)環境:界定為研究區的資源和地理位置。 (三)技術:村民的維生方式。 (四)組織:其他未包含在上述三項的指標,即綜合性指標,例如:政治、策略、宗 教、教育、交通、社團、社會問題等。 23   .

(38)  . 綜合上述,本文試圖透過三個時期,採用鄧肯的要素分析模式所形塑出的內部環境 的形態,在不同時期產生出不同的文化景觀。故擬定的研究架構如圖 1-9,將不同時期 的文化景觀串聯起來,嘗試發現增江新村文化景觀的變遷。. 圖 1-9:研究架構圖.                . 24   .

(39)  . 2. 新村的形塑 2.1. Briggs Plan 下的新村景觀 2.1.1. 新村成立的目的與原因   新村未成立以前,英殖民政府對抗馬共的軍事策略是把受懷疑的墾民拘留在拘留營 中,或將之遣返回國。1945年馬來亞的墾民估計約有400,000人,1949年至1952年被拘留 的墾民人數是40,000人,其中有26,00019位墾民被遣送回國,主要以華人為主。加上,1949 年中國由中國共產黨統治,使得遣返回國的策略更為困難。此外,由於拘留營數量有限, 無法將墾民全數拘留,因此被拘留的墾民人數只占少數。英殖民政府體會到此兩項策略 問題重重,不但達不到很好的效果,反而浪費財力和物力。因此,1950年3月英殖民政 府委派畢立格爵士(General Sir Harold Briggs)執行對抗馬共的任務。它所採用的軍事 策略是「人口移殖計畫」,稱為「Briggs Plan」,就是今日馬來西亞的「新村」。新村 已成為馬來西亞獨特的聚落景觀,其主要目的是斷絕墾民提供任何支援於馬共,例如兵 源、糧食、藥品、衣服、錢和情報等資源,不讓他們之間有往來的關係。. 2.1.2. 新村的規劃 英殖民政府在實施「Briggs Plan」時列出了幾項原則,例如新村的選址和防禦措施 等等的政策。1950 年 4 月 10 日畢立格爵士向上級呈報移殖計畫的方針20,內容如下: (一)政府主要目的是排除所有在馬來亞的馬共組織,並且透過服務人民、保護國家來 重建人民對政府的信賴。 (二)聯邦和州行政的行政事務需要重組和協調,把不重要的職員和資金轉去執行緊急 法令的移殖計畫。 (三)為了對抗馬共,政府需要承認華人居住在馬來亞的事實,並給予永久地契的權力                                                         19. 遣送回國的人數是 26,000 人,其中 24,000 人是華人,2,000 人是印度或印尼人。(林廷輝、方天養, 2005,頁 24) 20 Humphrey, J.W,1971,頁 84。 25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e-Learning Series: Effective Use of Multimodal Materials in Language Art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English at the Junior Secondary Level. Language across

New Literacy text types and language activities relevant to secondary students:..

運用 Zuvio IRS 與台日比較文化觀點於日本文化相關課程之教學研究 Applying Zuvio IRS and Perspective on Cultural comparison between Taiwan and Japan to Teaching

對照加拿大學人麥基概括的東南亞大都市地區 Desakota 區的特徵,中國 20

根據研究背景與動機的說明,本研究主要是探討 Facebook

(1995), Land Mosaics: The Ecology of Landscape Ecology and Reg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eaver.(1979),Territory

Therefore, this study uses Hsinchu County coast as an example, bases on ecological planning method, complies with landscape ecology, selects appropriate landscape elements

Keywords : Project Time Management, Project Schedule Performance Index, Resource Leve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