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背景

以下分就陰陽家思想與數術、聲訓說檢討、詞源研究與同源詞判準三部分,

說明本研究的背景。

一、陰陽家思想與數術

本研究名為「漢代字辭書陰陽五行詞源研究」主要以《說文》、《釋名》聲訓 詞蘊含陰陽五行思想詞條為研究對象。於此先界定「陰陽五行思想」的定義及內 核概念,以確立本論文之思想主軸。先釐清下列二個問題:陰陽五行思想與陰陽 家思想的差異,以及陰陽家思想與數術的關係。

先論「陰陽五行」思想與「陰陽五行家」思想的差異。陰陽五行思想指尚未 具有系統性的原始而素樸之概念或觀點,如由日光的向、背而有陰暗與光明的感 受,引申出山南水北與氣候冷暖的概念,這是陰陽五行思想;所謂陰陽家則推而 廣之能成一家之言,是有系統或根據的理論學說。如:陰陽家鄒衍的學說包含陰 陽消息、禨祥制度、五德終始、大九州之說等,為一天人相應之系統理論。

關於陰陽家思想與數術的關係,有以下二說:其一,認為陰陽五行思想是數 術學的基礎,數術則是陰陽五行思想的應用。陳維輝19和秦新星20提出數術學是 以太極、陰陽、八卦、五行、干支等宇宙最基本的真理規律為基礎,把音律、曆 法、星象、氣候、地理、醫術等眾多學科統一成為系統的整體觀學問。陳雅雯《說 文解字數術思想研究》詳細說明兩者的關係,數術即是以陰陽五行來生刻制化、

天人感應為基礎理論,以占卜術、方術推理天人關係的知識系統,可用來比附人 事社會,尋其機巧,達到經邦治國、占斷吉凶、觀象制器的目的。21

第二種說法,則認為陰陽五行思想為「小陰陽家」,數術為「大陰陽家」,兩 者的來源相同。南宋陳振孫、近代余嘉錫都指出《漢書.藝文志》中的「陰陽家」

可分為兩類,凡知道姓名而自成一家言,如鄒衍之書,則歸入《諸子略.陰陽家》; 而「雖有其書而無其人」的實用書籍則歸入《數術略.五行》。22李零《中國方

18 詳見第五章第三節「巳已」字例。

19 陳維輝:《中國數術學》(鄭州市氣功學會印,1988 年 10 月)。轉引自宋會群:《中國數術文 化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9 年 8 月),頁 12。

20 秦新星:〈中國數術學漫談〉,收錄於《中國數術學論文精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文獻,1995 年),頁2。此轉引同註 13。

21 陳雅雯:《說文解字數術思想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1 年 9 月),頁24-25。

22 南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認為「陰陽之與數術,亦未有以大異也。」兩者的區別是「此 論其理,彼論其數」。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 年),頁 369。

術正考》進一步將這兩類陰陽家稱為「小陰陽家」及「大陰陽家」,他闡釋道,

小陰陽家,是指鄒衍等人「按往舊造說」取材於前賢舊說,並「深觀陰陽消息而 作怪迂之變」,《漢書.藝文志》將這類書歸於《諸子略.陰陽家》;大陰陽家,

以天文曆算之學為本,並雜揉了各種占驗時日之術的數術之學,這類實用書籍多 半不知作者姓名,《漢志》歸入《數術略.五行》。23由此可知,《漢志.諸子略》

中所稱「陰陽家」與《數術略.五行》中典籍,是依作者姓名存佚與否來分類,

它們在思想學理上混同難分,應屬於同一來源。

陰陽家與數術兩者之內核思想有密切相關。若將鄒衍學說之大項24與《漢 書.數術略》中的天文、曆譜、五行、蓍龜、雜占、形法等六類內涵技術相比,

可以發現兩者有密切交集。鄒衍的陰陽消息包含天文、曆譜等知識;禨祥度制主 要論天人感應,是蓍龜、雜占類的理論基礎;五德終始則是五行說的來源之一。

可見漢志所謂「數術」與「陰陽家」思想在學說理論與實用技術上都難以區分,

故本文乃以「陰陽五行」思想統括兩者,而不強加區分陰陽五行思想、數術。

筆者檢視《說文》、《釋名》中與陰陽五行思想相關字例,其內涵在「哲學思 想」部分有陰陽五行、《易》理、緯學、儒家、道家等;「實用科技」部分則有天 文、曆算、數理、方技等。本文的研究對象即是《說文》及《釋名》聲訓詞蘊含 上述陰陽五行思想者。

二、聲訓說檢討

綜觀聲訓發展史,其核心類型有「因聲求義」和「推因求源」兩種。影響所 及,後世論者,對聲訓的定義與界說便 緣此開展,以下略依發表先後,臚列近現 代學者的聲訓定義及內容如下:

(一)表 1-1:因聲求義論

學者 聲訓定義 出處 出版項

沈兼士 汎聲訓:汎用一切同音或音近(雙聲或疊韻)

之字相訓釋。

〈右文說在 訓詁學上之

臺北:中央研 究院歷史研究

清代余嘉錫《古書通例》則認為歸入《數術略》的書多半不知作者,屬於「雖有其書而無其人」

一類。余嘉錫:《古書通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年),頁 24。

23 李零:《中國方術正考》(北京:中華書局,2007 年 2 月),頁 12。

24 鄒衍的相關著作都已亡佚,僅能從《史記.孟荀列傳》相關鄒衍的記載中去拼測大要,略有 四項:陰陽消息、禨祥度制、五德終始、大九州之說。郭為:《陰陽五行家思想之述評》(高雄:

復文書局,1979 年 5 月),頁 12-31。

沿革及其推

音由彼字之音而來,或彼字之音由此字之音

回溯先秦至兩漢的「聲訓發展史」,聲韻之發展順序及類型即順依「釋義」

與「推源」兩型。以下先簡述先秦聲訓發展史,再討論聲訓內在的理論發展。

聲訓濫觴於周秦,盛行於兩漢。音義間的聯繫,前人很早就有所認識,先秦 典籍中,《周易》、《論語》、《孟子》都有聲訓例。其中,《周易》對卦名的解釋,

多採用語音相近同的聲訓解釋,26如:「兌者,說也」;或加上義訓,進一步申說,

如:「萃,聚也。順以說,剛中而應,故聚也。」巧妙運用語音、語義之間的音 同義近相似關係,建構卦辭理論體系。

先秦諸子則利用聲訓,闡發對「名實」關係的看法。聲訓作為一種推源求故 的方法,與先秦諸子正名求故的名辯之學密不可分。名實關係反映在語言學上,

則「名」即語詞的「聲音形式」(音),「實」即詞語的「稱謂內容」(義);表語 詞的音義關係。語詞之名實關係的論辨,使時人關注語詞的音、義關係,並自覺 地選擇音義相類似的語詞探索「命名之由」,聲訓之法由此而生。

東周以降,社會結構發生重大改變,使得制度僵化、禮崩樂壞,反映在名實 關係上,代表秩序的名與其代理人(實)名分顛倒錯位,導致有名者無實,有實 者無名,因此天下無道,法守蕩然。諸子們思索天下所以紛亂,是因為名實不相 符,因之提出自己對名、實關係的主張。27

孔子認為政治混亂,道德淪喪的根源在「名不正」,即實與名不相符,提出

「正名」思想。《論語•子路》:「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

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 措手足。」「名」代表秩序,使名、實相符應,以名定實,天下才能秩序井然,

寧息紛爭。張以仁〈聲訓的發展與儒家的關係〉一文,認為「正名主義」與聲訓 的發展關係密切。文中以《論語.顏淵》季康子問為政之道例子,28說明儒家經 典慣用聲訓為手段,用以宣傳儒家思想。29張氏經由探討儒家正名說、分析兩漢

26 吳澤順:《清以前漢語音訓材料整理與研究》,頁 13。作者統計,《周易》共有 56 條聲訓,在 先秦典籍中最多。其他先秦經籍的聲訓詞條數量,詳見吳文下編〈材料編〉,頁435-443。

27 關於《尸子》、《呂氏春秋》、《老子》、公孫龍子等對於「名實」關係的主張,可參看劉青松:

《《白虎通》義理聲訓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 年),頁 62-68。

28 張以仁:〈聲訓的發展與儒家的關係〉,收入《張以仁語文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 年 11 月),頁 63-65。張以仁指出,儒家經典慣用聲訓為手段,用以宣傳儒家思想。廣為 人知的例子是《論語》季康子問為政之道,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以

「正」作為「政」的語源,旨在說明儒家修齊治平的論理道德標準」,聖人名「政」正因「正」

而來;他建立政、正兩字的聯結關係,嗣後藉以發揮大義。此例雖然隱含以聲訓求源,但是,其 目的不在探求語源,而是藉源闡義。

29 例如《孟子》:「征之為言正也,各欲正己也。焉用戰。」、「庠者,養也;校者,教也;序者,

以前聲訓,以及形訓解字的旁證,得到如下的結論:

一、早期聲訓,其作用不在探求語源,乃是以聲訓為手段,宣揚儒家的思 想,和形訓的情形正復相同。

二、以後的聲訓,有一部分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是沿著這一條線索發展 的。(另外應該是由各家注釋到釋名的一條求源的路)。

三、因此我們似乎不必固執於以求語源的觀念批評一切聲訓的資料。30

揆諸春秋戰國時期聲訓的本質與目的,是為宣揚思想、闡述己見,而非探求詞源;

其次,聲訓一途,略依「宣揚思想」與「釋名求源」雙線開展。

其後,漢代聲訓基本順此兩面向發展。漢代聲訓蔚為風尚,遍及經典傳注、

緯書及子學史書著述,如《淮南子》、《春秋繁露》、《史記.律書》、《白虎通》、《風 俗通》都大量使用聲訓。然而,上述典籍中的聲訓例,並非一開始就自覺地探求 語源,它們被使用於解釋詞義或宣揚經說,目的是為政教服務。直至許慎

(54~125)31、劉熙(?156~?220)等人,才大致能遵守語音的制約,以探 求名物之起源,聲訓從前期解經說理的傳統走向「探求語源」之路。值得一提的 是,鄭玄(127~200)的《注》、《箋》則將聲訓轉化為「釋義」為主,32開後世

「因聲求義」理論之先聲。33關於漢代聲訓的發展,詳後引論。

上述近現代學者對於聲訓的研究,究實是闡釋過去先秦兩漢典籍中的聲訓材 料,以及清代諸家理論的理解,近代以來聲訓「理論」本身並未繼續發展。因此,

學者們闡述前代語料以及理論,自然析分出求義、求源兩種界說。而緣學術發展 史的角度觀之,聲訓的本質自無法截分歸類為其中一端。

學者們闡述前代語料以及理論,自然析分出求義、求源兩種界說。而緣學術發展 史的角度觀之,聲訓的本質自無法截分歸類為其中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