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日治時期的「島都」臺北意象與「近代化」論述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日治時期的「島都」臺北意象與「近代化」論述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8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日治時期的「島都」臺北意象與「近代化」論述.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指導教授:李⾐衣雲博⼠士 研究⽣生:李京屏. 中華民國 108 年 7 ⽉月. DOI:10.6814/NCCU201900961.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1900961.

(3) 謝辭 首先必須感謝指導老師衣雲老師,總是很精準地指出我在思考與寫作上的盲 點與錯誤。還記得碩二時修老師的必修課,雖然每週二中午都緊張到胃痛吃不下 飯,但同時也開了一扇很大的、認識知識的窗口。快馬加鞭趕論文的這幾個月, 自己心中是對老師充滿了抱歉與愧疚,也更加感謝老師在這段路程的用心、敦促 和包容,讓這本論文最後得以順利完成。感謝擔任口試委員的寶寧老師、杏如老 師,針對論文初稿的整體架構與問題意識,提出許多懇切的批評和修正方向,使 這本論文,能從一棵雜草叢生的樹慢慢修剪成比較好看的形狀。 開始注意到「島都」一詞,是碩一修麗榕老師的「臺灣近代史」課程時閱讀 史料後的發想。修課結束後,老師還針對我的研究構想提出一些重要的意見,還. 政 治 大. 給予我一年擔任科技部計畫研究助理的機會。非常感謝老師一直以來的關心和照. 立. 顧。. 還有這幾年來互相扶持的好夥伴們:亞軒、仟慈、廷貞與英泰學長,好多的. ‧ 國. 學. 一起吃四川、再吃明池,垃圾話不間斷幾個小時的回憶,都謝謝有你們一起創造。 跟亞軒在一起時總是很放鬆,畢業後還是要一起去唱歌,你最可愛了。留學的前. ‧. 輩仟慈,有許多我要好好學習的地方。總是真心誠意的廷貞,謝謝一直都不吝給 予溫暖關心。英泰學長從在臺史所修課到東大交換期間,一次次給予我的報告很. y. Nat. sit. 多建議,可以說參與了這本論文從無到有的過程。. al. er. io. 謝謝政大臺史所的老師們,願意給予我到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科交換一年. n. 的機會,讓我能在這短短一年的時間開拓自己的視野。在東京期間,謝謝川島真. Ch. i n U. v. 老師和若林正丈老師,針對我的研究構想給予寶貴的提點,讓我能儘速修改研究. engchi. 過程中的問題。研究會上學長姐們的提問與建議,也讓我獲益良多。 在東京的一年,好像開始戴上了一副新的眼鏡,改變過去看待事物的方式, 也開始把「感激」當作是一件必須慎重看待的事。比如說,自己的研究主題在能 有周全思慮、能拿出稍微可以端上檯面的構想以前,勢必一再受到許多提問和挑 戰。而在這樣散亂、不成熟的階段時,仍然願意花費時間與心思閱讀我寫下的文 字、為我梳理連自己都搞不太懂的想法和脈絡,必須特別感謝我一年來的 tutor 小野坂元,以及齊崇硯學長。一向把別人的事當作如同自己的事般慎重看待、聽 我練習日文報告、又為我修改許多日文寫作問題的乃蕙學姊,對我超級好,真的 很謝謝你給的一切溫暖。另外,對於一些細微的善意——像是在白金台宿舍的最 後一天,管理員微笑說道:「これからも頑張ってください。お元気でね!」對 於當下處於焦慮狀態的自己,好像突然充滿了能量,讓我深深記在心裡至今。 最後,感謝一直以來都對於我想選擇的科系、想讀的書、想做的事、想去的  . i  . DOI:10.6814/NCCU201900961.

(4) 地方,都無條件支持的我的家人。有你們才有現在的我。 2019 年 8 月.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 Ch. engchi. i n U. v. ii  . DOI:10.6814/NCCU201900961.

(5)  . 摘要 在一般的印象中, 「島都」是日治時期用以指稱臺北的詞彙。就此詞彙本身, 可以說同時呈現了①日本帝國內部「內地→殖民地」 、②臺灣島內「各地域→殖民 地首都」的兩種視線與空間感,並且同時具有「位於邊緣的文明中心」的語感。 本文旨在透過分析日治時期報刊雜誌中出現的「島都」意象,如何呈現、反映時 人對於「近代」的看法。 最初約在 1910 年代前半在《臺灣日日新報》中出現的「島都」,於 1915 年 以後開始專門指涉作為殖民地臺灣首都的臺北,具體的地理範圍大約是臺北三市 街,然尚未有具體的特徵或條件。進入 1920 年代以後,伴隨日本中央對殖民地. 政 治 大. 統治方針轉向內地延長主義,「島都」作為帝國空間下殖民地首都的位置,這樣 的語感與象徵意義,開始逐漸增強。由日本內地看向殖民地「島都」的視角,在. 立. 1923 年日本關東大地震及其後的帝都復興後受到影響。對比於領臺初期,來自. ‧ 國. 學. 內地的記者對淡水、臺北正負印象交雜的記述,以及 1930 年代的《大阪朝日新 聞》臺灣版一系列對於「未完成的島都」的議論與批評,顯示隨著時代的變遷,. ‧. 人們對於「近代」的認識也不斷改變。. 在臺灣內部, 《臺灣日日新報》自 1920 年代後半開始出現許多以「島都」作. y. Nat. 為批判當時臺北社會問題關鍵字的報導或投書,其中一方面有指出事實問題之處,. sit. 一方面亦不乏對於本島人市街——特別是大稻埕——市民素養或衛生狀態的批. er. io. 評。而從內臺的報導比較中,也看得出同時代的人對於,對於「近代都市」所應. al. n. v i n Ch 相對於內地人的視角,對抗統治當局色彩濃厚的《臺灣民報》與《臺灣新民 engchi U 報》新知識份子、與統治者關係良好的黃逢時與黃純青父子,以及具有東京生活 具備的條件有相似的價值判斷標準。. 經驗的女性黃廖桂秋,分別在社會問題、大稻埕迎城隍傳統、 「黑貓」與「黑狗」 等類似問題上有不同的看法,整體而言都是將「島都」一詞,指設向「一島之都」 的意義,並以此作為論述的邏輯。 本文指出,在日本帝國下「一島之都」的空間感,以及「島都」作為「全島 之首都」 、 「最為進步的都市」這樣的意象,共同存在於在在臺內地人、在日本國 內的內地人,或是臺灣知識份子的論述中。「島都」一詞反映了內地人、在臺內 地人與臺灣知識份子各自對於「近代」的認識與思索。.  . iii. DOI:10.6814/NCCU201900961.

(6)  . ⽬目錄 謝辭.................................................................................................................................i 摘要.............................................................................................................................. iii 目錄...............................................................................................................................iv 圖目錄...........................................................................................................................vi 凡例.............................................................................................................................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問題意識................................................................................................ 2. 第三節. 文獻回顧................................................................................................ 5. 政 治 大. 立. 一、日治時期臺北的發展............................................................................................ 5 治. 政. ‧ 國. 學. 大 二、臺北的近代化........................................................................................................ 6 立. ‧ 國. 研究方法與分析架構.......................................................................... 11. ‧. ‧. 第四節. 學. 三、對於日治時期臺北的描寫.................................................................................. 11 一、作為人類歷史發展階段的「近代」.................................................................. 12. y. sit. y. Nat. Nat. 二、「殖民地近代性」(colonial modernity) ........................................................... 14. sit. er. a. al. hi U. he. er. n. v l C 「島都」誕生之前...................................................................................... 24 ni. io. 第二章. io. 三、近代都市.............................................................................................................. 16. ngc 從清末到日治...................................................................................... 24. n. v i n Ch 一、清末臺北的發展、定位與重要性...................................................................... 24 engchi U 第二節 市區改正與「島都」的出現.............................................................. 35 第一節. 一、臺北市區改正的各階段...................................................................................... 35 二、「島都」一詞的出現: 以 1910 年代《臺灣日日新報》為中心.................... 39 小結...................................................................................................................... 44 第三章. 1920 年代以後「島都」的特性 及其意象變化——內地人的視角....... 45. 第一節. 時代背景.............................................................................................. 45. 一、領臺初期的注目焦點:淡水、淡水河與臺北三市街...................................... 46 二、日本帝國的動向.................................................................................................. 66 第二節. 1920 年代內地視角中呈現的 「島都」意象................................... 70. 一、1920 年代島內書籍出版品中的「島都」......................................................... 70 二、關東大震災與「帝都」東京的變化.................................................................. 74.  . iv  . DOI:10.6814/NCCU201900961.

