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佛陀的一生沒有離開過人間,在人間出生、在人間成道、在人間為人們說法、在 人間入滅。只要依據佛陀的教法如實地實踐,皆能達到如實的境地。同樣的,唯識學派 的實踐方法是由瑜伽禪師本身在禪定中體悟到所顯現出的種種影像來自於識,然後,有 組織地把所體驗的理論化。1在世間的凡夫眾生都認為唯識學的道理深硬,非常難以理 解。其實,看似艱深的理論,卻能解決所有硬碰硬的問題,把人們思想上的疙瘩全解開,

終極的目標是為了能紮實地走好修行之路。2其中最大的特色是從眾生觀點來闡明宇宙 人生的現象和理性,以「識」為整個學派的核心,一切的萬象都不離識,唯有識所變,

即「唯識無境」的主張。更重要的是透過唯識學的修行次第,從資糧位開始,至第五個 階段,究竟位時斷盡二障的種子,轉煩惱障得涅槃,轉所知障得菩提;透過主觀世界的 改造,轉染污為清淨,生命的境界提升至解脫成佛的境界。3

再者,依據中國思想史的脈絡而言,作為大乘佛學的思想系統之一的唯識學派,

分別在唐朝和民國時期兩次興盛。尤其是近代中國佛教運動的復興當中,唯識學派的復 興在中國近代思想史中留下不可磨滅的事蹟。自唯識學建立以來,其精髓在於討論心識 的問題,對阿賴耶識、種子、三性等都有獨特見解,再加上近代的諸多學者對如來藏與 阿賴耶識的關係、「轉依」的含義等都有深入的研究。4在民國時期唯識學的復興,可 說東方傳統文化對西方文化挑戰的一種回應。尤其是現代科學的進步,使得這兩個領域 的思想特點能夠進行比較研究。可見,唯識學的思想在當今的社會仍然被受到重視。

無論如何,不可忽略的是唯識學說是源自於瑜伽禪觀,當代學術文獻卻著重在義 理上進行批判和論述,甚少詳細地闡明修習次第的內涵。因此,本論文鎖定《成唯識論》

為研究範圍,以文獻和思想研究方法解明論中的文句意義、詮釋其中的義理內容。藉由 此來探索唯識學之修習次第,有五個階段:資糧位、加行位、通達位、修習位、究竟位,

以便了解論中提及每一個階段實踐的方法、斷惑的層次、修行所達成的目標等實踐內 容。本章將總結本論文的研究發現,試著以現代語言的表達方式說明唯識修行的終極目 標、唯識學修習次第的內容和特色,以及唯識學的修習次第可為現代人帶來的啟示。

1 引自橫山紘一著:順真、劉泓譯,〈唯識之意趣〉,《世界哲學》,第 1 期(2007 年),頁 83-90。

2 引自葉少勇著:〈唯識淺談〉,《法音》,第 7 期(2001 年),頁 8-12。

3 引自李佩樺著:〈唯識學「轉識成智」理論〉,《湖南科技學院學報》,第 1 期(2008 年),

頁 57-59。

4 參閱陳兵、鄧子美合著:《二十世紀中國佛教》(台北:現代禪出版社,2003 年),頁 265-316。

第一節 「唯識無境」與實踐的內涵

所謂宇宙的真相或本質,即主觀能認識的識體,或是一切事物的現象,即客觀所 認識的對象,唯識學派認為無論是主觀能認識的識體或客觀所認識的對象,皆是心所顯 現的影像。意思是外境所認識的表象,實際上是由心識所顯現的,即心為主體世界的所 依。因此,建立「唯識無境」作為此學派理論的根據。5既然唯識思想是由瑜伽觀行的 實證而建立的,更是有確切地依據大乘經典而來的,對於「唯識無境」的成立,在《成 唯識論》有提供詳細的出處,如《解深密經》、《華嚴經》等說明一切法心識是所顯現,

識以外的法都是虛妄分別而有的。

不過,唯識學派強調這只是「依實立假」的觀念,從世俗的層面來說明有實在的 根據,才能建立假法,也就是三性、三無性。藉由這學說,深入的探討唯識的本質,即 唯識的性相。所謂「三性」是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相對的,「三無性」

是相無性、生無性、勝義無性。為此唯識有個典型的三性譬喻,遍計所執性,在黑暗中 誤以為繩子是蛇,心生恐懼,其實,仔細地了解,原來那是蛇是繩子的錯覺,即依他起 性,認識那是假有實無的。後來,方才知道繩子的本質原來是麻,即圓成實性,繩子只 不過是依靠著因緣和合而成的。

為了更加完整地說明三性之說,更一進步建立三無性。相無性是為遍計所執性而 說的,即一切事物是虛妄分別的心識而生的,並非真實的存在,是虛幻而不實的。生無 性是為依他起性而說的,即一切事物是因緣和合而成的,並非藉著事物本身的力而生,

因為「生」的性質本是不存在。勝義無性則是根據圓成實性而說的,遠離雜染遍計所執 的諸法之相和虛妄依他起的「生」,而還原至自性的寂滅,顯現諸法的空相。6如此以 來,意謂著所有的事物都有一體兩面,如同三性和三無性彼此之間的關係,並導入非有 非空的中道概念。

