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修習位的有相行修之位次

第四章 唯識修習次第之修證階段 …

二、 修習位的有相行修之位次

從這階位開始,菩薩必須數數修習無分別智,並分成十個階段,斷除俱生的二障,

由此證得轉依。這十個菩薩修行的階段,稱為十地。為何名為十地?《成唯識論》是如 此定義十地的:

如是十地,總攝有為、無為功德以為自性,與所修行為勝依持,令得生長,

故名為地。41

意思是像這樣的十地,包括了有為功德、無為功德,並以此作為其自性,成為各種修行 的行為所依託的和支持的,使得修行功德得以增長,故稱為地。如何證得二種轉依?根 據《成唯識論》:

謂十地中,修十勝行、斷十重障、證十真如,二種轉依由斯證得。42

所謂「十地」中就是指在十地中修十勝行,斷除十重障,證得十種真如,二種轉依由此 可得。藉著十地依次地修習施、戒、忍、精進、靜慮、般若、方便善巧、願、力、智等 十波羅密(十勝行);依所修的勝行斷除異生性障、邪行障、闇鈍障、微細煩惱現行障、

於下乘般涅槃障、粗相現行障、細相現行障、無相中作加行障、利他門中不欲行障、於 諸法中未得自在障等十重障;在修十勝行,明斷十重障之後,各地分別證得遍行真如、

最勝真如、勝流真如、無攝受真如、類無別真如、無染淨真如、法無別真如、不增減真

40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0 下至 51 上。

41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1 中。

42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1 上。

89

如、智自在所依真如、業自在等所依真如。簡而言之,在每一地,依次地修一個波羅密,

斷一種障,證一種真如,獲得二種轉依。

在十地的修行可分成有相和無相修行兩種。所謂有相修行是指無分別智須要依靠 加行才能生起作用,使得相用煩惱不再生起;無相修行則是無分別智在無須加行的情況 之下,能任運地生起。因此,在十地之中,前六地是屬於有相修行,而後四地是屬於無 相修行。不過,在第七地時,最初安住於無相觀,但是無分別智仍然需要靠加行才能生 起,故有無相加行之稱。43

為了區別十地修行的差異,分成兩個部分來說明。本小節是考察初地到第七地的 修行,從初地開始,無分別智的生起,屢屢地修習,斷除殘餘的二障,智慧獲得提升。

然而,無分別智的生起是斷斷續續的,只有靠加功用行,才能持續地生起。接著,在下 一小節是說明八地以上的修行。到了八地以上,因為有、無加功用行之相已在第七地前 斷除,無分別智能無條件而自然地生起,並在金剛喻定斷盡一切微細二障種子,而實現 轉依。以下依序簡單地敘述前七地所修的勝行、所斷的障礙和所證的真如的內容:

第一地、歡喜地,《成唯識論》形容此地的境界是:

初獲聖性,具證二空,能益自他,生大喜故。

44

意思是此地菩薩初次獲得聖者的屬性,能證得我、法二空,能夠益於自己和他人,

生起極大歡喜。在登入此地以前,必須先斷除異生性障。所謂異生性障,《成唯 識論》有言:

謂二障中分別起者,依彼種立異生性故。二乘見道現在前時,唯斷一 種,名得聖性。菩薩見道現在前時,具斷二種,名得聖性。二真見道 現在前時,彼二障種,必不成就,猶明與闇,定不俱生;如秤兩頭,

低昂時等。諸相違法,理必應然。是故二性,無俱成失。

45

這段引文是描述異生性障即是凡夫性障,由思維分別而生起煩惱、所知二障,依 據其種子而建立凡夫性。二乘在見道位顯現在前時,唯有斷除分別起的二障種 子,就可名為證得聖性。在二真見道顯現在前時,二障的種子必定不再形成,就 如光明和黑暗肯定不能同時生起;猶如一桿秤的兩頭,若一頭低沉,另一頭一定

