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供應鏈最優訂貨策略、生產策略和融資策略相關文獻回顧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三節 供應鏈最優訂貨策略、生產策略和融資策略相關文獻回顧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供應鏈最優訂貨策略、生產策略和融資策略 相關文獻回顧

一、供應鏈最優訂購和生產策略

關於供應鏈最優的訂貨策略或生產策略問題,主要目標是決定需要訂購(或 者生產)多少數量的產品滿足市場需求同時使得總成本最小。Harris (1990)提出 經濟訂貨批量模型(EOQ),求出最佳的訂購量和訂購週期,經濟訂貨批量模型 考慮的成本因素主要有訂購成本,原材料成本和庫存成本,最優的訂購數量是使 得這些成本之和最小的數量。

Axsäter (1998)分析了包含一个仓库和 N 个零售商組成的两级供應鏈库存系 统最優訂購策略,考慮的因素有:零售商采用连续检查安全库存(R,Q)的政策,求 解不同的重新订购点和批次数量,交货时间(运输时间)是恒定的,零售商面临不 同的泊松需求过程。

Hossain, Ohaiba, and Sarker (2017) 分析了需求確定和交貨時間是隨機情況下 單一供應商和單一買方的聯合庫存模型。求出使得雙方成本之和最小的再訂貨點 和訂單數量和運輸次數。

Glock (2012)分析了一個供應商和一個買方組成的供應鏈系統中,求解使得 雙方總成本最小的最優訂貨數量和安全庫存量,文章考慮了提前期和安全庫存的 因素,通過設置合理的生產率來降低提前期。

Dey, Mondal, and Maiti (2008)分析了有兩個倉庫的變質物品的存儲模型,倉 庫一個是自己的有限容量倉庫(OW),另一個是租來的倉庫(RW)。在通貨膨脹和 貨幣時間價值條件下,假設提前期具有時間價值,求解最佳的庫存補充策略。

San-Jose, Sicilia, and Alcaide-Lopez-de-Pablo (2018)建立了當需求是價格和時 間的二元函數時的最優訂貨模型,分析使得單位時間總收益最大化的最優訂購策 略,訂購價格和訂貨週期。單位時間成本考慮的因素有庫存成本、缺貨成本、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購成本和原材料成本。

Farhat, Akbalik, Hadj-Alouane, and Sauer (2019)分析了一家供應商和一家零售 商組成的供應鏈中,回購合同情形下,確定性批量訂購問題。模型除了考慮固定 成本、原材料成本和庫存成本之外,還考慮失去銷售機會的損失,固定補貨成本,

未銷售的可回購的收益。

一些文獻利用二階規劃分析供應鏈訂購和生產策略。

Kuo and Han (2011) 用 二階規劃方法分析供應鏈分銷問題 ( supply chain distribution problem)。分銷中心是領導者,製造商是跟隨者。第一階分銷中心決 定訂購數量使得自身利潤最大化。第二階目標是決定製造商在不同分銷中心之間 的需求分配使得製造商成本最小。提出了結合遺傳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的混合算法 求解二階規劃模型。

Wang, Zhang, and Zhu (2017)關注生產過程中考慮環境因素的多產品供應鏈,

假設零售商制定的銷售價格、單位廣告支出和供應商環境改善會影響所售產品的 需求,建立了供應商領導和零售商領導兩種情境下的二階段規劃模型,分析兩種 情境下最優的銷售價格、廣告支出、批發價格、供應商的環境改善因素和雙方的 訂購策略。

Ma (2016) 用 二 階 規 劃 分 析 企 業 的 產 品 組 合 管 理 ( product portfolio management)問題。買方是領導者,賣方是跟隨者,領導者先決定每一種產品是 否訂購和訂購的數量,跟隨者在買方的決策基礎上在決定每一種產品的產量,建 立了多產品的非線性二階規劃模型,提出一種雙層嵌套的基因演算法來求解這個 非線性二階規劃模型。

Zhang, Duan, and Ma (2018) 研究了一個多產品、資源約束、需求預測實時更 新和快速訂貨的採購問題。零售商在銷售季節前採購多個產品的初始數量,由於 受到資源的限制,零售商可以通過觀察初始銷售量來提高需求預測。根據最新的 需求預測和現有庫存,零售商可以在銷售季節以較高的成本下加急訂單,這受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重新訂購的最低數量的限制。通過對預測可靠性、採購成本和資源可用性之間的 權衡,分析了零售商的最優採購策略。採用雙層規劃方法對採購問題進行建模,

提出了二分搜尋方法來求最優解。

Amiri, Torabi, and Ghodsi (2018)建立了鏈與鏈競爭的供應鏈網絡設計問題

(supply chain network design)。預測新進入供應鏈競爭者和現有的供應鏈之 間形成上下層的二階關係,現有的供應鏈在決定是否開設新的零售網路時需要考 慮潛在競爭者的情況,因為潛在競爭者會搶走一部分的市場份額。

Rowshannahad, Absi, and Dauzere-Peres et al.(2018)研究了可重複製造的原材 料用於生產最終產品的多產品生產計劃問題,使用過的原材料(被認為是副產品) 需要再製造,然後才適合再次用於製造其他最終產品。然而,副產品只能被再製 造一定次數。製造和再製造過程是在有限容量的分離生產過程中進行的。每種產 品都可以使用特定的原材料(新購買的和/或再製造的)來生產。模型分為產成品 層和原材料層。模型決策是產成品數量,原材料數量以及副產品數量。

