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唯識學之修行次第的研究─以《成唯識論》為中心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唯識學之修行次第的研究─以《成唯識論》為中心"

Copied!
13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南. 華. 大. 學. 宗 教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唯識學之修行次第的研究─以《成唯識論》為中心 A Study of Vijnaptimatrata’s Practice – According to the Ch’eng Wei-shih Lun. 研. 究. 生 : 楊 秀 源. 指 導 教 授 :尤惠貞博士 指 導 教 授 :黃國清博士 中華民國. 一百零二. 年. 一. 月. 十八. 日.

(2)

(3) 摘 要 本文是依據《成唯識論》有次第地介紹唯識學的修行階位,共有五個階段:資糧 位、加行位、通達位、修習位、究竟位。更具體而言,這五個次第的安立可分成兩個階 段,並經歷三個阿僧祇劫:一、準備階段是指資糧位和加行位;二、修證階段則是通達 位、修習位和究竟位。 在準備階段時,資糧位的菩薩,為獲得最高的覺悟,從初發菩提心起,對佛陀的 教法生起信心和深入理解。藉由正聞熏習,廣集福德、智慧的資糧,建立三十種心,即 十住、十行和十迴向,可稱為地前三賢位。此階位偏重聞慧和福德資糧,故有順解脫分 之稱。在加行位時,唯識菩薩透過四善根(煖、頂、忍和世第一法)之修行加功用行, 逐漸地制伏和斷除所取和能取。此階位的菩薩具備決斷簡擇的能力,為趨向唯識實性作 好準備,並偏重修慧和智慧資糧,故稱為順抉擇分。位於資糧位和加位的唯識菩薩可稱 為凡夫菩薩,原因是尚未證得唯識實性,更是需要歷時一個阿僧祇劫才能展開真正的菩 薩行。 從修證階段的開始,也就是在通達位時,意謂著此時的唯識菩薩具備現觀的能力, 對佛陀的教理有正確的了解,並初次證得無分別智,能如實地通達我、法二空之理。同 時,分別起的二障種子完全地斷除。此時俱生起煩惱障的種子不再現行,也不會障礙證 得菩提的修持,唯有在金剛喻定時才徹底滅盡。在修習位時,根據所通達我、法二空之 理的基礎上,屢屢地修習,一分一分地斷盡俱生所知障的種子,徹底地制伏和斷除剩餘 的二障包括種子和習氣,需歷時十地斷除十一障,費時兩個阿僧祇劫。在通達位和修習 位的菩薩於親證真如基礎之上,漸次地圓滿福德、智慧資糧,而成為真實菩薩。到究竟 位,即是佛位,斷盡二障的種子,證得佛果,轉煩惱障為涅槃,轉所知障為菩提。 藉由有系統性的修行次第引導,對於諸法實性能如實、直接地認知,同時,與唯 識真如冥契,遠離虛妄分別的認識,進而啟發真正的智慧。簡而言之,斷除我、法二執, 漸漸地趨向悟道證果的途徑,也就是開發自己的智慧。這不僅是唯識學追求的目標,也 是佛教的本質。 關鍵字:唯識無境、修行次第、我法二空、四智心品、成唯識論. I.

(4) 目 錄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 究 動 機 和 目 的 … … … … … … … … … … … … … … … … … … … 3 第二節 現 代 研 究 文 獻 回 顧 … … … … … … … … … … … … … … … … … … 4 第三節 研 究 範 圍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第四節 研 究 方 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1 0 第五節 全 文 架 構 概 述 … … … … … … … … … … … … … … … … … … … 1 2. 第二章 《成唯識論》和唯識學修行次第之理論…………………14 第一節 《 成 唯 識 論 》 的 學 派 源 流 … … … … … … … … … … … … … … … 1 4 第二節 《 成 唯 識 論 》 的 宗 旨 和 其 論 的 架 構 … … … … … … … … … … … 1 7 第三節 《 成 唯 識 論 》 唯 識 學 修 習 次 第 之 思 想 … … … … … … … … … … 1 8. 一、. 唯識無境的意義……………………………………………18. 二、. 三性、三無性…………………………………………………20. 三、. 唯識實踐的目標……………………………………………23. 四、. 八識與轉識成智……………………………………………30. 第三章 唯識修習次第之預備階段…………………………………49 第一節 資 糧 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9. 一、. 資糧位的定義和性狀………………………………………49. 二、. 大乘地前三賢位……………………………………………52. 三、. 資糧位的斷惑層次和修行的目標…………………………59. 第二節 加 行 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3. 一、. 加行位的界定和依據………………………………………64. (一). 加行位的定義和性狀………………………………64. (二). 小乘四善根位………………………………………65. 二、. 大乘四善根位………………………………………………68. 三、. 加行位的斷惑層次和修行的目標…………………………74 II.

