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島都」誕生之前

第二節 市區改正與「島都」的出現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市區改正與「島都」的出現

在臺北成為「島都」以前,來自日本內地記者的記述中,正面的驚嘆與負面 的評價同時並存。而隨著「兒玉—後藤」體制以來統治根基逐漸穩固,以及數次 市區改正的施行,將臺北打造為統治者所在的政治、經濟中心。不過,如前所述

「島都」的出現,既非與日本殖民者開始統治的時間同步,亦非隨著1920 年與 行政區劃上「臺北市」出現的時間同步,而是進入1910 年代後在《臺灣日日新 報》中登場。在本節首先要探討的是,在怎樣的時代背景下,特別是1900 至 10 年代,造就了「島都」出現的環境?

由於日本統治後,島內行政區劃經歷多次更替,直到1920 年與內地同步、

實施州郡(市)街庄制後,才穩定持續至1945 年終戰。市制意義上的「臺北市」

雖至1920 年以後才成為正式的行政區劃名稱,然而在縣制(1895-1901)、廳制

(1901-1920)時期以大加蚋堡為主的區域,89新聞報導中已偶爾會出現「臺北市」, 用以描述在總督府的規劃下,已逐漸發展成熟的市街。

日本自1895 年領有臺灣,並將總督府設於臺北,使臺北成為實質的統治中 心。然而,「島都」臺北一詞卻非自日本領台之後就出現,反而是十幾年之後、

市制實施以前的1910 年代,才首度出現於本島最大報《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 中。由此可見,「島都」的出現,既非與日本殖民者開始統治的時間同步,亦未 與行政區劃上「臺北市」出現的時間同步。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怎樣的時代背 景下,造就了「島都」的出現?

由於「島都」一詞並非公文書用語,又就現有的史料而言,並未有專門討論 關於「島都」一詞何時出現、為何出現的公文書、報導或記載。因此在討論此一 詞彙所呈現的意象以前,本文首先爬梳臺灣總督府對臺北實行的統治與計畫的內 容,以及1910 年代日本帝國發展的狀況,試圖釐清「島都」誕生於怎樣的時代 背景。並於本節的最後,討論「島都」剛出現時所呈現的意涵。

⼀一、︑、臺北市區改正的各階段

就東亞的局勢而言,1905 年在日俄戰爭中取得勝利的日本,開始構築出對 於臺灣、朝鮮與滿洲的支配。1910 年 8 月日韓合併後,日本進入了同時領有兩

                                                                                                               

89 臺灣總督府財務局稅務課、臺灣日日新報社,《新舊對照管轄便覽》(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

1921),頁 1-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個海外殖民地的階段。90

另一方面,日治時期臺北的空間規劃,大致上經歷了幾個重要的轉折。日本 都市計畫史學者越澤明認為,臺北日治時期的都市計畫大約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是「市區改正計畫」,著重於於改善臺北的衛生環境,以及整備基礎 建設;第二個部分則是以開發郊外地帶為目的,1932 年臺灣總督府公布「大臺 北都市計畫」以後的時期,而二者的相關規定,都適用至1936 年總督府公布「臺 灣都市計畫令」為止。

1896 年 8 月,巴爾頓受到當時的衛生顧問後藤新平的推薦來臺考察,並向 總督府建議進行下水道工程,受到採納。後來府前街、府後街、北門街的下水道 的完成,順利改善了原來惡臭四溢的不良的衛生環境,這即是第一次臺北市區改 正的成果。日治初期至1910 年前後,如前所述,規劃事業內容主要是解決以疾 病蔓延為主的公共衛生問題。在建立上下水道、家屋清潔等計畫以後,到1909 年頒布了上水道規則,1911 年公佈《市場取締規則》創設公共市場,至此,這 一階段大致完成。91

