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Kotler(1991)曾說過:「高的獲利滿意度是公司未來獲利的最佳目 標,傳送高度滿意則為維繫顧客的較佳途徑」。而對於網路經營者來說,

網站的使用者等同於網站之「顧客」,創造符合其需求的服務才能「適 者生存」(周業峰,2001)。然而由於奧運會官方網站是奧運會對外最重 要且具權威性訊息之窗口,其中也攸關奧運會官方贊助商與廣告商之曝 光效益,因此要在賽會舉辦期間創造瞬間的高度點閱率對於當屆奧組委 來說是相當重要的,然而要如何創造高度點閱率其最重要的方式,就是 提高網站使用者之滿意度,以下為本研究對使用者滿意度之探討:

一、 顧客滿意度

(一)顧客滿意度定義

Carsozo(1965)是最早將顧客滿意度(customer satisfaction)的概念 引進行銷領域的學者,指出顧客滿意度會增加消費者的再購行為,且 有較好的口碑(轉引自李英瑋,2001,頁 31)。

Howard and Sheth(1969)則首先將滿意度應用於消費者理論上,

他們認為顧客滿意度是購買者對於其因購買某一產品而做的犧牲(如 時間、金錢….)與所得到的補償是否適當的一種認知狀態。

Miller(1977)認為「顧客滿意程度」是由顧客「期望的程度」、

「認知的程度」二者交互作用所導致。他認為預期與理想二者均是產 品績效的標準,用以衡量產品實際績效所達到的程度,而產生滿意、

不滿意。

Oliver(1981)認為「顧客滿意程度」為產品取得和消費經驗所造 成驚奇本身的評估。本質上,是一種總結的心理狀態,來自預期情感,

並伴隨先前消費經驗所產生的感覺。

41

Churchill and Carol (1982)認為滿意度是購後使用的結果。消費者 比較購買報酬、成本與預期結果(事前期望)後的產物,若以函數關 係表示即:滿意=f(期望,績效)。

Westbrook and Oliver(1991)引用Day(1984)的定義,認為顧客滿意 度是對於特定購買選擇所作出的一種選後評估判斷,是顧客購後評估 購買前預期與購買後產品實際效果所產生差距的顧客認知反應。

Fornell(1992)認為「顧客滿意度」是一種以經驗為基礎的整體性 態度。

Kotler(1991)指出「顧客滿意度」來自於消費者對產品購買前的 預期與期望,與購買後實際認知到產品功能特性或服務的績效表現,

兩者比較後形成愉悅或失望的程度。兩者之間若存有差距,則發生正 向滿意或負向不滿意的感覺,當認知績效等於預期時,則出現中度滿 意或感覺無差異。

綜合以上學者之看法可以發現,「顧客滿意度」是一種期望與實 際狀況發生後的差距情形,以兩者之差距來代表滿意或不滿意。

二、 顧客滿意度理論

然而近年來由於對顧客滿意度之重視,使相關的理論亦被相繼提 出,顧客滿意的理論實呈現多元的情況,本文將綜合數位研究者(方三 保,1998;徐達光,2003;許慧娟,1994;廖俊儒,2004;郭啟良,2005)

所彙整的顧客滿意度理論如下:

(一) 期望不一致理論(expectancy disconfirmation theory)

此理論認為顧客滿意與不一致期望的大小與方向有關,而不一致與 個人最初期望有關。進一步來說,消費者在消費前會對產品形成期望,

接著消費者會將期望與知覺到的產品實際表現進行比較,而會產生三種 可能的結果:

42

1. 當產品績效與期望相符時,即產生期望一致。

2. 當產品績效與高於期望時,即產生正面不一致。

3. 當產品績效與低於期望時,即產生負面不一致。

當消費者產生與期望一致的結果時,則感到滿意;而產生正面不一 致時,則有高的滿意度;產生負面不一致的結果則會導致不滿意。

(二) 公平理論( Equity Theory )

公平理論的基本假設是顧客的滿意度取決於顧客所知覺的公平程 度大小。顧客消費的過程屬於一種交換關係,顧客會將自己從消費經驗 中所獲得的價值與所投入的價格,與其他參考群體做一比較,只有當顧 客知覺品質價格比他人相等時,也就是心理感到公平時,他才會感到滿 意。如果發現比例與他人有所不同,則會處於不公平的狀態,即產生不 滿意。

(三) 二因子理論( Two-factor Theory )

該理論實際上乃是將Herzberg 對企業員工進行工作滿意研究所提 出的「保健因子」和「激勵因子」的二因子理論轉應用在顧客滿意之上。

該理論認為基本上產品的表現向度可分為兩類,其一是工具性向度 ( instrumentaldimension )(保健因子),指產品實質的表現功能,以餐 廳來說,如食物豐富、座位充足、味道可口等。其二是表達性向度 ( expressive dimension )(激勵因子),指產品的心理功能,是與產品實 質面無關的部份,而是顧客心理額外的感覺,以餐廳為例,如免下車點 菜服務、外送服務、餐廳熱心贊助公益活動等。

(四) 歸因理論( Attribution Theory )

該理論源自於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是指人們對行為推論原因的過 程。一般而言,消費者會有兩種歸因方式,一為內在歸因,指把行為發 生解釋為當事人心理因素使然。另一為外在歸因,指將行為發生的原因

