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當代佛教的理論對助念的相互關係

第一節 西方生死學與佛教的生死觀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二章 當代佛教的理論對助念的相互關係

每個人都會死亡,因此死亡的課題是無可避免也無須忌諱的。隨著時代的進 步,死亡的課題愈來愈受到重視。佛教徒相信,人在將要死亡之時,會產生彌留,

對世間的一切放不下心,或是對死亡產生恐懼及抗拒之心。在佛教之觀點中,人 體乃由「四大」所組成。在臨終之時「四大」會逐漸分解,而「四大」在分解時 所產生的任何症狀,皆會使患者非常不舒服,此時患者的心無法安定,因而需要 靠助念使其保持正念。

現今佛教分為許多宗派,臨終救度亦有許多方法,而淨土法門的修持乃為最 方便的修行法門,且最容易被人接受。淨土法門的修持方法為持「阿彌陀佛」聖 號,被認為是往生助念中最容易之超度法門。

第一節 西方生死學與佛教的生死觀

在早期,死亡是一個非常忌諱的課題,大家一聽到「死亡」兩字,立刻聞之 色變。但在現代,它卻是變得越來越重要的一個課題。因為死亡的課題日趨重要,

漸漸開始有「生死學」(死亡學)的出現,愈來愈多人在研究。一般人在解決死亡 的問題當中,會從互相交流中產生眾多的疑惑,也就是會不斷地懷疑自己或是別 人在解決生者與死者的問題的過程當中是否得當,或者是有更好的方法。因此,

死亡學的興起,即是為了要了解關於死亡問題的研究所形成的一門學科,它具有 揭開「死亡之謎」及擬定「因應死亡的策略」的功能,也就是為了要解決死亡所 帶來種種不便及疑慮,2生死學固然是一門新的學科,但在其內涵卻早已經融入 於民俗的生活之中,關注的人們養生送死的終身大事,這一點是不容被忽視的。

在這裡所要談世俗的死亡觀念,主要為醫學上所認定的死亡現象與一般大眾對於 死亡的認知,進而探討佛教的死亡觀帶給世俗的影響,而產生了新的看法。

我們所稱的「生死學」(life and death studies)本是源自於西方的死亡學

(Thanatology)。3若以精神學與死亡學專家 Kubler-Ross 之語辭來說,亦即「(生

2 周慶華,《死亡學》,台北市:五南,2002 年,頁 9。

3 呂應鐘,《現代生死學》,新北市:新文京開發出版有限公司,2001 年,頁 19。

亡覺醒運動(Death Wareness Movement)。這項運動進而又與英國的臨終關懷運動

(Hospice Movement)相呼應,而發展出與死亡學的相關議題,如死亡教育、臨 終關懷、悲傷輔導等。 作的解釋,如Schifferes 及 Synovitz 根據 Dorland’s 在醫學辭典上的解釋,死亡乃

「由心跳與呼吸的停止所顯示的外表生命的消失」;Whaley 對於「醫學死亡 (Medical Death)」的解釋為:「持續十二小時無自發性的自主運動,瞳孔對光無任 何反應,心臟與呼吸機能呈現出不可逆轉的停止。」而「臨床死亡(Clinical deach)」

的解釋則為:「人的身體系統,如心臟、血管、呼吸系統等停止工作。」5

10 達賴喇嘛著、傑佛瑞‧霍普金斯(Jeffery Hopkins,Ph.D.)英文編譯、丁乃竺譯,《達賴生死書》,

台北市:天下雜誌,2003 年,頁 16。

11 釋聖嚴口述、李慧菊採訪整理,《歡喜看生死》,台北市:法鼓文化,2009 年,頁 113。

12 釋聖嚴口述、李慧菊採訪整理,《歡喜看生死》,台北市:法鼓文化,2009 年,頁 114。

13 達照,《超越生死:佛教的臨終關懷與生死解脫》,台北市:有鹿文化,2013 年,頁 23。

滅」。索甲仁波切(Sogyal Rinpoche)在其所著《西藏生死書》中也引用了達賴喇嘛 的話:「佛教相信普遍性的因緣法則,認為一切事物都會改變,都有其因緣。因

16 索甲仁波切(Sogyal Rinpoche)著,鄭振煌譯,《西藏生死書》,台北市:張老師,1996 年,頁 12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

願則可能會隨著重善惡業去受報。21

表一 四種原則決定往生的力量22

關於正念的說法,在《大般涅槃經》中,佛陀說明了臨終之時須保持正念,

方能生於清淨之地,否則便會受前生業力所影響,進而輪迴或墮入地獄之中:

爾時,世尊而告之言:「一切諸行,性相如是,汝今不應生於悲憹。」世 尊即便普為來眾而說法言:「汝等從今護持禁戒,勿得虧犯。破戒之人,

天龍鬼神,所共憎厭!惡聲流布,人不憙見,若在眾中,獨無威德。諸善 鬼神,不復守護。臨命終時,心識怖懼,設有微善,悉不憶念,死即隨業 受地獄苦,經歷劫數,然後得出,復受餓鬼畜生之身,如是轉轉無解脫期。

比丘持戒之人,天龍鬼神,所共恭敬。美聲流布,聞徹世間。處大眾中,

威德明盛。諸善鬼神,常隨守護。臨命終時,正念分明,死即生於清淨之 處。」23

而在《瑜伽師地論》中對於臨終正念則有更進一步之說明:

21 釋聖嚴,《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台北市:法鼓文化,2010 年,頁 50~51。

22 在《聖嚴法師教淨土法門》第 50 頁中提及決定往生的四種力量,文山辦事處為了讓學習助念 法器的學員更加了解,製作了此圖。從此圖可看出臨終時最重要的是念頭所歸及發願往生佛國淨 土。

