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說文》、 《釋名》陰陽五行諧聲聲訓詞析論

第三節 以形聲字同聲符之字為訓

本節例字,指被訓字與聲訓詞的字具有相同的聲符。形聲字半為形符,半為 聲符,凡從同一聲符得聲之字,古音多近同,意義亦因而多相接近。

一、《說文》以形聲字同聲符之字為訓

《說文》以形聲字同聲符之字為訓者,主要有:禘諦、鐘穜兩條。

(一)禘諦140

《說文.示部》:禘,諦祭也。从示,帝聲。《周禮》曰:「五歲一禘。」

禘,本義為古代帝王、諸侯舉行各種大祭的總名。為商代君主一年之內任何 季節皆可舉行,用來祭祀先公、先王,和除上天之外其他神祇的祭典。

諦,義是審察、細察。《說文.言部》:「審也。从言帝聲。」

段玉裁注「禘」字:「言部曰:『諦者、審也。』諦祭者,祭之審諦者也。何 言乎審諦,自來說者皆云審諦昭穆也。」段氏以古時宗法制度說解何以用「諦」

釋「禘」。認為許慎是取「諦」之審諦義(詳究、細察),細究先祖昭穆141次序,

追溯先祖所由出,把祖先的神位和天帝的神位相配的祭祀。142

語音上,禘上古音為定紐錫部,諦為端紐錫部,二字之發聲端定旁紐,韻部 相同。語義上,無法證實被訓詞與聲訓詞間是否有直接派生關係,也無法推測其 派生先後,暫歸類為非同源詞。

「禘」或與「帝」同源,論證如下:

語音上,禘从「帝」得聲,帝上古音為端母錫部,禘為定紐錫部,二字端定 旁紐,錫部疊韻。語義上,由上述雷漢卿之說,可知二者有共同的語素義「先祖」。 而出土文獻中,「諦」與「帝」相通。《郭店.六德》:「君子不帝,明乎民微而已,

139 王輝:《古文字通假字典》(北京:中華書局,2008 年 2 月),頁 589-560。

140 相關詞條「帝諦」,見本章〈第二節〉,頁 125。

141 古代宗法制度,宗廟或宗廟中神主的排列次序,始祖居中,以下父子(祖、父)遞為昭穆,

左為昭,右為穆。

142 朱熹《論語集注》也說:「禘,王者之大祭也。王者既立始祖之廟,又推始祖所出之帝,祀 之於始祖之廟,而以始祖配之。」

或以智其一矣。」陳偉釋帝為諦。143總上可知,「帝、禘」可能同源。

(二)鐘穜

《說文.金部》:鐘,樂鐘也。秋分之音,物穜成。从金,童聲。古者垂作鐘。

鐘,本義為打擊樂器。甲文未見,金文作「 」〈王孫遺者鐘〉、「 」〈𠭯 鐘〉。鐘或从「甬」作「銿」。

穜,本義為種植,「種」之本字。《說文.禾部》:「穜,埶也。从禾童聲。」

段玉裁注:「埶、穜也。小篆埶爲穜。」古文字中,「童」與「重」聲常相混同,

如鐘、鍾。

語音上,鐘、穜古音皆端紐東部,二字同音。語義上,二字語義無涉,非同 源詞。許君以陰陽五行思想訓釋,指金為五行中最堅剛之物,秋分之音為鐘,說 明鐘之樂音堅成不滅、相繼不絕。144

傳世古籍中相關載記,如《白虎通.禮樂》:「鐘之為言動也,陰氣用事,萬 物動成,鐘為氣用,金為聲也。」《風俗通.聲音》:「鐘,秋分之音。」《五經通 義》:「鐘者,秋分之氣,萬物至秋而成,至冬而藏,堅成不滅絕莫如金,故金為 鐘相繼不絕也。」

「樂」主和同,可以調和氣性、合德化育。《尚書.堯典》也提到,樂官教 人奏樂,期神人以和。145樂音順和,能使陰陽調和,人心和樂;反之則陰陽不 調,離心離德,體現天人合一的音樂思想。自《管子.五行》、《呂氏春秋》以下 的五行系統,都有五音配五行元素。146《淮南子》則明確以五音配五行、五時、

