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以華語為第二語的語詞統計學習在教學上的啟發

第五章 結論與教學建議

第一節 以華語為第二語的語詞統計學習在教學上的啟發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華語的學習者能夠透過大量接觸材料(閱讀)而 捕捉到中文的語詞界線,由連續的文字排列中,將語詞單位切割出來。此 處的閱讀,尚未涉及到語音和語義的提取,指的是讀者對於視覺材料的初 步視覺處理階段。但在此較為低階的視覺處理階段中,學習者已經能發現 刺激間的規律性,而將依序出現的語言文字訊號,切割成更小的組合單 位。過去雖有統計學習研究以真實的語音訊號來進行測試,但未見有以真 實語言符號模擬實際的閱讀材料出現方式而做的視覺管道統計學習研究。

本研究從統計學習的觀點出發,假設讀者在閱讀中文的時候,能通過計算 相鄰文字單位間的統計資訊而找到語詞的邊界,並以此觀點解釋讀者閱讀 中文文句時是怎麼斷詞的?本研究中所指之統計資訊為相鄰語言單位間的 銜接概率值,當相鄰單位間的銜接概率較高時,代表兩個基本單位間的緊 密度越高,越有可能形成一個更大的語言集群,也較容易預測接下來出現 的語言單位。相反的,如果兩個語言單位間銜接概率值較低,代表兩者的 緊密度比較低,較難以預測之後的語言單位,而該處亦有可能是語詞的界 線所在。

由於中文文字在排版上的特殊性,使讀者在閱讀中文時需要先將文句 切割劃分成數個語言組合,以推動後續的閱讀。這與嬰兒在處理聽覺管道 的連續訊息時所遭遇的斷詞挑戰是相似的。本研究的結果指出,在閱讀中 文時的斷詞依據,亦可能來自於語言環境中的視覺經驗:讀者通過計算相 鄰單位間的統計資訊,從找出語詞邊界而漸次掌握輸入訊號間的各層次規 律性,架構對語言結構的理解。彙整本研究八個實驗的結果、對受試者在 語詞統計學習表現之觀察,以及統計學習的特點,可以整理出幾個以華語 作為第二語的學習和教學啟發,分別敘述如後。

一、語言學習來自於和語言環境的互動經驗累積。

應用「統計學習」的角度觀察人類所處的環境,就會發現我們所處的 世界的本質就是一連串連續訊號的組合,不論是視覺的訊號或是聽覺的訊 號,皆是由不同類型的統計資訊所構成的。當我們掌握這些統計資訊中的 規律性之後,就代表我們已經建構了對於這些訊號的理解。過去關於語言 統計學習的相關研究也已經告訴我們,統計學習機制可以作用在語言形式 的各種層面,包括音韻、音節、語詞、句法等不同的層面,協助學習者將 環境中連續的、未經切割的訊號整理出來,並建構意義。這樣的歷程亦提 示了語言意義的建構和發生來自於學習者和語言環境間的互動,我們先天 所配備的認知能力協助我們分析、重組環境中的訊號,根據不斷地和環境 互動而從中累積歸納出對應環境的規律。這是一種從無到有的歸納歷程;

而非先天論者所主張的,大腦內建有一些適用於各種語言環境的通則,再 根據這些規律性進行演繹。我們或可將這些由環境互動經驗中累積而成的 統計規律,當成在語言學習範疇中時常提到的「語感」。所謂的語感,是一 種對語言規律的理解,能協助語言使用者作出語言使用上的判斷。但通常 使用者很難具體描述出這些判斷準則的依據由何處而來,似乎也驗證了統 計學習具有「隱性知識」 (implicit knowledge)的特點。在本研究的實驗八 中,部分受試者能夠具體說出在學習階段中掌握到的規律性,這些參與者 的統計學習測驗表現也明顯較好,而大部分的參與者雖不能言明其判準的 依據,但其測驗表現仍顯示他們的決定並非基於隨意的猜測,而是真的由 學習階段的材料當中捕捉、發現了特定的規律,只是學習者並不能透過具 體的語言來描述攫取出的規律。

二、學習的發生始於建立正確的起點。

語詞學習的過程中,統計學習大部分被歸類在分析語言訊號的歷程 中,而被視為是語詞學習的第一步。Tomasello (2005)曾經指出,語詞的學 習包含三個處理階段,分別為「先決的、必備的處理歷程」 (prerequisite processes), 此 歷 程 的 主 要 任 務 是 將 語 言 單 位 由 輸 入 管 道 中 切 割 出 來 (segmentation),統計學習的運作即歸類在此一階段,並將切割出來的單位 予以概念化 (conceptualizing)。在順利掌握組合單位後,才進入到「基礎的

92

處理歷程」 (foundational processes),此階段為學習者欲利用已切割出來的 語言單位與他人溝通,因此需要將切割出來的單位透過共享式的注意力 (joint attention)與他人架起溝通的基礎,或和特定的行為意圖串聯,如此方 能解讀對方的意向並搭配使用合適的語言形式 (linguistic form)溝通。第三 個階段則是「促進階段」 (facilitating processes),學習者在此階段中能夠將 新接收到的語言單位對比過去曾出現在語言經驗中的單位,並找出兩者的 差異,或倚靠新詞彙所在的語言環境線索中對詞語進行推論。由此看來,

