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實驗三:增加中文初學者接觸學習材料之時間

第三章 實驗

第三節 實驗三:增加中文初學者接觸學習材料之時間

一、 實驗目的

本實驗透過增加受試者接觸刺激材料次數,觀察外籍中文初學者是否 能由連續的中文字串當中切割出實驗者所定義的語詞,亦即觀察其視覺管 道統計學習表現。

二、 受試者

20名非以中文為母語的外籍受試者,年齡介於19歲至42歲之間 (M = 25.15,SD = 6.61),男性13人,女性7人。受試者之中文程度為初級或未曾 學過中文,在台學習中文的時間控制在6個月以內。其中三位受試者曾在海 外學習中文超過一年,但每週學時極少(2至4小時),且非持續學習,受試 者目前皆為語言中心的初級班學生。受試者之母語背景及人數分布為:英 語13人、義大利語1人、西班牙語2人、德語1人、芬蘭語1人、印尼語1人、

法語1人。由於材料採用中文字,為避免先前經驗的干擾,本研究不招募海 外華人學習者,亦不招募以日語、韓語為母語的學習者。

三、 實驗材料 主作業材料

與實驗二相同

附屬作業材料

與實驗二相同

測驗材料

與實驗二相同

48 四、 實驗流程

學習階段

本實驗基本重複實驗二之流程,分為學習階段和測驗階段。但受試者 需在連續的兩天中各進行一次學習階段,兩個學習階段之間相隔24小時 整。受試者在參與第一天的學習階段時,並不知道完成第二天的學習後須 進行測驗。學習階段中,受試者除了觀看主作業的中文字串外,亦需要針 對附屬作業的要求反應。本實驗的附屬作業任務和實驗二完全相同,受試 者若觀察到螢幕中的中文字的出現速率有突然變快的情況時,需要按鍵反 應。

測驗階段

受試者完成第一天的學習階段後無須參加測驗,直至受試者完成第二 天的學習階段後才進行測驗。測驗內容和方式與實驗二完全相同。

五、 實驗結果

受試者的平均答對率為 .53(SD = .07,最小值 .33,最大值 .67),此 結果顯示受試者的平均答對率並未顯著高於 .5的隨機猜測值:t1(19)

=1.63, p = .06。跨項目分析下的平均答對率恰跨越統計上的顯著門檻:

t2(35) = 1.70,p < .05。Cohen’s d = .36。而20位受試者中,有13位受試者的 答對率高於 .5,sign test 結果,p = .13。另外,依據訊號偵測理論,將所有 受試者反應合併計算呈現於表3中。20位受試者之 d′計算結果:M = .10,

SD = .07,最小值 -.61,最大值 .62。

表 3:實驗三之訊號反應列聯表

訊號種類:真詞 訊號種類:非詞

受試者反應:真詞 .53 .50

受試者反應:非詞 .47 .50

六、 小結

由受試者的平均答對率表現看來,受試者的平均答對率並未顯著高於 隨機猜測值,顯示即使在增加一倍的學習時間後,並未提升視覺管道的統 計學習成效。但在20位受試者當中,有13位受試者,相當於65%的受試者 之答對率超過了隨機猜測的機率。該結果與實驗二中所觀察到的狀況十分 類似,亦即在重複接觸視覺管道材料後,部分受試者能表現出統計學習的 趨向,但其成效並未達到統計上的顯著水準。

此外,部分受試者在實驗後反應,學習階段中的附屬作業,對他們在 處理螢幕上的材料造成一定的干擾。受試者的注意力被導向了材料的顯示 速率變化上,使得他們無法專注於中文字本身。也就是受試者並沒有真正

「看」或「處理」實驗材料,反而是將焦點放在每個訊號單位的出現速度 上。由此看來,本實驗的附屬作業(偵測材料出現速度的改變)可能過度 佔據了受試者的認知資源,使得每個訊號單位並沒有被完整地處理。由於 注意力被導向材料的出現速率,因此統計學習機制並未處理字和字之間的 統計資訊,而未能有效歸納出字間的統計關聯性,而使得受試者的平均答 題表現並未顯著高於隨機猜測值。因此我們在接下來的實驗中,可能考慮 調整附屬作業的形式,希望能夠把受試者的注意力有效地導向字和字之間 的關聯。

此外,就本實驗所採用的材料而言,中文字在空間位置的分佈上有各 種方向與型態,對於剛開始學習中文的受試者來說,屬於在視覺上較為複 雜的符號,可能需要分配更多的注意力。而實驗二與實驗三中所採用的某 些中文字材料,擁有比較複雜的空間分佈結構,如:唐、詩、仙三字,可 能提高受試者在辨識上的困難。若將中國字的難度降低,受試者在處理中 文字的時候就可能不需耗費太多認知資源,而能將更多的注意力資源分配 至於處理材料單位間的關係,有利於掌握單位間的統計訊息。因此,在接 下來的研究中我們將調整副屬作業內容並降低材料單位的難度,期能觀察 到相對穩定的統計學習效果。

50

第四節 實驗四:以三筆畫中文字為材料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