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修善證果」的個人修持理論

第五章 自然與因果: 《道教義樞》「自然」概念所開展的修道論

第一節 「修善證果」的個人修持理論

《道教義樞》作為一道教教義書,其宗教意識實為勸善導向,希冀眾生通過 修道能超脫生命的苦難,因此「善惡報應」的說教法則是為重要的約束觀念,告 誡眾生若要解除惡報的輪迴,需依靠行善修道來解脫,對個體提出修善證果的思 想要求,也同為闡揚修行道教的合理性及必要性,建構出道教個人修道的理論。

而孟安排如何說明其修道理論的內涵,當中呈顯何種修道觀思維,以及對「自然」、

「因果」說的探討,為筆者此節主要論述的重點,因此以下茲就「眾生求道之因」、

「眾生修道主體」、「眾生證道之果」三個面向進行論述。

一、眾生求道之因

佛道二教曾因「道有知或無知」的命題論辯,當中佛教徒慧立提出「道生萬 物」若「道」為有知,那為何會生惡?指出「道」為善、惡不分,道教徒必須對 現實世界中的善、惡根源提出解釋,為何眾生稟道而生,卻產生「惡」的行為狀 態呢?在上一章「道性」的討論中提及到眾生染惡情,實與氤氳之炁顛倒生煩惱 識業有關,因為積「惡」業致罪,眾生沉淪於三界之苦,不得解脫,是其需修道 之重要原因。究竟「惡」是如何形成?眾生如何超脫「惡」的輪迴?孟安排通過

「兩半」之義論述個人識業的由來及超脫的方法、過程,其在〈兩半義〉中云:

義曰:

兩半義者,凡夫識業,起自氤氳,欲染漂流,淪斯顛倒。若能反出,則還 處自然。信任流來,終嬰罪垢。此其致也。7

「義曰」首先概述個體「識業」的形成起自氤氳之氣,當心神一念初起時,即產 生顛倒的狀態(氤氳之氣顛倒),開始染欲漂流於界內,若眾生能通過修習斷除

7 王宗昱:〈《道教義樞》校刊〉第三卷〈兩半義〉,頁 322。

欲染,則可重返「自然」之狀態,若放任欲慮、煩惱蒙蔽而不覺,最終會產生識 業積累的因果報應循環,輪迴於三界惡道中無法超脫。何謂「兩半」之義?孟安 排對於「兩半」的定義是界外氤氳一半、與界內四染一半,合稱為「兩半」,主 要說明眾生在「兩半」中受「染」的狀態,帶出個體「修道」反出的思想內涵。

關於「兩半」一詞的解釋,麥谷邦夫爬梳原本道教「兩半」的原義為陰陽、日月 的意思,由陰陽兩半合一的思想帶出道教的存思口訣、男女合氣等道術內容,如

《抱朴子》曰:「夫始青之下月與日,兩半同升合成一」,8此為與服氣存思之術有 關的口訣,因此「兩半」是有其道教自身的傳統教義。9但是從孟安排的「兩半」

義解釋來看,已不同於傳統道教「兩半」的解釋,10反而加入佛教的概念思想來 詮解,11產生新的「兩半」義內涵,用以揭示主體識業的由來及修道反出的思想,

可見與傳統道教的詮釋差異。而具體揭示個人萬物如何染欲淪落三界及反出三界 的過程,孟安排援引《太上洞玄靈寶定志通微經》(以下簡稱《定志經》)的「三 不亦」內容進行詮釋,12分成「通欲」、「別欲」與「反出」三個義理概念,以下 分論之。

(一)「通欲」

首先說明「第一不亦,明流來通欲」:

初一不亦明流來通欲者,此即兩半之義。故一通凡有五品,即為五義,謂 界外氤氳為一半,界內四染為一半,合成通欲為成一。其五品者,一氤氳 之生三界外,二無色界染,三色界染,四欲界染,五三惡道染。所(欲)