無論是虛妄分別地認識,還是如實地認識,都必須依賴八種識,有:一、眼識,

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

《唯識三十論頌》歸納這八識為三能變:第一能變識是異熟,即第八阿賴耶識,含藏著 一切事物的種子,作為前七識的依據。第二能變識思量,即第七末那識,其作用是恆審 思量,並執著於第八識的見分,與我癡、我見、我慢、我愛等煩惱心所。第三能變識為 了別,即前六識,主要是能夠對境相產生分別和認識。

5 引自徐湘霖著:〈「唯識無境」初探〉,《法音》,第 9 期(2001 年),頁 26-33。

6 參閱林朝成、郭朝順著:《佛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7 年),頁 126-127;

橫山紘一著:《唯識思想入門》,許洋主譯(台北:東大圖書館股份,2006 年),頁 136-138。

一般而言,有情眾生認為所認識的外境是獨立、真實存在的,但是唯識學派認為 這是謬誤的認識,就是對執著於自身所顯現的差異,這個差異是由心識的虛妄分別而來 的。為此對於虛妄分別所變顯的宇宙萬象,唯識學派有一番學說,並依據對象如凡夫、

外道、佛教不同學派一一地為他人破斥。

這種錯誤的認識是因為有執著的存在,即第七識執取第八識的見分為自我。有了 分別,無法理解一切的法都是生滅變化、無常的,沒有一個常、一、主宰的本體,即障 礙我空;以為「我」的本體是一切法實存的根據,實際上,一切法都是依因待緣而生起,

建立假有的存在,即障礙法空。這障礙我空、法空的,也就是執著於實我的我執,而起 煩惱障;執著於實法的法執,而起所知障。

為了斷除障礙智慧生起的根源,必須進行徹底地對「識」的認識作用改革,在轉 變成如實地觀察事物的能力,稱為「智」,簡稱是「轉識成智」。在為「識」進行改革 之前,必須先了解煩惱根源的所在,並培養能如實地觀察事物的能力。然後,在自己存 在的根源上完全地消除染污的性質,轉變成清淨的根源。7

整體而言,唯識學派以阿賴耶識作為萬法緣起的起源和中心,並以第一能變識所 變顯出的根身與器界,第二能變識以阿賴耶識執著為自我,變顯出我癡、我見、我慢、

我愛等種種的心理作用加以審查和思維,第三能變識則能認識和分別一切事物的境相。

8此學派承認阿賴耶識是自性本體,不過,那是為了方便眾生理解而建立的語言概念,

應該說心識是依因待緣而生起,為假有的存在。進而提出三性、三無性之說作為萬法緣 起,確立非空非有中道的立場。根據這種說法體現一切的法是一體兩面的,三性是說明 現象的緣起,而三無性則是說明緣起諸法寂靜的狀態。9最終目的是了悟「唯識無境」

之道理,引導眾生從錯誤的認識轉化成正確的認識,生起我法二空觀,徹底認識宇宙人 生的真相,體證真空的妙理。由此可知,整個學派的理論都是繞著「成佛」的目標進行,

如實地依據佛陀制定的宗旨而建立一個完整的理論和修行體系。因此,藉著唯識五個階 段的修行,斷除我法二執,最終轉識成智,獲得圓滿的智慧。唯識學的修行次第分成五 個階位,每個階位所經歷的和所證得果位皆是根據唯識的道理進行。這五個階位是:資 糧位、加行位、通達位、修習位、究竟位。

7 參閱橫山紘一著:《唯識思想入門》,許洋主譯,頁 142-146。

8 參閱林朝成、郭朝順著:《佛學概論》,頁 125。

9 參閱林朝成、郭朝順著:《佛學概論》,頁 86。

第二節 地前三賢位與四善根

在唯識學的修行次第中,資糧位是屬於大乘菩薩修道最初的階位。在這個階位的 菩薩從發菩提心開始,修習和聚集種種殊勝的福德智慧作為未來證得佛果的資糧,並以 自己解脫為暫時修行的目標,渡化有情眾生以便建立對未來修習有利的種種條件,故又 稱為「順解脫分」。初入門的唯識菩薩深信自己能證得佛果,藉著接觸善知識的因緣,

聽聞正法,進而培養正確的認知和見解,並時時提起正念,生起菩提心,以期能安住於 唯識實性。透過自利和利他的菩薩行,廣集福德、智慧資糧,目的是作為證悟成佛的資 糧。譬如一個人準備遠行,必須事先預備充足的錢糧,指的是資糧位。

為了長期奮戰,建立鞏固的道心而不退卻,在資糧位修習的菩薩必須建立三十種 心,作為修行基本性的努力,即十住、十行和十迴向,故有地前三賢位之稱。其實,十 住中的第一住,發心住把十信攝入在內。實際上,資糧位應該要有四十種心,只是唯識 學派歸納成三十心。除了三十心的修持,更是與自利利他的方法並進,作為自我磨練的 資糧。解由外在環境的種種現象,「借事練心」,進而能自我觀察、慎思,而不為情緒

為了長期奮戰,建立鞏固的道心而不退卻,在資糧位修習的菩薩必須建立三十種 心,作為修行基本性的努力,即十住、十行和十迴向,故有地前三賢位之稱。其實,十 住中的第一住,發心住把十信攝入在內。實際上,資糧位應該要有四十種心,只是唯識 學派歸納成三十心。除了三十心的修持,更是與自利利他的方法並進,作為自我磨練的 資糧。解由外在環境的種種現象,「借事練心」,進而能自我觀察、慎思,而不為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