(7)  . 三、日本內地視角的「島都」:以 1930 年代為中心.............................................. 78 第三節. 在臺內地人的視角.............................................................................. 94. 一、1920 至 30 年代臺灣島內報紙呈現的「島都」意象: 以《臺灣日日新報》 為中心.......................................................................................................................... 94 二、在臺民間內地人的視角.................................................................................... 114 小結.................................................................................................................... 121 第四章. 本島民間人士的「島都」記述比較........................................................ 122. 第一節. 作為追求「近代」的手段 ——臺灣新知識份子的「島都」論述. ............................................................................................................................ 123 一、社會問題批判——將責任歸咎於市役所........................................................ 125 二、對本島一般大眾的批評.................................................................................... 132 第二節. 政 治 大. 具有「摩登」意象的「島都」........................................................ 142. 一、新知識份子對帶有「摩登」意味的黑貓、黑狗之看法................................ 142. 立. 二、具有內地經驗的本島新女性黃廖秋桂............................................................ 146 未考量本島人需求的「島都」........................................................ 150. ‧ 國. 學. 第三節. 一、「內地化」最深.................................................................................................. 150 二、誰是「島都」市民?........................................................................................ 153. ‧. 小結.................................................................................................................... 155 結論............................................................................................................ 156. y. Nat. 第五章. 第二節. 今後的課題........................................................................................ 160. n. al. er. sit. 研究結果............................................................................................ 156. io. 第一節. v. 參考文獻.................................................................................................................... 163.  .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1900961.

(8)  . 圖⽬目錄 圖 1 日本領域膨脹圖(明治、大正時期)............................................... 3 圖 2 明治二十八年(1895 年)的臺北城內............................................ 27 圖 3 劉銘傳時期臺北城內設井之處......................................................... 28 圖 4 劉銘傳時期建設之大稻埕地區街道、外僑居住地......................... 29 圖 51897 年的臺北三市街......................................................................... 30 圖 6 臺北市區改正(1913-14 年)前的內地人市街 .............................. 37 圖 7 臺北市區改正後的內地人市街......................................................... 38 圖 8 臺北市區改正前的大稻埕................................................................. 38. 政 治 大. 圖 9 臺北市區改正後的大稻埕................................................................. 39 圖 10 領臺初期的淡水港、淡水河與臺北三市街................................... 48. 立. 圖 11 銀座煉瓦街....................................................................................... 51 治. 政. ‧ 國. 學. 大 圖 12《東京朝日新聞》記者橫川省三來臺照片.................................... 52 立. ‧ 國. 學. 圖 13 紅英齋,〈東京名所日本橋京橋之間鐵道馬車往復圖〉............. 54. ‧. ‧. 圖 14 領臺初期臺北城內石坊街街景....................................................... 60 圖 15 臺灣的土角造家屋........................................................................... 62. y. sit. y. Nat. Nat. 圖 16 日本橋附近的土藏造街景............................................................... 77. a. sit. er. io. 圖 17 1935 年新竹—臺中州大地震中煉瓦造建築的毀壞狀況.............. 82. al. hi U. he. er. n. io. iv l C 年 9 月 13 n日〈島都の或るすがた〉..... 圖 18《臺灣日日新報》1930 85 ngc 圖 19 始政四十週年紀念博覽會結束之後,重建中的臺北新公園....... 91. n. v i n 圖 20 1930 年 5 月 3C 日〈島都臺北市のモダーン化情景〉版面........ 113 hengchi U 圖 21 矢崎千代二(1872-1947)畫作〈臺灣風景 戎克船〉 ........... 120 圖 22 臺北市大稻埕的城隍廟祭典......................................................... 134.  . vi  . DOI:10.6814/NCCU201900961.

(9)  . 凡例 1. 引用史料時,遵循以下基準: (1) 戰前的日文漢字,使用繁體中文。戰後出版品則保留現行日文漢字。 (2) 省略部分以. 表示。. (3) 難以判讀的字以○○表示。 (4) 原文有誤字之處,另以〔〕註明。 2. 引用之史料,除出自漢文欄/版,以及標註使用譯本者或轉引文獻之外,其 餘日文史料皆為筆者自譯。 3. 時代、年份皆以西元年為主,清朝或日本年號為輔。 4. 文中「內地」意指日本、 「本島」意指臺灣,為時代用語,不另外括號或注釋。.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 Ch. engchi. i n U. v. vii. DOI:10.6814/NCCU201900961.

(1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1900961.

(11)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緒論 研究動機. 臺灣自 1860 年代開港以後,經濟重心逐漸北移,臺北的重要性日漸增強。 1887 年,臺灣設省,然原訂的省城橋孜圖(現今的臺中)尚未建設完成,省會 官員多在臺北城辦公,因此臺北城漸成為實質的統治中心。1895 年日本領有殖 民地臺灣以後,選擇臺北為殖民地首都,並透過近代國家權力將原有的三市街整 合為一個「臺北」統治空間,是統治者在殖民地臺灣建設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也是島內最具代表性的「現代都市」 。進入 1930 年代後,更成為作家都市文學書. 政 治 大. 寫的主要對象,1也是現代大眾生活展開的重要舞台之一。 在現有的日治時期的歷史、文學研究,在論及作為殖民地首都的臺北時,時. 立. 常都會將之稱為「島都臺北」。這個詞彙不僅限於當代的研究者,實際上亦存在. ‧ 國. 學. 於日治時期的報導、期刊當中。不過,所謂「島都」並非正式的公文書用語,未 曾存在於《總督府公文類纂》或《府報》等官方文書或報紙中。. ‧. 參考 1930 年代時出版的書籍,可以發現部分介紹臺灣各區域的書寫,包括 以市、州、郡為單位,會強調各地方的區域性。例如,陳石煌於 1936 年出版的. y. Nat. 《樂園臺灣の姿》,用不同的語彙介紹全島各個都市,臺北市則是「文化燦たる. io. sit. 島都(文化光彩奪目的島都)」 ;2或同年出版的屋部仲榮《新臺灣の事業界》,其. er. 中一章〈九市の特異性を語る(談及九市的特性)〉當中,就稱「島都」為「臺. al. n. v i n Ch 全島各都市及地區的書籍中,常會有這種予以各地一個既定的印象與樣板的書寫 engchi U 灣の心臟部(臺灣的心臟)」。3在此舉的兩個例子並非個案,而是當時有關介紹. 方式。而在這樣的書寫下,「島都」就是形容臺北的一常見的詞彙。. 相對地,在能觀察到的 1920 年代至 30 年代的全島性社會及文化運動狀況的 史料、臺灣文化協會機關報《臺灣民報》、《臺灣新民報》中,也有關於「島都」 都市地位的書寫。例如批判臺北市建設不足、都市問題等。例如: ⼀一個堂堂的⾸首都,住著將近⼆二⼗十萬⼈人的臺北市,到此⽇日還沒有⼀一座「公會 堂」,致碰著各種集合,便不得不借鐵道旅館或戲館,這不但有很多的不 便實在也是近乎⼆二⼗十萬市民的最⼤大恥辱!各地⽅方⼤大概都有了,然⽽而臺北市 為何卻還沒有?也沒有聽⾒見將要建的消息。︒。4                                                                                                                . 1. 陳允元,〈島都與帝都:二、三○年代臺灣小說的都市圖象(1922-1937)〉(臺北:臺灣大學臺 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2 陳石煌,《樂園臺灣の姿》(臺北:魔島出版社,1936)。 3 屋部仲榮,《新臺灣の事業界》(臺北:民衆事報,1936)。 4 〈聖廟的建設與臺北市公會堂〉,《臺灣民報》,3:7(1925.3.1)  . 1. DOI:10.6814/NCCU201900961.