1898 年 3 月,後藤新平來臺任民政長官,同年 4 月總督府下設臺北市區改 正委員會,承辦設計與調查工作。經審議後,在1905 年 7 月決定市區改正規劃 方針,並於同年10 月由臺北州發布第 199 號告示公布市區計畫內容。此計畫最 主要的內容包括:市區擴張為既有的2.5 倍;確定都市容納人口為十五萬人;道 路分類與層級;設置公園;拆臺北城牆、改建三線道路。921908 年開闢了新公園,

而後在1910 年至 13 年完成了拆除城牆、改建為三線道路的工程。

1899 至 1920 年代,可以說是日本統治者著眼於都市景觀與空間外在形式的 歐化樣式移植的時期。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1913 至 14 年的改建。1911 年 8 月由於一場暴風雨,三市街舊有的煉瓦(土磚)建築多數都倒塌毀損,總督府下 令展開了「都市改建」,進行府前街、府中街、府後街、文武街的房屋改建計畫。

1913 至 14 年實施市區改建,主要根據 1900 年 8 月公布的臺灣家屋建築規則,

以及1907 年公布的細則,並將臺灣原有的土角屋改為煉瓦造或混凝土的不燃建 築。艋舺、大稻埕的建築物也隨著市區改正的實施,逐漸改為二、三層樓磚瓦造 建築物。日本統治者在1910 年代將巴洛克形式風格的道路配置模式,如圓環、

輻射狀道路與棋盤式道路,取代原有的道路系統,並使用文藝復興式的磚石文理 外牆、拱圈與老虎窗等元素,於臺北主要的商業街區。

越澤民透過同時期內地、外地的比較,指出此時期臺北的街景,在同時代是                                                                                                                

90 米谷匡史,《アジア/日本》(東京:岩波書店,2006)。

91 徐裕健,〈都市空間文化形式之變遷——以日據時期臺北為個案〉,頁 91。

92 山村光尊,《臺北市政二十年史》(臺北:臺北市役所,1940),頁 543。轉引自徐裕健,〈都市 空間文化形式之變遷——以日據時期臺北為個案〉,頁 94-9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具有先進性的,「由此一來,洋溢著西式風格、排列整齊的街道於是展現在人們 的面前。像這類擁有由一定的建築模式與構造的連續式建築物所形成的中心市街 地的都市,即使在當時的日本本土,也無法找到」。93徐裕健認為,相比於1872 年東京銀座煉瓦街計畫的目標,是要在東京創造一個「小歐洲」,臺北的榮町、

表町、京町、本町改築計畫是要在臺北城內塑造一個「小銀座」,並指出這種歐 風都市空間的塑造,象徵殖民政權透過近代化的都市空間計畫,展示其殖民地經 營成果,並期望獲日本中央支持,亦達到震懾臺灣本地人的效果。94

圖 6 臺北市區改正(1913-14 年)前的內地人市街

資料來源:臺灣總督府,《臺灣統計要覽》(臺北:臺灣總督府,1914),藏於國立臺灣大學圖書 館「臺灣舊照片資料庫」,http://photo.lib.ntu.edu.tw/pic/db/search.jsp。(最終瀏覽:2019/8/20)

                                                                                                               

93 越沢明,〈台北の都市計画 1895-1945 年〉,《日本土木史研究発表会論文集》,7(1987.06,東 京),頁121-132。中譯文:越澤明著、卞鳳奎譯,〈臺北的都市計畫——一八九五-一九四五年 日據時期臺灣的都市計畫〉,《臺北文獻直字》,105(1993.09,臺北),頁 123-146。

94 徐裕健,〈都市空間文化形式之變遷——以日據時期臺北為個案〉,頁 97-98。事實上,臺北在 1922 年才實施町名改正,榮町、表町、京町及本町為改正後之稱呼。此四地對應原有街名,參 見橋本白水,《臺北市町名改正案內》(臺北:南國出版協會,1922),頁 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7 臺北市區改正後的內地人市街

