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研究背景與文獻回顧

第一節 前言

嬰幼兒在發展的過程中,一開始所面對的是充滿各種未知訊息的環 境。環境中的各種聲音、符號、動作等等對於他們來說,屬於一團未切割 的混沌。從混沌當中分離出可識別的單位,從而架構起物理世界的框架,

並進一步與意義連結,甚至產出更為多樣的組合單位來交換意義。這段從 未知邁向已知的路程,正是學習或習得的發生。不論是第一語言的習得或 者是第二語言的學習,大抵都會經歷這段由未知混沌邁向已知的歷程。

一直以來,人類的語言溝通行為因具有豐富且獨特的樣式,迥異於其 他物種的溝通模式,使得「語言」以及「語言學習/習得」成為眾多研究者 關注的研究主體。然而,因研究者對語言的本質有不同的詮釋,而對語言 習得或語言學習的路徑發展出不同的看法。

Chomsky (1965, 1972)由先天論的角度出發,認為人類的語言習得是透 過一組特定的語言機制所獲得的。每個人天生即具備一套關於語言的基本 知識或規則,這些規則是抽象的、具有代數的、算則的特性,這些規則本 身不帶有意義。而在語言發展的過程當中,隨著嬰幼兒可能面對不同的語 言環境,這套核心的規則會和環境中的詞彙、訊息接收、片語、特定的表 達用法等等連結,隨之設定與調整,使得這些規則和外在的環境相符,漸 趨一致。因此個體可以運用這些核心規則和對應的參數,產出、合成各式 短語。語言的習得是個體透過不斷調整核心規則的參數,而使得核心規則 逐漸長成符合現實語言環境的一個過程。

Chomsky 所提出的語言觀點,在語言習得領域主導了相當長的一段時 間,並用以解釋語言中的「文法規則」從何而來。但同時也面臨一些概念 上的挑戰,諸如:無法解釋人類如何將此一抽象的核心規則對應到不同的 語言中的不同文法,即所謂的linking problem。此外,若所有人都有一套內 建的核心語法規則,且這一套規則是固定的,又該如何解釋兒童在語言發 展的不同時期所展現出來的各種變化?Chomsky 對語言習得的觀點,是由

「語言本體」出發的,主張所有人類語言有其共同性,且人類先天就配有

2

例外。Tomasello (2000, 2005, 2009)提出了「學用合一理論」 (Usage-based Theory),以一個相異於語言先天論的觀點來說明人們是如何學會語言的,

亦有眾多研究者抱持類似的觀點 (Bybee, 2006; Barlow & Kemmer, 2000;

Kemmer & Barlow, 2000)。他們的主張指出,人類在習得語言的過程中,會 用 到 兩 組 我 們 先 天 具 備 的 認 知 技 能 , 一 為 「 意 圖 判 讀 」 (intention reading),負責語言的功能面向,協助人們解讀說話者的意向與或社會文化 的指涉意涵。「意圖判讀」包括與他人共享注意之標的,跟隨、注意他人所 指之物品或事件,以語言或非語言的模式主動導引其他人的注意力至特定 的物件上,掌握意向動作背後的社會意涵等等。Tomasello 認為「意圖判 讀」對於人類來說,不光只是讓我們學會語言上的溝通,更讓人們掌握社 會文化面向上的互動模式。

學用合一理論中另一重要的技能為「規則尋覓」 (pattern finding),指 的是人們從接觸環境中的語言材料的過程中,建構出更為抽象的結構規律

生的,而非由一組特定的語言機制所負責 (Behrens, 2009)。Chomsky所主張 的語言先天論暗示語言習得是一種「由上而下」的結構,內建的抽象語言 規則鋪建了語言的發展藍圖。而學用合一論,則從相反的方向來剖析語言 習得,反映的是一種「由下而上」的歷程,語言的習得是人類在社會文化 互動下的自然結果,根據人們和環境的互動經驗架構而成。學用合一論在 討論語言習得的發生時,從語言本體中所蘊含的分佈關係出發,更把人們 所具有的處理訊號的認知機制納入考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