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唯識修習次第之修證階段 …

三、 四智心品

大菩提則是在轉移活動中,斷除所知障,轉捨有漏八識而成為無漏八識。然而,

大菩提與大涅槃有不同之處,《成唯識論》有言:

此雖本來有能生種,而所知障礙故不生。由聖道力,斷彼障故,令從種起,

名得菩提。122

大菩提雖然本來具有能生起其種子,但是由於所知障的障礙而不能生起。藉由聖道的力 量,斷除所知障,使得大菩提得以從種子生起,得名為菩提。按照唯識學派的五種性制 度說明,大菩提是由本性住和習所成這兩個種性的眾生之菩提種子生起,而不是本來就 存在的。因為是由各自的種子生起的,所以才稱為「所生得」,轉依第四種成分的第二 類別。大菩提所生得的智慧有四,即是從有漏的八識轉成無漏的四智,簡稱為轉識成智。

此四智的總稱為四智相應心品。「相應心品」的含意,根據《成唯識論》:

如是四智相應心品,雖各定有二十二法、能變所變、種現俱生,而智用增,

以智名顯。123

上述的四智相應心品,雖然每一個心品都有一心王和二十一心所(五遍行、五別境、十 一善心所)、能變的自證分和所變的相分與見分、俱生的種子和現行,但是智的作用比 較增盛,故以此四智的名稱來現實心品。其實,意思就是此四智的相應法,所相應之法 就是以上提到的二十二種法。

不過,「智相應心品」並不與「識相應心品」是同等,這兩者是有差別的。《成 唯識論》對這種差別有如下的解釋:

智雖非識,而依識轉,識為主故,說轉識得。又有漏位,智劣識強;無漏位 中,智強識劣。124

頌文的意思是智雖然不是識,但是卻是依識而轉得,由於是以識為主,所以說是由識轉 而得智。此外,在有漏的狀態中,智弱劣而識強盛;在無漏的狀態中,智強盛而識弱劣。

122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6 上。

123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6 上至中。

124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6 中。

109

從《成唯識論》的解釋中,可以理解轉依完成後的智,實際上是比識來得殊勝。因為在 無漏的境界中,一切藏在識中的染污已經獲得轉化,智慧得以生起。藉由生起的智慧,

簡擇一切法的性相,並能斷定其假或實、正或邪而有所取捨。根據《成唯識論》,四智 相應心品的內容如下:

一、大圓鏡智相應心品:

謂此心品離諸分別,所緣、行相微細難知,不妄不愚一切境相,性相 清淨,離諸雜染,純淨圓德現種依持。能現能生身、土、智影,無間 無斷,窮未來際,如大圓鏡現眾色像。

125

這段引文是描述大圓鏡智相應心品的狀態,即此心品遠離一切思維分別,能認取 的對象、活動之作用都是非常細微且難以了知。因此,一切事物都能無差別、平 等地顯在此智中,其本性和相狀完全是清淨,遠離一切雜染,成為純粹清淨、圓 滿功德的現行和其種子之依託、支持。此智能生三佛身、三佛土、能顯其餘三智 的影像,無間斷地存在於無窮盡的未來時光中,如大圓鏡顯現各種物體的影像。

此智就是轉有漏第八識所得之智慧,引發含藏著無漏種子變現佛果的妙境,猶如 大圓鏡中映現萬物,簡稱為大圓鏡智。

對於大圓鏡智何時生起,在《成唯識論》有言:

此品解脫道時初成佛故,乃得初起,異熟識種金剛喻定現在前時猶未 頓捨,與無間道不相違故,非障有漏、劣無漏法,但與佛果定相違故;

金剛喻定無所熏識,無漏不增,應成佛故。由斯此品,從初成佛,盡 未來際相續不斷,持無漏種,令不失故。

126

此心品是要到金剛喻定之解脫道的時候才能最初成佛,即此智最初的生起,異熟 識的種子顯現在金剛喻定的前面時,未頓時捨棄,因為此類之種子與無間道不相 違逆,不是障礙有漏的善性和無漏的低劣性事物,但是與成就佛果是相違背;到 金剛喻定之後,再也沒有所熏的異熟識,無漏就不會再增長,應該成就佛果。因 此,此心品從最初成佛的開始,直到無窮盡的未來時光中相續不斷,保持著無漏 種子,使其不消失。這就說明原來的第八識含藏著無漏之種子、現行,卻因第七 末那識的執著使得有漏識覆蓋了無漏智。因此,在金剛喻定的解脫道時,異熟識 的種子之顯現,也就是邁入覺者的狀態。

