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使命式學習活動之理論架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使命式學習活動之理論架構

壹、基本定義

傳統的中國文化中,父母都會鼓勵學生儘量避免失敗和犯錯,對於學生在學 業上的失敗和挫折,都會給予指責甚至是處罰,這也導致了學生日後習慣逃避承 擔風險,以及挑戰創新的學習方式,以免落入失敗的情境,但是,相對的這也使 得學生喪失了許多良好的學習機會(廖祐宏,2002)。一般而言,沒有人希望失敗,

其實失敗這件事情並非如此的可怕,儘管中國傳統文化觀念裡非常抗拒失敗或是 承認失敗,但卻仍有其積極的一面,我們常會說「從失敗中記取教訓」、「失敗為 成功之母」、「勝不驕、敗不餒」、「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等話語,

這就是中國人較為積極的「失敗觀」,來鼓勵失敗者再站起來(石岳峻、沈瑞棋,

2006)。且失敗的經驗是學生在求知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環,所以,學生更應 該學習如何面對失敗,能從失敗的過程中,學習一些寶貴的經驗,來增長自己的 求知能力,這樣才能隨時隨地迎戰這個多變且競爭劇烈的環境,儲備自己的能力,

勇敢的迎接未來,及面對各種挑戰的勇氣。

因此,我們要教導學生如何學習面對失敗,從失敗的經驗中學習成長,惟有 從教育本身來著手,使命式學習模式就是一項很好的教育典範模式,藉此學習活 動,希望在未知結果的環境下,給學生在限定的時間範圍內,及有限的資源下,

提高使命的困難度,學生能勇敢面對,挑戰這項特定使命任務,不管結果是成功 或失敗,都能竭盡所能,發揮其潛能,全力以赴,完成這項艱鉅的目標,因此,

我們可以將使命式學習定義為:「使命式學習活動」就是設計一項特定的使命任 務,讓學生對此使命產生高度的使命感,並願意冒著使命失敗的結果,且在有限 的資源及時間的壓力下,以相互合作的方式,活用所學的知識及常識,克服萬難,

堅持到底,完成使命任務,達到特定的學習目標(Shih & Chen, 2003)。

貳、學理基礎

使命式學習活動是依據 Zimmerman(1998)所提出的「自我調整學習理論」

之精神為基本,所設計發展出來的學習活動,因此,將自我調整學習理論視為使 命式學習理論的學理發展基礎,是相當重要的一項論述,所以,茲將有關自我調 整學習理論的定義、特性、歷程、運作模式、方法等相關概念作以下的說明:

一、自我調整學習的定義

「自我調整學習」一詞,是一個比較複雜的理念,它是由許多研究領域(例如:

動機、認知或後設認知等領域) 共同提出的理論,因此,很多的學者,對此定義的 界定,有不同的看法,茲摘述國內外學者提出的相關文獻如下:

(一)、國內學者:

劉佩雲(2000)對自我調整學習定義為:「在學習過程中,透過後設認知、後設 動機及後設情感的互動,以行動控制策略(action controlstrategy)防止干擾,維持並 達成目標的歷程。」

林清山、程炳林(1995)認為自我調整學習為:「學習者能在動機上、目標上、

行動上、策略上積極地介入自己的學習的歷程。」

洪福源(2000)認為自我調整學習為:「個人為了達成某項任務,而設定目標, 採 用已存在的滿意策略(content strategy)、監控目標、達成進步狀況、調節自己的想 法、情感、行為的循環過程。」

魏麗敏(1996)認為自我調整學習是:「學習者個人,有效運用學習技巧,調整 自己行為及外在環境因素,而自我調整的過程的學習方法與學習功能,也就是學 習者本身,主動得到學習資訊及技巧的行動與過程。」

(二)國外學者:

Bandura(1977)提出自我調整的概念,他認為:「個人的學習行為,會因為自 己所觀察到或所經驗到的外在世界,加以調整並省思,而得到結論,他也提出自 我效能(self efficacy)的概念。」

Bronso(2000)認為:「人類天生就具備了自我調整及自我組織的機制功能,而 這些機制會引導人類的發展和環境的適應,並能協助維持生物狀況及生命的延 續。」

Zimmerman(1986)定義自我調整的概念為:「學習者在自我學習的歷程中,學 習者個人在後設認知、動機、情感、環境,以及行為上涉入的程度。」

綜合上述的觀點,所謂的自我調整學習是指:學習者在面對特定學習情境或 目標時,個人會對其後設認知、動機、自我經驗及行動策略加以控制,並配合運 用外在給予的資源,將學習上的認知理念和生活上的技能經驗相互結合,朝向成

功目標前進的學習歷程。

二、自我調整學習的特性

自我調整學習在學生的學習歷程中,通常會發揮及具有下列幾項特性,王金 國(2001)將此細分如下:

〈一〉自我調整學習強調學生的個別化及主動性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己能主動積極面對目標,並對學習目標產生具體行 動,尋求適合的控制歷程,在學習角色的扮演中,學生是主體、個別的,自我掌 握學習策略,不受他人或環境的干擾,且學生對學習的活動,能自己負擔起學習 責任,自我要求與激勵,而非當一位被動的訊息接受者。