(12) 第一章  . 緒論. 或批評臺北都市問題,即是立基於對於臺北都市地位的推崇: 臺北市是臺灣的島都、︑、市政上種種的施設、︑、⽐比較其馀的都市像新⽵竹、︑、臺中、︑、 臺南、︑、都稱 為較完美⿑齊儲。︒。旅⾏行的⼈人們、︑、誰不讚美是現代化的都市呢?5 上述這段引文看得出其對臺北的批評,乃是立基於對於臺北都市地位的推崇 上。 若再整體地觀察日治時期在報紙、期刊中出現的「島都」,可以發現值得注 意的一點,同樣也是本文即將討論的一個現象是,由在臺日人(內地人)的出版 品,以及由本島的知識份子所創辦的報刊中,同樣針對「島都」臺北,呈現了兩 種不同的書寫方式——前者以「島都」作為稱頌臺灣總督府建設成功的論述關鍵 字,後者或同樣同意「島都」臺北的近代化建設,同時也批判統治者對本島人的. 政 治 大. 差別待遇。雖然一報刊並不一定只代表一種立場與聲音,故不得忽視在同一報刊 下亦有不同的投書者,不過,從上述的例子其實可以看到一種現象:「島都」一. 立. 詞可以說,同時反映了在臺日人與本島人各自對於臺北市作為首都樣貌的期待。. ‧ 國. 學. 除了在臺內地人或本島人針對「島都」的書寫具有差異性之外,到了 1930 年代,可以從報紙、期刊等史料中可以觀察到,它們似乎同時還具有一種共通性: 即是「有文化的」、「近代化」的意象。這是本文即將要探討的論點。. ‧. 然而,作為殖民地臺灣首都的「臺北」 ,就在領臺初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島. y. Nat. 都」了嗎?恐怕並不是。如前所述, 「島都」一詞雖在 1920、30 年代以後,經常. sit. 作為臺北的代名詞,然若以日治時期臺灣最大的報紙《臺灣日日新報》為例,該. er. io. 詞事實上最早在 1910 年代才出現,最初主要用於景的書寫,同時也用以指涉全. al. n. v i n Ch 臺北。然而在十幾、二十年後,此一詞彙在報紙中的數量才大幅增加,使用的文 engchi U 脈亦產生了轉變,特別在 1910 年代後半後逐漸有明確的地理範圍指涉——作為 島官衙、學問、實業的中心,或泛指「全島的都市」 。此時期, 「島都」並非專指. 臺北三市街的代名詞,也是自此以後才開始有了如前所述,隱含「文化」 、 「近代 文明」的意涵。. 第⼆二節. 問題意識. 本文選擇以臺北為研究對象的原因如下。首先,自十九世紀中葉以來,當時 處於清朝統治下的臺北,已成為北臺灣的政治、經濟中心。並且,自 1895 年臺 灣因《馬關條約》自清國割讓予日本以後,即成為日本統治者在殖民地臺灣的首                                                                                                                 5. 〈臺北市三大問題 第一街道!第二公園!第三市場!〉 , 《臺灣新民報》 ,324(1930.08,臺北), 頁 2。  . 2. DOI:10.6814/NCCU201900961.

(13) 第一章. 緒論. 都。自 1910 年代以後,開始被稱為「島都」的臺北,與日本帝國中心的「帝都」 東京遙相對應,在島內被建設為最「近代」的都市,並成為日本內地的官員、觀 光客注目的焦點、關心的所在。另一方面,臺北亦是在臺日本人比例最高的都市。 由此,以臺北為例,更可窺見當時在臺內地人與本島人之間的關係,以及他們對 於在地社會抱持著怎樣的視線。 既然以臺北為研究對象,那麼以作為貫串本文主旨的「島都」關鍵字的意義 何在?史料中的「島都」一詞,可以說同時呈現了①日本帝國內部「內地→殖民 地」、②臺灣島內「各地域→殖民地首都」的兩種視線。並且,若進一步深究這 些史料,可以發現圍繞「島都」的討論與該詞背後的文脈,往往與當時的人們對 於「近代」的理解與議論緊緊相扣。 在日文中, 「島」 (しま)此一字詞,除了指在地理意義上,四周被水圍繞的. 政 治 大. 陸地(包括與本土以海相隔,或位於湖水中的狹小陸地)之外,也用以指涉被一 般社會區分開來的特定地域。6而由日文所誕生的「島都」一詞,最初亦被寫為. 立. 「島の都(島之都)」,亦即「(臺灣)島的都市/首府」之意。換句話說, 「島都」. ‧. ‧ 國. 學. 一詞呈現了明明位於帝國「邊緣」(島)、卻是「中心」(都)的緊張感。.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圖 1 日本領域膨脹圖(明治、大正時期)。隨著日本領域的擴張,直至 1941 年大平洋戰爭爆發 以前,臺灣可以說是位於日本帝國的邊緣。 資料來源:東京開成館編輯所,《標準日本地図》(東京:東京開成館,1929),頁 3。.                                                                                                                 6.  . 松村明編,《大辞林》第三版(東京:三省堂,2006),頁 1124。 3. DOI:10.6814/NCCU201900961.

(14) 第一章  . 緒論. 另一方面,由於「島都」一詞隨著年代的不同在意義上逐漸發生微妙的變化, 而若觀察這個變化,可以發現,它和二十世紀日本帝國發展、擴張的歷程有種巧 妙的關連。例如下文將提到,隨著 1920 年以後日本中央的殖民地統治方針轉向 「內地延長主義」 ,1923 年裕仁太子行啓臺灣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並且,以此 為契機,自此以後「島都」一詞開始成為臺灣之出版書籍紀錄皇族蒞臺時的關鍵 字(參見本文第三章第一節)。從研究史的角度觀看,以具有帝國空間感的「島 都」一詞出發,應可看到二十世紀日本帝國史與殖民地臺灣史的相互交錯。 綜上所述,本文企圖從論述、觀看研究的角度,回應臺灣史書寫上「臺灣何 時進入近代」的核心問題,並旁及時人如何認識日本帝國的空間架構。從「島都」 此一關鍵字出發重探日治時期的臺北,有助於我們重新省思以下兩個問題:第一,. 政 治 大. 作為日本帝國空間下的近代都市、殖民地都市之一的臺北,自 1895 年以後如何 分別被臺灣內部的住民、以及居住於日本內地的居民認識的問題,關係到在時人. 立. 對於「近代」的理解與想像。日本帝國下的殖民地都市之一,其如何受到內地影. ‧ 國. 學. 響、如何反饋與內地的問題,在過去的研究中,主要聚焦於在殖民地去有實驗性 質的都市計畫,反過來對內地的影響。7相對地目前在人的「認識」方面之研究 仍不多,但卻也是內地/殖民地相互影響的一重要面向。可以說,「島都」的歷. ‧. 史研究,同時也是可以與日本帝國史對話的重要個案。. y. Nat. 第二,如前所述,以「島都」臺北為例,探究內地人與本島人以此為中心相. sit. 互交錯的視線,跳脫「殖民者的支配/被殖民者的抵抗」的二元論述架構,重新. er. io. 省思「他們理解的近代是什麼?」具體而言,從史料中可以得知,內地人使用「島. al. v i n Ch 對於內地人談論的「位於殖民地(邊陲)的文明中心」 e n g c h i U ,本島的知識份子又是如 何理解「島都」一詞及其背後所隱含的帝國空間架構?這個問題,是否與本島的 n. 都」一詞的數量相對比臺灣人知識份子還來得多,8由此亦可以進一步追問,相. 知識份子在明治以來日本國家形成為「差序式吸收(differential incorporation)」9 的狀態下,部分採取了靠向西方文明、批判日本「不完全的近代」的路線有關? 這樣的問題,是在過去有關日本帝國及其殖民地(臺灣)研究中,較少被論                                                                                                                 7. 越沢明,〈台湾.満州.中国の都市計画〉,收於大江志乃夫編,《近代日本と植民地 3 植民 地化と産業化》(東京:岩波書店,1993),頁 183-241。 8 比較的基準主要是作為臺灣總督府御用報的《臺灣日日新報》、內地人發行的期刊與雜誌,以 及臺灣知識份子創辦的《臺灣民報》、《臺灣新民報》。臺灣人的記述中,除了此二報之外,雖然 在漢詩或報紙投書中偶會使用「島都」,不過在目前所知的知識份子日記如林獻堂的《灌園先生 日記》、張麗俊的《水竹居主人日記》或臺南的吳新榮《吳新榮日記》,均未有稱臺北為「島都」 的記述。 9 吳叡人提出的「差序式吸收」是明治以後日本的領土擴張邏輯,即明治日本的國家菁英們試圖 將先後領有的各領土,以差序而非平等的方式,編入正在形成、擴大的日本國族體,並對這些邊 陲領土進行「先同化(文化) 、後整合(政治)」的民族建造(colonial nation building) 。吳叡人, 〈福爾摩沙意識型態——試論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民族運動「民族文化」論述的形成(1919-1937)〉, 《新史學》,17:2(2006.06,臺北),頁 127-218。參見下文對於「殖民地近代性」概念的注解。  . 4. DOI:10.6814/NCCU201900961.