125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6 上。

126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6 中。

110

不過,此心品的認識對象和作用又如何呢?即是指根本智和後得智。其實,

此二智在進入見道位時,即修習次第的第三階段就生起了。至到證得佛果,究竟 位時修行圓滿而成就四智心品。藉由根本智的生起,對諸法實性之真如能夠如 實、直接地証知;後得智則是依著根本智而生起的,能証知一切法之差別相,但 是不起執著。雖然四智心品皆都無分別、普遍地認識真如和世間的一切事物,然 而,每一個心品的認識對象和作用不一樣。對於大圓鏡智的根本智和後得智,根 據《成唯識論》說明:

此品緣一切法。《莊嚴論》說:「大圓鏡智,於一切境,不愚迷故。」

《佛地經》說:「如來智鏡,諸處境識眾像現故。」又此決定緣無漏 種,及身、土等諸影像故,行、緣微細,說不可知。如阿賴耶,亦緣 俗故。緣真如故,是無分別;緣餘境故,後得智攝。其體是一,隨用 分二,了俗由證真,故說為後得。

127

此心品能認取一切事物。《大乘莊嚴經綸》說:「大圓鏡智,對一切的外境都不 愚暗癡迷」。《佛地經》說:「如來的大圓鏡智,對所有地方的事物和眾生的影 像都可顯現。」此外,大圓鏡智能認取無漏種子,及佛身、佛土等各種影像,只 是其活動作用和認取對象極度細微,所以說不可知。就如阿賴耶識一樣,能認取 世俗一切事物。由於能認取真如,是屬無分別智;由於能夠認取世俗對象,是屬 後得智。此心品的本體是一,隨著其作用而分為二智,明了世俗是由於證得真如,

故稱為後得智。由此可知,無論是真如或世俗的一切事物,大圓鏡智都能認取,

就如同鏡子那樣,平等、圓滿地顯現一切法,並如實的證知。

二、平等性智相應心品,根據《成唯識論》有言:

謂此心品觀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應。隨諸有 情所樂,示現受用身、土影像差別,妙觀察智不共所依,無住涅槃之 所建立,一味相續,窮未來際。

128

此心品是能夠看待一切事物、自己和其他有情眾生都是平等的,與大慈悲等心永 遠相應。隨著十地菩薩的喜樂而顯示、變顯各種受用身和受用土的影像、差別,

這些顯現就成為妙觀察智的不共所依,無住涅槃也隨之而建立,其無漏性質持續 地存在於窮盡未來時光中。此智源自於第七末那識之虛妄我執,並與我痴、我見、

127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6 下。

128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6 上。

111

我滿和我愛相伴。在轉為此心品時,對一切諸法所顯現的真如實性能夠如實、圓 滿地證知,一切真如法性皆平等,故簡稱為平等性智。

根據《成唯識論》,平等性智最初的生起在於見道位,頌文解釋如下:

菩薩見道初現前位,違二執故,方得初起。後十地中,執未斷故,有 漏等位,或有間斷。法雲地後,與淨第八相依相續,盡未來際。

129

此心品是菩薩在見道位最初時生起,原因是由思維分別而生的我、法二執已經不 存在,這時候才能最初生起。在其後的十地中,俱生二執尚未斷滅,在有漏等的 狀態中,此心品是有間斷的。在第十法雲地後,為清淨的第八識所依而相續存在、

沒有間斷於無窮盡未來的時光中。由此可知,平等性智是到見道位時,才轉得無 漏第七識之智慧。然而,在見道位的階段,俱生之二障尚未斷滅,有漏的種子等 狀態仍然存在。只有到第十法雲地,平等性智才得以和大圓鏡智不間斷地生起。

有關根本和後得二智在平等性智的認取,根據《成唯識論》說道:

遍緣真俗為境。《佛地經》說:「平等性智,證得十種平等性故。」

《莊嚴論》說:「緣諸有情自他平等,隨他勝解,示現無邊佛影像故。」

由斯此品通緣真俗,二智所攝,於理無違。

130

此心品是遍及以真如和世俗一切事物為認取的對象。《佛地經》說:「平等性智 證得十種的平等性質。

131

」《大乘莊嚴經論》說:「對待一切有情眾生,與自己 和他人一律平等,隨著他人勝解之能力,顯示、變顯無量無邊佛的影像。」因此,

此心品能認取真如、世俗事物,屬於根本和後得二智,這道理一點也不違過。此 心品最大的特色就是平等,根本和後得二智對一切諸法無我所顯現的法性都是平 等,故稱為平等性智。