五方;八音配四時,琴瑟配春,竽笙配夏,白鐘配秋,磬石配冬;十二律配十二 月;五音六律配十日十二辰等,建立起音樂與天道之間的聯繫。

143 陳偉:《郭店竹書別釋》(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年),頁 131。

144 段玉裁注:「猶鼓者春分之音、萬物郭皮甲而出故謂之鼓;笙者正月之音、物生故謂之笙;

管者十二月之音、物開地牙故謂之管也。」

145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收入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整理本》,(臺 北:臺灣古籍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 年),第 3 冊,頁 56。

146《管子.五行》:「昔黃帝以其緩急,作五聲,以正五鍾。……五聲既調,然後作立五行,以 正天時。五官以正人位,人與天調,然後天地之美生。」通過五聲確立五行、五官,才能「正天 時」、「正人位」,「人與天調」,促進宇宙之合。《呂氏春秋》也據陰陽家、道家思想,以五音配五 時,十二律配十二月構成宇宙圖式。參見本文〈第二章.第三節陰陽五行的合流〉。

二、《釋名》以形聲字同聲符之字為訓

《釋名》以形聲字同聲符之字為訓者,主要有:陽揚、腸暢二條。

(一)陽揚

《釋名〃釋天 1.13》:陽,揚也,氣在外發揚也。

陽,本義為陽光。甲骨文寫作:「 」《合》8591,从日在ㄎ上,會陽光透 過樹梢映照之形。147隸作「昜」,為「陽」字初文。《說文.勿部》:「昜,開也。

从日、一、勿。一曰飛揚。一曰長也。一曰彊者眾皃。」《說文》釋作開也,為 引申義。段注:「此陰陽正字,陰陽行而侌昜廢矣。」《說文》中「陰陽」本作「侌 昜」,「陰陽」為後起字。

揚,本指飛起、高昇。西周金文作「 」〈夨令方彝〉,釋為飛舉、升高。《說 文.手部》:「揚,飛舉也。从手昜聲。」又,姚孝遂認為:「昜孳乳為暘、揚(敭)、

陽等,段玉裁、朱駿聲以昜為暘、陽之本字是也。」148于省吾指出:「昜、揚為 古今字,甲骨文『鬼方昜』是說鬼方飛揚而去,言其逃亡之速。」149上述說法 皆認為,「昜」字孳乳暘、陽、揚諸字。論證如下:

語音上,陽、揚皆从「昜」得聲,古音都是定紐陽部,二字同音。

語義上,王念孫〈釋大〉:「从昜得聲之字,如昜、鐊、陽、揚、暘、鍚並有 大義。」150劉師培〈正名隅論〉也說:「如昜、�、踼、揚、颺、暘並有高義。」

151黃德寬舉《釋名》:「陽,揚也。」、《廣雅》:「盪,動也。」認為从「昜」孳 乳字,也有飛揚、動盪義,列舉盪、蕩、惕、楊等字為例。152則陽、揚當為同 源派生詞互訓。

《釋名》以「揚」訓「陽」,是取其陽氣發揚義。《詩.豳風.七月》:「春日 載陽,有鳴倉庚。」毛傳:「陽,溫也。」《左傳.昭公四年》:「其藏之也周,其 用之也徧,則冬無愆陽,夏無伏陰。」杜預注:「愆,過也。謂冬溫。」「陽」皆 指和暖之氣。氣候寒暖影響生物成長,故生長季節陽氣勃發旺盛,《國語.周語

147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頁 2973。

148 于省吾:《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1996 年),頁 1100。姚孝遂按語。

149 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釋鬼方昜》,頁 425。

150 引自黃永武:《形聲多兼會意考》,頁 63。

151 同上註,頁 63。

152 黃德寬:《古文字譜系疏證》,頁 1842。

上》:「夫民之大事在農,古者太史順時覛土,陽癉憤盈,土氣震發,農祥晨正,……

太史告稷曰:『自今至於初吉,陽氣俱蒸,土膏其動,弗震弗渝,脈其滿眚,穀 乃不殖。』」「土氣震發」、「陽氣俱蒸」均指埋伏於地中的陽氣,在春天時震動、

發揚。敘述立春時節,蟄伏於地的陽氣開始上升,應抓緊時機耕作。

出土文獻與傳世經典中陽、揚通用,有顯揚、頌揚,發揚、升高,舉用等義,

可為詞源佐證:

【陽/揚】

〔顯揚、頌揚〕

《逸周書.皇門解》:「乃維有奉狂夫是陽是繩,是以為上,是授司事于正長。」

朱又曾云:「陽,揚舉之也。」陽,用作揚。西周《應侯見工鐘》:「見工敢對陽

(揚)天子休。」義為顯揚。

〔發揚、升高〕

《周禮.考工記.梓人》:「其聲淸陽而遠聞。」孫詒讓正義:「案陽與揚通。」

《管子.宙合》:「是以古之士有意而未可陽也,故愁其治言,陰愁而藏之也。」

丁士涵注引《釋名》:「陽,揚也,氣在外發揚也。」

《睡.日甲》29 背~31 背:「取故丘之土以為偽人、犬,置蘠(牆)上,五步 一人一犬,睘(環)其宫,鬼來陽灰层(擊)箕以喿(噪)、之,則止。」《銀雀 山.晏子》547:「公疑之,則嬰請門(問)湯……逢(豐)下,居(倨)」身而 陽(揚)聲。」《衡方碑》:「剋長剋君,不虞不陽。」陽當用作揚。

〔舉用〕

帛書《六十四卦》57:「夬,陽於王廷。」通行本《易》陽作揚。揚訓舉,「揚 于王廷」乃舉用於王廷。

(二)腸暢

《釋名〃釋形體 8.70》:腸,暢也,通暢胃氣,去滓穢也。

腸,本義為大小腸。不見於甲骨、金文,包山楚簡寫作「 」。《馬王堆.

五十二病方》:「腸𥢢(㿗)。」《武威.甲本少牢》17 背:「下利升豕,其載如羊,

無腸胃。」《說文.肉部》:「腸,大小腸也。从肉昜聲。」

《說文》無「暢」字,《玉篇.申部》:「暢,達也,通也。亦作畼。」《說文.

田部》:「畼,不生也。从田昜聲。」段注:「今之暢蓋此字之隸變。」徐鉉曰:「借 為通畼之畼,今俗作暢,非是。」漢代《酸棗令劉熊碑》:「積和感畼,步為豐穰,

賦稅不煩。」漢時暢作畼。

語音上,腸、暢皆从「昜」得聲,二字古音都是定紐陽部同音。語義上,二 者無涉,不是同源詞。

出土文獻中腸、暢通用,如《包山》166:「陵命腸佢。」腸,姓氏,疑讀 暢。暢出姜姓,齊後。153

第四節 小結

透過上述詞條的逐一驗證,統計被訓釋字與聲訓字兩者具有同源關係者,以 源詞訓派生詞合計有:「禷類、祫合、性生、祲侵、婚昏、瘧虐、笙生、陰蔭、

冬終」九條。以派生詞訓源詞有「娠辰、土吐、子孳、午仵、己紀、申神」六條。

同源派生詞互訓則有「陽揚」條。上述同源關係大多經詞源學研究者驗證;經筆 者論證音、義關係為同源詞者有「禷類、笙生、己紀」三條。

而被訓詞與聲訓詞,兩者非同源詞,用以宣揚思想之「釋義」類詞條,則有:

「灸久、雲云、雲運、帝諦、寅演、亥核、戊茂、壬妊、辛新、丙炳、癸揆、丑 紐、未味、未昧、申身、禘諦、鐘穜、腸暢」等共十八條。

值得一提的是,灸久、雲云雖為分別字亦為古今字,但兩者已不具備共同的 源義素,非同源詞。因詞義引申而形成的分別字,如「婚昏」兩者有共同的源義 素「黃昏」;「冬終」有共同的源義素「窮盡」,皆有意義上的聯繫,故為同源。

可知只有詞義引申而形成的古今字才是同源詞,因詞義假借形成的古今字由於意 義上沒有交集,則非同源詞。另外,干支字聲訓關係多非同源,本章中唯有「子 孳、午仵、己紀、申神」四條為同源詞。可見,許慎與劉熙作聲訓目的,是為闡 釋己說,而非推尋語源,於干、支字說解均刻意為之,蘊含陰陽五行之論。

153 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頁 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