(15) 第一章. 緒論. 及的。有關殖民地臺灣在日本帝國下的位置,除了在日本近代史研究中,作為日 本第一個海外殖民地的臺灣,在這個意義上於日本史的書寫中佔有一席之地之外, 亦有不少關於日本的外地/殖民地論文集,將日治臺灣以個案的方式收錄其中, 岩波書店所出版的《岩波講座 近代日本と植民地》系列書籍即為一例。不過, 目前以殖民地都市的意象作為探討內地與殖民地的互相影響為主軸的研究,並不 在多數。因此,本文希望透過具有「位於帝國邊緣的文明中心」如此語感的「島 都」一詞,去分析、比較日本帝國本土的內地人、在臺內地人與臺灣人匯聚於「島 都」的視線與論述,並以日本帝國史研究與殖民地臺灣史之間的「認識」研究, 作為本文切入的視角,而「島都」一詞,則作為討論時人對於「近代」認識的主 軸與關鍵字。至於「近代」在既有研究中的定義,將在本章第四節說明。. 治 第三節 政 ⽂文獻回顧. 大. 立. ‧ 國. 學. ⼀一、︑、⽇日治時期臺北的發展. ‧. 日治時期臺北的都市發展及都市計畫,目前已有相當豐碩的研究成果,其多 集中於殖民統治者如何規劃此一都市空間、並進行實質的統治,可以說是對日本. Nat. sit. y. 殖民地支配與實踐過程的基礎研究。. er. io. 如溫振華的博士論文〈二十世紀初之臺北都市化〉,可以說是往後日治時期 臺北發展史研究的基礎。他以臺北都市化過程為主軸,除了說明傳統三市街的發. n. al. Ch. i n U. v. 展,以及殖民統治體系在臺北的建立之外,尤其對於人口變遷、人口移入地分析. engchi. 及都市機能等面向,有詳實的實證統計與分析。在其分析年代的 1905 至 1930 年代間,不僅關注到 1920、1938 年臺北市行政區劃的調整,也能以微觀的角度 觀看城內、艋岬、大稻埕的人口組成與流動,亦將視野拉高到臺北市周邊的臺北 州七星郡,分析人口的移入地及其原因。10這樣的分析,是了解臺北市內部不同 區域,及與周邊區域之間,人與地方關係的基礎。其中有關人口在不同年代、社 會狀況的變遷,對本文而言是重要的參考資料。 另外,徐裕健的〈都市空間文化形式之變遷——以日據時期臺北為個案〉, 從建築與空間規劃的角度,著墨於日本殖民者各個階段的市區改正與都市計畫之 內容,及其背後所蘊含的意識形態。這同樣是本文在分析臺北在實質意義上成為 「島都」的過程中,必須注意統治者在硬體建設與精神層次,如何有意識地將作 為殖民地首都的臺北,打造為怎樣的都市,不可忽略的實證研究基礎。值得注意                                                                                                                . 10.  . 溫振華, 〈二十世紀初之臺北都市化〉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6)。 5. DOI:10.6814/NCCU201900961.

(16) 第一章  . 緒論. 的是,在外顯的支配之外,徐裕健亦重視潛藏的日常生活、文化習慣及其乘載的 空間現象,並以臺灣文化協會的活動為例,觀看臺灣人如何在這座城市空間中展 現抵抗。亦即,他已經注意到了人的行動與空間的關聯,即臺北同時作為殖民者 統治、本島人回應的一個空間,並指出了在臺北,除了日/臺人(區)的對立, 還有新興知識份子與「舊社會」的對立。11事實上,除了殖民統治者的政策之外, 處於被殖民側人們的抵抗或合作與反應,以及其對人民其產生的影響,亦是必須 關注的問題。12由於徐裕健的論文寫於 1990 年代,不免受當時臺灣史學界流行 的抗日論述所影響,故主要使用「支配/抵抗」的分析框架。但是他所引發,都 市作為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互動的空間此一問題,是本文要以「島都」此一關鍵字 進一步思考的。. ⼆二、︑、臺北的近代化.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與本文的問題意識最為相關的,則以提出「臺北何時進入近代社會?」在這 個主題上,蘇碩斌的論著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何謂「近代性」 (modernity)? 以現代社會學的概念而言,「近代(modernity)」是一複雜的概念,不僅包括西. ‧. 方進入工業革命以後,物質生活有很大的改變,更重要的是人的思維也產生了巨. y. Nat. 大翻轉。13本章第四節將會進行討論。. sit. 而出身社會學的蘇碩斌切入的視角,如其博士論文中所述,相對於西方以具. er. io. 有主體性的市民社會驅動、完成「從地方(place)到空間(space)」的「近代化」. al. n. v i n Ch 統治如何完成?在論文中,他提出清代到日治兩個社會基礎的變遷,分別是傳統 engchi U 的「地方社會」弱化,以及統治的「知識系統」轉換。他強調,論文之目的不在 (modernization),作為被殖民的土地、缺乏市民社會主體性的臺北,其近代化. 於詳盡搜羅所有史料,而是企圖提出社會學的解釋,即以臺北近代都市空間之出 現為例,關注:一、國家與地方社會的互動如何在空間的認知上展現?同時以「地 方/空間」的對比作為解釋「近代化」的理論基礎;以及二、「知識/權力」如 何透過「空間」的部署,來展現空間的可視化與均質化。14                                                                                                                 11. 徐裕健,〈都市空間文化形式之變遷——以日據時期臺北為個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土木 工程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 12 參考 Brenda S.A. Yeoh 著、米家泰作譯, 〈植民地化される側の歴史地理〉,收於ブライアング レアム、キャサリンナッシュ等編, 《モダニティの歴史地理 上巻》 (東京:古今書院,2005), 頁 175-199。其以作為英國殖民地的新加坡為討論主軸,以十九世紀末圍繞在騎樓及中國人墓地 的論爭為例,說明在殖民者所規劃的空間下,亦有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相互對立、議論、妥協的一 面。 13 富永健一,《近代化の理論−近代化における西洋と東洋》(東京:講談社,2016)。 14 蘇碩斌,〈臺北近代都市空間之出現:清代至日治時期權力運作模式的變遷〉(臺北:國立臺 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  . 6. DOI:10.6814/NCCU201900961.

