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法鼓山文山區助念組的發展與理念

第一節 法鼓山助念團成立的淵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章 法鼓山文山區助念組的發展與理念

「我們的理念:提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我們的精神:奉獻我們自己,

成就社會大眾;我們的方針:回歸佛陀本懷,推動世界淨化;我們的方法:提倡 全面教育,落實整體關懷。」此為法鼓山的方向,法鼓山的信眾們無不朝著此方 向努力,以期許淨化人間的理念可以全面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法鼓山眾多護法體系單位,助念團也是相當活躍的單位之一。助念團發展至 今,台灣各地有地區所成立的助念組,也有許多人參與助念的工作,文山區助念 組便是其中一例,所服務的對象,除了法鼓山的信眾外,也包含了社會大眾。會 參與助念工作的人除了是對於法鼓山的理念有所認同外,亦有可能曾經受助於助 念蓮友的幫助而投入了助念工作。加入一個團體並對其有熱誠乃需要動機,是何 原因使地區蓮友願意加入助念組並認同法鼓山的理念?本章將闡述從法鼓山助 念團的成立與會員的加入,到文山區成立了助念組後的運作,針對地區幾位助念 的工作人員,接觸了佛教與積極參與助念的動機及過程,來呈現他們對於助念理 念的認同。

第一節 法鼓山助念團成立的淵源

法鼓山的助念團成立至今也有二十多年,然而若要追溯助念團成立的淵源,

得回到當初設於農禪寺「福慧念佛會」下的「助念組」開始談起。「福慧念佛會」

成立於民國七十一年四月,當時僅有會員三十餘人,由果梵法師帶領。民國七十 四年十一月改由果淳法師接任輔導師,至民國七十五年三月則由果鏡法師繼任。

此階段,均由方蔡貴美菩薩擔任會長。會員人數不斷地增加,在民國七十五年十 月四日,福慧念佛會正式召開第一屆「會員大會暨成立大會」,會員人數達三百 餘人。選出廖雲蓮菩薩擔任第二任會長,並遴選出幹部多人,共同推動會務。55

當時為因應參與念佛信眾身邊親友的往生給予關懷,念佛會開始有了助念 組,但參加的人卻是寥寥可數,只能靠著寺院的法師隨機帶著蓮友至往生者家中 進行關懷及念佛。

55 引自法鼓山福慧念佛會

http://web.ddm.org.tw/main/page_view.aspx?chapid=87&mnuid=1552&modid=441 2015.01.0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很不容易的。

聖嚴法師於〈莊嚴的佛事〉中提及,59佛出世於人間成佛,所教化之對象,

主要是以人為主。故誦經拜懺等事,也均為人而設。人的一生當中,必經生、老、

病、死等階段,而佛法主要就是在解決人世間的生死大事。佛教的出現,與生死 有著密切、重大且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從佛陀的時代開始,對於人的死亡,

也有一套儀式。

然而到了後來,逐漸將超度亡靈是為僧眾與信徒之間的關係之一,尤其到了 近代的中國,出家人能夠為居士們所做的,多半為送亡薦亡,而送亡更是被在家 人視為排場、鋪張之象徵。出家人在道士、鼓號手、花車等隊伍中成了送葬行列 中的點綴品,並且用擴音器,夾雜在五花八門的噪音聲中唱誦佛號與經咒,這不 僅是對佛法不敬,更是有損出家人的尊嚴。

對於誦經拜懺,延生薦亡,是受到佛教所肯定,而非反對的,佛教徒應該要 更努力積極去做,不過方式與觀念,應該加以改善。否則流於經懺佛事,則違背 了佛教原本的精神。

聖嚴法師幼年出家,即是個經懺僧,以經懺佛事來維生。法師在後來研究過 經懺佛事後,認為需要改良。經懺佛事可以作為與信徒間互相聯絡的橋樑,祝生、

度亡、消災、祈福,這些是宗教的所必須的條件,而齋僧、佈施、禮拜,也是佛 陀鼓勵佛教徒來做的遺教。然而聖嚴法師認為,佛教的出家眾若僅以經懺作為謀 生的工具,在佛教寺院中僅以經懺做為行業,未免太過罪過,也不合佛教的「法」。

60現出家相,是因求生死解脫與度眾,若僅因此商業行為而自貶身分,只是讓出 家眾自招侮辱。

我也不知道從哪裡來的精力,天天跟著「師父們」趕進趕出,往往是日以 繼夜,夜以繼日,白天翻了三個堂,晚上又要放焰口,焰口下臺已是十點 多鐘,拖著兩條腿子回寺,正想倒頭睡覺,偏又接到殯儀館的臨時通知,

某某廳的某府要七個和尚繫念伴屍。剛接這家殯儀館,另一家殯儀館也來 了電話,於是,夜裡也得翻堂。在繫念臺上,坐中主壇的人,往往白了一

59 釋聖嚴,《明日的佛教》,台北市:法鼓文化,1999 年,頁 81。

60 釋聖嚴,《歸程》,台北市:法鼓文化,2007 年,頁 10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3