以爾者,《定志經》云:不亦於彼清虛之炁,因氤氳之交,分半下降,就此 四半,合為一耶?此明神本清虛,氤氳妄起。氤氳望界內,稱之為半。若 望清虛,亦稱為半。今言分半者,正是分聖。望清虛之氤氳,為界外之一

8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釋》(臺北:中華書局,1980 年),頁 117。

9 參考[日]麥谷邦夫著、孫銳譯:〈南北朝隋唐初道教教義學管窺-以《道教義樞》為線索〉,

《日本學者論中國哲學史》(台北:駱駝出版社,1987 年)頁 306-307。

10 如孟安排在〈兩半義〉云:「舊解云:以陰陽二氣為兩半,陰有陰中之陰,陽有陽中之陽,就 於和氣,合五義也。謹尋經意,未見此旨。」

11 [日]麥谷邦夫著、孫銳譯:〈南北朝隋唐初道教教義學管窺-以《道教義樞》為線索〉,頁 306-307。

12 《太上洞玄靈寶定志通微經》中的「三不亦」內容為:「不亦於彼清虛之炁,因氤氳之交,分 半 下降,就此四半,合為一耶」、「不亦惑此假一而為惡者,致招自然之炁,淪於三徒乎?」、

「不亦為善,離此四半,還登太虛,復我清虛之炁,反我兩半之本,處於自然乎?」這三段 話,《道教義樞》的〈兩半義〉主要是針對這三段的內容進行詮釋所構成。參考[日]麥谷邦 夫著、孫銳譯:〈南北朝隋唐初道教教義學管窺-以《道教義樞》為線索〉,頁 304。

半,下就界內之四半,合成一通欲也。13

「通欲」是指普遍的、整體的欲望,其具體內容孟安排以「兩半」的意義說明,

所謂「兩半」是界外氤氳一半,與界內四染一半,合稱為「兩半」。界外、界內 的意思是指「三界」之外與「三界」之內,所謂「三界」為「無色界」、「色界」、

「欲界」,此為道教吸收佛教思想所形成的天界觀。14因此,「界內」(三界內)四 染一半即包含「無色界」、「色界」、「欲界」和「三惡道」;而「界外」(三界外)

一半則是「氤氳之氣」,無論界外、界內通通皆是「染」(染欲)的狀態,合成一

「通欲」,又稱「兩半成一」。《義樞》的「通欲」詮釋主要合於《定志經》「第一 不亦」曰「不亦於彼清虛之炁,因氤氳之交,分半下降,就此四半,合為一耶?」

之論述,「兩半」本由一清虛之炁所化,後妄起氤氳之氣顛倒,分界外(氤氳)、 界內兩半下降,界內再分四半(無色界、色界、欲界、三惡道),合為一「通欲」

內涵,由此說明眾生本稟清虛之道而生,後滯染欲逐漸向下淪落至界內的過程。

因此同樣的思維,眾生若要返道證果,則需通過修道斷除欲染,並依序脫離「界 內四半」、「界外一半」,離反「兩半」,復歸於「道」的方式。揭示「通欲」之內 涵後,孟安排接著論述眾生「識業」的形成及根本(染欲的原由):

然初念起(或)【惑】,復何所因?今明顛倒所生,無有根本。若有根本,

何名顛倒。所以知氤氳是顛倒者,經云:氤氳之交。交是交亂,猶顛倒之 義也。此言因者,還是顛倒有,故云初念,即惱即業。

若爾,經云何言神本澄清?既本澄清,何不澄清為本耶?今明經說澄清為 本者,即示無本。既其澄清,復有何物?若其有物,何謂澄清?……故《本 際經》云:氤者因也,氳者暖也。世間之法,因暖潤氣,而得出生。是初 一念,始生倒想。體最輕薄,猶如微烟,能障道果,無量知見,作生死本。

元不可測,故稱神本。神即心耳,心無所有,故曰澄清。15

首先,「神」(心)本來為「澄清」,因為「澄清」所以示「無本」16、「無物」,說 明「神」(心)本身是清淨無物的狀態,若有物則非澄清,近於慧能法師曰「菩 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思想,於是言「本來無 本」、「心無所有」。以「澄清」言「神」,揭顯其「無本」的內涵,當中蘊含「神」

