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 論

四、 八識與轉識成智

第三章進入探討「唯識修習次第之準備階段」,分成兩小節來探究唯識學修習次 第的準備階段。第一節是敘述資糧位,依次地解明其定義和性狀、修行的位次、斷除二 障的層次和所要達到的修行結果。第二節就是考察加行位的修行內容,所要討論的架構 與資糧位相似。不過,在這小節會穿插說一切有部四善根的修行,以便了解小乘修行的 內容是如何轉變成大乘修行的意趣。這兩個位次是凡夫修行的階段,深信唯識之理,積 聚福德、智慧的資糧,為了引發無分別智做好準備。

在第四章探討「唯識修習次第之修證階段」,分成三小節。第一節是闡明通達位,

依次地說明其定義和性狀、修行的位次、斷除二障的層次和所要達到的修行結果。這是 從凡轉聖的階段開始,即無漏智的生起,初次體證真如。通達之後,開始進入第四階段 修習位的修行,分別在第二節和第三節說明每一地修行的情況。即在十地中修十勝行,

斷除十重障,證得十種真如。第三節則是討論究竟位的性狀,為證得二種轉依的果位,

即斷除煩惱障而證得涅槃,斷除所知障而證得菩提。

本論文的最後一章,第五章是「結論」,共分成四小節,總結本論文的研究成果。第一 節是以「唯識無境」的立場整理出唯識學之修行次第相關的理論背景。第二節說明資糧 位和加行位作為悟入唯識性的準備階段之重要性。第三節是概述作為修證階段的見道 位、修習位和究竟位,如何在親證唯識之理後,漸進地修行而獲得證悟。最後一節則是 略述唯識學之修行次第的思想內容如何契和當代的意義。

第二章 《成唯識論》和唯識學修習次第之理論

唯識學派,又稱為瑜伽行派,其基本立場是「唯識無境」,是指萬法唯識所顯現,

在識以外並無任何事物是真實存在的。其理論建立是以阿賴耶識等的八識說明世界的樣 貌、生死輪迴的原因和修道的過程等。唯識在此定義是作為感覺或知覺的總稱,藉此說 明八識所變顯宇宙的萬象,只不過是由識所描繪出來映像式的世界,所謂的物質和外境 是不存在的。1然而,到最後唯識學派就連這理論都自我否定,因為那是為了要超越、

捨棄唯識的理解而建立「假有實無」的中道。

這種體證是來自於當時說一切有部的瑜伽禪師透過種種的禪定和觀法如實地觀 察,滅除對日常生活中所產生的我執和法執之錯誤認識,逐漸地淨化身心。然後,這些 禪師進一步地將所觀之法、實踐所得之體驗理論化,作為唯識的教學。簡而言之,這種 修行是以唯識觀的觀法為中心,先後觀察所取、能取是不存在的,也就是開啟了無分別 智,證得真如。

從滅除二執到證得無分別智的修行歷程,乃是本論文的所要考察的主題,而在本 章主要討論的是唯識學之修行道體系相關的理論背景。本章分成三節,基於本論文鎖定 研究的範圍是《成唯識論》。首先,第一節主要是介紹《成唯識論》的學派源流,說明 此論建立的起源。接著,第二節則是闡釋《成唯識論》的造旨。最後,第三節是依據此 論的實踐思想內容,以「轉識成智」為目的,分成四個部份解釋世俗凡夫的八識是如何 透過轉依的方法,開啟本有的智慧,正確地認識宇宙萬象,進而建立「唯識無境」,內 容包括:一、「唯識無境」的意義;二、三性與三無性;三、唯識實踐的目標;四、八 識與轉識成智。

第一節 《成唯識論》的學派源流

在《成唯識論》卷十為此論作總結時,有言:

1 引自竹村牧男著:《覺與空:印度佛教的開展》,蔡伯朗譯(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03 年),頁 183。

此論三分成立唯識,是故說為《成唯識論》;亦說此論名《淨唯識》,顯唯 識理極明淨故。此本論名《唯識三十論頌》,由三十頌顯唯識理,乃得圓滿,

非增減故。2

此論分成三個部份討論而成立唯識的真理,故稱為《成唯識論》;亦也可說此論名為《淨 識論》,說明唯識的真理極為明淨。此論所譯論本的名稱是《唯識三十論頌》,意思是 用三十首頌來說明唯識的道理,圓滿解說唯識的教理行果,內容適當,不需增減。在論 中的三分是指以《唯識三十論頌》作劃分,即前二十四頌為明唯識相、第二十五頌為明 唯識性及後五頌為明唯識位。

對於《成唯識論》又稱為《淨唯識論》,《成唯識論述記》有一番說明:

言淨者,謂從喻顯。如真如性,雖本性淨,若不修習,淨無以彰顯,教理俱 得如珠寶等性,雖光潔,若不磨,瑩無以出光故也。3

所謂「淨」是指明淨,以此作為比喻彰顯唯識的道理是明淨的。這就如真如的本性是清 淨的,然而此清淨的性質需透過修習而得顯豁。唯識的道理本有如珠寶等的性質,雖然 本性是光潔的,但若不經過摩擦,其光潔的性質是無法顯現的。這說明《成唯識論》的 真理是以明淨來形容,以真如的性凈和珍寶的光潔作比喻,是為了教導眾生依據唯識的 道理進行修習,斷除一切執著、煩惱,成就佛果為最終的目的。

