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920 年代內地視角中呈現的 「島都」意象

第三章 1920 年代以後「島都」的特性 及其意象變化——內地人的視角

第二節 1920 年代內地視角中呈現的 「島都」意象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節 1920 年代內地視⾓角中呈現的

「島都」意象

承前所述,進入1920 年代以後,隨著日本中央殖民地統治方針的改變,「島 都」在帝國空間下所佔的位置、它被觀看、描述與呈現的方式,是本節要探討的 課題。同時,在「島都」這個語詞出現以後,經歷1923 年的關東大震災及至 1930 年左右完成的「帝都復興」計畫,作為帝國中心的「帝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內地視角的報紙上呈現出的「島都」意象,是否反映了帝國的內部視線的改變?

⼀一、︑、1920 年代島內書籍出版品中的「島都」

1920 年代以後,在內地延長主義的背景下,殖民地臺灣的「島都」作為日 本帝國之下都市的語感,逐漸強化,可以說表現在在臺灣島內的書籍中。本文主 要聚焦於皇族視察出版品與日人記者橋本白水所撰《島の都》。它們雖然並非由 臺灣總督府相關單位、或臺北市役所出版的宣傳刊物,不過可以說均不脫官方的 立場——前者為由日本皇族至外地(殖民地)之巡視,所象徵之帝國權威的建構,

而出版的紀念刊物;後者雖宣稱自身與那些州廳、市役所編纂的書籍不同,並非 為了宣傳市內各階級而撰,193在行文上也有不少「我們的殖民地(我が植民地)」 這樣的呈現。因此本文將此二類書籍列為帶有官方的立場。

另一方面,《臺灣日日新報》雖同樣被認為是臺灣總督府的「御用報」,但與 述所舉書籍的差異包括,在撰寫者方面,撰寫報導的記者多為不具名、或為讀者 投書,並非所有的報導都是同一人的聲音;在內容方面,由於為每日發刊的日報,

新聞內容涵括了社會上的大小事件,「島都」一詞作為描寫臺北的社會問題或最 新建設,常常被使用。

因此,本節主要以帶有官方立場的書籍,與《臺灣日日新報》為例,分析 1920 至 30 年代,這些作者書寫與「島都」相關的報導或論著,呈現出的「島都」

意象。

臺灣的圖書出版流通情形,雖然原先並非沒有臺灣人經營之漢文書店,以及 日本人經營的日文圖書書店。大約進入1930 年代以後,才由於日文教育之普及,

新式書店開始從日本國內引入日文圖書,同時在臺日本人經營的書店,從早期的 經銷業務、出版少量與殖民地統治相關調查資料等參考書類模式,轉變為日本書                                                                                                                

193 橋本白水,《島の都》,序言無頁碼。

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頁 21-29、102-103。

195 蘇碩斌,〈日治時期臺灣文學的讀者想像:印刷資本主義作為空間想像機制的理論初探〉,收 於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編,《跨領域的臺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家臺灣文 學館,2006),頁 81-116。

196 陳煒翰,〈日本皇族的殖民地臺灣視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陣歿之地等)。200

1920 年代,殖民地統治方針進入一新階段,以及當時日本中央透過東宮皇 太子行啓向殖民地臺灣構築出「帝國中央—殖民地地方」的帝國空間感,而「島 都」一詞在這個背景下成為當時出版品中的用字,例如,自1923 年皇太子東宮 行啓以後的皇族來臺,相關紀念出版品中均以「島都」作為臺北市的代稱。201

這樣的使用法當然有其意義。雖然在每本紀念書籍當中,「島都=台北」這 樣代稱的比例不高,通常僅作為標題使用,但作為標題本身即使「島都」一詞有 了象徵意義。同時,從1895 至 1920 年已經過了 25 年,透過教育體系也培養出 了一個能使用日語讀寫的本島人世代。「島都」意象已經可以開始透過出版品,

傳播給這群日語識字階層,甚至透過這群人再傳播給不識日語的人們。

(二)橋本白水《島の都》

記者橋本白水於1926 年出版的《島の都》,可以說是第一本以「島の都(島 之都)」為題的專著,為當代研究者研究「島都」臺北所具有的現代性裝置,時 常引用的史料。相對於「島都」為音讀(讀作「とうと」,戰前日文拼作「たう と」),「島の都」為訓讀,日文拼作「しまのみやこ」,「都」可譯作首都或(具 有某種特徵的)都市。

橋本白水在此書序言中提到撰寫此書的目的:

臺北⼈人⼝口已達到⼆二⼗十萬,然⽽而⾄至今卻沒有任何公開出版、︑、通俗易讀的臺北 案內書,也並未有能提供從內地來的⼈人島都真實情況的資料。︒。雖然州廳、︑、

市役所也正在進⾏行編纂,然⽽而卻是為有助於宣傳臺北市內各階級的介紹,

僅有隔靴搔癢之感。︒。202

內容方面,首先介紹日本領臺以前臺灣的歷史、臺北市的沿革(城內、萬華 與大稻埕)、今日臺北的現狀、名勝與舊跡,總督府的財政狀況、銀行與各會社 的情形與人物,並以「官人之島」為題介紹總督府與地方廳官員,臺北市的議員 和町委員。接著以地區區分,先後介紹了銀座通、京町到大和町、三線道路一周、

「臺北的歡樂地」西門、新起町到若竹町、大稻埕、淡水河畔。後又介紹了臺北 州的人口、行政機關、財政、產業等概要,臺北的社交團體、學校、官員與民間 人士、消防組,以及「島都的花柳界」,和「臺北的不夜城」萬華。