129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6 中。

130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6 下。

131 十種平等性:諸相增上喜愛平等法性、一切領受緣起平等法性、遠離異相非相平等法性、弘 濟大慈平等法性、無待大悲平等法性、隨諸眾生所樂示現平等法性、一切眾生敬受所說平等法 性、世間寂靜皆同一味平等法性、世間諸法苦樂一味平等法性、修殖無量功德究竟平等法性。

參閱周貴華著:《唯識通論─瑜伽行學義詮》,下冊,頁 766-767。

112

三、妙觀察智相應心品,《成唯識論》的解說:

謂此心品善觀諸法自相、共相無礙而轉,攝觀無量總持、定門及所發 生功德珍寶,於大眾會能現無邊作用差別,皆得自在,雨大法雨,斷 一切疑,令諸有情皆獲利樂。

132

此心品在觀一切事物的特性和共性時,能自在無礙地生起,能保持對無量總持法 門和定門的觀修,以及所引發生起的功德珍寶,在大眾聚集的法會中能顯現無量 無邊的神通功能,完全自在無礙,就如大雨澆灌草木般地對待眾生,斷除一切疑 惑,使得一切有情都能利益和安樂。至於妙觀察智的生起,在《成唯識論》護法 認為:

生空觀品,二乘見位亦得初起,此後展轉至無學位;或至菩薩解行地 終;或至上位,若非有漏或無心時,皆容現起。法空觀品,菩薩見位 方得初起,此後展轉乃至上位,若非有漏、生空智果,或無心時,皆 容現起。

133

此心品的生空觀品在二乘見道位時也能最初生起,之後就展轉至到無學位(頓悟者);

或者至到菩薩的勝解行地終(漸悟者);或者到菩薩十地,如果不是在有漏時或入滅盡 定的無心時,都容許現起(漸悟者)。在此心品的法空觀品,菩薩在見道位時才能最初 生起,之後就展轉至菩薩十地,如果不是在有漏心時,僅有我空智果,或在滅盡定的無 心時,都容許現起。簡而言之,妙觀察智的我空觀在二乘的見道位時就能生起,然而,

在菩薩的修道位時,雖有生起,卻因有漏的障礙而常有間斷的狀態。對於妙觀察智認取 的對象,《成唯識論》有言:

妙觀察智相應心品,緣一切法自相、共相皆無障礙,二智所攝。

134

此心品能認取一切事物的特性和共性,完全沒有任何障礙,皆屬根本和後得二智 所含攝。此心品是轉有漏的第六識所得,第六意識的主要任務是進行觀察、分析、

聯想、論證等思維意識的活動,並與第七末那識是相互依存的。經過長時間的磨 練後,在見道位時,以無漏第六識智慧自在無礙地觀察一切法的自相和共相,並 能在大眾聚會中轉大法輪,斷除眾生一切的疑惑,而利樂諸有情,簡稱為妙觀察 智。

132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6 上。

133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6 中。

134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6 下。

113

四、成所作智相應心品,《成唯識論》指出的定義:

謂此心品為欲利樂諸有情故,普於十方示現種種變化三業,成本願力 所應作事。

135

此心品是為了利益和安樂有情眾生,遍及十方世界而顯示、變顯種種清淨身、口、

意三業的變化,成就本願力所應作的事。在成就此心品,所作智生起的時間是與 大圓鏡智一樣的,即在成佛時才生起。根據《成唯識論》有言:

成佛方得初起,以十地中依異熟識所變眼等,非無漏故;有漏不共必 俱同境根發無漏識,理不相應故;此二於境,明昧異故,由斯此品,

要得成佛,依無漏根,方容現起,而數間斷,作意起故。

136

此心品是在成佛時方才最初生起,原因是在十地的菩薩都依著異熟識而變顯的眼 識等前五識,都不是無漏的;有漏的五識必定同時具有、認取同一對象的有漏五 根而引發無漏的五識,這道理是說不通的;有漏五根和無漏五根在認取對象時,

一者明晰,一者暗昧,完全是不同的。因此,此心品要成佛時,要依靠無漏的五 根,方才容許現行、生起。由於修習期間經常間斷,必須要靠著作意的力量才能 引發生起。成所作智對於根本智和後得智的認取,《成唯識論》有言:

此品亦能遍緣三世諸法,不違正理。《佛地經》說:「成所作智,起 作三業諸變化事,決擇有情心行差別,領受去、來、現在等義。」若 不遍緣,無此能故。然此心品,隨意樂力,或緣一法,或二或多。且 說五根於五境轉,不言唯爾,故不相違。隨作意生,緣事相境,起化 業故,後得智攝。

