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1920 年代以後「島都」的特性 及其意象變化——內地人的視角

第三節 在臺內地人的視角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在臺內地⼈人的視⾓角

如本章第二節所述,進入1920 年代以後,隨著日本中央對殖民地統治方針 轉向內地延長主義,「島都」作為「帝國下的一文明中心」此一語感,更加凸顯。

同樣在這樣的背景下,「內臺融合」也成為當局的宣傳措辭。相對於領臺初期、

1930 年代由日本內地看向殖民地臺灣的視角,在臺內地人有關「島都」的論述 中又呈現怎樣的「島都」意象?是本節要探討的課題。

⼀一、︑、1920 ⾄至 30 年代臺灣島內報紙呈現的「島都」意象:

以《臺灣⽇日⽇日新報》為中⼼心

1923 年,臺灣總督田健治郎對於東宮行啓作了以下的發言:「歷代總督都無 法掃除此障礙(內台⼈人間意志、︑、感情的疏離)。︒。然⽽而今⽇日殿下的⾜足跡來到本島,

使此障礙物忽然煙消雲散了 」265。換言之,當時日本企圖透過東宮行啓這樣 的「通過儀式」,使本島人在「內地延長主義」下,從原先僅作為法的意義上的

「臣民」,轉化為「帝國的忠臣良民」。然而,若林正丈指出,這種所謂的「通過 儀式」實際上是一種「自我欺瞞」的儀式,意即所謂的「內臺合一」只是一種宣 傳,而非事實。確實,《台湾行啓記録》中所呈現的「內臺合一」景象,並未「延 續」到(抑或未曾有過)後來島內的報導中。266「內臺合一」作為一理想性的、

帶有政治意味的宣傳,並不代表實際上的情況就是如此,反而可以從《臺灣日日 新報》中,在臺內地人記者對於臺北、或特別針對本島人市街的批評中找到許多 反例。而「島都」一詞就是這類批判的關鍵字之一。

1920 年代「島都」臺北相關的報導中,「島都」一詞常用作對於社會問題的 批判,其中亦有不少是針對本島人市街的社會狀態與衛生問題。以下要討論的是,

此一詞彙在1920 年代以後,時常與臺北作為全島第一、富有文化素養之首都的 概念相連結。以下首先以島都問題與體面、摩登現代性等幾個面向,討論對於島 都發生之事的書寫或批判,呈現時人對「島都」認識與想像的內涵。

在進分析之前,雖然第一章已約略介紹,在此必須再度注意《臺灣日日新報》

的性質。日治初期以來的在臺報紙,都設定在臺日人官吏為報紙的主要讀者群。

                                                                                                               

265 《臺灣日日新報》,1923 年 6 月 16 日。轉引自若林正丈,〈一九二三年東宮台湾行啓と「內 地延長主義」〉,頁111。

266 參見中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台湾史研究センター編,《台湾行啓記録 行啓本紀》(名古屋:

中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2009),頁 146、15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階級視線又佔了多少?在此之中同樣必須注意的是,他們針對大稻埕的批判,是 聚焦在以太平町、永樂町為主的商店街,抑或是住宅區?在報導中往往並未註明。

故必須注意樣本也是有所限制的。

以下除了揀選有關「島都」問題的報導之外,亦搜羅相關先行研究,作為實 際社會現實與書寫意象的相互對照。

下文將針對《臺灣日日新報》中與「島都」的社會問題報導進行分析。事實 上,其中所批判的問題,包括衛生(傳染病與便所)、治安(無賴漢)問題,以 及由衛生問題所衍生出對於市民素養之批判,不僅存在於《臺灣日日新報》當中,

本章後半部所分析的《大阪朝日新聞》臺灣版,以及第四章所分析的臺灣人知識 份子所主導的《臺灣新民報》中的記述,也都有不少的批判。在分析不同報刊中 對於「島都」的記述、視角之差異之前,本文首先以橫跨日治時期最長時間、最 普及的本島最大報《臺灣日日新報》作為分析對照的座標。

(一)近代都市問題:衛生與疫病

如前章所述,日治初期以來,日本統治者首先要面對的即是惡劣的衛生環境。

衛生相關的政策與工程,從1896 年後藤新平提出〈臺灣鴉片漸禁令〉,以及同年 10 月頒布的《臺灣傳染病預防規則》之外,即是後來巴爾頓所設計的下水道工 事。其中,《臺灣傳染病預防規則》確認了八種法定傳染病,即:鼠疫、天花、

霍亂、傷寒、腸傷寒、痢疾、白喉、猩紅熱,並明訂防疫措施。

劉士永指出,日治時期的公共衛生觀念至少經歷了三次轉變:1895 年前後 受到當時西歐流行各種病因學影響,反映在重視衛生工程與建築規劃,以及個人 行為矯治等。1900 年左右,日本學者提出「熱帶風土論」,將熱帶地區高溫高濕 的狀態視為使內地人「不健康」的因素。大約到1910 年代後,細菌論逐漸取代 了過去的觀念,也就是認識到健康的標準並非由肉眼所見的主觀判斷,而必須仰 賴儀器與化學藥劑,此後的衛生論重心也變成了切斷感染途徑、消滅病菌並增強 人體免疫力。271

1920 年以前,臺北市人口變動大,而其中幾年呈現負成長的原因,即是法 定傳染病。相對於鼠疫和霍亂,傷寒死亡率沒那麼高,但患者染病歷時較長,會 增加傳染機會。272並且,根據日治時期臺灣人死亡總數與死因統計,法定流行性 傳染病在臺灣人死因中所佔比例並不大。雖然在1911 至 1916 年間,傷寒一度造 成了死亡率的增加,不過最主要的鼠疫已在1918 年完全被撲滅後,法定傳染病

                                                                                                               