(5) 第四章 唯識修習次第之修證階段 … …… … … … …… … … …… 77 第一節 通 達 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7. 一、. 通達位的定義和性狀………………………………………77. 二、. 通達位修行的位次…………………………………………80. 三、. 通達位的斷惑層次和修行的目標…………………………85. 第二節 修 習 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7. 一、. 修習位的定義和性狀………………………………………87. 二、. 修習位的有相行修之位次…………………………………88. 三、. 修習位的無相行修之位次…………………………………97. 第三節 究 竟 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1 0 3. 一、. 究竟位的性狀………………………………………………103. 二、. 四種涅槃……………………………………………………105. 三、. 四智心品……………………………………………………108. 第五章 結 論 ………………………………………………………116 第一節 「 唯 識 無 境 」 與 實 踐 的 內 涵 … … … … … … … … … … … … … 1 1 7 第二節 地 前 三 賢 位 與 四 善 根 … … … … … … … … … … … … … … … … 1 1 9 第三節 十 地 的 修 行 與 智 慧 的 提 升 … … … … … … … … … … … … … … 1 2 0 第四節 唯 識 學 的 修 習 次 第 之 當 代 意 義 … … … … … … … … … … … … 1 2 1. 參 考 文 獻 ………………………………………………………123. III.

(6) 第一章 緒論 自安史之亂和唐武宗「會昌滅法」,許多有關唯識學的論書都被焚毀,後續的數 百年甚少人研究,以致曾經盛極一時的唯識學派從此就衰弱不振。至到清末楊仁山創辦 「金陵刻經處」,從日本搜求唯識宗的著述,唯識學才重新引起中國學界的注目。再者, 進入 20 世紀初期,為了回應近代西方文化的挑戰,衰弱長達千餘年的唯識學才得以如 奇蹟般的再度復興。此時,太虛大師及歐陽竟無、王恩洋、梅光羲、韓清淨、朱芾煌、 周叔迦、唐大圓、熊十力等居士學者,致力於唯識法相學的研究,一時研習唯識蔚成風 氣,相關的研究成果不勝枚舉。1 然而,從古至今唯識學者多側重於文字義理的研究,帶有濃厚經院哲學的味道, 而忽略唯識學本是瑜伽觀行的產物。瑜伽本是一種特定的修行方式,表明以修行為本的 立場。2這突顯佛教「解行並重」的特質,理論系統的建立是為了修行的觀想依據,而 修行成佛才是理論的真實歸趨。3由此可知,語言文字的建立是讓人們弄清楚、明白義 理之後,注重行持,依理實行才能證果。無論是描述宇宙的現象或親證真理的體驗,唯 識學擁有一套完整、精密、嚴謹的系統,其中以《唯識三十論頌》論典為範例。《唯識 三十論頌》在唯識學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先後有次序地闡明唯識相和唯識性,作為 修行入門之方便,進而依唯識之理修行,然後再證得唯識果。4這個井然有序的流程, 足以說明唯識學派不僅對現象界的觀察相當精密,包括修行的理論都非常詳密。 此外,對於近現代唯識學無論一般或學術著作都是側重義理上的分析和論述,甚 少論及實踐思想的部分。本論文的研究是唯識的修道理論,特別以《成唯識論》及窺基 的注疏為主。在一般的唯識研究中,比較偏向唯識學理的探究,或是討論唯識學的唯心 論觀點,或是阿賴耶識、末那識之學理而忽視修道的理論。本論文能補足此領域,實有 所貢獻!. 1. 參閱黃夏年著:〈百年的唯識學研究〉,《法音》,第 1 期(2001 年),頁 25-28;李向平著: 〈中國佛教思想史的一個新闡釋─法相唯識宗千年興衰史新探〉,《學術月刊》,第 4 期(2000 年),頁 90-97。. 2. 引自周貴華著:《唯識通論─瑜伽學義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年),上冊, 頁 1-8。. 3. 引自曾錦坤著:〈唯識學的知識個性:以唯識三十論頌為主的論述〉,《佛教與宗教學》(台 北:新文豐有限公司,2000 年),頁 171-180。. 4. 參閱法航法師著:《唯識史觀和其哲學》(台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8 年), 頁 243。 1.

