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人格特質與青少年幸福感及學業成就表現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23 

第二節 人格特質與青少年幸福感及學業成就表現 壹、 人格特質的定義

人格(personality)這個字源自拉丁文 persona,意指古希臘劇場中演員所戴 的面具,也代表了演員所扮演角色的人物性格與角色特點。當把面具隱喻為人格 時,意指人格是一個人表現於外的公眾形象,更包括了蘊藏在內的真正自我,其 涵蓋了一個人的內在動機、思想、情緒與習慣。人格特質理論創始人 Allport(1961) 認為人格是個體內部心理、物理系統的動力組織,它決定一個人行為和思想的獨 特性。不同學者曾對於人格特質定義如下:

表 2-8 人格特質定義

研究者 人格特質定義

Eysenck(1947) 人格為生物實際或潛在的總行為模式,並受到遺傳或環境因 素所影響。

Cattell(1950) 認為人格是指在特定情境中,對個體的行為所做的預測。

Guilford(1959) 認為由於個人的差異,致使人格的產生,而個人的人格即是 他自己本身所獨有的特質(traits)。

Allport(1961) 人格是個體內部心理、物理系統的動力組織,它決定一個人 行為和思想的獨特性。

Goldenson

(1970)

人格是一個人所具有的獨特適應整個環境的種種特性之模式 與種種行為之模式,主要包括了人格特性、興趣、價值觀、

態度、自我形象、智能、行為與情感模式。

Pervin(1970) 認為人格是個體在對於情境反應時,所表現出的結構性質與 動態性質,人格也代表個人有別於他人的持久特性。

(續下頁)

Scott 與 Mitchell

(1972)

將人格定義為是人類心理成長與發展的過程,由於具有持續 性及穩定性,並且因人格的不同造成個體的差異,因此人格 的存在可以作為區辨個人差異的標準。

Day 與 Silverman

(1989)

人格乃是可以判定個人與他人之間具有共同性與差異性的一 種恆久特質與傾向,亦即個體獨特的特徵組成人格,並決定 人與環境的互動模式。

Phares 與 Chaplin

(1997)

人格是一個人情感及行為的特有模式,與另一個人的型式不 相同,並且在不同時間和情境中維持一致。

Libert 與 Libert

(1998)

Burger(2003) 人格是源自於內在一致的行為模式與內在歷程,在不同時空 下仍可辨識的一致之行為模式,也包括影響我們行為和情緒

葛樹人(1988) 認為人格基本上可被界定為個體所具有的獨特(unique)且持 久(enduring)之特性,這些特性決定個體在環境適應上的行 為模式。

(續下頁) 

 

類架構後續廣泛地為不同的研究者所引用,到了 1981 年,Goldberg 正式將其命 名為五大人格特質,此模式後廣泛地為許多研究學者探討及運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與生活滿意所扮演的角色為何?讓人深感興趣。

貳、 人格特質與幸福感

在論及幸福感的相關理論中,其中之一即為人格特質理論(personality theory)。其是從個人特質的觀點來解釋幸福感。認為不同人格特質的人,由於對 事物的態度不同,而引發不同程度的行為反應及感受(顏映馨,1999)。那些以 人格特質為取向來論述其與幸福感關係的相關理論分述如下:

一、特質理論(trait theory):此理論認為幸福感經常取決於個人看待世事的心態,

例如:人格特質較為為樂觀的人,容易把事件視為正向,同時也比較容易獲 得快樂,同樣的,擁有主觀幸福感的特質的人,也比較容易產生愉悅的的感 覺。

二、連結理論(associationistic theory):這個理論是從認知系統和過去記憶的觀 點,解釋個人生活中容易令人感到幸福的來源。有些學者認為那些幸福感較 高的人,可能擁有以幸福為核心的記憶網路,也就是說當他們生活遇到不愉 快的事情發生時,便會透過這個網路提取有效的資訊,而產生幸福感(Diener, Horwitz & Emmons, 1985;施建彬,1995)。

三、動力平衡理論(dynamic equilibrium theory):主張此理論的學者認為,幸福 感是一種非線性系統的渾沌狀態,會受到生活中突發事件的影響;人在大部 分時間中,幸福感會受到人格特質的影響而呈現穩定平衡的狀態,然而當生 活中發生特別事件時,個人的幸福感就會產生波動(Heady & Wearing, 1990;

施建彬,1995)。研究發現那些具有積極、成熟、穩定等的人格特質的人,

經常可以發揮制衡作用,將失衡的心理幸福感慢慢導至正常的水平狀態。

四、判斷理論(judgement theory):Rim(1993)認為幸福感來自個人過去的生活經 驗、價值觀或是和他人的生活狀態與自己理想的生活目標比較的結果(吳月 霞,2005)。這是一種相對的、經比較後所得結果的反應,當獲得的感受比

Costa 與 McCrae

(1980)

Gutiérrz, Jiménez, Hernández 與 Puente

(200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表 2-9 人格特質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陳嬿竹(2002) 台北市高

中生

1. 外向性、神經質、和善性、嚴謹自律性 對於幸福感具有顯著預測力。

2. 外向性、和善性、嚴謹自律性較高,神 經質較低者,幸福感較高。

陳鈺萍(2004) 國小教師 1. 外向性、和善性、嚴謹自律性、聰穎開 放性等人格特質傾向與幸福感呈顯著 正相關。

2. 神經質特質與幸福感呈顯著負相關。

李美蘭(2006) 國小教師 1. 正向積極且圓融的處事態度、足夠的愛 心與耐心、高度的親和力、對工作充滿 熱忱、樂觀的個性與幸福感之間具有正 向的關係。

2. 正向思考、觀念開放,關心並樂於接受 新事物以及創意等人格特質與幸福感 之間具有正向的關係。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由上述研究可以瞭解,人格特質確實可以影響一個人的幸福感受程度。其中 又以「外向性」、「開放性」、「審慎性」對於幸福感受有正相關的結果,「神經質」

則與幸福感受呈現負相關,這些特質都能有效的預測幸福感(李美蘭,2006;施 建彬,1995;胡家欣,2000;陳鈺萍,2004;陳嬿竹,2010;Argyle, 1987;DeNeve

& Cooper, 1998;Diener, Horwitz & Emmons, 1985;González Gutiérrez, Jiménez, Hernández & Puente, 2005;Martin, Ward & Clark, 1983;McCrae & Costa, 1987)。

換言之,那些擁有正向人格特質的人,在面對事件時較能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

因此較能產生開心、快樂的感受。反之,具負向人格特質的人較容易以負向思考 的方式思考面對事件,結果容易導致對生活的滿意度較低,且與幸福感之間呈現

2010;Nowicki & Roundtree, 1971)。綜合這些研究結果可以瞭解,個體的人格特 質與其在面對事件時的反應是否正向與樂觀,會同樣的反應在其學業成就表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