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資糧位的斷惑層次和修行的目標

第三章 唯識修習次第之預備階段

三、 資糧位的斷惑層次和修行的目標

在資糧位修行的階段,菩提心生起之後,悟入唯識性的修行者必須要具備一定的 程度和條件才能夠開始修行。《成唯識論》有言:

此位菩薩,依因、善友、作意、資糧四勝力,故於唯識義,雖深信解,而未 能了能、所取空,多住外門,修菩薩行。28

何謂四勝力?《成唯識論述記》詳細地說明這四種勝力:

此出四力。《攝論》第六云:誰能悟入中?大乘多聞熏習相續,此乃因力。

簡二乘等種姓多聞,即前所說本、習二姓。彼云:已得逢事無量諸佛出現於 世,即善友力。彼云:已得一向抉定勝解,非諸惡友所能動壞,名作意力。

彼云:已善積集諸善根故,善修福智資糧菩薩,名資糧力。由前無間所說,

三因已善積集諸善根等。世親云:第一力為因、第二力為緣、第三力能修正 行、第四力由積集善根名資糧菩薩。29

這段引文的解釋:這是出自於四力。《攝大乘論》第六這樣提問:誰能悟入所應知的唯 識相?大乘的多聞熏習、或是心相續在阿賴耶識中所熏成的清淨的熏習,這是因力。具 大乘二種種姓多聞,既前面所說的本性住種姓、習所成種姓二種。彼云:逢遇諸佛、菩 薩為善知識,能聞法修行,漸漸地悟入法界,既為善友力。彼云:已經獲得堅固抉定的 勝解,不為惡朋損友所動搖,既為作意力。彼云:建立堅固的信念後,進一步實行六度 四攝自利利他的修行,善修福德、智慧資糧的菩薩,既為資糧力。從前面所提到的三因 已經積集善根,世親歸納這四力:第一力為因、第二力為緣、第三力為能修正行、第四

28 引自《大正藏》31 冊,頁 48 中。

29 引自《大正藏》43 冊,頁 550 中。

力為積聚善根作為福德、智慧資糧。簡言之,這四力是指發大菩提心的因力、親近善知 識的緣力、求無上菩提的作意力、修習和積聚福德智慧的資糧力,作為建立善根的成熟 標記,才意味著菩薩之行真正的開始。

以下是四勝力簡要的說明:30

(一)因力:具有大乘二種姓的人,他們是本性住種性(先天具有無漏種子)

和習所成種姓(籍著多聞熏習大乘教法而熏習成的無漏種子)。

(二)善友力:藉由親近佛和菩薩等殊勝的人物等這類善知識,聽聞正法,

養成智慧正見。

(三)作意力:以發菩提心為前提,對大乘的教法有抉定的勝解力,任何違 逆的外緣或思想都不會動搖其信念或其對大乘的修習之抉心,自然就 可增加意識的向善力量。實際上,作意力是指第六識相應的作意心所。

(四)資糧力:廣修福德、智慧兩種資糧,為自利利他的實踐方法。既自利 的方法有三十七道品、六度,屬智慧方面的資糧;而利他的方法是福 德方面的資糧,有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和四無量心(慈、

悲、喜、捨)。

在四勝力的條件具足之下,才能引發觀慧,悟入所應知的一切唯識之相。若按次 第說明這四勝力,即必先具備本性住和習所成種姓的修行者能多聞熏習大乘教法,並親 近善知識,進而產生堅韌不拔的勝解力。在建立堅固的信念之後,更進一步地以自利利 他的方式,積聚福德、智慧的資糧。雖然具備這四勝力的菩薩才有條件悟入唯識性,但 是仍然無法明瞭能取和所取的本性空。由於在此階位的修行者是最初修唯識行,止觀的 力量極為薄弱,而且尚未起抉擇的智慧。原因在於凡夫不捨世間五欲的享受和佔有,出 離心的生起無法長時間耐持著,意思是仍然尚未有足夠的定力來集中修持,而散亂的心 和顛倒的見解無法定不下來,並障礙智慧的引發。因此,只能持著散漫的心來修菩薩行。

