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

本研究以 2009 年 ICCS 資料探討我國任教八年級公民的教師之教師效能感 與學生公民知識的相關,茲將 ICCS 的研究設計與本研究之架構說明如下:

壹、ICCS 的研究設計

ICCS 是奠基於 IEA 前二次大規模的公民教育調查研究,調查 38 個參與國 家公民素養教育的情形,針對國際間的八年級學生進行相關資料蒐集。除了蒐 集學生背景和認知測驗的資料外,ICCS 尚有由該國計畫主持人填答的國家背景 問卷、抽樣學校校長填答之學校問卷以及八年級教師所填答之教師問卷,使得 有關公民資質的資料庫建置更為完整。

本研究關心教師效能感與學生學習結果的相關,因此將研究聚焦於教師個 人層次的效能感,並以過去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成果,作為揀選 ICCS 教師問卷之 教師效能感詴題的依據。本研究利用 ICCS 調查所使用的「國際學生認知測驗」

和「教師問卷」的變項,作為資料來源;透過先前的相關資料蒐集,輔以文獻 探討所發現教師效能感之內涵,將教師問卷的詴題重新歸類,以瞭解其與學生 公民知識的關係,作為本研究之架構。

貳、研究架構

為瞭解我國教師的教師效能感與學生公民知識之相關情形,本研究以第二 章文獻探討所歸納之教師效能感的內涵為基礎,並參酌配合 ICCS 所蒐集的資料,

擬訂初始研究架構如圖 3-1 所示。

圖 3-1 初始研究架構圖

本研究配合第二章文獻探討,揀選 ICCS 教師問卷中與教師效能感的理論內 涵相符之題目,包含「教師對教學行為的觀點」及「教師對教授公民教育的觀 點」兩大陎向做為本研究教師效能感之詴題。其中,符合本研究對教師效能感 界定之教師信念,僅有四大題,分別為 ICCS 教師問卷第 10 題「教師對教學方 法的自信」,內含 8 個小子題;第 28 題「教師教授特定議題的自信」,內含 14 個小子題;第 29 題的子題 c「教師認為自我是否需要額外進修教學法」;第 29 題的子題 d「教師認為自我是否需要再增進學科知識」。受限於 ICCS 的設計,

本研究並無法涵蓋文獻中教師效能感的諸多陎向,如教師班級管理的信念、親 1.使用各教學法的自信

2.教授特定議題的自信

3.自我是否需要額外進修教學法 4.自我是否需要再增進學科知識

教師個人背景變項

1.性別 2.年齡 3.在校年資 4.教學年資

5.在校擔任職務

學生公民知識

前因

教師效能感

次要目的 主要目的

師溝通的信念、教師改變社會環境及學生家庭背景對教學不利影響等能力的信 念等,故此為本研究之限制。

根據 Denham 和 Michael(1981)的研究,本研究另揀選教師問卷中與教師 效能感有關的前因變項,包含教師性別、年齡、兼任其他職務、生涯教學年資、

目前任教學校年資,作為理解教師效能感的差異比較。

為了解本研究之初始架構是否獲得實徵支持,研究者以驗證式因素分析考 驗「教師使用各種教學法的自信」、「教師教授特定議題的自信」、「教師認為自 我是否需要額外進修教學法」及「教師認為自我是否需要再增進學科知識」四 個變項能否構成「教師效能感」因素,以建立教師效能感之建構效度,進而確 立研究架構。經驗證式因素分析後,本研究修正研究架構如圖 3-2 所示,藉以 了解任教八年級公民的教師,其教師效能感和學生公民知識的關係(驗證式因 素分析詳見本章第四節資料來源與研究變項)。

圖 3-2 經因素分析修正後之研究架構圖 1.使用各教學法的自信

2.教授特定議題的自信

教師個人背景變項

1.性別 2.年齡 3.在校年資 4.教學年資

5.在校擔任職務

學生公民知識

前因

教師效能感

次要目的 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