271 劉士永,〈“清潔”、“衛生”與“保健”——日治時期臺灣社會公共衛生觀念之轉變〉,《臺灣史研 究》,8:1(2001.10,臺北),頁 56-57、66-67。

272 溫振華,〈二十世紀初之臺北都市化〉,頁 132-140。

劉士永,〈日治時期臺灣地區的疾病結構演變〉,《新史學》,13:4(2002.12,臺北),頁 187。

274 劉士永,〈日治時期臺灣地區的疾病結構演變〉,頁 204-20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年代中葉,傷寒傳染病問題被稱為是「島都之恥」,除了是傳染病中尚而未決的 之外,亦可能是在臺北三市街尤其嚴重的緣故。甚至到1935 年的臺灣始政四十 週年紀念博覽會時,臺北市當局仍為了傷寒防疫問題而戒慎恐懼地準備。281

值得注意的是,自日本統治以來,傷寒與其他法定傳染病的一個不同之處,

在於患者一直都是內地人高於本島人,甚至在1920 年以後成為在臺內地人的主 要死因之一,而且發生地多在市街,特別是臺北三市街。在臺內地人之所以罹患 率較本島人高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不適應臺灣氣候造成體質虛弱,一方面是吃 生食的飲食習慣剛好符合傳染途徑。282在臺內地人較高的死亡率,或許也是內地 人記者在報導傷寒時,會使用強烈的用語「恥辱」的原因所在。

事實上,傷寒並非僅是1920 年代的臺灣、臺北所面對的問題。傷寒問題與 都市人口急速增加的情況有關。例如,進入二十世紀之後東京市,相對於幕府時 期的江戶有更急速的都市化現象,過多的人口造成環境不堪負荷,1910 至 20 年 代初期傷寒的案例增加許多,並且到了1923 至 24 年罹患率又大幅增加,原因在 於由於關東大震災後,下町許多房子倒塌,倖存的人們集中於臨時木板房避難,

又因水道等衛生設備之不全,導致衛生狀態的惡化。甚至,相對富裕的山手住宅 地區發生傷寒的情形,還比工業地區還多。這顯示即便居民社經地位較為優越,

並不等同衛生環境一定比較好,原因在於主要問題還是作為感染源的水源與食物。

283因此,即便是在同時代的東京,傷寒傳染病也是一項嚴峻的問題。

回到這些批判的報導本身,這些記者稱傷寒是「島都之恥辱」。並且他們是 在臺內地人,其評斷臺北衛生清潔問題的標準為何?

生長於臺灣的竹中りつ子,在回想終戰時26 歲的自己,引揚回到母國日本 的記憶時,提到了一段對過往的回顧:

在我就讀⼩小學校、︑、⼥女學校284時,校⽅方曾經招募有志者到內地修學旅⾏行,但

⼀一次都沒參加過的我,在引揚之後才第⼀一次⾒見到母國的樣⼦子。︒。在⼩小學校時,

有⼀一名參加過內地修學旅⾏行的同學,曾經很驚訝地這樣報告:「在內地啊,

內地⼈人當中也有苦⼒力在汲取、︑、清倒糞尿喔!」殖民地出⽣生的第⼆二代,在成

⾧長的過程中都是深信⽇日本⼈人是沒有苦⼒力、︑、也不會汲取糞尿的,因此當時確 實是像是聽到⼀一個全新的發現。︒。285

                                                                                                               

281 〈開催期間中は特に市內の防疫に萬全を期せよ〉,《臺衛新報》,37(1935.02,臺北),頁 16。

282 董宜秋,〈臺灣「便所」之研究(1895-1945 年)——以「便所」興建及汙物處理為主題〉,

頁34-38。

283 永島剛,〈感染症統計にみる都市の生活環境:大正期東京の腸チフスを事例として〉,《三田 学会雑誌》,97:4(2005.01,東京),頁 541-559。

284 即臺北第二高等女學校。

285 竹中りつ子,《わが青春の台湾》(東京:図書出版社,1983),頁 167。轉引自顏杏如,〈植 民地都市台北における日本人の生活文化:「空間」と「時間」における移植、変容〉,頁9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當時的殖民地政府,為了解決在臺內地人第二代可能會面臨對季節、氣候感 受力遲鈍的問題,從1910 年代後半開始,推動由內地人兒童所就讀的小學校方 面舉辦「內地修學旅行」,透過讓「灣生」兒童認識「內地風景」,來培養他們的 感受力以及對母國的認識。286

這段記述,顯示雖然在臺內地人注重對於第二代的教育,以避免在臺灣出生、

成長的他們與母國日本之間的連結逐漸轉弱,但是這樣的教育的內容,或與他們 所見的「事實」有所衝突,或進一步說可能有「想像」的成分,將母國與內地人 視為高等的、優越的。雖然竹中這段記述,所欲強調的重點是「其實內地人也有 當苦力者」,不過亦可以從中窺見內地也有苦力專門汲取糞尿此一事實。那麼,

或許可以進一步推測,1930 年代前後《臺灣日日新報》對於臺北衛生問題的批 判,其實可能也是用了實際上高於內地水準的標準在衡量。

2. 公共廁所問題

如上所述,由於傷寒的傳染途徑,使得傳染病問題與市容有緊密的關聯。而 衛生問題,也出現在另一位灣生的記述當中。大坪敏夫出生於1923 年(大正十 二年)的臺北市川端町205 番地,當時川端町還是住屋稀少的田園地帶。他在刊

如上所述,由於傷寒的傳染途徑,使得傳染病問題與市容有緊密的關聯。而 衛生問題,也出現在另一位灣生的記述當中。大坪敏夫出生於1923 年(大正十 二年)的臺北市川端町205 番地,當時川端町還是住屋稀少的田園地帶。他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