43

解釋為情境或環境的因素使然。通常人們傾向於以內在歸因解釋成功的 行為,以外在歸因解釋失敗的行為。例如,消費者因為使用產品獲得成 功經驗時,可能會歸於自我的努力或能力;若是獲得失敗經驗時,則會 歸究於產品的問題或其他因素。相關研究證實,顧客感到滿意時,內部 歸因會明顯高於外部歸因。

(五) 全面品質管理理論(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heory )

該理論認為消費者對滿意度的看法大抵以品質為基礎,品質是指消 費者對特定產品表現或服務所抱持的整體評價,當評價產品的表現比預 期的要好,表示品質極佳,滿意度因而提升。目前所發展的品質評估向 度有八項,分別是核心屬性、屬性總和、禮貌、信賴感、耐用度、時效 性、感官美與品牌資產等,企業若能在這八個評估向度上表現盡善盡 美,消費者將產生滿意感,否則,會產生不滿意感。

(六) 情感與顧客滿意模式( Affect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Model ) 消費者因為強烈欲望想要去獲得某種感覺與刺激的購物態度稱為 體驗性階層。而情感與顧客滿意模式即是由體驗性階層的概念延伸而 出。該模式指出消費者消費後,所引發的情感狀態影響了顧客滿意或不 滿意的程度。

綜合以上的理論,消費者形成滿意度的過程其實相當複雜,每一個 理論皆有其合理解釋顧客滿意度的論點,但又無法涵蓋顧客滿意度之全 部意涵,但是,大體來說,影響顧客滿意或不滿意的因素大致可以整理 如下:

(一)對所消費產品的期望與表現的理性評估。

(二)消費後的主觀情感反應。

(三)歸因的方式。

44

表2-6-1 顧客滿意度理論彙整表

理論名稱 學者 理論內容

認知失調理論 Festinger(1957) 若消費者經歷不一致情況。

類化對比理論 Hovland, Harvey &

Sherif(1957)

期 望 與 績 效 的 不 一 致 較 小 時,消費者會類化其判斷。

調適水準理論 Hslon(1964) 建立判斷績效之比較水準。

對比理論 Cardozo(1965) 失望的消費者其期望與獲得 之服務績效的差距會擴大。

心理一致理論 LaTour & Peat(1979) 在期望與績效不一致時,消 費者會改變對實際服務績效 之認知。

調適理論 LaTour & Peat(1979) 評價的產生是根據某些標準 來比較績效的。

滿意理論 LaTour & Peat(1979) 消費者對產品或服務的每一 屬性皆有重要性判斷權重,

而這些判斷將形成態度。

期 望 不 配 合 理 論

Oliver(1980) 顧客對產品或服務之期望與 認知績效會造成滿意判斷。

歸因理論 Folkes(1984) 滿意對內部因素比對外部因 素具有高的評價。

公平理論 Oliver & Desarbo(1988) 消費者感覺被公平對待及結 果與投入比例為公平時,會 感到滿意。

資料來源:「大臺北地區健康俱樂部顧客滿意度、忠誠度以及滿意構面重視度之研 究」,江盈如,1999,頁17。

45

三、 顧客滿意度重要性

時代進步之下,企業追求顧客滿意度成為其提升優勢之關鍵因素,

因此消費者導向的企業文化是現代企業新的行銷觀念(廖俊儒,2004)。

曾有多位研究者對於顧客滿意度的重要性提出觀點:

Fornell(1992)指出從1989年開始,即針對瑞典32種重大企業,共100 家企業連續5年做顧客滿意度調查,該調查具體重要結論如下:

(一) 重複購買行為是企業獲利的重要來源。

(二) 防守策略未受重視,造成舊客戶大量流失。

(三) 針對不同需求之顧客提供差異性服務,並且以服務提升產品的 附加價值,如此可維護企業與顧客之關係,加強顧客滿意度。

(四) 顧客滿意度可為企業累積利潤。

(五) 顧客滿意度可為企業建立口碑與信譽,塑造企業的良好形象。

(六) 顧客滿意度可降低交易成本及失敗品質成本。

(七) 提升市場佔有率後,在開發新客戶的同時,必須針對不同需求 之舊顧客提供服務,如此才能確保顧客滿意度的持續提升。

許慧娟(1994)綜合相關文獻後指出,顧客滿意度的重要性在於:

(一)顧客滿意度有助於企業競爭優勢之達成。

(二)顧客滿意度是增加企業獲利之競爭武器。

(三)顧客滿意度是影響消費行為之要因。

(四)顧客滿意度是福利之指標。

(五)顧客滿意度乃是企業政策與競爭策略之重要情境因素。

Kotler(1991)指出,今日企業認為一位新顧客的成本約為保留現有 顧客的五倍。

方信淵(1998)則整合了Fornell(1992)的研究結論,歸納出顧客滿

46

意度的重要性為:

(一) 重購行為是企業營收的重要來源,顧客滿意度可以提高消費者的 重購行為。

(二) 顧客滿意度為企業累積利潤。

(三)顧客滿意度降低交易成本及失敗品質成本。

(四)顧客滿意度使企業建立口碑及信譽。

徐達光(2003)則明確指出,顧客滿意度度對企業非常重要,且影 響是多方面的:

(一)顧客滿意度有助於企業優勢的達成。

(二)顧客滿意度有助於增進企業形象。

(三)顧客滿意度有助於增加市場佔有率。

(四)顧客滿意度是企業政策與策略的重要情境因素。

(四)顧客滿意度是企業政策與策略的重要情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