此書除了介紹市制實施以後臺北市的歷史、總督府與民間有力人士等官商概                                                                                                                

200 若林正丈,〈一九二三年東宮台湾行啓と「內地延長主義」〉,收於大江志乃夫編,《岩波講座 近代日本と植民地2 帝囯統治の構造》(東京:岩波書店,1995),頁 87-119。

201 當然,東宮行啓的地點並不限於臺北。陳煒翰分析日治時期皇族蒞臺,「必符合三大前提且於 某時點符合五大要素最少一個選項之地」;各都市也在這場盛會當中,為了奉迎而新設的建築空 間,以及出現奉迎門、街町奉迎裝飾、集會空間等三項空間元素。吳馥旬,〈由1923 年裕仁皇太 子臺灣行啟看都市空間之變化〉(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2005)。

202 橋本白水,《島の都》,序言無頁碼。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況之外,也記述了臺北各地區的街道、特色與名勝。值得注意的有以下二點:

首先,其行文中不僅常將臺北與日本內地都市的情況作比較,並以這種方式 介紹臺灣、總督府所在地的臺北在日本帝國下的位置:

與內地的九州、︑、四國與北海道不同,由誠惶誠恐承蒙天皇印綬的親任官駐 在於此。︒。其下有三⼗十位敕任官,為偉⼤大的總督政治。︒。203

其不言「殖民地」,且將臺灣與屬於內地但同為島嶼的四國、北海道、九州並列,

更凸顯了1920 年代日本以同化主義、內地延長主義作為統治外地基本方針的氛 圍。

其次,相對於1910 年代的《臺灣日日新報》中,「島都」除作為景的書寫、

全島之都市,以及臺北的代名詞,與此時橋本白水筆下的「島都/島の都」,兩 者意義並不相同。承上所述,受到1920 年代日本對於殖民地政策的轉向,臺灣、

總督府所在地臺北如何被重新思考、並整合進日本帝國的框架下,可從橋本白水 於此書的序言及行文中窺見。

以上是進入1920 年代以後,日本中央對於殖民地統治方針轉向的背景,如 何影響到1923 年東宮皇太子行啟臺灣的目的與意義,又「島都」一詞具有帝國 空間下文明中心的象徵意義與與感,也在此時期強化。這與進入1920 年代以後,

「島都」一詞在報紙、期刊與書籍中出現數量之所以開始增多的理由,有密切的 關係。亦即若將臺灣視為是日本內地的延長,那麼「島都」或許就被賦予了帝國 下的一個空間角色;又政策方針的轉向或許並不會馬上影響到在島內的人們(無 論內地人或本島人)對於空間的認識,中間還必須依賴傳播媒介的報導。「島都」

就是在這樣的出版品中出現。

下文即將分別以日本內地的報紙、臺灣島內的報紙為分析對象,討論不同時 代、不同書寫者所呈現的「島都」意象的特點與異同性。不過,在此之前必須還 先注意到另一個時代轉折點,也就是東宮行啟後不到半年,於1923 年 9 月 1 日 在日本發生的關東大震災。

⼆二、︑、關東⼤大震災與「帝都」東京的變化

1923 年的關東大震災之後的「帝都復興」,與曾任臺灣民政長官的後藤新平 有很深的關係。日本經營殖民地的特質之一在於,無論地域與年代的差異,都有 著一定的計畫性和合理性。對殖民地實施都市計畫,即是社會資本整備的手段之 一,其目的除了為一邊對殖民地進行資源、產業的開發一邊統治殖民地之外,另                                                                                                                

203 橋本白水,《島の都》,頁 111-11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方面,對日本的官僚、技術人員與學者而言,殖民地正是他們施行新制度、技 術與社會體制的實驗場。因此,雖然在日本領臺初期在臺北實施的建設,如1900 年頒布重要的「家屋建築規則」,就是參考了當時日本國內重視防火與衛生的建 築規則特徵。204相對地,而這些與都市計畫、國土計畫、鐵道、水庫等社會資本 整備相關的技術和制度,也透過在殖民地實踐、發展,進而還流至內地。例如,

後藤新平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

1898 年來臺任民政長官的後藤新平,在日俄戰爭後赴任滿鐵總裁,其實力 受到認可,並於1908 年返回內地就任第二次桂內閣的遞信大臣,自此成為了內 地有力的政治家。大正時期,內地的大都市面臨人口增加、產業發展問題,但相 應的基礎建設卻未完備,新此產生連帶的都市問題。1917 年內務省設都市計畫 課、同年創設都市研究會、1919 年制定都市計畫法、1922 年創設東京市政調查 會,以及在1923 年關東大震災以後,從 1923 至 1930 年的「帝都復興事業」,都 是由後藤新平所領導。205

1930 年,水野鍊太郎在後藤新平的一周忌追悼會如此說道:

(後藤伯爵)在內務⼤大⾂臣任內,優先考慮的是帝都的改造事業。︒。 若將 時間追溯⾄至更早,建設帝都的動機,是從在臺灣擔負經營新領⼟土的時候開 始的。︒。 當時臺灣各都市都⼗十分雜亂荒涼。︒。後藤伯爵當時以民政⾧長官的

(後藤伯爵)在內務⼤大⾂臣任內,優先考慮的是帝都的改造事業。︒。 若將 時間追溯⾄至更早,建設帝都的動機,是從在臺灣擔負經營新領⼟土的時候開 始的。︒。 當時臺灣各都市都⼗十分雜亂荒涼。︒。後藤伯爵當時以民政⾧長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