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分析架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對於⽇日治時期臺北的描寫

如前所述,蘇碩斌的論著的一個不足之處在於缺少「人」的視角,即生活在 臺北或自其他地方來的內地人、本島人如何觀看這個都市。這既是本文欲補足的 部分之一,同時不得不提顏杏如的碩士、博士論文的研究成果。

顏杏如的碩士論文完成於2004 年,主張打破當時流行的「支配/抵抗」的 歷史書寫角度。她先後討論了以下幾個問題:以這些在「一國史」範疇下無法被 論及的移動者展開生活的都市空間為中心,看他們如何面對異民族、如何接觸異 文化並展開交流。除說明殖民地政府政策如何影響在臺日人居住空間,及該空間 顯示的重層性之外,更考察了在臺內地人對都市空間的感覺、認識,並將這些空 間分為以下三種:實質的生活空間;精神空間;內地人與本島人相互產生交流的 空間。31他的博士論文再將這一課題延伸,以移動所構成「帝國空間」下,在臺 日人生活的「母國/殖民地」、故鄉的空間、殖民都市的空間、外地的空間等多 重價值下的臺北為中心,以人、時間、空間三個角度,討論他們的樣貌、生活與 文化心理,如何呈現多樣時空交織的殖民地生活樣態。32與本文最為相關的即為

「空間」之部,即不僅是日本統治者如何統治新領土,還包括這些離鄉者對「外 地」新領土與生活空間的想像和認識,具體而言即是想像、創造和移植內地的風 景。

其研究方法主要採取搜羅當時在臺日人的記述,確實補足了過去較為缺乏的

「人的認識」此一研究視角。不過,她使用的史料主要集中於1920、30 年代,

並以在臺內地人為主。而本文所聚焦時人圍繞「島都」一詞的議論及背後對於「近 代」的認識與看法,就不得不再進一步探討本島人與在內地的內地人的視角。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分析架構

本文最重要的先行研究為蘇碩斌的論著。如前所述,其對於「臺北何時、如 何進入近代社會」的解釋確實部分具有說服力,但仍有美中不足之處:不僅簡單 以1910 年代作為劃分「前近代」與「近代」的時間斷線,也忽視了當時臺灣是 處於「日本帝國/殖民地」這樣的空間架構下。本文則將放入「人」的視角,亦 即把焦點放在當時的在臺內地人、本島人,甚至是自日本內地來的內地人的角度,

                                                                                                               

31 顔杏如,〈「島都臺北」に生きる―植民地台湾における日本人の外地経験と異文化接触〉(東 京:東京大学大学院総合文化研究科地域文化研究専攻修士論文,2004)。

32 顏杏如,〈植民地都市台北における日本人の生活文化:「空間」と「時間」における移植、

変容〉。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觀看他們自「島都」尚未成形的領臺初期,至正式進入戰時體制以前的1937 年,

對於殖民地都市「島都」臺北的認識框架、對於「近代」的看法,以及論說背後 由「島都」一詞如何呈現了臺北在帝國空間的位置,甚至是日本帝國的情況與殖 民地臺灣之間的相互影響、反饋。

以下首先要看本文會觸及的「近代」,除了蘇碩斌研究中「國家—社會」之 間的關係與國家權力運作模式之外,還可能具有哪些面向。

⼀一、︑、作為⼈人類歷史發展階段的「近代」

作為人類歷史發展的一個階段,所謂的「近代」,指的是以西歐為主軸,從 法國大革命至今人類的歷史經驗。而在此以前,還有大約兩百年的準備期,即被 稱為近代文明的曙光的文藝復興時代;文藝復興時代和其後的宗教改革與對抗宗 教改革的宗教戰爭的時代,可以算是封建時代的末期,同時也是開始近代的準備 階段。而所謂「近代性」的構造,指的是人類在進入「近代」階段以後,人在思 考方式上發生的轉變,根據日本的思想研究者今村仁司的說法,在人與自己、人 與他人、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方面發生了轉變;背後支撐這樣的近代性構造的,

就是「近代的」時間感與世界象——時間意識方面出現了「進步的歷史」這樣的 線性史觀,並且以「機械論」作為對世界的認識方式。33相對於「前近代」,「近 代」具有理性、科學、進步等意涵。

西方社會進入「近代化」以後的狀態,至少可以分為技術與經濟、政治、社 會、文化等四個領域來看。技術與經濟方面,就是工業化(動力由人力、獸力改 為機械力)、資本主義化(由自給自足經濟轉向市場經濟)。政治方面,即是近代 法制度的確立,以及由封建制國家走向民族國家(nation state)、從王政走向民主 主義(即市民革命)。社會方面,社會團體從家父長家族制走向核心家庭,地域 社會的村落共同體崩解,取而代之的是近代都市的出現(即都市化現象),而社 會各階級亦隨著教育普及、自由與平等的價值觀,有了流動的空間。文化方面,

                                                                                                               

33 近代的自我,是人確信「我思考」、「我有能力」,並將之視為所有實踐、精神行為的基準。近 代的與他人的關係(對他關係),相對於原先無法從共同體自立而生存,近代的個人處在以市場 經濟、為中心的市民社會。至於人與自然的關係(生產活動),近代人將生產活動理解為「勞動」,