43 參閱林國良著:《成唯識論直解》,冊 2,頁 857-858;周貴華著:《唯識通論─瑜伽行學義 詮》,下冊,頁 636。

44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1 上。

45 《成唯識論》:「施有三種,謂財施、無畏施、法施。」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2 中。

90

高昂。所有事物性質相反的現象,道理必定應該與此相同。因此,凡夫性和聖者 性是沒有同時成立的過失。對於此地所證得真如的性状為,《成唯識論》說道:

遍行真如,謂此真如,二空所顯,無有一法而不在故。

46

此地的真如是由我法二空所顯示的,沒有任何一種東西都存在於這真如中。在見 道位以前,尚未如實地了知諸法實相,都稱為凡夫。因此,在登入歡喜地之前,

無論是二乘或菩薩都必須修習三種布施,

47

即財施、無畏施、法施。藉由布施波 羅密的修持,斷除異生性障,也就是煩惱障、所知障,主要是指所知障。然而,

三乘斷障的結果卻有所不同。根據《成唯識論》,這是依據種性的種子而決定的。

在見道時,二乘只要斷除分別起煩惱障的種子,而菩薩能夠完全斷除分別起二障 的種子,證得偏行真如。由於初次證得真如,而獲得聖者的屬性,證得我法二空,

皆能自利利他而生起大歡喜。同時,二障的種子不再現行。這是因為凡、聖兩性 是不可能在同時成就的。

在步入初地的開始,菩薩的發心使得菩提心的自性生起,並對佛法深信不 疑;因有足夠的思擇力,藉此接觸諸善緣,輕而易舉地學習佛法,體會諸法的真 實性,利益一切有情眾生。

48

由於從未曾有如此的體證,至到進入初地才有所見、

有所得,而感到歡喜。因此,能夠安住於這種狀態的菩薩,故有歡喜地之稱。

第二地,離垢地,《成唯識論》認為:

具淨尸羅,遠離能起微細毀犯煩惱垢故。

49

這段引文是形容此地菩薩具有清淨的戒律,能夠遠離可導致誤犯戒律且細微的煩 惱之垢。為了進入此地之前,菩薩先斷除邪行障。何謂邪行障?《成唯識論》說 明:

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及彼所起誤犯三業。彼障二地極淨尸羅,入二 地時,便能永斷。由斯二地說斷二愚及彼麁重:一、微細誤犯愚,即

46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4 中。

47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1 中。

48 參閱神林隆淨著:〈菩薩地經的菩薩思想〉《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66‧菩薩思想的研究》,許 洋主譯(台北:華宇出版社,1984 年),下冊,頁 352-353。

49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1 上。

91

是此中俱生一分;二、種種業趣愚,即彼所起誤犯三業,或唯起業、

不了業愚。

50

所謂邪行障即是俱生所知障的一分,以及其所產生身、口、意三業。此障能障礙 第二地極為清淨的戒,在進入第二地時就能永遠斷除。由此可說,二地能斷除二 種愚和其粗重:一、微細誤犯愚,就是這裡所提到的俱生所知障的一分;二、種 種業趣愚,由所知障產生的三業,或只造業而不了解業的愚。在邪行障的斷除後,

就證得最勝真如。最勝真如的意思在《成唯識論》:

謂此真如,具無邊德,於一切法最為勝故。

51

這種真如具有無量無邊的功德,是一切法之中最為殊勝的一種。在初地證得偏行 真如之後,菩薩就必須受持戒波羅密,既攝律儀戒、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三種。

52

在步入二地之前,還不能絕對做到不犯微細的戒行,原因是有所謂的邪行障存 在。即是由俱生所知障生起的一種愚,再者就是由此愚產生的身、口、意三業之 愚和此二愚的粗重。因此,藉由受持淨戒此障,逐漸淨化,證得最勝真如。