統計學習機制不但是學習者將一連串無組織訊號彙整出條理的重要階段,

也是後續學習階段啟動的重要開端。Thiessen等人 (2013)之研究中也曾經提 到,統計學習的歷程包括分析環境中的訊號,並形成記憶表徵,接著需要 將已經建立的表徵之間互相比對,也和新接收到的刺激相互對照,以形成 對環境訊息的理解。這兩組研究者的研究都指向了「發現正確的統計資訊 以形成正確基本單位」的重要性。

回顧本研究的實驗八,根據參與者的事後回報,部分受試者在實驗的 學習階段,將學習的重心放在計算每個中文字的出現次數,而未注意到字 與字間的組合關係。雖然每個中文字的出現次數亦為統計資訊的一種,但 在實驗八的研究設計中,該訊息並無益於學習者掌握詞界線的位置。本研 究的實驗皆在未告知參與者材料組合規律的狀況下進行。實驗後回報未注 意材料單位間關係的受試者,在稍後的語詞選擇測驗中亦未能展現顯著的 統計學習效果。而展現出視覺統計學習效果的受試者,代表他們在學習階 段掌握了正確的統計資訊。雖然在實驗過後,他們未必能夠以語言描述他 們判斷語詞的準則,但從測驗的結果來看,這些受試者能仍在測驗中使用 攫取到的統計規律性來斷詞。此結果亦說明了建立正確的學習起點之重要 性。

三、教學要導引學習者注意到正確的特徵和組合,給予學習 者簡化的輸入,並使輸入的特徵更為明顯。

語言環境中的統計訊息具有「同時且大量」的事實,作為一位學習 者,在處理這些訊息時,需要決定哪些統計資訊對於掌握語言的規律性具

有較高之預測性或價值。Schmidt (2001)曾提出關於學習中「注意假設」

(Noticing Hypothesis)的兩種解釋。傳統的學習觀點認為,人們只會學到他 們「注意到」的部分,涉及意識的運作,此為較強的「注意假設」觀點。

而較弱的注意假設觀點,指出學習者不論在注意或未注意的狀況下都能學 習,但學習者在注意力涉入更多時的學習表現較好。注意假設提示了我們 適度引導學生注意力的重要性。而 Weiss、Gerfen 及 Mitchel (2010)的研究 中曾指出,學習者可以選擇調配處理訊號的策略,因此學習者在斷詞時的 歷程具有相當程度的彈性。在他們的研究中,實驗者提安排成人受試者聆 聽一段人工語音材料,從這段材料中,受試者會接收到兩種可供斷詞的線 索,一種是來自於語音材料的統計資訊,另外一種則是由暫停 (pause)而定 義的斷詞線索。當這兩種斷詞線索相衝突,亦即不同線索會引導受試者找 到不同的詞彙邊界時,線索的強度將會直接影響受試者選擇倚靠何種線索 來進行斷詞判斷。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在兩種斷詞訊息相衝突的狀況 下,當實驗者逐漸增加暫停訊息的時間長度時,也就是在提高了時間斷詞 線索的鮮明度時,受試者逐漸傾向採用相對明顯、容易發現的暫停線索(時 間停頓),作為斷詞的主要依據。

Weiss 等人 (2010) 的研究為實際的教學環節提供了重要的參照。由於自 然環境中的輸入訊號種類繁多,關係複雜,各自指涉不同階層的切割或分 類訊息,這些訊息亦可能交織而成新的關係網路。因此學習者在學習新的 語言時,就是經歷一連串解碼計算的歷程。在自然發生的學習情境中,相 對明顯的訊號具有較高的強度,容易被學習者發現。這對教學的啟發是,

教學者在應儘量在教學中發揮引導、調控學習者注意力的作用方向。指引 學習者關注、優先掌握具有較高學習價值的組合訊息,而使學習能更有效 率地發生。而教師所提供的訊息若能適度將學習標的特徵放大,或透過簡 化其他無關訊號而使學習標的更為明顯,就能增加學習者覺察標的資訊的 機會。簡化後的訊號代表其所包含的統計資訊較為單純,或可能組合數相 對為少,使學習者易於攫取並用於實際環境中。對學習者來說,他們能將 一些固定的組合規律當作基礎,由此比對出更多合於規律性的組合,定錨 於正確的起始單位,而促動之後的學習階段。

94

四、教學應視為輸入的一種,教學者需要提供數量足夠、且 學習者能處理的輸入,以及相對合理的時間使學習發生。

這一啟發來自於本研究的實驗二至實驗四以及實驗八的結果。實驗二 至實驗四以及實驗八所操作的材料具有完全相同的統計資訊分布。然而使 用兩種不同的的派典呈現。實驗二至實驗四所採用的派典,受試者接觸每 個單位材料的時間相當短暫(0.5秒),這給初學中文的受試者,在辨識處理

這一啟發來自於本研究的實驗二至實驗四以及實驗八的結果。實驗二 至實驗四以及實驗八所操作的材料具有完全相同的統計資訊分布。然而使 用兩種不同的的派典呈現。實驗二至實驗四所採用的派典,受試者接觸每 個單位材料的時間相當短暫(0.5秒),這給初學中文的受試者,在辨識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