段又昏沉地睡了過去,旁邊的人推他一把,他竟又睡眼朦朧地找不到下 文。我是經常被人驚醒:「小和尚要跌下來啦!」61

經懺出身的聖嚴法師,知道經懺的功用,同時也深知經懺僧的痛苦與罪惡。

也因如此,在建立法鼓山時,特別注意法鼓山助念團的大事關懷,且不允許法鼓 山的出家弟子到喪家或殯儀館做經懺佛事。法鼓山助念團乃聖嚴法師一手帶出來 的,特別注重關懷與教育並重。助念團的任務是關懷眾生的生死大事外,另外還 要讓大眾明白正信的佛法對於生死的態度,並且將佛法推廣到社會上,而非只是 誦經團。

法鼓山助念團的大事關懷項目有七項:佛事諮詢、臨終關懷、往生助念、慰 問關懷、佛化奠祭誦念、公祭行禮、後續關懷。其中佛事諮詢、臨終關懷及往生 助念為任何人只要有需求皆可申請;慰問關懷、佛化奠祭誦念與公祭行禮為核心 會員為主。以下將針對七項服務項目詳加說明。

(一)佛事諮詢:家屬面臨親人病重、彌留、即將往生的情況,對於即將面臨的 佛事相關問題,產生了種種不安,不知如何處理或想了解佛教對於生死大事之觀 念時,可打電話至法鼓山助念團詢問,62助念團之義工會提供相關之訊息,而這 也是法鼓山推廣「莊嚴的佛化奠祭」教育的好時機。

(二)臨終關懷:對病危或彌留者臨終前的關懷,蓮友前往給予安慰、關懷,並 引導家屬一起念佛,使其心能夠安定下來。適當的臨終關懷除了代表法鼓山佛教 團體對於社會大眾的關心,有能夠使關懷的家庭得到佛教正信的生死觀念與安頓 心靈的喪葬禮儀作法。

(三)往生助念:從剛往生起算八個小時的助念關懷,藉由助念的力量,加上佛 的本願力,協助往生者能夠往生佛國淨土。

(四)慰問關懷:助念團蓮友主動慰問護持信眾或社會大眾並介紹法鼓山對於守 喪期間的理念與做法。此外,蓮友還要示範讀誦經本或帶動誦念,即教導家屬如 何做早晚課。誦念場所則限於自宅或自家公司處所。

61 釋聖嚴,《歸程》,台北市:法鼓文化,2007 年,頁 106。

62 法鼓山助念團團本部位於北投雲來寺,電話:02-28975700 或 02-28939966 轉 6117 至 611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五)佛化奠祭誦念關懷:一場懇切的追思儀式與祈福佛事。法鼓山推動禮儀環 保,主張淨化喪葬儀式,以簡化、節約、惜福、培福等原則,來完成一場莊嚴的 佛事。

(六)公祭行禮:關懷重視的是品質、威儀與誠心的祝福,行禮的方式同樣也能 表達懇切祝福的心意。此項關懷乃隸屬法鼓山關懷體系內各區的信眾為原則,以 非佛教儀式或與法鼓山理念不同之奠禮者。

(七)後續關懷:喪禮結束後的延伸關懷,建議家屬尋找有益於身心的方式度過 悲傷期,可利用精進修行,讓自己不沉溺於哀傷的情境中,是協助自己走出哀傷 的一種好方式。亦可接引家屬至法鼓山參加各式活動、擔任義工、參與共修,進 而播下菩提種子,成為健康、平安的快樂學佛人。

為了提倡禮儀環保,法鼓山於1992 年起推動禮儀環保運動,包含佛化聯合 婚禮、佛化聯合祝壽、佛化聯合奠祭,並以簡約、簡化、惜福的觀念與做法,為 台灣做一示範。尤其是臨終助念關懷與佛化奠祭,也讓內政部不禁讚嘆:「我們 無法做到的事,法鼓山做到了。」63然而,聖嚴法師甫推出佛化聯合奠祭時也有 許多的義工前往幫忙,但並不是這麼順利,過程中也遭遇到了反對的聲音。

聖嚴法師剛推出聯合奠祭時遭到很多人反對,還有會搶到喪葬業者的生 意。因為他們說自己誦經讓他們也沒飯吃了。一次十個往生者,沒有鏗鏗 鏘鏘也沒有燒紙錢,就只有自己誦經,我們這些義工早上四點多就出門去 幫忙。前一天就要去打掃,從二殯景仰廳出去到火葬場。後來他們有感動 到,覺得我們還不錯,沒有製造髒亂。這不是助念團的活動,是聖嚴法師 提倡的,而我們去幫忙。64

佛化奠祭有別於民間的殯葬傳統,採肅穆、莊嚴、祥和的方式。聖嚴法師也 提到,「從佛教的觀點來看,出生時固然抱著無限的希望而來,死亡時同樣也向 著似錦的前程而去。」、「人生的結束,雖不是喜事,也不是喪事,而是一場莊嚴 的佛事。」65

63 胡麗桂,《分享法鼓山》,台北市:法鼓文化,2005 年,頁 102。

64 姜品涵 2014 年 12 月 15 日訪談。

65 胡麗桂,《分享法鼓山》,台北市:法鼓文化,2005 年,頁 103。

http://www.ddm.org.tw/maze/190/page2.asp 2015.08.14

67 資料來源:法鼓山助念團。服裝換季日期為 4 月 15 日及 10 月 1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