四種原則決定往生的力量

隨重 隨習 隨念 隨願

重輕業 習氣 念頭 願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云何死。謂由壽量極故而便致死。此復三種。謂壽盡故。福盡故。不避不 平等故。當知亦是時非時死。或由善心或不善心或無記心。…

云何善心死。猶如有一將命終時。自憶先時所習善法。或復由他令彼憶念。

由此因緣。爾時信等善法現行於心。乃至麁想現行。若細想行時。善心即 捨唯住無記心。所以者何。彼於爾時。於曾習善亦不能憶。他亦不能令彼 憶念。

云何不善心死。猶如有一命將欲終。自憶先時串習惡法。或復由他令彼憶 念。彼於爾時貪瞋等俱諸不善法現行於心。乃至麁細等想現行。如前善說。

又善心死時安樂而死。將欲終時無極苦受逼迫於身。惡心死時苦惱而死。

將命終時極重苦受逼迫於身。又善心死者見不亂色相。不善心死者見亂色 相。24

在助念相關的文獻之一,《人生最大的一件事》中從佛教的觀點來說明人的 身心狀況:「世人誤認病者停止呼吸脈搏,即是死亡,即當作死屍看待了,致貽 害病人受極大痛苦。」25身體是物質,有成住壞空的現象,然而心靈是不滅的。

雖然病人的呼吸及脈搏都已經停止,但是心靈(亦稱為神識)尚未離去。神識不 但還處在有知覺的彌留狀態下,且其感受就如生龜脫殼般痛苦。因此在神識尚未 脫離肉體前,應該要特別留意亡者的狀況,盡量給其平靜與安寧。

在大部分的狀況中,助念者是大多是出自於自願性的,他們可能與臨終者及 其家屬互不相識。26由於在臨終的時刻不一定,他們可能在白天,抑或可能在晚 上接到通知,便從不同的地方趕到助念地點,坐在亡者的身旁,為這位素未謀面 的人助念兩個小時至八個小時不等。助念除了利益亡者,作為面對悲傷家屬的第 一線,助念者也提供了家屬一個「安定」的機會。因為每個家庭在面對突如其來 的死亡時都是無助的,而助念的蓮友不只要為亡者助念,還要帶領家屬為亡者助 念,陪伴家屬面對這個歷程。

每個人都會死亡,這也是一種必然的現象,因此死亡的課題是無可避免也無

23 《大般涅槃經》,《大正藏》第一冊,卷上,經名 0007,頁 195a。

24 《瑜伽師地論》,《大正藏》第三十冊,經名 1579,頁 281b。

25 《人生最大的一件事》合訂本,彰化市:佛教善來志業中心,1997 年,頁 1。

26 筆者的母親助念經驗豐富,常與其他的蓮友一同前往助念,她表示有時候大家對於往生者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直在極樂世界不斷地說法,同時經文也指出具有無量光及無量壽,因此稱之為阿 彌陀。

據《無量壽經》中記載,包含燃燈佛在內的五十三佛之前的世自在王佛時,

有一國王聽聞世自在王佛說法,便發起了無上菩提心,捨棄王位而出家成了沙 門,法號名為法藏。後又請世自在王佛為其說法,法藏比丘遂在世自在王佛前發 起了四十八個莊嚴佛土的大願,若有其中一個願無法達成,則不成佛。之後阿彌 陀佛不斷地因地修行,或現菩薩身,或現聲聞比丘身,或現國王太子等王公貴族 身,不斷渡眾,歷經了無數歲月,終於成佛而有了莊嚴的佛國淨土。

要知道阿彌陀佛的佛國淨土是如何的莊嚴殊勝,《阿彌陀經》裡即記載:「極 樂國土,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是故彼國名曰極 樂。」33又云:

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四邊階道,

金、銀、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樓閣,亦以金、銀、琉璃、玻璃、車磲、

赤珠、馬瑙而嚴飾之。池中蓮花,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 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34

此兩段經文所描述的為極樂世界中的園林、建築、池塘之美的概況,而在《無量 壽經》中亦有相關的記載,且比《阿彌陀經》更為詳細。在阿彌陀佛的悲願中,

只要有人願意誠心執持他的名號,阿彌陀佛就願意接引到他的國度之中。況且大 部分的佛教徒都希望能夠解脫生死,脫離六道輪迴,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筆者 認為,我們可以發現到,在經典把阿彌陀佛的佛國淨土描述得美輪美奐,那個地 方只有快樂而無痛苦、煩惱,這對大眾無非是一個誘因,希望領導大眾精進修行,

而對於佛法不了解的人,或是即將臨命終之人,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因此,助 念是為了幫助臨命終之人能夠念佛號,以期許阿彌陀佛前來接引,這是必要的。

主張淨土法門的印光大師(1861~1941)在畢生中極力推崇於念佛往生。關 於臨終助念的時機,筆者在閱讀眾多資料後,將助念的時機歸納為「病重時」、「臨

世為法藏比丘,於修行時,立四十八願以期許自身成佛。自成佛以來,至今已有十劫。在《阿彌 陀經》及《無量壽經》中皆有阿彌陀佛成佛,至今已十劫之記載。但依所譯之不同,亦有分十小 劫或十大劫之說。

33 《佛說阿彌陀經》,《大正藏》冊 12,第 366 號,頁 346 下 1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往生後:

聖嚴法師於《佛教入門》一書中提及,人在斷氣後可分為三種:39其一為造

聖嚴法師於《佛教入門》一書中提及,人在斷氣後可分為三種:39其一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