資料來源:臺灣總督府,《臺灣統計要覽》(臺北:臺灣總督府,1914),藏於國立臺灣大學圖書 館「臺灣舊照片資料庫」,http://photo.lib.ntu.edu.tw/pic/db/search.jsp。(最終瀏覽:2019/8/20)

圖 8 臺北市區改正前的大稻埕

資料來源:臺灣總督府,《臺灣統計要覽》(臺北:臺灣總督府,1912),藏於國立臺灣大學圖書 館「臺灣舊照片資料庫」,http://photo.lib.ntu.edu.tw/pic/db/search.jsp。(最終瀏覽:2019/8/2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9 臺北市區改正後的大稻埕

資料來源:臺灣總督府,《臺灣統計要覽》(臺北:臺灣總督府,1912),藏於國立臺灣大學圖書 館「臺灣舊照片資料庫」,http://photo.lib.ntu.edu.tw/pic/db/search.jsp。(最終瀏覽:2019/8/20)

⼆二、︑、「島都」⼀一詞的出現:

以 1910 年代《臺灣⽇日⽇日新報》為中⼼心

如上所述,臺北歷經數次的市街改正,到了1910 年代,大抵奠定了日後臺 北的都市格局與市街景觀;加上本章第一節所述,日本統治透過象徵近代國家權 力運作的一系列精密的調查與基礎建設,就是蘇碩斌認為1900 至 10 年代三市街 已轉型為「一個臺北」、從「前近代社會」進入「近代社會」的主要依據。95雖 然本文在第一章已經指出,蘇碩斌以1910 年代作為劃分「前近代/近代」的時 間斷線是過於武斷的,然而同時也必須承認,確實進入1910 年代以後,臺灣總 督府對臺灣社會的調查與統治、臺北市區改正的進展均達到一定的成果。

同樣也是在1910 年代,過去不曾出現的「島都」一詞,開始現於臺灣本島 最大報、具有「御用紙」色彩的《臺灣日日新報》中。而且,最初並非專指特定 的地理區域,特別是在1910 年代前半期,「島都」一詞主要具有風景之書寫、官 衙與學問之中心、泛指「全島的都市」等三種意涵。約到了1910 年代後半,才 逐漸形成指涉「臺北」此一地理區域的輪廓。

                                                                                                               

95 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頁 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島都」登場:景的書寫

「島都」一詞首次出現在《臺灣日日新報》中,是在1910 年 11 至 12 月。

首先出現的是〈時事小言 立冬〉:96

過て島都の曉霜⽩白きを⾒見る 涼冷⼈人に快くして⾏行事は 即ち茶季を終 る

這樣的描寫,是為針對時季變化、景的書寫,與而後12 月 17 日的〈時事小 言 雨期〉有異曲同工之妙:97

⾬雨期の清麗昨の如き 稀れに猩々⽊木の紅次第に增して 島都の季は⼩小 六⽉月也

除了自然景色之外,12 月 20 日的〈時事小言 島都〉,98更描寫風氣清爽之 夜,一群作家齊聚一堂之情景:

清宵に會して 操觚者⼤大に飲む談ずるなく 歌ふなく泣くなく唯笑へ り

僅以文意,實際上難以直接斷定此三則的「島都」即是指臺北,不過可以推知,

皆是指特定的地理區域。同時,由此可以觀察到,「島都」首次出現,是在「時 事小言」此一專欄,作為吟詠景色、文學書寫的用詞,焦點在於季節景色、宴席 上的行事,島都本身的樣貌只是作為背景而沒有被形容出來。

(二)官衙、學問及實業之中心

就在《臺灣日日新報》首次出現關於島都景的書寫的同時,12 月 17 日的「無 弦琴」專欄中,首句便寫道:「臺北是島都,島都是官衙、︑、學問、︑、實業的中⼼心是

⾃自然的定數(臺北は島都である、︑、島都が官衙、︑、學問、︑、實業の中⼼心たるは⾃自然の

⾃自然的定數(臺北は島都である、︑、島都が官衙、︑、學問、︑、實業の中⼼心たるは⾃自然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