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加行位的斷惑層次和修行的目標

第三章 唯識修習次第之預備階段

三、 加行位的斷惑層次和修行的目標

在加行位的菩薩具備充分的福德、智慧資糧,並透過止觀的實踐來修定、慧。對 於伏斷二障的情況是如何呢?在《成唯識論》有說:

此加行位,未遣相縛,於麁重縛亦未能斷。唯能伏除分別二取,違見道故。

於俱生者及二隨眠,有漏觀心有所得故,有分別故,未全伏除,全未能滅。

74

在《成唯識論述記》有解釋「相縛」和「麁重縛」是指:「相縛即約現行相,麁重約種 子語。」75「相縛」是指受現象的束縛,既見分被相分束縛,76為現行之相,而「麁重 縛」則是粗重,指種子。以上的引文是說明在加行位時,菩薩仍然未能消除現行有漏法 的束縛,對二障種子的束縛也未能斷除。不過,只能制伏、滅除由分別起的二取,是有 違離見道的。至於於俱生二取的現行、分別和俱生二取的種子,因為是帶著有漏的觀察 之心而有所得,有分別,所以不能完全制伏其現行,也無法完全斷滅其種子。

至於伏除二障細節的狀況如粗細、少許或完全等程度在《成唯識論述記》有較詳 細的說明:

此位中分別二取全能伏、滅,乃至細者自分別起亦不現行;俱生二取未全伏 滅。如前所說,許少伏、滅即是現行,分別全伏,俱生少伏。若俱生、分別 二種種子全未能滅,未得無漏,有所得故、有分別故。77

在加行位的階段分別起的二取完全伏滅,乃至細微分別起的都不會現行;俱生起的二取 卻無法完全制伏、斷滅,如前面所言,或者現行的有少需被制伏、斷滅。分別起則完全 制伏,俱生起的則少許制伏。若俱生、分別起二障的種子無法完全滅除,不能獲得無漏 智,原因是有所得、有分別。綜合《成唯識論》和《成唯識論述記》所描述在加行位斷 惑的層次,意思是在此階位已經能夠觀察、印持二取皆空的境界,不過,所觀的四尋思 和四如實智只是真如之表相,所觀察的心識仍然有所得、有分別,既仍然有執著、煩惱

74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49 下。

75 引自《大正藏》冊 43,頁 567 下。

76 《成唯識論》:「言相縛者,謂於境相不能了達如幻事等,由斯見分相分所拘不得自在,故 名相縛。」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25 下。林國良認為「相縛」是「受現象的束縛」,意思 是無法透徹了解種種對象的狀況如同幻變所現的現象,因此見分被相分束縛而不得自在。參閱 林國良著:《成唯識論直解》,冊 2,頁 440-441。

77 引自《大正藏》冊 43,頁 567 下至 568 上。

的存在;至於斷二障的情況,只能伏斷分別起的二取之現行,仍然無法完全制伏俱生二 取的現行、斷除分別與俱生二取的種子。因此,尚未真正地體證到唯識實性。

更詳細地說明,雖然具足充分福德、智慧的資糧,但是並不代表唯識菩薩對真理 的了解達到最高的境界或真正安住於唯識之理當中。因為在這種情況之下,位於加行位 的菩薩只是獲得有相似無分別智之行相而已,而還沒有引發親證真如的無分別智,故名 為加行無分別智。78不過,只要精進地透過聞、思、修對教義能如理作意,進而到見道 位時,即唯識學修行次第的第三階段,引發無分別智。另外,透過四善根的修行,在完 成世第一法之後,止觀的能力增加,能夠定心地作意、思擇,並漸次制伏、斷滅分別二 取之現行,但是仍然還不能夠斷除二障的種子。

除了修習四善根和斷除分別起的二障現行,這時候已經處在世間最為殊勝之法的 唯識菩薩正在為入十地中的初地,歡喜地做好準備,即是菩薩道修行真正的開端。根據

《成唯識論》有言:

此位菩薩於安立諦、非安立諦,俱學觀察,為引當來二種見故,及伏分別二 種障故。非安立諦是正所觀,非如二乘唯觀安立。79

所謂「安立」的意思是施設,凡是用語言、名相來區別種種事物都稱謂「安立諦」,既 對真如所做的區別,並進行表達;「非安立諦」是指無差別、遠離,為真如的本性。80這 段文字的解釋是在此階位的菩薩學習、觀察安立諦、非安立諦。這是為了引生將來的相、

真二種見道,及制伏分別起的二障。因此,非安立諦應該是菩薩正確所觀的對象,而非 聲聞、緣覺二乘只是觀安立諦。雖然觀非安立諦是此階位的菩薩主要觀察的對象,但是 也要觀安立諦。在《成唯識論述記》的解釋:

此位菩薩,若加行不作二種觀者,不能引真、相見二種生故,亦不能伏二乘 者故。為入二空觀真如理,正觀非安立;為起遊觀、81起勝進道,成熟佛法,

降伏二乘,亦觀安立。82

78 參閱周貴華著:《唯識通論─瑜伽學義詮》,下冊,頁 655-656。

79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49 下。

80 引自韓廷傑釋譯:《成唯識論》,頁 675;演培法師著:《成唯識論講記》,冊 5,頁 87-88。

81 所謂「遊觀」,《成唯識論述記》有說明:「言遊觀者,簡無分別智為加行心。」引自《大 正藏》冊 43,頁 27 中。勝進道是修習世俗智其中的一道,《瑜伽師地論》有言:「此世俗智 是出世間智後所得,應言此智,亦是世間,亦出世間,不應一向名為世間。又修此智略有四道:

一方便道;二無間道;三解脫道;四勝進道。」引自《大正藏》冊 30,頁 683 上。

82 引自《大正藏》冊 43,頁 568 上。

此位的菩薩在修加行時,若不作非安立諦、安立諦兩種觀法,是無法引生真、相二種見 道,亦不能降伏二乘。為了進入二空,觀真如之理,而觀非安立諦;為了起遊 履 、 觀 察 重 緣 諦 理 、 起 勝 進 道 , 制 伏 二 乘 , 所 以 才 觀 有差別名言的安立諦。這就 說明在此階段的菩薩不僅要為自己修非安立諦,更要為他人觀安立諦。一向盡力利他的 菩薩修行,藉由引導、教化眾生,完成自利的修行才能獲得圓滿的修行,可見大乘自利 利他的精神處處可尋。

77

第四章 唯識學修習次第之修證階段

按照大乘修行道的體系而言,唯識學派菩薩道的建立是讓污穢的凡夫從迷的世界 轉換到悟的世界之過程,即見道、修道、無學道,合稱為三道,並以菩薩十地的實踐內 容作為基礎依據大乘不同的學派做調整。若以三道配合菩薩十地的內容,初地為入見 道,故稱菩薩之初地為見道,第二地以上為修道,至第十地與佛果方可稱無學道。其實,

在邁入見道位的開始,才屬於菩薩的修行,從菩提心之發起就有無上正等正覺目標的決 定,並且必須經過菩薩道的修行和境界提升的過程,才能最終獲得正覺、成就佛智。

因此,在此章分成三個部分,詳細地敘述三道斷惑次第的內容。第一節、通達位,

敘述其定義及性狀、修行的位次、斷除二障的層次和在此階位修行達成的目標;第二節、

修習位,闡明菩薩十地的性狀、所修的勝行、斷除重障和所證的真如;第三節、究竟位,

探索究竟位的性狀、四涅槃和八識轉成四智的狀態、所認取的對象和作用。

第一節 通達位

一、通達位的定義和性狀

唯識學修習次第之第三個階位,根據《成唯識論》所言:

加行無間,此智生時,體會真如,名通達位。初照理故,亦名見道。1

即是通達位,韓廷傑認為「道」是指唯識實性,為我法二空的真如實相;「通達」乃是 能觀之心和所觀之境合為一,意謂著無礙的意思。2在前一階位加行位的世第一法中,

依著無間定力,而發上品如實智,得以印證能取、所取之空。這時候根本無分別智的生 起,放下原本執著於一切名言分別之相,體悟二空所顯現的真理,並斷除分別起的二障,

故稱為通達位。《成唯識論述記》有言:

見即是道,體者通也,會者達也。3

1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0 上。

2 參閱韓廷傑釋譯:《成唯識論》(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年),頁 655。

3 引自《大正藏》冊 43,頁 569 下。

78

這段引文是解釋通達的定義,見是指菩提,「體」是通,「會」亦為達。整體而言,通 達是體會的意思,既對真如有所體悟。此外,此階位有見道位之稱,「見道」有洞徹真 理的含意。平川彰認為見道有證悟之智的意思,亦是無漏智。4按照唯識學派的修行理 論而言,菩薩為了安住於唯識實性,從資糧位到加行位不斷地修習福德、智慧的資糧,

至到世第一法在一剎那體悟二空所顯現的真如,並以生起的無分別智來觀照四諦。由於 此狀態是整個唯識觀行中最初能照見真理的位次,第一次生起無分別智,從世第一法的 一剎那,進入十地中的初地,極喜地,故有見道位之稱。

對於通達位的性狀,《成唯識論》的解釋:

若時菩薩於所緣境,無分別智都無所得,不取種種戲論相故,爾時乃名實住 唯識真勝義性,即證真如。智與真如平等平等,俱離能取、所取相故;能、

所取相,俱是分別有所得心戲論現故。5

此頌文是說明菩薩於四善根修行圓滿時,對所緣之境能夠以無分別智來觀察而無所得,

並不再產生任何種種的形相,離一切名言分別之相。這時候才能稱為真實地安住於唯識 之理,既體證真如。由於無分別智和真如脫離能取和所取的形相,所以兩者都是平等的。

無分別智和真如這兩者都是平等之原因在於能取和所取之形相都是思辨分別的一種,是 從有所得心所顯現,就如戲論般所現起之相。然而,無分別智的生起,如實地觀照諸法 皆是因緣所生,本無自性,故無決定相可得。因此,在絕對無分別的境界中,真如和無 分別智是平等的,故稱為「無所得」。簡言之,在通達位時,生起的無分別智契證真如,

使得能取和所取的一切形相完全消失,並夾帶著真如本體之相生起並進行認識。因此,

此智是直接證得,並安住唯識實性。6

從上述的解釋可以了解到在真理的層次中,無分別智和真如是平等的。真如的本 體是無法透過言語、思慮、分別等說明法的甚深微妙之處。然而,無分別智的性質是如

從上述的解釋可以了解到在真理的層次中,無分別智和真如是平等的。真如的本 體是無法透過言語、思慮、分別等說明法的甚深微妙之處。然而,無分別智的性質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