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節 問題意識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或批評臺北都市問題,即是立基於對於臺北都市地位的推崇:

臺北市是臺灣的島都、︑、市政上種種的施設、︑、⽐比較其馀的都市像新⽵竹、︑、臺中、︑、

臺南、︑、都稱 為較完美⿑齊儲。︒。旅⾏行的⼈人們、︑、誰不讚美是現代化的都市呢?5

上述這段引文看得出其對臺北的批評,乃是立基於對於臺北都市地位的推崇 上。

若再整體地觀察日治時期在報紙、期刊中出現的「島都」,可以發現值得注 意的一點,同樣也是本文即將討論的一個現象是,由在臺日人(內地人)的出版 品,以及由本島的知識份子所創辦的報刊中,同樣針對「島都」臺北,呈現了兩 種不同的書寫方式——前者以「島都」作為稱頌臺灣總督府建設成功的論述關鍵 字,後者或同樣同意「島都」臺北的近代化建設,同時也批判統治者對本島人的 差別待遇。雖然一報刊並不一定只代表一種立場與聲音,故不得忽視在同一報刊 下亦有不同的投書者,不過,從上述的例子其實可以看到一種現象:「島都」一 詞可以說,同時反映了在臺日人與本島人各自對於臺北市作為首都樣貌的期待。

除了在臺內地人或本島人針對「島都」的書寫具有差異性之外,到了1930 年代,可以從報紙、期刊等史料中可以觀察到,它們似乎同時還具有一種共通性:

即是「有文化的」、「近代化」的意象。這是本文即將要探討的論點。

然而,作為殖民地臺灣首都的「臺北」,就在領臺初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島 都」了嗎?恐怕並不是。如前所述,「島都」一詞雖在1920、30 年代以後,經常 作為臺北的代名詞,然若以日治時期臺灣最大的報紙《臺灣日日新報》為例,該 詞事實上最早在1910 年代才出現,最初主要用於景的書寫,同時也用以指涉全 島官衙、學問、實業的中心,或泛指「全島的都市」。此時期,「島都」並非專指 臺北。然而在十幾、二十年後,此一詞彙在報紙中的數量才大幅增加,使用的文 脈亦產生了轉變,特別在1910 年代後半後逐漸有明確的地理範圍指涉——作為 臺北三市街的代名詞,也是自此以後才開始有了如前所述,隱含「文化」、「近代 文明」的意涵。

第⼆二節 問題意識

本文選擇以臺北為研究對象的原因如下。首先,自十九世紀中葉以來,當時 處於清朝統治下的臺北,已成為北臺灣的政治、經濟中心。並且,自1895 年臺 灣因《馬關條約》自清國割讓予日本以後,即成為日本統治者在殖民地臺灣的首                                                                                                                

5 〈臺北市三大問題 第一街道!第二公園!第三市場!〉,《臺灣新民報》,324(1930.08,臺北),

頁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都。自1910 年代以後,開始被稱為「島都」的臺北,與日本帝國中心的「帝都」

東京遙相對應,在島內被建設為最「近代」的都市,並成為日本內地的官員、觀 光客注目的焦點、關心的所在。另一方面,臺北亦是在臺日本人比例最高的都市。

由此,以臺北為例,更可窺見當時在臺內地人與本島人之間的關係,以及他們對 於在地社會抱持著怎樣的視線。

既然以臺北為研究對象,那麼以作為貫串本文主旨的「島都」關鍵字的意義 何在?史料中的「島都」一詞,可以說同時呈現了①日本帝國內部「內地→殖民 地」、②臺灣島內「各地域→殖民地首都」的兩種視線。並且,若進一步深究這 些史料,可以發現圍繞「島都」的討論與該詞背後的文脈,往往與當時的人們對 於「近代」的理解與議論緊緊相扣。

在日文中,「島」(しま)此一字詞,除了指在地理意義上,四周被水圍繞的 陸地(包括與本土以海相隔,或位於湖水中的狹小陸地)之外,也用以指涉被一 般社會區分開來的特定地域。6而由日文所誕生的「島都」一詞,最初亦被寫為

「島の都(島之都)」,亦即「(臺灣)島的都市/首府」之意。換句話說,「島都」

一詞呈現了明明位於帝國「邊緣」(島)、卻是「中心」(都)的緊張感。

圖 1 日本領域膨脹圖(明治、大正時期)。隨著日本領域的擴張,直至 1941 年大平洋戰爭爆發 以前,臺灣可以說是位於日本帝國的邊緣。

資料來源:東京開成館編輯所,《標準日本地図》(東京:東京開成館,1929),頁 3。

                                                                                                               

6 松村明編,《大辞林》第三版(東京:三省堂,2006),頁 1124。

知識份子在明治以來日本國家形成為「差序式吸收(differential incorporation)」9 的狀態下,部分採取了靠向西方文明、批判日本「不完全的近代」的路線有關?

這樣的問題,是在過去有關日本帝國及其殖民地(臺灣)研究中,較少被論                                                                                                                

7 越沢明,〈台湾.満州.中国の都市計画〉,收於大江志乃夫編,《近代日本と植民地 3 植民 地化と産業化》(東京:岩波書店,1993),頁 183-241。

8 比較的基準主要是作為臺灣總督府御用報的《臺灣日日新報》、內地人發行的期刊與雜誌,以 陲領土進行「先同化(文化)、後整合(政治)」的民族建造(colonial nation building)。吳叡人,

〈福爾摩沙意識型態——試論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民族運動「民族文化」論述的形成(1919-1937)〉,

《新史學》,17:2(2006.06,臺北),頁 127-218。參見下文對於「殖民地近代性」概念的注解。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及的。有關殖民地臺灣在日本帝國下的位置,除了在日本近代史研究中,作為日 本第一個海外殖民地的臺灣,在這個意義上於日本史的書寫中佔有一席之地之外,

亦有不少關於日本的外地/殖民地論文集,將日治臺灣以個案的方式收錄其中,

岩波書店所出版的《岩波講座 近代日本と植民地》系列書籍即為一例。不過,

目前以殖民地都市的意象作為探討內地與殖民地的互相影響為主軸的研究,並不 在多數。因此,本文希望透過具有「位於帝國邊緣的文明中心」如此語感的「島 都」一詞,去分析、比較日本帝國本土的內地人、在臺內地人與臺灣人匯聚於「島 都」的視線與論述,並以日本帝國史研究與殖民地臺灣史之間的「認識」研究,

作為本文切入的視角,而「島都」一詞,則作為討論時人對於「近代」認識的主 軸與關鍵字。至於「近代」在既有研究中的定義,將在本章第四節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