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法鼓山助念的訓練及運作

第四節 佛化奠祭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做慰問關懷時,蓮友會看往生者家中是否有設佛堂,倘若已經有一佛堂,則 不必再另設靈堂,將亡者牌位放於佛堂前面即可,並以香花、蔬果、素食供養。

當家中有人往生時,除了會在自家門口張貼「嚴制」、「慈制」、「喪中」或「忌中」,

110禮儀公司也會在鄰居門口貼紅紙,其意義是告知鄰居家中在辦喪事,也有著驅 邪祈福 之意。如果家屬能夠轉念並跟鄰居溝通這是場佛事而非喪事,自然不需要 貼紅紙張。

聖嚴法師於〈佛教是主張焚燒紙庫錫箔的嗎?〉提到中國人以紙錢焚燒之習 俗始自於漢朝後,如唐朝太常博士王嶼即說:「漢以來,喪葬瘞錢,後世以紙寓 錢為鬼事。」中國自古以來即認為人死即為鬼,故在《說文解字》中亦云「人所 歸為鬼」。因此中國人即認為陰陽兩世界均相同,人世間所需要的物質,在另一 世界同樣需要,因此便以錢幣殉葬,後來再以紙剪成錢的形狀來燒。用火來焚燒 可能與拜火教相關,相信火神能將所燒的東西傳達給鬼神。111演變至今,除了燒 紙錢外,還出現了各式家具、汽車、房屋等。以佛教立場來說,佛教認為人死後 成為鬼的機率為六分之一,也更不相信經過焚燒後的紙庫錫箔能夠供給鬼用,佛 教主張應以布施、供佛、齋僧之功德迴向及超度於亡者。

此外,當人家中有喪事時,通常會看到在家屬於靈堂中或是家中在摺紙蓮 花。摺完的紙蓮花是要放入棺木中,隨著亡者火化。在民間的觀念中,認為亡者 可以藉由這些蓮花而往生至西方佛國淨土。印有往生咒的紙蓮花,或許是為了佛 教方便接引而產生了世俗化的現象。然而從正信的佛教觀點來看,經咒是讓人們 修持讀誦、修行之用,被非燒給死人,故焚燒經咒可是大忌。112在《阿彌陀經》

中有清楚說明往生西方靠的是信、願、行,即相信阿彌陀佛發的四十八願、發願 往生西方、念佛至一心不亂。因此,燒化諸如此類的東西不僅對亡者無用,也是 不環保的表現。佛教主張超度亡者是靠人的至誠感應,而非靠「燒」去西方的。

第四節 佛化奠祭

聖嚴法師的弟子—果鏡法師於日本留學期間,看到日本電視台的綜藝節目蒐 集了各國的奇風異俗讓現場來賓猜,其中就包含了台灣民間的喪葬習俗。果鏡法

110 書寫「嚴制」即告知他人家中輩分最高的男性過世了,「慈制」為輩分最高的女性過世,若書 寫「喪中」或「忌中」即表示家中還有長輩在的晚輩過世了。

111 釋聖嚴,《正信的佛教》,台北市:法鼓文化,1999 年,頁 7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3

師將此事告知聖嚴法師後,聖嚴法師有感於台灣的喪葬習俗被國際當成笑話看 待,因此決定改革不良的喪葬風氣。聖嚴法師致力於推動喪葬改革的動機在於要 改善台灣傳統喪葬之不良風氣及建立正確的死亡觀念:

以佛教的立場來看,死亡不是喜事,也不是喪事,而是莊嚴的佛事。是亡 者走上成佛之道的起點或過程;而對於參與佛化喪禮的人,則是修學佛法 的機會。113

以佛教的立場來說,死亡是此生功德圓滿及果報的終極,但並不是前途的結 束,乃是生命過程中的一個段落,也是走向未來的另一個起點。因而從佛教的角 度來說,死亡及葬儀兩者皆為重要,然而對於尚未進入信仰階段的人而言,後者 往往比前者重要。因此,要改善傳統喪葬習俗中的不良風氣,首先應先建立起正 確的死亡觀念,如此方可接受簡單隆重的佛化喪儀,既不會認為對亡者失禮,又 不會違背傳統之孝道精神。

法鼓山提倡佛化奠祭的儀式,乃以宗教宗教之淨化的的理念,提供佛化的臨 終關懷,並以節約、惜福、莊嚴肅穆且隆重的奠祭儀式,為人類帶來生命之尊嚴 與死亡之莊嚴。聖嚴法師在1994 年 7 月 26 日「當前台灣喪葬儀式的省思與改善」

座談會中提及,莊嚴的喪葬儀式是配合著節約的原則,亦即要做到積德、惜福與 培福之面向,如此對亡者才有益處,否則只是損亡者之福報。再者,儀式要肅穆 莊嚴且隆重,隆重並非要家屬將告別式排場做得很大,而是要讓與會者在整場儀 式中能夠感受到教育與感化的功能。114

佛化奠祭的做法,法鼓山有一套儀式,在會場外面會寫上○○○居士佛化奠 禮會場,儀式的開始到最後為:

家屬到達○○廳(著黑袍)

迎靈(家屬保持佛號)

入殮

瞻仰遺容(大殮蓋棺)

家祭

112 釋聖嚴,《正信的佛教》,台北市:法鼓文化,1999 年,頁 74。

113 林其賢,《聖嚴法師年譜2:1989—1999》,台北市:法鼓文化,2016 年,頁 957。

114 林其賢,《聖嚴法師年譜2:1989—1999》,台北市:法鼓文化,2016 年,頁 95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追思祝福