二、資金約束供應鏈最優融資策略

過去很多的供應鏈中零售商的最優的訂貨策略、製造商的最優生產策略和定 價策略、供應商的最優定價策略等都忽略了企業資金的狀況,都假設企業可以訂 購或者生產任何數量的產品。但是眾所周知資金對於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來說是 主要的資源,當企業資金鏈斷裂時,具有破產的危險。許多學者討論了運營和資 金的相互影響,對供應鏈最優策略的研究中加入資金限制,建立、討論和求解資 金約束的供應鏈模型,分別分析了零售商、製造商、供應商等供應鏈參與者,運 用應收賬款或者庫存融資方式獲得融資時最優的訂貨或者生產策略。

許多文獻從零售商角度分析供應鏈運營和資金的相互關係,這些文獻主要是 分析零售商存在資金約束時,當零售商可以獲得外部融資或者不能獲得外部融資 時,零售商最優的訂貨量和庫存策略。Chao, Chen, and Wang (2008)分析了一個自 籌經費(self-financing)的零售商最優的動態庫存補充策略,零售商定期的從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應商補充存貨並且向市場銷售。零售商的經營策略受到金流的影響,分析零售商 利潤最大化的最優訂貨策略。Katehakis, Melamed, and Shi (2016)在 Chao et al.

(2008)的基礎上假設企業可以從外部獲得融資的情況,建立了需求存在不確定性 時中小企業資金受限的多階段動態庫存管理模型,並且分析了只有一期和持續多 期時中小企業最優的訂貨量是多少。Protopappa-Sieke and Seifert (2010)建立了當 供應鏈企業資金不超過一定數量時,使得零售商利潤最大化的最優訂購數量模型。

Caldentey and Haugh (2009)研究了三類訂貨合同中的資金約束問題, 分析了每一 種合同下使得零售商利潤最大化的訂貨策略。第一種合同是當期訂購和發貨,是 最典型的 Stackelberg 模型;第二種是有延遲發貨,不同的供應價格對應不同的 訂購數量。第三種是零售商可以到金融市場進行套期保值(hedging)。探討了如 何運用金融市場中的套期保值機制來解決零售商採購貨物時所面臨的資金問題。

有些文獻分析了製造商的供應鏈金融的最優策略,Buzacott and Zhang (2004) 從供應鏈取向的角度,運用基於供應鏈中生產商資金流管理思想,考慮當企業在 生產運作過程中受到資金約束時,如何通過存貨融資方式解決企業的資金困境,

製造商最優的生產決策滿足哪些條件時,使銷售週期結束時,收益最大。研究結 果說明利用企業資產進行融資對於企業緩解資金壓力具有重大的促進作用。

Wang, Huang, Li, and Ding (2016)論文分析了三種情況下製造商利潤最大化的生 產策略和融資策略,①製造商不存在資金約束的報童博弈模型 ②零售商對製造 商預付一部分貨款,相當於是製造商的融資(retailer’s prepayment financing mode,

RPFM)。③製造商向第三方如銀行進行借款的融資(procurement contract financing mode,PCFM)。Chen, Teng, and Skouri (2014)論文建立了易逝品的經濟生產模型

(EPQ),賣方同時從上游供應商和下游獲得信用貿易融資。求出在上下游不同 信用貿易期限長度的情況下,使得成本最小的最佳生產策略。Babich (2010)認為 供應商因為資金和財務問題導致供應中斷會對製造業產生風險,製造業對供應商 進行資金補貼會影響供應商財務穩健。因此建立了製造商動態、隨機和定期訂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模型,求解使得製造商利潤最大化最優的訂貨策略和對供應商的資金補貼策略。

Bian et al. (2018)建立了使得成本最小化的最優生產決策的動態模型,模型的目標 函數既包括了關於運營方面的成本,也包含了所需資金的融資成本。

另外一些文獻分析了供應商為主體的融資問題。Xiao, Sethi, Liu, and Ma (2017)建立了一個供應商和零售商組成的供應鏈,供應商為領導者,存在資金約 束時可以向金融機構融資或者給零售商貿易信用來緩解自身的資金約束。零售商 為跟隨者,因為低信用值不能向金融機構融資,只能通過供應商的信用貿易向供 應商融資。分析了二者聯合決策時使得整體利潤最大化時最優生產量和零售商的 訂購量。以及二者分開決策時使得供應商利潤最大化時最優生產量。Wuttke, Blome, Heese, and Protopappa-Sieke (2016)認為供應鏈金融對提高供應鏈績效和延 長買方的支付期限以及供應商的融資都有益處,但有一些企業卻遲疑是否採取供 應鏈金融措施,鑒於此,作者建立了供應商是否採取供應鏈金融策略的擴散模型。

Lekkakos and Serrano (2016)研究了應收賬款融資對中小企業運營決策和績效的 影響。建立了供應商補充庫存多階段動態模型,分析了兩種情況下使得供應商利 潤最大化的最優訂貨策略:沒有外部融資情況和利用應收賬款進行外部融資情況。

Lekkakos and Serrano (2016)研究了應收賬款融資對中小企業運營決策和績效的 影響。建立了供應商補充庫存多階段動態模型,分析了兩種情況下使得供應商利 潤最大化的最優訂貨策略:沒有外部融資情況和利用應收賬款進行外部融資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