(17) 第一章. 緒論. 蘇碩斌的博士論文經歷了出版與再版,除了簡化原先引用的諸多社會學理論, 以及在行文上修改得更簡為易懂之外,基本上都延續了他博士論文的論點。15他 的主要論點在於,臺北自清朝到臺灣總督府的統治經歷了「從模糊統治到精確治 理」的過程,而臺灣總督府之所以能順利排除自清末以來強而有力的地方社會的 力量、並製造出新的劃一的都市空間,是透過進行了「空間均質化(homogenization of space)」 、 「空間視覺化(visualization of space)」兩種「空間工程」而達成的。 16. 所謂「空間均質化」 ,指的則是現代主權國家的統治者,將原來具有特定意義、. 異質的「地方」(place),包括原來位於國家與人民之間的中介社會,改造、貫 通成為沒有意義、均質的「空間」(space),以便於國家計算與規劃。這為的是 國家重新整編舊社會的「土地與人民」 ,改吸納為「國土與國民」 。而所謂的「空 間視覺化」則是指,現代國家為剷除原來地方社會共同體的干擾,而將所有空間. 政 治 大. 成為可見的(visible),以便能清楚看見每寸土地、每個人民。這是現代國家與 傳統社會不同的權力運作方式。17蘇碩斌指出,透過前述兩種工程,使得原本分. 立. 立的三個市街(城內、艋舺、大稻埕)被合而為一,且由於保甲制度、警察制度. ‧ 國. 學. 的並行,而弱化地方社會,並透過公共衛生、道路整備及都市計畫等方式達成空 間型態的變化。由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所主導的土地、人口調查與統計,如此的日 本殖民地政策,即是「社會、而非自然」的力量,使臺北轉型為「近代都市」。. ‧. 蘇碩斌的問題意識與研究方法獨樹一格,對日本統治者使用近代西方的知識. y. sit. 點有待釐清:. Nat. 系統作為統治手段,此一解釋具有相當大的說服力。不過,筆者認為其中仍有幾. er. io. 首先,蘇碩斌提出,臺灣總督府透過空間均質化及視覺化,而能成功使臺北. al. n. v i n Ch 然而,筆者認為「前近代/近代」的區分,或許並非能用單一的時間點與政府政 engchi U 策之實施來界定。事實上,在臺灣史學界有關近代化的討論中,究竟何為「近代. 由前近代都市轉型為近代都市,並且認為臺北近代化的時間點就是在 1910 年代。. 化」 ,不同的研究者各自亦有不同的定義。1984、85 年臺灣發生一場「臺灣近代 化論爭」,即牽涉到後世對於分別作為清朝官吏、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的劉銘傳 及後藤新平之歷史評價問題。臺灣史學界陸續有相關討論,如張隆志整理了各個 年代對劉銘傳及後藤新平的評價與觀點,並提出應以此重新思考十九世紀末臺灣 的歷史轉型期。18同時,「誰讓臺灣近代化」此一問題,必定牽涉到以物質層次                                                                                                                 15. 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清末至日治時期臺北空間與權力模式的轉變》(臺北:左 岸文化,2005)。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臺北:群學,2010)。 16 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頁 140-143。 17 薩伊德(Edward Said)在《東方主義論》中指出,殖民統治的知識並非真實的呈現,而是真 實的「再現」 (representation) ,他認為殖民所建構關於當地的知識,是建立在「想像」 (imaginary) 上——由統治者依主觀需要建構的客觀知識。而且,就是依照最能象徵「客觀」的「數字」,即 對於真實描述、計算、分析去進行知識建構。蘇碩斌,《看不見與看得見的臺北》,頁 136-138。 18 張隆志, 〈劉銘傳、後藤新平與臺灣近代化論爭——關於十九世紀臺灣歷史轉型期研究的再思  . 7. DOI:10.6814/NCCU201900961.

(18) 第一章  . 緒論. 的發展、或以近代國家的統治方式、思考方式的轉型定義「近代化」,而不同學 者各自有不同的定義。如林文凱就將之定義為「政府是否具有統治理性」,並以 1874 年的「開山撫番」為例,以當時臺灣尚未進入近代化階段作結。19這些臺灣 史學界的一系列討論,都是蘇碩斌在論文並未參考的。不過,考慮到蘇氏論著與 這些研究成果的時間點,未能有所參考、對話也是無可厚非的。本文除了立基於 這些研究的基礎,即參考前人各自對「近代化」的定義,以及相關史實的佐證之 外,亦試圖利用清末、日本統治初期的史料,看當時初來乍到的日本人如何評價 眼前的臺北。 第二,蘇碩斌在其問題意識中強調,不以「殖民暴力」為解釋日本統治者對 臺北的規劃及權力的穿透,因為這無法解釋何以清末的在臺官僚同樣也用強制手 段規劃建設,但卻無法成功。20在其博士論文與後來出版、再版一共三個版本的. 政 治 大. 論著中,分別都在結論中強調,討論近代空間的形成的目的,並非是要論斷誰功 留臺灣、誰是剝削臺灣的掠奪者,在 2010 年的版本中亦特別強調了「並非批判. 立. 日本殖民統治的暴力」。這或許是有意識地讓學術研究與有關政治意識、價值評. ‧ 國. 學. 斷保持一段安全距離,不過若刻意不將眼光放在「臺灣作為日本的殖民地」這一 事實,而避免正視臺北作為內地人與本島人共同生活的場域、其相互的視線及其 中延伸出的民族問題(外來統治者與在地住民的對立),或許無法完整說明臺北. ‧. 作為一「近代都市/殖民地都市」的特質。. y. Nat. 殖民地都市史研究者橋谷弘,描述日本帝國下的殖民地都市:「日本向外擴. sit. 張的殖民地,和本國的距離相近,稻作農業、工業等與本國相似的經濟構造被移. er. io. 植,亦有為數不少的日本人也移住到此。如此所導致的結果,就是在殖民地也形. al. n. v i n Ch 人口方面已經追上了本國的大都市,同時亦不得不注意,作為一殖民地都市,是 engchi U 處於來自日本國內、移居來臺的內地人,以及本島原有住民二者共同並存的局面。 成了幾乎與本國的都市並駕齊驅的大都市」。如此發展下來的大都市,一方面在. 換言之,殖民地社會中外來者對於本地居民的支配關係,同時亦呈現民族的對立。 21. 這是在日本殖民地朝鮮、臺灣共通存在的情形。就日治時期的臺灣的情況而言,. 在統治者與佔在統治者一方的在臺內地人,對於本島漢人社會的論說中,時常可                                                                                                                                                                                                                                                                                                                             考〉 ,收於國史館編《中華民國史專題第四屆研討會:民國以來史料與史學》 (臺北:國史館,1998) 頁 2029-2065。 19 林文凱, 〈晚清臺灣開山撫番事業新探——兼論十九世紀臺灣史的延續與轉型〉 , 《漢學研究》, 31:2(2014.06,臺北),頁 139-174。 20 蘇碩斌,〈臺北近代都市空間之出現:清代至日治時期權力運作模式的變遷〉,頁 134。 21 殖民地都市研究中, 「統治者/被統治者」的居住空間差異是無可迴避的問題。如橋谷弘亦曾 數度提及殖民地支配與民族歧視之間的密切關係。橋谷弘, 《帝国日本と植民地都市》 (東京:吉 川弘文館,2004),頁 48-103。又,葉倩瑋曾探討殖民地主義與都市空間,並指出殖民地都市可 以說是「支配者與被支配者表象的場域」,而殖民地都市景觀反映了二者對立競爭、權力關係的 結果。葉倩瑋, 〈植民地主義と都市空間−臺北における権力と都市形成〉,收於竹內啓一編, 《都 市・空間・権力》(東京:大明堂,2001),頁 34-76。  . 8. DOI:10.6814/NCCU201900961.

