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

第二節 今後的課題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本文除了企圖與既有日治時期臺灣社會文化史豐碩的研究成果對話之外,亦 希望在既有的殖民地都市史研究成果中,456針對都市住民的意識、在帝國與殖民 地空間下的認識與變化的面向,提供一些粗淺的觀點與例證。

本文指出,殖民地臺灣的「島都」同時具有「近代都市/殖民地都市」的面 向:首先,在都市形成的過程中,除了統治者所主導的市區計劃所造成街景變化、

成為島內外人們觀覽旅遊地的面向之外,還可以透過具有不同身份的人們對於此 一都市空間的書寫的異同性(橫的比較),以及隨著時代轉變的書寫變化(縱的 比較),可以看到人們如何透過各自對「近代都市」的認識,呈現出對於「近代」

的理解與態度。其次,必須正視臺灣作為日本帝國下的一殖民地,將各方對「島 都」的認識放回帝國空間內,藉以觀察內地與殖民地的都市建設如何互相影響、

人們如何互相觀看的現象。

第⼆二節 今後的課題

⼀一、︑、⽐比較研究

本文除了考察以殖民地臺灣為範圍的《臺灣日日新報》、在臺內地人的記述,

以及臺灣人知識份子的論說與小說之外,也企圖將視野放在日本帝國下,考察日 本國內對於臺北、「島都」的看法。不過,這樣的嘗試還需要更多例證,以及比 較的例子,才能更清楚地顯示臺灣的「島都」在帝國空間架構下的位置。例如,

自1932 年滿洲國成立以後,無論是臺灣或日本國內的報紙,都有很多對於滿洲 國首都「新京」建設的報導,這與當時日本中央欲以滿洲國為據點以向中國、東 北亞擴張的歷史背景有關。那麼時人對於「島都」和「新京」的記述的異同之處,

就有比較的意義。457

而且,以「島都」為中心,除了來自日本內地的視角之外,還可以再探討的 是,其他觀看「島都」臺北的眼光又是從何處而來?例如,1901 年起日本在上                                                                                                                

456 橋谷弘、戸邉秀明各自都提到將來研究的一種新方向,是注意日本國內與殖民的相互關係。

橋谷弘,〈植民地都市史研究の成果と課題〉,頁23。戸邉秀明,〈ポストコロニアリズムと帝国 史研究〉,收於日本植民地研究会編,《日本植民地研究の現状と課題》,頁57-88。

457 目前僅在文學界有相關的比較研究。如柳書琴討論了林煇焜小說將「滿洲素材」納入以臺北 為場景的小說書寫,其中指出「透過報紙廣域報導和傳播的特質,該小說也成功反映了臺北躋身 帝國經 濟圈、文化圈、消費圈此一共同網絡的節點都市特質」、「滿洲事變後臺灣中上階層已把 臺、滿、南華、南洋等地,視作共享語言、消費和資訊的同一個經濟圈」。她在另一篇臺北與哈 爾濱比較書寫研究也運用「節點都市」的概念。柳書琴,〈滿洲內在化與島都書寫:林焜煇《命 運難違》的滿州匿影及其潛話語〉,《臺灣文學研究》,1:2(2012.06,臺南),頁 133-190。柳書 琴,〈殖民都市、文藝生產與地方反應——1930 年代臺北與哈爾濱都市書寫的比較〉,《中國現代 文學研究叢刊》,2011 年第 3 期(2011.02,北京),頁 49-66。但是,文中並未精確定義「節點 都市」,這些論述都還需要經過更多資料的比對與分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海開辦日本學校——東亞同文書院,學生在畢業前必須要做一項名為「大旅行」

的實地調查,而且特別在1930 年代日中關係惡化的背景下,該校以臺灣為目的 地的旅行次數就大幅增加。塩山正純考察了當時來自上海的日本學生對於殖民地 首都臺北的看法,指出這些學生眼中的臺北既像日本、令人有種安心感,也有與 上海相似的部分,同時亦有南國的風情,整體而言可以說是肯定的評價居多。458 甚至更進一步地說,如橋谷弘所述,目前二十世紀的臺灣、朝鮮與中國都市 史研究已累積了一定的成果,然而景觀的變化,並非日本的殖民地獨有的現象,

將來應更考慮日本本國、作為半殖民地的中國,以及作為歐美國家殖民地的東南 亞之間,所具有的「共時性」。459例如,劉建輝以「魔都上海」為研究對象,考 察日本的知識份子在上海所體驗的「近代」,經歷了幕末以來、明治、大正與昭 和時代幾個階段的轉變,並是與日本自身的發展階段有密切的關係。460有關二十 世紀前後,東亞都市的「近代」樣貌、知識份子跨地域的視線,以及其言說如何 產生影響力等問題,都有賴將來對於這種類型研究的整合。

⼆二、︑、未來研究的展望:戰時體制下的帝國「島都」

本文將研究的年代,限定在1937 年中日戰爭爆發以前。

1937 年以後,《臺灣日日新報》的「島都」成為一種動員的精神指標。日本 對東亞的關係,從1932 年滿洲事變時期的「五族協和」論、1937 年日中戰爭期 以後的「東亞新秩序」,至於1941 年太平洋戰爭後的「大東亞共榮圈」,其內容 在於強調東亞各民族的解放與共生。這不僅是對帝國領土外獨立國家的喊話,對 帝國內部的殖民地朝鮮和臺灣亦是如此;一邊進行領土擴張,一邊繼續對朝鮮、