53

證 得真如之後,此地的菩薩能通達一切法,永離塵染之垢,身心清淨。在《菩薩地 經》有一個譬喻此地的境界,手藝善巧的工匠把金礦放入明礬中加以治煉,去除 雜質而得如明淨的真金一般,只要依法修行就能顯得越發清淨的本質。

54

第三地、發光地,《成唯識論》認為在此地的菩薩境界:

成就勝定、大法、總持,能發無邊妙慧光故。

55

所謂「發光地」是指菩薩能修成殊勝的三摩地、教法、總持法門(法、義、咒、

忍),

56

能引發無量無邊的妙智慧之光。不過,在悟入此地之前,必須先斷除闇 鈍障。根據《成唯識論》,闇鈍障的意義是:

50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2 下。

51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4 中。

52 《成唯識論》:「戒有三種,謂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引自《大正藏》冊 31,

頁 51 中。

53 參閱神林隆淨著:〈菩薩地經的菩薩思想〉《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66‧菩薩思想的研究》,許 洋主譯,下冊,頁 344-340。

54 參閱神林隆淨著:〈菩薩地經的菩薩思想〉《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66‧菩薩思想的研究》,許 洋主譯,下冊,頁 366-367。

55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1 上。

92

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所聞、思、修法忘失。彼障三地勝定總持,

及彼所發殊勝三慧,入三地時便能永斷。由斯三地說斷二愚及彼麁 重:一、欲貪愚,即是此中能障勝定及修慧者,彼昔多與欲貪俱故,

名欲貪愚。今得勝定及修所成,彼既永斷,欲貪隨伏,此無始來依彼 轉故。二、圓滿聞持陀羅尼愚,即是此中能障總持聞思慧者。

57

這段引文是描述闇鈍障是俱生所知障的一分,使得所聞、所思、所修的法忘失。

此障能障礙第三地殊勝的定和總持,並障礙由定和總持所引發的殊勝三種慧

(聞、思、修),

58

在進入第三地時就能永遠斷除。由此可知,第三地是斷除定 的兩種愚和其粗重:一、欲貪愚,能障礙殊勝的定和修慧之愚,昔日多與欲貪共 存,名欲貪愚。今獲得殊勝的定和修所成的慧,能夠永遠斷除俱生所知障的那一 分,欲貪也隨之制伏,無量時間以來欲貪是依託著那一分俱生所知障而生起的;

二、圓滿聞持陀羅尼愚,能障礙總持聞慧、思慧之愚。此障若斷除,就能證得勝 流真如,根據《成唯識論》有言:

謂此真如所流教法,於餘教法極為勝故。

59

即由此真如所流出的教法,與其餘的教法相比之下最為殊勝的。在二地圓滿修行 的菩薩,本應對能聞、能思、能修三慧得正法感到法喜。然而,有闇鈍障在障礙 著勝定、障礙著總持法門、障礙著由勝定和總持所引發的三慧,有斷續的狀態且 無法持久。因此,在進入第三地時,菩薩修習忍波羅密,

60

即耐怨害忍、安受苦 忍和諦察法忍三種。在入此位時,必須斷除欲貪愚和圓滿聞持陀羅尼愚這兩種 愚,證得勝流真如,虔誠恭敬地禮敬諸佛菩薩,下定決心悟入諸法實相,對於正 法、修行的方法能夠聞、思、修正法,並安住於此地中,並生起智慧之光,故稱 為發光地。

56 《成唯識論述記》:「總持有四:一、法;二、義;三、呪;四、能得忍。」引自《大正藏》

冊 43,頁 575 中。

57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2 下至 53 上。

58 《成唯識論述記》:「此定及總持為因,能發無邊妙惠光,故總持以念惠為性。謂以聞、思、

修三惠照了大乘法故,因得定,斷障聞、思轉勝,非由定力親能起二。」引自《大正藏》冊 43,頁 575 中。

59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4 中。

60 《成唯識論》:「忍有三種,謂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引自《大正藏》冊 31,