介紹生平、致答謝詞

公祭【聯合行禮】:一一唱名團體單位,於原座位起立,唱完名後,再請 全體大眾起立,向上行三問訊禮

啟靈、發引火化(家屬保持佛號)115

在佛化奠禮上,靈堂布置宜莊嚴、肅穆、高雅、樸素,布幔以香檳色系為宜,

不用鼓樂喧鬧。亡者靈前應以香花、水果、素食來供養,不以葷腥招待親友,亦 不以酒肉葷腥祭祀亡者。為避免鋪張,家屬宜懇辭花圈、花籃、輓幛。若親友致 送奠儀,除了喪葬費用及生活所需外,盡可能用於慈善、供養三寶,並將此功德 迴向亡者。眷屬的喪服,以長袖黑色衣鞋為宜,取代不合時宜的麻衣與草鞋,並 以素色的念珠做為「帶孝」,如此便可隨時念佛迴向於往生者,再者於守孝期間,

不會因出入其他場合而招致他人忌諱或不悅。在出殯時,勿用擴音器沿路喧雜,

但應於靈內播放佛號,家屬並隨車念佛。此外,亦不應沿路撒「買路錢」,此舉 不但有違環保,甚至會影響到其他住戶。在整場告別式中,應全程保持莊嚴、肅 穆、整齊且威儀,以表達對於三寶的虔敬與往生者的祝福。

法鼓山的佛化奠祭與民間的習俗也有著程序上的不同,在迎靈與入殮中,是 由家屬親自來做,棺木中不放手尾錢、庫錢與陪葬的衣物,也不做辭生的儀式;

而在民間的習俗中,會由師父帶領家屬迎靈,也有辭生、放手尾錢及庫錢等儀式。

在瞻仰遺容及大殮蓋棺中,佛教沒有封釘的儀式,民間習俗則有封釘,且因有沖 煞的問題,故在大殮蓋棺時,會全體向後轉。

在啟靈送往火葬場火化的過程中,民間習俗會由師父帶領,家屬在送行的隊 伍中,會拿著黑傘遮往生者的牌位,在棺木推入火化時也會喊「火來了,趕快跑」; 在正信佛教的儀式中,啟靈是由家屬自己送行,不會有黑傘及喊出這句話,116而 是全程念佛。筆者曾經在第二殯儀館一場田野調查的告別式中,參與了全部的過 程,棺木要火化的過程中,司儀帶領家屬跪下並叮嚀看到棺木推進去燒時要念 佛,而不是喊「火來了,趕快跑」。

民間的習俗中,在迎靈與入殮後,會先由法師、道士或誦經團帶領家屬誦經,

115 詳見附錄一,法鼓山佛化奠祭程序表,頁94。

116 筆者與蓮友參與慰問關懷中,蓮友會向家屬解釋佛教與民間習俗的做法,除非將往生者當成 鬼才需要撐傘,若把往生者當成未來佛則無需撐傘。

119 臺灣殯葬資訊網:http://www.funeralinformation.com.tw/Detail.php?LevelNo=470 2015.10.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式,在佛化奠祭的場合中不會擺放招魂幡。因為家屬希望亡者可以往生西方佛國 淨土,卻又擺放了招魂幡去將亡者招回來,這是一個很矛盾的現象。

民間習俗中,淨符的主要功用在於去除穢氣,以免沖煞,消災解厄用。使用 方式通常燒化為淨符水,讓參加喪禮的親友使用。在告別式中,禮儀公司通常會 準備一桶淨符水,淨符是燒化後,將灰燼置於一桶水中,更完整的作法是工作人 員會在水中再加入抹草、鹽、榕樹葉、米,讓離開告別式會場的親友,可以用水 來擦頭髮、肩膀、雙手等,以達到去除穢氣的作用。有些禮儀公司現場也會準備 淨符讓參與告別式者帶回去自行使用。家屬選擇以佛教的方式來辦佛化奠祭,在 告別式會場中,是將亡者當成一尊未來佛送往西方佛國淨土,這是神聖莊嚴的佛 事,自然不是件不吉利的事,因此也不需要擺放。

法鼓山既有意改革台灣傳統的喪葬習俗,為移風易俗、淨化喪葬儀式,既不 流俗亦不落入排場,則必須堅定自身立場,以法鼓山所推動的理念來進行佛化奠 祭。若家屬無法接受及配合,蓮友便不宜參與佛化奠祭。以公祭行禮的方式來關 懷的情況為:一、會場不宜以帶動誦念祝福關懷時;二、採用非佛教儀式之奠禮 者;三、喪葬的場合過於鋪張奢侈者;四、告別式會場已有其他道場之法師或居 士帶領大眾誦經念佛者。告別式若不能符合法鼓山所推廣之佛化奠祭理念與作 法,蓮友則改以公祭行禮的方式來關懷,此一般稱為公祭捻香,同樣可以表達誠 懇的祝福。

第五節 小結

法鼓山助念團所做的大事關懷七件事為佛事諮詢、臨終關懷、往生助念、慰 問關懷、佛化奠祭、公祭行禮、後續關懷。以文山區的助念組來說,若有需求者 會致電於助念組的組長或副組長,若不知道文山區有此單位之民眾,則會致電於 北投雲來寺的團本部,再由本部將個案發至地區。以文山區來說,比較常在做的 則是第三至第六項。

世間萬物總免不了一死,身為凡夫眾生的我們亦同,無論在何時、何地,皆 無法得到絕對的自由,無論我們做了什麼事,也都無法獲得十全十美的幸福,原 因就在於有生必有死,誰都無法逃過,對於我們也是極大的束縛性。我們無法知 道生與死的來源與去處,因此使得我們在這短暫的生命中加以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