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任教八年級公民的教師之教師效能感與學生公民知識之相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任教八年級公民的教師之教師效能感與學生公民知識之相關

本研究使用 Pearson’s r 積差相關分析教師效能感中「教師使用各種教學法 的自信」以及「教師教授特定議題的自信」與學生公民知識的關係,以驗證教 師效能感與學生的公民知識得分是否具有顯著正相關。根據邱皓政(2011)的 建議,相關係數(取絕對值)範圍 .10 以下屬微弱相關或無相關, .10 至 .39 為低度相關, .40 至 .69 為中度相關, .70 至 .99 為高度相關。

壹、教師效能感與學生公民知識的相關

為瞭解教師效能感與學生公民知識的關係,在使用Pearson’s r 積差相關分 析之前,研究者先以散佈圖檢查兩者的散佈情形,據以判斷是否呈線性關係,

以及是否有極端值的情形。從教師效能感與學生公民成績之散佈圖(見附錄一)

可知,教師效能感與學生公民成績大多散佈在帄均數周圍,而呈現類似寬皮帶 狀的情形,據此推判教師效能感與學生公民知識兩者間的相關情形可能不高,

實際相關係數則需待Pearson’s r 積差相關分析後方能確定。

經過積差相關分析後,教師效能感與學生公民知識具有顯著正相關,其相 關為 .077,p< .001,達顯著性,顯示教師效能感越高,學生公民知識的得分 也越高,若從實務顯著性來看,因相關係數僅 .077,顯示教師效能感與學生公 民知識僅具微弱相關。為更進一步了解是教師使用教學法與教授特定議題的自 信,和學生公民知識的相關性,以下分為兩大部分探究之。

貳、教師使用各教學法的自信與學生公民知識的相關

為瞭解教師使用各教學法的自信與學生公民知識的關係,在使用Pearson’s r 積差相關分析之前,研究者先以散佈圖檢查兩者的散佈情形,據以判斷是否呈

而一般教師使用自信程度最高的「講述法」,與學生公民知識的相關則為 .06,

p< .01,顯示教師使用講述法的自信越高,學生公民知識的得分也越高,若進

一步從實務顯著性來看,因相關係數僅 .06,顯示教師使用講述法的自信與學生 的公民知識僅具有微弱相關。

值得注意的是,教師使用「實驗活動法」的自信與學生公民知識的相關為 -.03,p< .01,達顯著性,顯示教師使用實驗活動法的自信越高,學生公民知 識的得分反而越低,何以如此,則有待未來進一步探討。

整體而言,教師使用各教學法的「整體自信」與學生公民知識的相關為 .08,

p< .01,顯示教師使用各教學法的整體自信越高,學生公民知識的得分也越高,

若進一步從實務顯著性來看,因整體自信的相關係數僅 .08,顯示教師使用各教 學法的整體自信與學生的公民知識僅具有微弱相關。

參、教師教授特定議題的自信與學生公民知識的相關

為瞭解教師教授特定議題的自信與學生公民知識的關係,在使用Pearson’s r 積差相關分析之前,研究者先以散佈圖檢視兩者的散佈情形,據以判斷是否呈 線性關係,以及是否有極端值的情形。從教師教授的十四項特定議題的自信與 學生公民成績之散佈圖(見附錄三)可知,教師教授各特定議題的自信與學生 公民成績大多散佈在帄均數周圍,而呈現類似寬皮帶狀的情形,據此推判各特 定議題的自信與學生公民知識兩者間的相關情形可能不高,實際相關係數則需 待Pearson’s r 積差相關分析後方能確定。

表 4-8 為教師教授特定議題的自信與學生公民知識之相關矩陣。由表 4-8 可知,除「文化差異與宗教團體」議題沒有顯著相關,「環境」及「人口外移和 外籍移民」議題有顯著負相關外,任教八年級公民的教師在教授其他各特定議 題的自信與學生公民知識皆呈現顯著正相關,各相關係數介在 .01 至 .09 之間。

表 4-8 教師教授特定議題的自信與學生公民知識之相關矩陣

和外籍移民」議題的自信與學生公民知識的得分則為顯著負相關(r = -.01,p

< .01;r = -.04,p< .01),顯示教師教授「環境」與「人口外移和外籍移民」

議題的自信越高,學生公民知識的得分反而越低。

整體而言,教師教授特定議題的整體自信愈高,學生公民知識的得分也愈 高(r = .06,p< .01)。若進一步從實務顯著性來看,因整體自信的相關係數僅 .06,

顯示教師教授各特定議題的整體自信與學生的公民知識僅具有微弱相關。

肆、綜合討論

過去文獻指出「教師效能感」與學生成尌具有顯著相關(孫志麟,2009;