對於此時修行菩薩的心仍然處在散亂的狀態之原因進行說明之前,先了解在資糧 位所修的勝行和斷除開啟智慧的障礙之層次作簡略的解釋。既然種種殊勝資糧是開啟智 慧的因素,應該要如何去積聚呢?由於唯識學修行次第為菩薩的修行,其立場是藉由利 益他人的方式,來完成自利的修行。《成唯識論》對此有詳細的說明:

30 參閱橫山紘一著:《唯識思想入門》,許洋主譯(台北:東大圖書館股份,2006 年),頁 148。

所修勝行,其相云何?略有二種,謂福及智。諸勝行中慧為性者,皆名為智,

餘名為福。且依六種波羅蜜多,通相皆二。別相前五說為福德,第六智慧。

或復前三唯福德攝,後一唯智,餘通二種。復有二種,謂利自他,所修勝行,

隨意樂力,一切皆通自他利行。依別相說,六到彼岸菩提分等,自利行攝;

四種攝事、四無量等,一切皆是利他行攝。如是等行,差別無邊,皆是此中 所修勝行。31

在資糧位所修的勝行之性狀是如何?大略有兩種:既福和智。在諸多勝行中以慧為性者 的,都成為智,其餘稱為福。若依六種波羅蜜多而言,通相是兼具福德和智慧。若依別 相而言,前五度為福德,第六度為智慧。或者前三者是屬於福德,後者屬於智慧,其餘 都通福德、智慧兩種。此外,還有兩種修行的方法,既自利和利他的方法。這兩者所修 的勝行,隨著自己的願力而修的一切功德,皆能通自利和利他之行。若依別相而言,六 種到彼岸的菩提分是屬於自利的修行方法;四攝、四無量等一切則是屬於利他的修行方 法。諸如此類的方法,雖然其差別是無量無邊的,但是都屬於資糧位所修習的勝行。

因此,資糧位所修習的勝行有兩種說法:一、以六度作為福德、智慧兩種資糧的 分類;二、以自利行和利他行兩種修行方法積聚福德、智慧資糧。其實,這兩種說法都 能相通的。對於自、他利行的方法:自利之行有六度和三十七菩提分法;而利他之行有 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和四無量心(慈、悲、喜、捨),作為菩薩行最基本 的實踐方法。雖然此位的菩薩都有修習福德、智慧兩種資糧,但是所修的勝行偏向自利 的立場。《成唯識論述記》有言:

此依利他為因,為度有情乃求解脫。然求菩提利他義顯,勤趣解脫自利義增。

然於菩提有自利之談,涅槃致利他之義者。蓋欲以彼顯此菩提亦利有情,以 此顯彼涅槃亦能自利。32

這段文字是描述是資糧位的修行是為自己廣積福德、智慧資糧而自利的價值更勝於利 他。其解釋是以利他為因,為救度有情眾生而追求解脫的。雖然追求證得菩提利他之意 義顯著,但是勤於趣求解脫更是增加自利之意義。雖然證得菩提有自利之說,先做到普 利眾生而利他的意義更為優越。不僅有利於有情眾生,更能達至彼此獲得解脫涅槃的果 德,並能以此自利。

這裡所謂的「自利」定義是指菩薩要趨向解脫,處在生死中修菩薩行,就得在其 中的環境學習、自我磨練,並擁有一套長在生死而能廣利眾生的本領。不過,要自我解

31 引自《大正藏》31 冊,頁 49 上。

32 引自《大正藏》43 冊,頁 559 上至中。

脫的先抉條件就是必須著重於利他。意思是菩薩在具備有利他人的條件之前,自己必須 先對正確地掌握了脫生死之道理,並累積修行的功德。在等待修行因緣成熟的時刻,藉 由福德、智慧的修習,處在生死的苦海中忍受生死的苦難、眾生的種種迫害,而不退菩 提心。雖然菩薩作做是難行能行的,但是趣求解脫仍然必須靠自己,無人可代勞,以飲 水作為譬喻。與其被告知這水有多甘甜清涼,還不如自己的親自品嘗。33藉此譬喻說明 要能夠如實地證知諸法實相,不僅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更要在於所處的環境中極力地 利益他人,進而開啟他人的智慧,方才能獲得解脫,悟入唯識性。