《成唯識論》是《唯識三十論頌》的註釋書。《唯識三十論頌》是世親晚年最後 的著作,在完成三十首頌之後,還沒來得及撰寫注疏就圓寂了。當時正逢瑜伽行派的學 風是大乘佛教的主流,再加上《唯識三十論頌》的內容精簡、難懂,頓時出現不少為此 論頌作解的論師。論頌的內容僅僅只有以頌文構成的三十首頌,短短六百字,卻涵蓋唯 識學派體系的精髓,如「唯識無境」與八識、三性與三無性等重要的思想內容,對後世 的影響是無法估計的。在《成唯識論掌中樞要》以「萬象含於一字,千訓備於一言」4來 形容世親的學識深奧,文字的義理非常精深,每一字一言都涵蓋著豐富的意義,以很少 的文字就能表達出唯識思想的深廣內涵。

2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9 上。

3 引自《大正藏》冊 43,頁 606 中至下。

4 引自《大正藏》冊 43,頁 608 上。

因此,當時有許多論師根據瑜珈行派的相關經綸註解《唯識三十論頌》,有多達 二十八家之多。後來,玄奘在印度求學期間,對各家的注書認真地作一番研究,再篩選 出最著名的十位論師之註書。這十大論師有親勝、火辨、德慧、安慧、難陀、淨月、護 法、勝友、勝子、智月等人。然後,將《唯識三十論頌》和十家注疏帶回中原。在完成

《唯識三十論頌》的翻譯之後,根據《成唯識論述記》:

斯本彙聚十釋群分,今總詳譯,糅為一部。商搉華、梵,徵詮輕、重,陶甄 諸義之差,有協一師之製。5

意思是玄奘原本打算將十家的註釋一一地翻譯,這樣不僅太繁瑣而且十位論師的觀點不 盡一致,使得研讀者不知誰是誰非,令他人難以適從。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窺基向玄奘 提出將多達一百部註釋書改成編纂的辦法,雜糅十家之說,並以護法的觀點為主而譯出 此論。在《成唯識論掌中樞要》中的記載有一段窺基與玄奘如此的對話:

初功之際,十釋別翻,昉、尚、光、基四人同受,潤飾、執筆、撿文、纂義,

既為令範,務各有司。數朝之後,基求退跡。大師固問,基慇請曰:「……

不立功於參糅,可謂失時者也。況群聖製作,各馳譽於五天,雖文具傳於貝 葉,而義不備於一本,情見各異,稟者無依。況時漸人澆,命促惠舛,討支 離而頗究,攬初旨而難宣,請錯綜群言以為一本,揩定真謬,權衡盛則。」

久而遂許,故得此論行焉,大師理遣三賢,獨授庸拙此論也。」6

簡單地說明以上引文的意思是最初別譯十家之說時,玄奘是安排窺基、神昉、嘉 尚和普光等四人共事,然而,不到數日,窺基向玄奘提出要退出這個別譯的參與。經玄 奘再三追究,窺基方才解釋退出的原因和別譯所在的問題。為此,玄奘也認同,並採納 窺基的建議。由窺基一個人著手雜糅,以護法的註釋為主,糅合其餘九譯,結合成一本,

才有現今存在藏經而盛行的《成唯識論》,共有十卷。這部論書統攝當時古印度唯識的 研究成果,為唯識學的集成大作,不僅堪稱為當時在印度研究唯識高潮之結晶總匯,更 是成為法相宗教義的根本論典之依據。7

5 引自《大正藏》冊 43,頁 229 中。

6 引自《大正藏》冊 43,頁 608 中至下。

7 引自平川彰等著:《佛學研究入門》,許明銀譯(台北:法爾出版社,1990 年),頁 326。

第二節 《成唯識論》的宗旨及其架構

《成唯識論》是世親《唯識三十論頌》的注疏,其造論的宗旨在《成唯識論》有 具體的說明:

今造此論,為於二空有迷謬者,生正解故;生解為斷二重障故。由我法執,

二障具生;若證二空,彼障隨斷。斷障為得二勝果故:由斷續生煩惱障故證 真解脫,由斷礙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8

這段引文的解釋是現在造這部論,為了讓對我、法二空道理全然不解或持有謬見的人,

能產生正確的見解;產生正確的見解而能斷除煩惱障、所知障。由俱生我執、法執,而 產生煩惱障、所知障;如果證得我空、法空,二障就隨之斷除。斷除二障是為了證得二 種殊勝的果:由斷除使生死相續的煩惱障,能獲得真正的解脫涅槃,由斷除障礙證確見 解的所知障,能證得大菩提。從以上的內容,可以了解到唯識學所說的「所悟」、「所 斷」和「所得果」。9「所悟」是指我、法二空;「所斷」是指斷除煩惱障、所知障;

「所得果」是指證得大涅槃和大菩提。簡而言之,這部論的宗旨是先對唯識道理有正確 的見解,進而斷除障礙開啟智慧的源頭,而獲致覺悟。

除了整體說明造論的目的,《成唯識論》更是具體針對不同的對象解釋造此論的 原因,以便破除對我、法的種種錯誤認識,如對於凡夫、外道說:

除了整體說明造論的目的,《成唯識論》更是具體針對不同的對象解釋造此論的 原因,以便破除對我、法的種種錯誤認識,如對於凡夫、外道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