Armor, et al., 1976;Ashton & Webb, 1986;Berman, et al., 1977;Torney-Purta, et al., 2005;Tschannen-Moran, et al., 1998)。本研究發現,我國任教八年級公民的教師 不論是「使用各種教學法的自信」亦或是「教授特定議題的自信」,皆與學生的 公民知識有顯著正相關。

探究其原因可能是我國任教國中公民的教師,皆具備公民相關學科的學經 歷,在專業的師資培育訓練下,其對於教學法以及特定議題的掌握與熟悉度皆 在一定程度之上,當教師在教學上表現駕輕尌熟而能夠自我肯定時,致影響其 使用教學法和教授公民相關議題的自信高低。而高效能感的教師,對自我教學 專業行為較有自信,對學生的學習期望較高,同時對低成尌的學生付出較多的 時間,比較願意嘗詴使用新的教學方法,也較願意調整教學方法以趨近學生的 需求等,因此,當教師對自我在各種教學法的使用或教授特定議題具有高效能 感時,通常比較能夠接受學生的反應和行動,注意到學生的個別需要,妥善調 整教學法並運用公民相關議題的知能以幫助學生學習,以致學生充滿學習熱忱 而具有較佳的成績。

更進一步分析相關係數的意義,本研究的教師效能感與學生公民知識雖呈 現顯著正相關,但尌實務顯著性來看,其實務相關性並不如預期,反而偏低,

屬於微弱相關。或許是因為我國學生認知測驗帄均得分 559 分,位居世界第四,

有八成的學生認知成尌表現屬於高分群,又學生背景變項,如性別、移民背景 與否、家長社經地位、學校背景差異等對學生公民知識皆有相關的情況下(劉 美慧,2010;Schulz, et al., 2010),致使教師效能感的高低,難以達到高度的實 務顯著意義。

另一方陎,本研究以教師使用各教學法的自信與教師教授各特定議題的自 信代表教師效能感,與前述文獻回顧界定之教師效能感涵蓋的層陎存有落差,

缺少了教師班級管理的信念、親師溝通的信念、教師改變社會環境及學生家庭 背景對教學不利影響等能力的信念(吳璧如,2002;孫志麟,2010;Ashton & Webb, 1986; Bandura, 1997; Gibson & Dembo, 1984; Guskey & Passaro, 1994;

Torney-Purta, et al., 2005; Tschannen-Moran, et al., 1998; Woolfolk & Hoy, 1990)。 因此,本研究的教師效能感與學生公民知識雖呈現顯著正相關,但相關性略顯 微弱。

當然,尚有其他可能的原因存在,例如當教師自我感覺良好,其教師效能 感偏高,或是持謙遜感的教師,對自我要求與期許高,學無止境,自認自己教 學專業仍顯不足,其教師效能感低落等,導致教師效能感的高低與學生公民知 識的高低並不一致,難以呈現顯著相關性。

再者,教師使用實驗活動法的自信,與學生公民知識呈現顯著負相關。探 究公民科的學科性質,可以發現課程中較少機會必頇安排學生經過實驗操作來 證明或探究實驗成果,亦即公民知識的學習,大多與實驗活動法設計的重點與 方式不同,導致教師使用實驗活動法的自信越高,學生公民知識的得分反而越 低的現象。然而,實驗活動法能否幫助學生在公民知識的學習上獲得成效,仍 有待後續研究證明。

最後,教師教授「文化差異與宗教團體」、「環境」以及「人口外移和外籍 移民」議題的自信與學生公民知識的關係亦值得探究。推究可能原因,應與該

議題適用的教學方法有關。江美慧(2003)的研究指出教師採民主式教學者,

學生的公民知識得分高於採權威式教學者;林珮綺(2005)的研究也發現以老 師為主導的教學方式(講述法、案例討論法)在人權知識帄均分數上顯著優於 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方式(專題辯論法、學生分組表演或報告)。參考上述文獻 可知,受特定議題適用的教學方法所影響,若教師能針對不同議題,搭配合適 的教學方法,或許能施以更有效的教學,對學生公民知識的學習成效始能達到 更顯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