13 王宗昱:〈《道教義樞》校刊〉第三卷〈兩半義〉,頁 322。

14 參考胡浮琛主編:《中華道教大辭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年),頁 489。

15 王宗昱:〈《道教義樞》校刊〉第三卷〈兩半義〉,頁 322-323。

16 盧國龍先生表示:「『無本』的思想來源於《本際經》,《本際經》稱道體無本為本,孟安排引 申為心性以無本為本。」參考氏著:《中國重玄學-理想與現實的殊途與同歸》(北京:人民 中國出版社,1993 年),頁 343。

為「無」的超越義思想。其次,清虛之「神」為何受汙染生惑呢?文本中解釋「神」

一初念起惑的原因,為氤氳之氣「顛倒」所產生,並非有一本(他力)使其如此。

當「神」(本無)要發用「念」(神之發用)時,需藉氤氳之氣作用生有,由於氤 氳之氣本身「顛倒」,於是當「神」發用初「念」(動有)的同時,即因氤氳之氣 的影響,產生「顛倒」妄想,生煩惱知見,所以說「神」之初念,即為煩惱為業,

成「滯染」的狀態,點出眾生「識業」的形成之本因。當中也見孟安排發揮佛教

「淨染」觀念的詮釋來討論「心神」。

最後,文中引《本際經》言「氤者因也,氳者暖也。世間之法,因暖潤氣,

而得出生。是初一念,始生倒想。體最輕薄,猶如微烟,能障道果,無量知見,

作生死本。」,解釋「神」(心)初發一念之際便發生顛倒(氤氳之氣顛倒),而 此「念」如微烟,其本體非常輕薄,能障蔽道果,無法顯其原本澄清之狀,因此 形成無量的煩惱知見,造成個體生識業於生死輪迴中無法超脫,此處帶出「神」

(心)就是眾生作生死輪迴之本!由於此源(心神)不可測,所以稱「神本」, 即「神」為生死輪迴之本,從中呈顯出個體之心神為一漸受汙染(從原本清淨至 顛倒生煩惱)、背離清虛之「道」的過程。

(二)「別欲」

引「第二不亦,明初起別欲」解釋眾生因起欲滯染而造業,產生因果報應輪 迴之苦:

第二不亦,明初起別欲者,有解云:別欲所生,本於通欲。初起極輕,與 其四民所斷氤氳等。漸漸之重,與五處同。後若退輕,如四民重。名為習 氣,依氤氳起。所以知然者,以四民之位,正斷習氣也。但別欲若重,任 感惡道,得其輕報。何者?經云:不亦惑此假一而為惡者,致招自然之氣,

淪於三徒乎?此明緣通欲假一,起於別欲,得三徒報,任業自招。故言自 然耳。17

「別欲」是指個別的、個殊的欲望,而「別欲」的產生本於「通欲」,初起非常 輕薄,如同「四民」斷氤氳之未染著狀,「四民」意指為「四民天」(又稱「四種 民天」),18漸隨心神活動的顯發越來越厚重,為與「五處」染同,「五處」指的是

17 王宗昱:〈《道教義樞》校刊〉第三卷〈兩半義〉,頁 323。

18 「四民天」又稱「四種民天」,為天界名。出氤氳三界之外,未達三清天。說明修道者修行已 斷煩惱時,便上升至四民天,但尚未登舉道境,是為預備種民,可隨氣升降,不受災劫波及。

如《度人經集注》:「李少微:此四天出入二氣之外,無年壽之限,喜樂清淨也。」《本際經》:

界外氤氳加上界內四染(無色界、色界、欲界、三惡道)合為五處,此明隨著「別 欲」的輕重會漂流於不同的階層染界,眾生需靠「修行」斷除煩惱、別欲,而超

界外氤氳加上界內四染(無色界、色界、欲界、三惡道)合為五處,此明隨著「別 欲」的輕重會漂流於不同的階層染界,眾生需靠「修行」斷除煩惱、別欲,而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