頁 51 中。

93

第四地,焰慧地,此地根據《成唯識論》:

安住最勝菩提分法,燒煩惱薪,慧焰增故。

61

在第四地的菩薩能安住於最殊勝的菩提分法,能焚燒一切的煩惱,使得智慧之火 焰更加旺盛,故有焰慧地。然而,在安住此地之前,菩薩得先斷除微細煩惱現行 障。所謂微細煩惱現行障,《成唯識論》有言:

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第六識俱身見等攝,最下品故,不作意緣故,

遠隨現行故,說名微細。彼障四地菩提分法,入四地時便能永斷。彼 昔多與第六識中任運而生執我見等同體起故,說煩惱名。今四地中,

既得無漏菩提分法,彼便永滅。此我見等亦永不行。初、二、三地行 施、戒修,相同世間;四地修得菩提分法,方名出世,故能永害二身 見等。

62

即微細煩惱現行障,乃是所知障俱生的一部分。此障屬於第六識共存的身見等,

最為下品,不由作意而生,永遠隨順現行,故說微細。此障能障礙第四地菩提分 法,在進入第四地就能永遠斷除。此障昔日多與第六識中自然而無條件地生起執 我之見等煩惱共同生起,稱為煩惱。在第四地,既然修成無漏的菩提分法,此障 就能永遠斷除。此時,我見等煩惱也永遠不現行。初地修布施、二地修持戒、三 地修慧,與世間法相同;第四地所修的菩提分法,才稱為出世法,因此能永遠斷 除分別起和俱生起的身見等煩惱。此地的愚和其粗重,依據《成唯識論》所言:

由斯四地說斷二愚及彼麁重:一、等至愛愚,即是此中定愛俱者;二、

法愛愚,即是此中法愛俱者。所知障攝二愚斷,故煩惱二愛亦永不行。

63

由此可知,第四地斷除二愚和其粗重:一、等至愛愚,即是與禪定的貪愛共存之 愚;二、法愛愚,即是與法的貪愛共存之愚。由於所知障所屬的二種愚已斷除,

所以煩惱障所屬對禪定和法的貪愛就不再現行。在斷障之後,就能證得真如,而 此地真如的性狀,《成唯識論》說道:

無攝受真如,謂此真如,無所繫屬,非我執等所依取故。

64

61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1 上。

62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3 上。

63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3 上。

94

此地的真如為無攝受真如,即沒有任何的繫屬,不為我執、我慢、我愛、無明、

邊見等所依託、所認取的對象。在前三地屢屢地修行,每一地斷除所知障的一分,

而證得每一地的真如。至到第四地仍然有不同的障礙存在著,此地的障礙是被第 六識俱生起的我見等所遮蔽,而且是微細的。由於在前三地已獲得勝定和最殊勝 的法,卻因貪愛於這兩者,造成障礙成就菩提之法,即微細煩惱現行障。

為了進入第四地,菩薩修持精進波羅密,

65

包括被甲精進、攝善精進和利樂 精進。藉由精進波羅密的修習,斷除對定和法兩種貪愛,無拘無束,安住於最為 殊勝的菩提之法,故此說證得無攝受真如。簡而言之,登入第四地前,菩薩精進 地修持出世間之法,即菩提分法,如實地觀修,使得智慧增長,能斷除煩惱就如 火焚薪,使得智慧之火變得旺盛。因此,稱為焰慧地。

第五地,極難勝地,《成唯識論》有言:

真俗兩智,行相互違,合令相應,極難勝故。

66

此地菩薩能夠在真諦智和俗諦智之行相相違之下,能圓融地和合相應,

67

極為難 行、亦是極為殊勝的,故稱為極難勝地。然而,在抵達此地之前,必須先斷除於 下乘般涅槃障。在《成唯識論》於下乘般涅槃障的定義是:

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令厭生死,樂趣涅槃,同下二乘厭苦欣滅。彼 障五地無差別道,入五地時便能永斷。由斯五地說斷二愚及彼麁重:

一、純作意背生死愚,即是此中厭生死者;二、純作意向涅槃愚,即 是此中樂涅槃者。

68

意思是此障能使人對生死感到厭惡,樂於進入涅槃,與二乘那樣厭惡生死,對涅 槃感到欣樂,即俱生所知障的一部分。此障能障礙第五地的無差別道,在進入第 五地時便能永遠斷除。由此可知,第五地能斷二愚和其粗重:一、純作意背生死 愚,就是厭惡生死的愚;二、純作意向涅槃愚,就是樂於進入涅槃的愚。因此,

證得類無別真如,《成唯識論》形容其性狀為:

64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4 中。

65 《成唯識論》:「精進有三種,謂被甲精進、攝善精進、利樂精進。」引自《大正藏》冊 31,

頁 51 中。

66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1 上。

67 《成唯識論述記》「知真諦智是無分別,知諸世間書論等智是有分別。此二相違應修令合。」

引自《大正藏》冊 43,頁 575 中。

68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3 上至中。

95

謂此真如,類無差別,非如眼等類有異故。

69

所謂類無別真如是指涅槃、生死皆平等,沒有任何差別,不像眼等長在身上不同 之處。為了進入第五地,菩薩修靜慮波羅密,

70

有安住靜慮、引發靜慮和辦事靜 慮共三種。藉由靜慮波羅密的修持,斷除於下乘般涅槃障。這種障使人誤以為涅 槃和生死是兩回事而有分別,實際上,這兩者是平等的。

71

因此,證得類無別真 如。此外,因不斷修證般若智,得以在一念之間同時生起無分別和有分別二智,

使得本來相違的真俗二諦能夠相互相應,非前四地所能及的勝行,極為難行而殊 勝,故有極勝地之稱。再者,此時的菩薩已經體悟到出世間道,所具有的智慧能 夠產生適應機宜的作用,能教化世間的有情而採用種種接引的方法作為世間悟入 正法的方便。

72

第六地,現前地,《成唯識論》如此形容其境界:

住緣起智,引無分別最勝般若,令現前故。

73

在第六地的菩薩能安住於緣起的智慧,

74

進而引發最殊勝的無分別智,使得此智 能夠現前。然而,尚未開起此智的眾生卻因現實的種種現象所執著,無法如實地 觀照宇宙萬象的本質。因此,要使得無分別智的生起,必須先斷除第六地具有的 障礙,麁相現行障,《成唯識論》認為:

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執有染淨麁相現行。彼障六地無染淨道,入六 地時便能永斷。由斯六地說斷二愚及彼麁重:一、現觀察行流轉愚,

即是此中執有染者,諸行流轉染分攝故。二、相多現行愚,即是此中 執有淨者,取淨相故,相觀多行,未能多時住無相觀。

75

69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4 中。

70 《成唯識論》:「靜慮有三種,謂安住靜慮、引發靜慮、辦事靜慮。」引自《大正藏》冊 31,

頁 51 中。

71 《成唯識論述記》「由生死、涅槃二皆平等,故無差別。」引自《大正藏》冊 43,頁 592 中。

72 參閱神林隆淨著:〈菩薩地經的菩薩思想〉《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66‧菩薩思想的研究》,許 洋主譯,下冊,頁 375。

73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1 上。

74 《成唯識論述記》:「謂觀十二諸緣起支,有最勝智觀,無染淨,令現前,故名無分別。」

引自《大正藏》冊 43,頁 575 下。

75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3 中。

96

意思是執著於染污、清淨的粗相之現行,即俱生所知障的一部分。此障能障礙第 六地的無染淨道,在進入第六地時便能永遠斷除。由此可知,第六地能斷二愚和 其粗重:一、現觀察行流轉愚,執著於有染污現象之愚,各種生滅流轉的事物都 屬於染污的;二、相多現行愚,執著於清淨的現象之愚,一味著取清淨之相,經 常修有相之觀行,尚未能常時住無相觀行。因此,只要斷除麁相現行障,就能證 得無染淨真如。根據《成唯識論》,無染淨真如為:

謂此真如,本性無染,亦不可說後方淨故。

76

在第六地的真如名為無染污且清淨的真如,本來是沒有染污的,卻不可說是之後 才變得清淨的。由於在前五地觀四勝諦法,所觀察染淨因果是二凈二染的,所以 障礙進入第六地的無染淨道。意思是所觀緣起之相是細的,然而執著於染凈之 間,故名為粗,此障稱為麁相現行障。

77

因此,藉由般若波羅密的修持,

78

既有 生空無分別慧、法空無分別慧和俱空無分別慧三種,斷除粗相現行障,證得無染 凈真如。第六地般若波羅密的修行最為殊勝,了知緣起性空、性空既是緣起、理 事無礙、事事無礙,進而引發殊勝的無分別智而顯現在前,所以稱為現前地。

第七地,遠行地,根據《成唯識論》,此地的菩薩:

至無相住功用後邊,出過世間,二乘道故。

79

這時候的菩薩能遠離障礙,也能在空中生起勝行,

80

達到無相功用的最後邊際。

此時的境界已經超越以往修世間道和二乘的出世間道。然而,在登入此地之前,

必須先斷除細相現行障。所謂細相現行障,《成唯識論》認為:

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執有生滅細相現行。彼障七地妙無相道,入七 地時便能永斷。由斯七地說斷二愚及彼麁重:一、細相現行愚,即是 此中執有生者,猶取流轉細生相故;二、純作意求無相愚,即是此中

76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4 中。

77 《成唯識論述記》:「由前地觀四諦,故有二染二淨,故障六地無染淨道。此地真如,名無 染淨。故緣彼道,名無染淨。其緣起相望四諦為細,望後障,故說此為麁。」引自《大正藏》

冊 43,頁 588 上。

78 《成唯識論》:「般若有三種,謂生空無分別慧、法空無分別慧、俱空無分別慧。」引自《大 正藏》冊 31,頁 51 中。

79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1 上至中。

80 《成唯識論述記》:「今此地中遠離彼障,亦能空中起有勝行,能治彼障,二乘世間即不能 是。」引自《大正藏》冊 43,頁 575 下。

97

執有滅者,尚取還滅細滅相故,純於無相作意勤求,未能空中起有勝 行。

81

意思是執著於有生滅細相之現行,即俱生所知障的一部分。此障能障礙第七地殊 妙的無相道,

82

在進入第七地時便能永遠斷除。由此可知,第七地能斷二愚和其 粗重:一、細相現行愚,執著於有生相之愚,此愚仍然執著於流轉生死、細微之 生相;二、純作意求無相愚,執著於有滅相之愚,此愚仍然執著於還滅、細微之 滅相,單純對無相刻意地追求,尚未能在無相空之理中生起有為的殊勝修行。為 了能安住於無相行,細相現行相障必須先斷除而顯現法無別真如。根據《成唯識 論》,法無別真如是:

謂此真如,雖多教法種種安立,而無異故。

83

這種真如雖然是由種種的教法而作出種種的安立,但是本身沒有任何差別。(真

如的性質是平等的)在進入第七地以前,菩薩能通達諸法緣起之相、遠離一切染

凈之相,然而,執著於流轉生死、還滅之相。因此,菩薩必須修習回向方便和拔

濟方便兩種方便善巧波羅密,

84

安住於無相行,不為一切相所能動搖;藉由無功

用的修行,斷除細想現行障,超越世間道和二乘的出世間道之有相行,而證得法

無別真如。再者,此地的菩薩是入住佛道最深遠的修行,又能安住於無相行,距

離第八地不遠,故稱為遠行地。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