(19) 第一章. 緒論. 以看見偏見與歧視的存在(參見本文第三章第二節);而本島漢人當中一部分的 知識份子的論說中,對於統治者的批評佔有很重要的比例(參見本文第四章第一 節)。 又例如,研究者已指出,日本統治者在規劃臺北的都市空間時,主要仍是以 居住於城內的內地人的需求為優先,22即是蘇碩斌僅用「空間均質化」無法說明 的地方。雖然他在論文最後也強調,在統治者的規劃下,為了建造一個單一都市、 抹除地方原有異質性存在、改換成均質性宣稱之下,反而又製造了新的異質性: 「抹去艋舺、大稻埕性格差異後,差異轉為存在於臺灣本島人地區與日本內地人 地區之間,這種新的異質性並非原先的延續,而是原先的已不被承認。」23然而, 從史料中可以得知,所謂的「差異性」(例如城內與本島人市街的差異性)卻正 是許多與「島都」有關的報導中敘述的重點。同時,顏杏如也曾指出,蘇碩斌雖. 政 治 大. 稱在 1920 年以後,臺北市在行政上已成為「一個都市」 ,然而在人(特別是在臺 內地人)的認識當中,其所見並非均質的「一個都市」,而是由相異的、複數的. 立. 地域單位所組成。24. ‧ 國. 學. 這裡筆者不只提及「近代都市」 ,而將「殖民地都市」與之並立的原因在於, 不應忽視「在殖民地的都市是由殖民者所打造的」這一事實。因此,筆者將引用 「殖民地近代性(colonial modernity)」概念(參見本章第四節) ,思考在殖民地. ‧. 的近代是具有特殊性的。若不考慮殖民,就無法看見當在「殖民地」上演的「近. y. Nat. 代」是複雜的。同時,由於蘇碩斌並未將十九世紀末以來臺灣作為日本的殖民地. al. er. io. 代,內地如何看待殖民地及殖民地首都。. sit. 這一點納入考慮範圍,因此也未使用當時日本內地的報紙,去探討到在不同的年. n. v i n Ch 著墨於日本政府的統治,如何改造了地方社會以及都市的型態,卻可能落入只見 engchi U 「應然」而未見「實然」的危險。亦即,隨著時間的變遷,客觀的環境確實發生 第三,蘇碩斌過於注重「原先分立的三市街如何轉型為一個臺北」的過程,. 改變,但未能顧及無論是在臺內地人或本島人對於這個「近代的」都市空間的感 受。 夏鑄九可以說是目前唯一使用「殖民地近代性」概念連結日本統治時期都市 研究的研究者。他在論文中將「殖民地近代性」定義為「沒有主體性的近代」, 即強調被殖民者被壓迫、控制的面向。他也論及了殖民地的近代的特殊性,回顧 英、法殖民地研究與日本殖民地之差異性,並接著論及日本殖民地的異同,例如 以總督府為例,比較臺北與京城。另外,也提出「殖民都市」與「反殖民都市」                                                                                                                 22. 溫振華,〈二十世紀初之臺北都市化〉,頁 307。王慧瑜,〈日治時期臺北地區日本人的物質生 活(1895-1937)〉(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頁 52-57。 23 蘇碩斌,〈臺北近代都市空間之出現:清代至日治時期權力運作模式的變遷〉,頁 235-245。 24 顏杏如,〈植民地都市台北における日本人の生活文化:「空間」と「時間」における移植、 変容〉(東京:東京大学大学院総合文化研究科地域文化研究専攻博士論文,2009),頁 110。  . 9. DOI:10.6814/NCCU201900961.

(20) 第一章  . 緒論. 的概念。25筆者認為這一點與徐裕健所舉的實例類似,而更試圖將之理論化。 首先必須注意夏鑄九撰寫此文的時代背景。戰後的臺灣,特別是 1949 年中 華民國政府撤退來臺以後,在臺灣,有中國本位、抗日史觀,以及臺灣人在殖民 地時期受日本統治而產生「習癖(habitus)」26與身體記憶,兩種截然不同集體記 憶的相互衝突。1980 年代以後,以臺灣人為中心開始形成的臺灣意識,日本統 治時期的經驗與記憶也被納入其中。27到了 2000 年代,有關日本統治臺灣時期 記憶是否受到美化的問題,以日本漫畫家小林善紀的《臺灣論》出現為契機,在 臺灣發生了論爭,甚至延伸成為前述兩種衝突的記憶如何爭奪歷史解釋權的狀態。 28. 回到這篇論文,夏鑄九在最後寫道,作為被殖民者必須正視、批判在日本殖民. 者進行現代化過程中,被殖民者是「缺乏主體性的」的事實,29可以說反映他自 身對於當時臺灣人仍對日本抱有親近感、並認為此代表了台灣未去殖民這樣的觀 點。. 政 治 大. 整體而言,夏文提出的「殖民地近代性」與都市研究之間的關係,是非常重. 立. 要的切入視角,然而,撇除史觀的問題,論文在實例論證部分亦均稍嫌不足。殖. ‧ 國. 學. 民地之間的比較固然重要,不過光是殖民地臺灣,以空間、時間試圖釐清時人的 論述就已是複雜的工程,也難以將殖民地時期的臺灣、臺北一概而論。30本文同 樣援引「殖民地近代性」的概念,並且作為一歷史學論文,將研究對象限定為「島. ‧. 都」臺北此一個案為例,進行更深入的討論。日治時期的臺北也是「殖民地性」. y. Nat. 與「近代性」共存的都市空間,奠基於先行研究中針對殖民政府統治計畫與人口. sit. 變遷的實證研究,本文以「人的認識」為取徑,釐清不同年代時人圍繞著「島都」. al. n. 案。. er. io. 背後有關「近代」的認識與論述,以作為將來殖民地近代都市比較研究的一個個. Ch. engchi. i n U. v.                                                                                                                . 25. 夏鑄九, 〈殖民的現代性營造——重寫日本殖民時期臺灣建築與城市的歷史〉 , 《臺灣社會研究 季刊》,40(2000.12,臺北),頁 47-82。該文修改後收於夏鑄九,《異質地方之營造:理論與歷 史》(臺北:唐山出版社,2016),頁 308-337。 26 所謂「習癖」為法國社會學者布爾迪厄提出之概念,意指人的身體如同容器,能將行為者(agent) 受到身處的社會結構之影響與個人過去的經歷與經驗,無意識地記入成為自身身體的一部分。 Pierre Bourdieu 著、石井洋二郎譯, 《ディスタンクシオン―社会的判断力批判》 (東京:藤原書 店,2002)。 27 李衣雲, 《台湾における「日本」イメージの変化、1945-2003—「哈日現象」の展開について》 (東京:三元社,2017),頁 220-246。 28 李衣雲, 《台湾における「日本」イメージの変化、1945-2003—「哈日現象」の展開について》, 頁 246-248。 29 夏鑄九,〈殖民的現代性營造——重寫日本殖民時期臺灣建築與城市的歷史〉,頁 73-74。 30 除此之外,當代的研究者在談論殖民地都市中的「近代」時,建築即是時常被援引的例子, 不過,這類論文多是強調建築型態、建築工事受到當時日本影響的面向。夏鑄九,〈殖民的現代 性營造——重寫日本殖民時期臺灣建築與城市的歷史〉 ,頁 57-61。橋谷弘, 《帝国日本と植民地 都市》(東京:吉川弘文館,2004),頁 112-158。  . 10. DOI:10.6814/NCCU201900961.

(21) 第一章. 緒論. 三、︑、對於⽇日治時期臺北的描寫 如前所述,蘇碩斌的論著的一個不足之處在於缺少「人」的視角,即生活在 臺北或自其他地方來的內地人、本島人如何觀看這個都市。這既是本文欲補足的 部分之一,同時不得不提顏杏如的碩士、博士論文的研究成果。 顏杏如的碩士論文完成於 2004 年,主張打破當時流行的「支配/抵抗」的 歷史書寫角度。她先後討論了以下幾個問題:以這些在「一國史」範疇下無法被 論及的移動者展開生活的都市空間為中心,看他們如何面對異民族、如何接觸異 文化並展開交流。除說明殖民地政府政策如何影響在臺日人居住空間,及該空間 顯示的重層性之外,更考察了在臺內地人對都市空間的感覺、認識,並將這些空. 政 治 大. 間分為以下三種:實質的生活空間;精神空間;內地人與本島人相互產生交流的 空間。31他的博士論文再將這一課題延伸,以移動所構成「帝國空間」下,在臺. 立. 日人生活的「母國/殖民地」、故鄉的空間、殖民都市的空間、外地的空間等多. ‧ 國. 學. 重價值下的臺北為中心,以人、時間、空間三個角度,討論他們的樣貌、生活與 文化心理,如何呈現多樣時空交織的殖民地生活樣態。32與本文最為相關的即為 「空間」之部,即不僅是日本統治者如何統治新領土,還包括這些離鄉者對「外. ‧. 地」新領土與生活空間的想像和認識,具體而言即是想像、創造和移植內地的風. y. Nat. 景。. sit. 其研究方法主要採取搜羅當時在臺日人的記述,確實補足了過去較為缺乏的. er. io. 「人的認識」此一研究視角。不過,她使用的史料主要集中於 1920、30 年代,. al. n. v i n Ch 代」的認識與看法,就不得不再進一步探討本島人與在內地的內地人的視角。 engchi U. 並以在臺內地人為主。而本文所聚焦時人圍繞「島都」一詞的議論及背後對於「近.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分析架構. 本文最重要的先行研究為蘇碩斌的論著。如前所述,其對於「臺北何時、如 何進入近代社會」的解釋確實部分具有說服力,但仍有美中不足之處:不僅簡單 以 1910 年代作為劃分「前近代」與「近代」的時間斷線,也忽視了當時臺灣是 處於「日本帝國/殖民地」這樣的空間架構下。本文則將放入「人」的視角,亦 即把焦點放在當時的在臺內地人、本島人,甚至是自日本內地來的內地人的角度,                                                                                                                 31. 顔杏如, 〈「島都臺北」に生きる―植民地台湾における日本人の外地経験と異文化接触〉 (東 京:東京大学大学院総合文化研究科地域文化研究専攻修士論文,2004)。 32 顏杏如,〈植民地都市台北における日本人の生活文化:「空間」と「時間」における移植、 変容〉。  . 11. DOI:10.6814/NCCU201900961.