137

此心品能遍及地認取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一切事物,這說法並沒有違背正理。

《佛地經》說:「成所做智生起而作身、口、意三業的各種變化,判斷眾生的心 理和行為的差別,領受過去、未來、現在等一切的內容」。若不能遍及地認取一 切事物,就完全沒有這種能力。然而此心品,只要隨著作意的力量,可以認取一 種事物、或二種或更多種。因此,《大乘莊嚴經論》說:五種感覺之機制在五種 感覺之對象上生起,並不相互矛盾。隨著作意的力量生起,以事物的形相為認取

135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6 上。

136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6 中至下。

137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6 下。

114

對象,從而生起教化眾生的事業,是屬後得智。因此,成所作智只有藉著後得智 的生起,遍及地認識真如和世俗一切的事物,明辨而不執著諸法種種之相。

此心品為轉有漏的前五識所得,前五識主要是透過感觀而產生有礙、有限 的活動,在修道位中由後得智引發,清淨的前五智能夠生起無礙、無限的活動。

更重要的是能夠對一切事理通曉無餘。為了利樂眾生,以無漏前五識的智慧變現 出種種變化的清淨身、口、意三業遍及十方世界,來成就一切的變化如自的大智,

故稱為成所做智。

以上對於四智心品的性狀、四智心品生起的時間和四智心品所認取的對象

(根本智、後得智之認取)已作詳細的論述,為此依序作個簡要的結論。八識與 四智相應的關係是:轉變有漏的第八識為無漏而獲得大圓鏡智,此智的性相清 淨,遠離一切雜染,所顯現的一切法是圓滿、平等猶如大圓鏡;轉變有漏的第七 識為無漏而獲得平等性智,此智在觀一切法皆平等,沒有任何執著的存在;轉變 有漏的第六識為無漏而獲得妙觀察智,此智能觀察一切法的共性和特性,無礙地 任運神通功能,隨順眾生的根基而自在地教化;和轉變有漏的前五識為無漏而獲 得成所作智,此智能,此智為了使得眾生獲得利益、安樂,遍於十方顯現清淨的 身、口、意業,成就本願力應作的事業。這就是整個八識轉四智的概括,即轉識 成智,是為了方便教化眾生而安立的。

至於四智心品生起的時間,大圓鏡智和成所作智在成佛的時候才能生起;

平等性智是在菩薩的見道位最初時候生起,但在十地修習中常有間斷;妙觀察智 的我空觀是在二乘的見道位生起,但在菩薩的十地修習中有間斷。此智的法空觀 則是在菩薩的見道位最初時候生起,但在十地修習中常有間斷。此外,此四智心 品的引發是靠熏習而成的,根據《成唯識論》有言:

此四種性,雖皆本有,而要熏發方得現行。因位漸增,佛果圓滿,不增不減,

盡未來際。但從種生,不熏成種,勿前佛德勝後佛故。138

意思是此四種心品之種子雖然是本來就有,但是要靠熏習而引發方才能現 行。在前四階段修行時,此四種的種子逐漸增長,到證得佛果時獲得圓滿,

在無窮未來的時光中不增不減。不過,此四心品是從種子中生起的,而不是 熏成新的種子,否則前佛的果德更勝於後佛的果德。簡而言之,在證得佛果 之後,四智心品的種子仍然保持不增不減的狀態,也不會因為有修行而有新 熏的種子出現。

138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6 下。

115

對於四智心品的認識和對象,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和妙觀察智都屬根本智和後得 智,能認取一切真如和世間一切事物,但是作用各有不同,就如同其名稱那樣的功能。

有關成所作智,此智只能依靠後得智認取一切真如和世間事物的形相,從而生起教化眾 生的事業,無顛倒地分別,但不執著於形相之上。

總上述所言,修到究竟位就是證得佛果,也就是轉依活動最重要的目標和結果。這時候 完全處在清淨,永斷一切煩惱的狀態,並具備一切功德來利樂所有有情眾生。由於佛果 的境界是超越世俗凡夫、二乘所能理解,因此,透過「不思議」、「善」、「常」和「安 樂」四種勝德來形容佛果圓滿的狀態。另外,轉識成智的理論乃是唯識學派核心的實踐 內容,轉捨有漏的八識而得無漏的四智。八識與四智相應的關係是:前五識轉為成所作 智、第六識轉為妙觀察智、第七識轉為平等性智和第八識轉為大圓鏡智。藉由一個如此 無限的精神實踐過程,捨染得淨,不斷地提昇生命的境界,以智慧來超越所認知現有的 知識侷限,事與理為心和物是合為一體,獲得圓滿無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