抱持生產的勞動這樣的想法去征服自然,而非如同過去將人類視為自然的一部分。支撐這樣構造 的,是近代人擁有獨特的時間意識:人類的知性能力可以萌生進步的意識,這種對於新知的累積、

擴大,意味著進步的理念的產生,同時不只是知性和知識,在人類的生活中,包含道德意識的累 積擴大,向上提升、進步的思想。這就產生了近代特有的「進步的歷史」的思想。機械論原本是 近代物理學的理論,認為自然和人類都以機械為樣板,而且是由同樣性質的物質(原子)所組成。

機械論作為一種分解和分析的思想,由於這種分析的精神,才有可能產生個人的思想;若沒有了 機械論的想像的世界形象,就不會有近代科學與近代技術的產生,也不可能會有現代生活出現,

亦使使近代性的個人思想失去其基礎。今村仁司,《近代の思想構造 世界像・時間意識・労働》

(京都:人文書院),199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科學、實證的知識取代神學與形上學(即科學革命),而在思想與價值觀上,在 宗教改革、啟蒙運動過程中,理性主義(rationalism)形成。34

十八世紀後半,英國以自力發展工業革命以後,西歐各國、美國陸續進入近 代化階段,可以稱為「先進國」;而這些國家之外的非西洋社會企圖模仿工業化、

近代化發展的「後進國」,日本就是其中之一。35相對於西方的脈絡,日本歷史 分期中的「近代」,一般被認為是包含江戶後期的醞釀期、從明治維新的政治革 命開始的。

在十九世紀末,被納入日本殖民地的臺灣,在此以後也被捲入了「近代」的 歷史階段。近代世界的殖民史上,通常是由先進工業國憑藉各種優勢佔領其他「落 後」地方,並在殖民統治過程中多少引進近代制度和設施,如鐵路、郵政、銀行 等基礎建設,以及近代式的國家官僚組織、司法系統、學校教育、警察制度等,

貫串這些制度背後的基本精神即是「理性化」(rationalization),即以系統性、規 律、有客觀根據的方式完成工作的心態。日治時期,日本統治者在臺灣進行的近 代化,涵蓋了不同的面向,除了為發展資本主義而建立的土地調查、統一度量衡 與貨幣、設立銀行之外,還有風俗改革、教育、司法制度、建築型態等。

如前所述,作為人類歷史階段的「近代」,是以西歐為中心的概念。西歐白 人建立了有關近代的知識論,並藉由殖民擴張,將作為歷史發展階段的優先性轉 化為文化的優先性,將以西歐為中心的知識傳播到其佔領之地。在東亞,「近代」

(modern)分別被中國人、日本人以音譯的方式,寫作「摩登」與「モダン」;

1930 年代,台語也出現了「毛斷」一詞。361920、30 年代,在日本內地與殖民 地,所謂的「摩登」與時髦、繁華的都市文明相互連結,也是當時日本出現了「モ ダンガール(摩登女性)」、「モダンボーイ(摩登男性)」這樣的詞彙。

不過,所謂的「近代化」並非只有好的一面。如在十九世紀中期,馬克思認 為在資本主義社會下,無產階級(即沒有生產工具的工人)在機械化生產模式下,

替少數、持有生產工具的資產階級提供勞動力、成為剩餘價值,並與生產的商品 間產生了異化。1902 年,英國的霍布森指出帝國主義之所以企圖獲取殖民地的 理由,是為國內商品與市場的過剩。俄國革命家列寧,就認為資本主義的最高發 展階段就是帝國主義。37帝國主義(imperialism),廣義上是指某一國家以擴大領 土與勢力範圍為目的,侵略其他民族或國家的政策。狹義上,指資本主義高度發 展的經濟獨佔體形成後的資本輸出階段。特別是十九世紀末以來,到達這樣階段                                                                                                                

34 富永健一,《近代化の理論−近代化における西洋と東洋》,頁 32-37。

35 富永健一,《近代化の理論−近代化における西洋と東洋》,頁 44-45。

36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臺灣史觀》(臺北:麥田,2017),頁 13-14。

37 列寧於 1917 年出版《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原文為俄文),1948 年英文版出版。

Vladimir Lenin, Imperialism, the Highest Stage of Capitalism, London: Lawrence and Wishart, 1948.

日本植民地研究会編,《日本植民地研究の現状と課題》(東京:アテネ社,2008),頁 20-2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列強,相繼互相競爭以獲取殖民地。38

日本則是自中日甲午戰爭以後,透過不斷獲得殖民地的過程,成為亞洲唯一 的帝國主義國家。並且,如前所述,日本是資本主義的後進國,具有明確的政策 與目標,因此得以在短時間內累積生產、達到帝國主義化的獨佔階段。39而取得 殖民地,正是為了拓展國內的市場。

因此,同時必須注意的是,殖民地的近代化是由殖民母國帶來的,並通常是

因此,同時必須注意的是,殖民地的近代化是由殖民母國帶來的,並通常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