(22) 第一章  . 緒論. 觀看他們自「島都」尚未成形的領臺初期,至正式進入戰時體制以前的 1937 年, 對於殖民地都市「島都」臺北的認識框架、對於「近代」的看法,以及論說背後 由「島都」一詞如何呈現了臺北在帝國空間的位置,甚至是日本帝國的情況與殖 民地臺灣之間的相互影響、反饋。 以下首先要看本文會觸及的「近代」,除了蘇碩斌研究中「國家—社會」之 間的關係與國家權力運作模式之外,還可能具有哪些面向。. ⼀一、︑、作為⼈人類歷史發展階段的「近代」 作為人類歷史發展的一個階段,所謂的「近代」,指的是以西歐為主軸,從. 政 治 大. 法國大革命至今人類的歷史經驗。而在此以前,還有大約兩百年的準備期,即被 稱為近代文明的曙光的文藝復興時代;文藝復興時代和其後的宗教改革與對抗宗. 立. 教改革的宗教戰爭的時代,可以算是封建時代的末期,同時也是開始近代的準備. ‧ 國. 學. 階段。而所謂「近代性」的構造,指的是人類在進入「近代」階段以後,人在思 考方式上發生的轉變,根據日本的思想研究者今村仁司的說法,在人與自己、人 與他人、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方面發生了轉變;背後支撐這樣的近代性構造的,. ‧. 就是「近代的」時間感與世界象——時間意識方面出現了「進步的歷史」這樣的. y. Nat. 線性史觀,並且以「機械論」作為對世界的認識方式。33相對於「前近代」 , 「近. sit. 代」具有理性、科學、進步等意涵。. er. io. 西方社會進入「近代化」以後的狀態,至少可以分為技術與經濟、政治、社. al. n. v i n Ch 為機械力) 、資本主義化(由自給自足經濟轉向市場經濟) e n g c h i U 。政治方面,即是近代 法制度的確立,以及由封建制國家走向民族國家(nation state) 、從王政走向民主 會、文化等四個領域來看。技術與經濟方面,就是工業化(動力由人力、獸力改. 主義(即市民革命)。社會方面,社會團體從家父長家族制走向核心家庭,地域 社會的村落共同體崩解,取而代之的是近代都市的出現(即都市化現象),而社 會各階級亦隨著教育普及、自由與平等的價值觀,有了流動的空間。文化方面,                                                                                                                . 33. 近代的自我,是人確信「我思考」 、 「我有能力」 ,並將之視為所有實踐、精神行為的基準。近 代的與他人的關係(對他關係),相對於原先無法從共同體自立而生存,近代的個人處在以市場 經濟、為中心的市民社會。至於人與自然的關係(生產活動) ,近代人將生產活動理解為「勞動」, 抱持生產的勞動這樣的想法去征服自然,而非如同過去將人類視為自然的一部分。支撐這樣構造 的,是近代人擁有獨特的時間意識:人類的知性能力可以萌生進步的意識,這種對於新知的累積、 擴大,意味著進步的理念的產生,同時不只是知性和知識,在人類的生活中,包含道德意識的累 積擴大,向上提升、進步的思想。這就產生了近代特有的「進步的歷史」的思想。機械論原本是 近代物理學的理論,認為自然和人類都以機械為樣板,而且是由同樣性質的物質(原子)所組成。 機械論作為一種分解和分析的思想,由於這種分析的精神,才有可能產生個人的思想;若沒有了 機械論的想像的世界形象,就不會有近代科學與近代技術的產生,也不可能會有現代生活出現, 亦使使近代性的個人思想失去其基礎。今村仁司, 《近代の思想構造 世界像・時間意識・労働》 (京都:人文書院),1998。  . 12. DOI:10.6814/NCCU201900961.

(23) 第一章. 緒論. 科學、實證的知識取代神學與形上學(即科學革命),而在思想與價值觀上,在 宗教改革、啟蒙運動過程中,理性主義(rationalism)形成。34 十八世紀後半,英國以自力發展工業革命以後,西歐各國、美國陸續進入近 代化階段,可以稱為「先進國」 ;而這些國家之外的非西洋社會企圖模仿工業化、 近代化發展的「後進國」,日本就是其中之一。35相對於西方的脈絡,日本歷史 分期中的「近代」,一般被認為是包含江戶後期的醞釀期、從明治維新的政治革 命開始的。 在十九世紀末,被納入日本殖民地的臺灣,在此以後也被捲入了「近代」的 歷史階段。近代世界的殖民史上,通常是由先進工業國憑藉各種優勢佔領其他「落 後」地方,並在殖民統治過程中多少引進近代制度和設施,如鐵路、郵政、銀行 等基礎建設,以及近代式的國家官僚組織、司法系統、學校教育、警察制度等,. 政 治 大. 貫串這些制度背後的基本精神即是「理性化」 (rationalization) ,即以系統性、規 律、有客觀根據的方式完成工作的心態。日治時期,日本統治者在臺灣進行的近. 立. 代化,涵蓋了不同的面向,除了為發展資本主義而建立的土地調查、統一度量衡. ‧ 國. 學. 與貨幣、設立銀行之外,還有風俗改革、教育、司法制度、建築型態等。 如前所述,作為人類歷史階段的「近代」,是以西歐為中心的概念。西歐白 人建立了有關近代的知識論,並藉由殖民擴張,將作為歷史發展階段的優先性轉. ‧. 化為文化的優先性,將以西歐為中心的知識傳播到其佔領之地。在東亞, 「近代」. y. Nat. (modern)分別被中國人、日本人以音譯的方式,寫作「摩登」與「モダン」;. sit. 1930 年代,台語也出現了「毛斷」一詞。361920、30 年代,在日本內地與殖民. er. io. 地,所謂的「摩登」與時髦、繁華的都市文明相互連結,也是當時日本出現了「モ. al. n. v i n Ch 不過,所謂的「近代化」並非只有好的一面。如在十九世紀中期,馬克思認 engchi U 為在資本主義社會下,無產階級(即沒有生產工具的工人)在機械化生產模式下, ダンガール(摩登女性)」、「モダンボーイ(摩登男性)」這樣的詞彙。. 替少數、持有生產工具的資產階級提供勞動力、成為剩餘價值,並與生產的商品 間產生了異化。1902 年,英國的霍布森指出帝國主義之所以企圖獲取殖民地的 理由,是為國內商品與市場的過剩。俄國革命家列寧,就認為資本主義的最高發 ,廣義上是指某一國家以擴大領 展階段就是帝國主義。37帝國主義(imperialism) 土與勢力範圍為目的,侵略其他民族或國家的政策。狹義上,指資本主義高度發 展的經濟獨佔體形成後的資本輸出階段。特別是十九世紀末以來,到達這樣階段                                                                                                                 34. 富永健一,《近代化の理論−近代化における西洋と東洋》,頁 32-37。 富永健一,《近代化の理論−近代化における西洋と東洋》,頁 44-45。 36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臺灣史觀》(臺北:麥田,2017),頁 13-14。 37 列寧於 1917 年出版《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 (原文為俄文) ,1948 年英文版出版。 Vladimir Lenin, Imperialism, the Highest Stage of Capitalism, London: Lawrence and Wishart, 1948. 日本植民地研究会編,《日本植民地研究の現状と課題》(東京:アテネ社,2008),頁 20-21。 35.  . 13. DOI:10.6814/NCCU201900961.