在此階位除了積聚福德資糧,對治二障的狀況又是如何?《成唯識論》有說:

故於二取所引隨眠,猶未有能伏滅功力,令彼不起二取現行。34

頌中「二取」是指執著於能取的主觀之我和所取的客觀之法;「隨眠」則是指睡伏於第 八阿賴耶識中的煩惱之種子;所謂「伏滅」就是制伏、滅除,為斷惑二障的歷程。「伏 滅」兩者定義在此以除草作為譬喻,「伏」就是制伏,只是鏟除在草地表層上的雜草而 暫時不會生長,然而,沒有連根拔起,野草仍然有生長空間的可能性;相對的,「滅」

則是指滅除,連根拔起後的雜草就連生長空間的可能性都沒有。因此,斷惑的歷程必須 先制伏,然後才能滅除。以上文字的解釋是在資糧位時,對於能取、所取所引生的種子 尚未有制伏和滅除的力量,使得二取的現行不再生起。意思是此階位修行的仍然是表相 的功夫,容易受到外在的環境的影響,處在猶豫不決,無所適從諸多修行方法的狀態而 且分別心較強。由於焦慮不安的情緒遮蔽了本性的清淨,使得潛在的止觀能力薄弱,無 法制伏分別起的二取現行活動。這也說明為何在此階位的唯識菩薩處在散亂的狀態而無 法集中修行的原因。

因此,《成唯識論》在解釋資糧位的性狀時,作個總結:

菩薩住此資糧位中,二麁現行,雖有伏者,而於細者及二隨眠,止觀力微,

未能伏滅。35

「麁」和粗是同義,「二麁現行」是指煩惱、所知二障粗俗的現行。這段引文是描述安 住在資糧位的菩薩對於有思維分別起的二障現行雖然能夠制伏,然而對於二障細微的現 行和二障的種子,能夠對治的止觀力量仍然微弱。因此,尚未有足夠的止觀力量制伏和

33 引自林朝成、郭朝順著:《佛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7 年),頁 43-44。

34 引自《大正藏》31 冊,頁 48 中。

35 引自《大正藏》31 冊,頁 48 下至 49 上。

滅除。簡而言之,在資糧位修行的菩薩只能制伏分別起的煩惱障、所知二障之現行活動,

對於二障細微的現行、二障的種子仍然潛伏在第八阿賴耶識中。

初入菩薩道的修行者積極地儲存福德、智慧兩種資糧,既六度、四攝等的修習。

藉由所累積相當的福德和智慧作為修行的資糧,以證得無上菩提,故可稱為順解脫分。

這就是唯識學修行次第的第一位,資糧位。在福德、智慧資糧具足之下,辨別現象差別 之相,進而為轉識成智的下一個階段作好準備,逐漸地如實知見真理和諸法的實相,為 證入無分別智的前期準備和修行階段。此階位的修行從菩提心的生起,以利他的修行方 法為因,以此為自己建立修行的功德,偏向積累福德資糧。若依戒、定、慧三學而言,

這就是唯識學修行次第的第一位,資糧位。在福德、智慧資糧具足之下,辨別現象差別 之相,進而為轉識成智的下一個階段作好準備,逐漸地如實知見真理和諸法的實相,為 證入無分別智的前期準備和修行階段。此階位的修行從菩提心的生起,以利他的修行方 法為因,以此為自己建立修行的功德,偏向積累福德資糧。若依戒、定、慧三學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