臺灣施以殖民統治,以米谷匡史的語言來說,這些乃是日本在此時期所顯露出的

「矛盾性」和「欺瞞性」。461

在戰爭爆發以前的1935、36 年,這種矛盾性與欺瞞性就已略顯跡象。例如,

1934 年《臺灣日日新報》「公開欄」有一名讀者投書,指控「島都」中有很多學 生不使用國語(日語);有一名二中生就對此投稿了一篇反論。462從投書中可以 得知,第一篇的讀者與第二篇回應的學生應均為本島人。二篇均強調「融合」、「身 為日本的國民」,可以視為《臺灣日日新報》作為官方御用報紙,在東亞局勢逐                                                                                                                

458 塩山正純,〈東亜同文書院生の台湾旅行にみる「台北」像〉,《文明21》,38(2017.03,愛知),

頁77-102。塩山正純,〈書院生の台湾旅行の記録にみる「台湾」像〉,收於塩山正純編,《20 世 紀前半の台湾―植民地政策の動態と知識青年のまなざし》(愛知:あるむ,2019)。

459 橋谷弘,〈植民地都市史研究の成果と課題〉,頁 23-24。

460 劉建輝,《魔都上海−日本知識人の「近代」体験》(東京:講談社,2000)。

461 米谷匡史,《アジア/日本》,頁 123。

462 〈公開欄 男女中等學生と國語の常用〉,《臺灣日日新報》,1934 年 3 月 24 日,第 3 版。〈公 開欄 惡評に對する二中生の抗議〉,《臺灣日日新報》,1934 年 4 月 1 日,第 3 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漸緊張的1930,對於島內人民的宣傳。「島都」就是國民精神的範本。第四章第 二節提到的黃純青已在寫於1936 年的漢詩,呼籲臺灣人「共執干戈護國家」,就 是一個例子。而這樣的趨勢,在進入1937 年中日戰爭以後,更為明顯。

1937 年以後,「島都」一詞更廣泛被運用於戰爭宣傳與動員策略,這段時間 中光是《臺灣日日新報》中「島都」一詞使用量大幅增加,相對於在此之前「島 都」一詞在報導中有不同的使用文脈,此時期的「島都」保留了「全島之首」的 意義,並且在報導中逐漸指向官方對於戰爭動員的策略——「島都」的意涵更與

「全島一體化」的概念相扣合。甚至,尤其在1941 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戰爭規 模擴大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已經形成總力戰的態勢,當時《臺灣日日新報》中 報導島都臺北市的志願兵、看護服志願者熱潮,甚至是知識階層所參與憲兵隊等,

以及各種臺北市動員團體組成的相關報導,都透露將「島都」視為全島楷模的意 味。

並且,臺灣總督府國民精神總動員本部募集國民歌謠,除了臺灣有許多募集 者之外,內地、朝鮮、滿洲也有,一共有946 份作品,而脫穎而出的就是這首〈臺 灣進行曲〉,其中歌詞包括「大和島根」、「護國的御柱」、「揚起吧皇道」、「我們 島民繼承光榮的偉業」、「神州日本、我們臺灣」等具有濃厚戰爭色彩者。463為了 響應國策,臺灣「島」內的特色不再被呈現,而是與日本本島一體化的「島」。

另一方面,在大東亞共榮圈體制下,由於日本對外擴張的國策之需求,將臺 灣文化配置予帝國之下的「地方色彩」,同時給予了以保存臺灣民俗為宗旨的雜 誌《民俗臺灣》存在的空間。464不過與此同時,批判「迷信」的論說仍然持續。

465在這樣文脈下的「島都」,與進入戰爭時期以前有什麼差異性或連續性?也是 將來有待進一步探討的課題。

                                                                                                               

463 島出昌勢、矢野禾積、島田謹二,〈「臺灣進行曲」の選後に〉,《臺灣教育會雜誌》,432(1938.07),

頁69-72。

464 《民俗臺灣》發行於 1941 年 7 月至 1945 年 1 月的半學術性雜誌。從印刷量來看經營得很好,

參與者、刊載文章都具有多樣性。因其具有紀錄及保存臺灣民俗的意義,因此一般被認為是避開 了殖民統治的權威性、站在被統治者立場,而獲得良好的評價。然而,1990 年代後,開始被人 類學、民俗學以外的學者,批判為有意圖地假冒有良心、實際上協助殖民統治。吳密察指出,其 發刊背景是1941 年近衛文麿內閣時期,「昭和研究會」與「大政翼贊會」構思新體制的文化思想 政策下,鼓勵鄉土主義。吳密察,〈《民俗台灣》發刊的時代背景及其性質〉,收於吳密察等著,《帝 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臺灣文化狀況》(臺北:新自然主義,2009),頁 49-81。又針 對該雜誌與國分直一、金關丈夫等人的歷史評價,三尾裕子提出「灰色地帶」的概念進行檢討。

三尾裕子,〈以殖民統治下的「灰色地帶」做為異質化之談論的可能性—以《民俗臺灣》為例—〉,

《臺灣文獻》,55:3(2004.09,南投),頁 25-61。

465 〈頑迷も又極まれり?島都の金銀紙燒却漸禁運動〉,《臺灣自治評論》,3:2(1938.02,臺北),

頁64-6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考⽂文獻

(依筆劃排列)

⼀一、︑、史料

《わかくさ》

《大阪朝日新聞》

《中外商業新報》

《東京朝日新聞》

《法院月報》

《社會事業の友》

《風月報南方詩集》

《時事新報》

《詩報》

《滿洲日報》

《臺法月報》

《臺灣人士鑑》,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新民報社,1937。

《臺灣人士鑑》,臺北:興南新聞社,1943。

《臺灣民報》

《臺灣自治評論》

《臺灣自動車界》

《臺灣教育會雜誌》

《臺灣新民報》

《臺灣遞信會雜誌》

《臺灣藝術新報》

《臺灣藝術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