(24) 第一章  . 緒論. 的列強,相繼互相競爭以獲取殖民地。38 日本則是自中日甲午戰爭以後,透過不斷獲得殖民地的過程,成為亞洲唯一 的帝國主義國家。並且,如前所述,日本是資本主義的後進國,具有明確的政策 與目標,因此得以在短時間內累積生產、達到帝國主義化的獨佔階段。39而取得 殖民地,正是為了拓展國內的市場。 因此,同時必須注意的是,殖民地的近代化是由殖民母國帶來的,並通常是 以母國利益為依歸,因此在殖民地經濟剝削、差別待遇、種族歧視就成為常見的 狀況。在日治時期的臺灣,最為顯而易見的,是在以日資為主的糖業資本,剝削 以臺灣人為主的蔗農;內、臺教育分軌(雖在 1920 年代小學以上改為共學,但 仍有無形的隔閡),中等教育以上亦以內地人為主等。40 既然殖民母國帶給殖民地的近代化,即是一體兩面的:殖民地人民既享有近. 政 治 大. 代化的制度與設施,同時亦被剝奪了主體性。這顯示在殖民地、由殖民者帶來的 「近代」之特殊性,就不得不參照學界的「殖民地近代性」此一概念。. 立. ‧ 國. 學. ⼆二、︑、「殖民地近代性」(colonial modernity). 1980 年代以後美國學界展開的研究動向(如亞洲新興經濟體研究、後殖民. ‧. 研究與文化研究)當中,影響到 1990 年代,韓國的學者對於如何評價日本殖民. y. Nat. 地時期所留下的遺產,包括了「殖民地近代化論」(以安秉直為代表)以及「殖. sit. 民地掠奪論」(以慎鏞廈為代表)兩種相斥的論點——前者以「經濟發展論」的. er. io. 觀點,認為戰前日本殖民者的建設與戰後韓國的近代化發展有連續性;後者則指. al. n. v i n Ch 的壓抑。事實上,他們的爭論主要仍是圍繞在對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歷史評價的問 engchi U 題。日本學者並木真人認為,以上兩種論點都不自覺地進入「作為權威的近代」 出殖民地朝鮮不僅未完成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近代化,還受到殖民地政權. 範疇——都認為「近代」是一種努力的方向,互相爭奪的是自我主張的正統性。 相對地,美國的朝鮮史學界中出現了「殖民地近代性」(colonial modernity) 此一概念,是由後殖民研究學者 Tani Barlow 所提出的觀點,用以分析殖民地時 期朝鮮的社會變遷。相對於過去主導殖民地時期的研究往往不脫「統治」 (壓制、 榨取)與「抵抗」的二元論模式這種價值判斷、本質主義式的見解,T. Barlow 主張應該要注意到殖民統治時期,是「殖民地性」和「近代性」共存的狀態。41                                                                                                                . 38. 松村明編,《大辞林》第三版,頁 1709。 日本植民地研究会編,《日本植民地研究の現状と課題》,頁 20-21。 40 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臺北:聯經,2016),頁 165-166。 41 Gi-Wook Shin, Michael Robinson, eds., Colonial Modernity in Korea (Cambridge, Mass. ;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1999). 參見並木真人, 〈朝鮮的「殖民地近代性」 、 「殖民地公共性」 和對日協力——殖民地政治史、社會史研究之前置性考察〉 ,收於若林正丈、吳密察編, 《跨界的 39.  . 14. DOI:10.6814/NCCU201900961.

(25) 第一章. 緒論. 並木真人指出,這樣的概念運用在研究上,包括幾種步驟:殖民地的近代文 化形成與近代式價值的滲透,也釐清日本取得文化上權威地位的發展過程;討論 對於殖民地權威的對抗之同時,也嘗試提出「民族」意識之外不同面向的社會運 動等。42而在這之後相繼有許多關於殖民地朝鮮「近代性」的研究,根據松本武 祝的說法,這些研究具有以下幾種特徵:一,重視「近代」的連續性,以及「近 代」本身的否定面;二,開始採取西方學界的霸權、規訓權力或性別等概念作為 分析視角;三,研究者開始將過去甚為流行的民族主義的評價標準加以相對化。 43. 「殖民地近代性」此一概念也被運用於日治時期臺灣史研究,例如駒込武的研. 究指出,這種概念並非是要幫帝國主義辯解「殖民地統治中也有近代化這種好的 一面」,而是要「認識近代的雙重性如何將被統治者逼入死胡同」。44 綜而言之,「殖民地近代性」的概念,除了強調超越「殖民統治/抵抗」這. 政 治 大. 種二元觀點之外,也將「近代」本身作為討論的重點,包括「近代」本身的特性、 用以切入「近代」的研究視角(如前述的權力、規訓)之外,更是在這樣的前提. 立. 下,能夠進一步分析在殖民地的「近代」哪些並非普遍的狀況、而是殖民地「近. ‧ 國. 學. 代」所具有的特殊性。. 而本文討論的「島都」臺北,正如先行研究所指出,不僅是統治者利用「空 間均質化」 、 「空間可視化」的邏輯,透過公共衛生、道路整備、都市計畫及都市. ‧. 象徵體系的建立,採取近代西方國家建構殖民知識的系統,所打造而成、作為殖. y. Nat. 民地首都的都市,可以說是兼具了殖民性和近代性。然而,必須注意的是,正如. n. al. Ch. engchi. er. io. 接著在此就必須考慮何為近代都市的問題。. sit. 原田敬一指出,並非在進入「近代」階段以後的都市,都可以稱為「近代都市」。. i n U. v.                                                                                                                                                                                                                                                                                                                             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播種者文化,2004),頁 71-112。 42 並木真人, 〈朝鮮的「殖民地近代性」 、 「殖民地公共性」和對日協力——殖民地政治史、社會 史研究之前置性考察〉。 43 松本武祝,〈有關朝鮮「殖民地近代性」論點之整理與重建,收於若林正丈、吳密察編,《跨 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頁 113-131。韓國的學界已累積相當豐富的研究成果, 除上述二文的整理之外,還可參見:宮嶋博史等編, 《植民地近代の視座 朝鮮と日本》 (東京: 岩波書店,2004)。松本武祝, 〈序章 研究史の整理と課題の提示〉,收於松本武祝, 《朝鮮農村 の〈植民地近代〉経験》 (東京:社会評論社,2005)。三ツ井崇, 〈第三章 朝鮮〉,收於日本植 民地研究会編,《日本植民地研究の現状と課題》。 44 駒込武提出殖民地、日本、歐美形成的「三角關係」,並以林茂生追求近代教育的軌跡為例, 探討林茂生如何在日本帝國、英國此一「非公式帝國」的空間下摸索臺灣人的自治空間。駒込武, 〈臺灣的「殖民地近代性」〉,收於若林正丈、吳密察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 錯》,頁 161-170。更細緻的論證,參見駒込武,《世界史のなかの台湾植民地支配−台南長老教 中学校からの視座》 (東京:岩波書店,2015)。此書亦有中譯本:駒込武著、蘇碩斌、許佩賢、 林詩庭譯,《「臺灣人的學校」之夢——從世界史的視角看日本的臺灣殖民統治》(臺北:國立臺 灣大學出版中心,2019)。  . 15. DOI:10.6814/NCCU20190096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Secondly, processing religious surveys and drawing up religious laws during early colonial period had made a legal position and standard for future Taiwan religions

8.設立全國技能檢定專戶,代收報名資格審查費(每人新臺幣 150 元) 、學科測試 費(每人新臺幣 120 元) 、術科測試費(參照各職類級別術科測試費用)及報名

走過 2020 年,臺灣的硬技術與軟實力在世界上大放異彩,不僅

70

5/8 主持人簽 署的同意書版本為 2.0 版、日期為 4/28。但 5/15 協同指 持人代簽的為 1.2 版、日期為 3/18。到底哪一份為最新

依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規定,大陸地區人民經許可進入臺灣地區者,除 法律另有規定外,非在臺灣地區設有戶籍滿

三、

紐西蘭地處大洋,國土分為北島與南島,兩個島的輪廓均呈南北狹長形,北島緯度介於南 緯 34.5-41.5 度間;南島介於南緯 40.5-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