〈二〉自我調整學習受目標取向所影響

學生在學習的歷程中,總會有一個確切的目標,能讓他產生學習的動力,例 如:取得好的成績、表現好的成果給大家看等,學生會為了達成這些目標,就會 努力不懈地往前進,直到完成目標為止,因此,自我調整學習受到目標取向所影 響。

〈三〉自我調整學習強調內在回饋機制

學生能透過自我的、內在性的回饋機制,來調整學習策略或行為模式,並對 整個學習系統,做有效的統整性的整理。

〈四〉自我調整學習強調實際行動的能力

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能自我設定目標與計畫,這只是學習行為的開端而已,

並不能確定能有成功的表現,它還需要自己去付諸實行,所以,光只有學習動機 及目標是不夠的,學生還必需對目標做一些承諾,並努力去克服學習過程中所產 生的干擾因素。

〈五〉自我調整學習是一項循環的學習歷程

在整個學習歷程中,學生先確定目標,自我監控個體的認知及動機需求,並 在此學習活動中,積極努力去實行任務,也不斷地自我反省,若發現學習策略有 誤,或自我努力不夠時,會自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或策略,直到完成目標任務 為止,因此,整個學習歷程是不斷地循環,而不是滯留不變的。

〈六〉自我調整學習與年齡發展、學習能力有關

自我調整學習會隨著學生的年齡、後設認知及自我觀察能力發展,而逐漸地

完備,學生只要肯自我認真學習,必能發展出一套良好的自我學習策略。

三、自我調整學習的歷程

Bandura(1977)將自我調整學習的歷程分為:自我觀察、自我判斷、自我反 應等三項,且這三項歷程彼此是交互作用的,形成一個三角互動的關係,茲將此 學習歷程作如下的說明:

〈一〉自我觀察

學生對自己的瞭解,知道自己為什麼學習?自己在學些什麼?並能對學習目 標訂定標準,且正確地對學習事務做完善的認知過程。

〈二〉自我判斷

學生根據自己所訂的標準,或與他人比較之後,能對當下的表現,作一個優 劣的判斷,提供給自己所需的學習資料。

〈三〉自我反應

當學生在自我判斷之後,會對自己的行為模式產生反應,並在自我反應中,

尋求適當的學習歷程。

以上這三項的學習歷程,可用下圖來表示:

另外 Zimmerman〈1998〉也提出了一項自我調整學習的歷程,包括事前的考 慮、表現或意志控制、自我省思。此三者也是不斷地交互作用及循環著,茲分別 說明如下:

自我觀察

自我反應 自我判斷

圖 2-2 自我調整學習歷程循環圖〈Bandura, 1977〉

〈一〉事前的考慮

學生必需思考在此學習階段,要做些什麼學習行為?包括:目標的設定、策 略的計畫、自我的效能運用、目標取向、內在興趣等。

〈二〉表現或意志控制

學生有了對事前的考慮事項產生認同之後,接下來就必需集中注意力在目標 上,努力自我教導及意像引導,最後並會懂得自我監控,盡力克服困境,完成目 標任務。

〈三〉自我省思

此階段學生必需對自我評價下一個正確的歸因,且會努力適應內外在環境的 影響因子,控制好自我的反應,好好檢討成功與失敗之處。

以上就 Zimmerman〈1998〉對自我調整學習的歷程,可用下圖表示之:

事前的考慮 目標設定、策略計畫 自我效能、目標取向 內在興趣

表現或意志控制 集中注意力

自我教導意像引導 自我監控

自我反省 自我評價歸因 自我反應 適應

圖 2-3 自我調整學習的歷程圖〈Zimmerman, 1998〉

總而言之,從 Bandura(1977)和 Zimmerman〈1998〉對自我調整學習的歷程 可以得知:自我調整學習的歷程,是一個不斷循環的歷程,學生在學習的一開始,

會先思考要學習的目標內容是什麼,並在整個學習歷程中盡力表現,以達成自我 的目標,最後,會對學習的歷程,做總結性的自我反省,所以,學生要完成某一 階段的學習,並不是一蹴可及的,而是需要經歷一個連續不斷循環的歷程,才能 完成階段性學習目標的。

四、自我調整學習的運作模式

自我調整學習的運作模式,包括了六個不同的向度,王金國〈2001〉將此分 述如下:

〈一〉知識論信念:學生對基本知識的認知和看法的一項思考歷程。

〈二〉動機:學生對特定目標產生興趣,並有具體行動的思考,即所謂的動機,

學生有了動機,才會對目標任務採取適切的行為動作。

〈三〉後設認知:學生透過後設認知與經驗,可以更清楚瞭解與控制好自己的學 習行為。

〈四〉學習策略: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幫助學生達到學習效果的方法或行為,

就是所謂的學習策略,學生能有效運用學習策略和方法,將可幫助他盡快 完成學習目標。

就是所謂的學習策略,學生能有效運用學習策略和方法,將可幫助他盡快 完成學習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