(7) 雖然從原典入手是研究的必要,但台灣近年來,亦有一些關於唯識修道理論或實 踐的博碩士研究,建議可以參考,方能使研究更有水準與說服力:. 一. 趙東明,《轉依理論研究—以《成唯識論》及窺基《成唯識論述記》為中心》, 台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 年 8 月。 二. 溫淑花(釋文修),《佛與阿羅漢斷障差別之研究》(新竹:玄奘大學宗教 學系碩士論文,2010。 三. 釋振元(曾千翠),《窺基唯識實踐論之研究》,新竹:玄奘大學宗教研究 所碩士論文,2007。 四. 宋佩芳(釋德涵),《瑜伽行派的認識作用與真理之實現—以《成唯識論》 為中心—》,新竹:玄奘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除了台灣碩博士論文的例子,更廣義的扣緊漢語佛教體系學術界的研究範圍而 言,目前在中國對於唯識的實踐相關主題研究,也有一些成果如下:. 一. 高小強《唯識學“轉識成智”說研究》,成都: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 所博士論文,2005。 二. 徐東來《唯識學“轉識成智”理論的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博士 論文,2002。 然而碩博論文研究的數量並不多,就連唯識的修道理論學術專書或一般著作都甚少。中 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周貴華,在其唯識著作《唯識通論》自序中有提到現 代一般的瑜伽行學著作中,都偏向義理上的分析,而忽略論述修持和果位的內容。因此, 他希望能夠透過其學術著作來作為唯識學的通論對唯識學說作一個完整、全面性的闡 述。5可見唯識學的修道體系之理論是多數唯識學者忽略的研究課題,而周貴華的用意 希望能藉此著作在這方面的充實讓讀者們能對唯識學說有一個正確、整體的認識。 無可否認,基於唯識學是運用相當嚴格的邏輯(因明)和知識方法進行推論的, 對於推論修行實證的步驟也是如此。6唯識學最終的目標是轉識成智,其修道體系,根 據《成唯識論》,分成資糧位、加行位、通達位、修習位和究竟位五個階段,修行位次 的內容分析條例井然,嚴謹且豐富不遜色於在理論上的考究。因此,筆者希望藉此對唯 5. 至於相關著作的研究成果,將會在本章的第二節「現代文獻研究回顧」進行詳細的分析。引自 周貴華著:《唯識通論─瑜伽學義詮》,上冊,頁 7。. 6. 參閱陳兵、鄧子美合著:《二十世紀中國佛教》(台北:現代禪出版社,2003 年),頁 265-316。 2.

(8) 識學實踐的內容做更進一步的探究,本論文主要是依據《成唯識論》中的修習次第內容, 深入了解每一個修行位次的內涵和特色。 本論文研究的主題是探討唯識學之修習位次,依據《成唯識論》內容進行詳密的 分析,深入地闡明其中實踐思想的內容。本章為此論文的緒論,以下分成五節說明成就 此研究主題之原因和筆者進入此主題文本研究的準備過程:第一節「研究動機和目的」, 說明激發筆者以此主題作為研究的因素和本研究所要達成的目的。第二節「現代研究文 獻回顧」,評介當代學術的研究成果。第三節「研究範圍」,說明本論文鎖定的研究範 圍之理由。第四節「研究方法」,說明本論文採取的學術方法。第五節「全文架構概述」, 本論文共分成六章,略說每一章的大綱,來勾勒整個論文的輪廓。. 第一節 研究動機和目的 大乘佛教的唯識學派以「唯識無境」的主張,將主體性地位建立於「心識」。這 是為了對經驗性的課題如人如何思考、決擇等,什麼是障礙解脫和智慧的淵源等,而對 「心識」的研究有更加深入的考察,以便提供較具體的解釋。這些問題是實際可經驗到 的,並與日常生活的課題有密切關係。7為了解決上述的問題,瑜伽禪師透過禪定的修 行,觀察到外界一切的事物都是由「識」所變現,而有了「唯識無境」的概念。然後, 逐步引導、改變「識」的認識作用,轉化成「智」,能夠真正地觀察、認清事物的本質, 才能夠證得唯識性,從凡入聖而獲得轉依。在理論上彰顯著「一切唯識所現」,更進一 步地組織成以阿賴耶識為生死輪迴的主體、三無性為理論架構的唯識學說。本論文希望 藉此考察「唯識無境」之理論及依此而實踐的修行原理,主要是依據《成唯識論》。 從明理到證果,唯識學派擁有一套完整和嚴謹的系統,如《唯識三十論頌》先後 有次序地闡明唯識性和唯識相,作為修證入門觀照方便之理論,進而修唯識行,再證唯 識果。8透過唯識修行的程序逐步修習和斷除二執,漸漸地認清現象的本質,而朝悟道 證果的目標前進。其中瑜伽禪師所修證的方法、歷程和境界等唯識學的修道論都有詳細 的說明。再者,部派佛教時期嚴謹的教理研究對於唯識學派的修道體系有一定程度的影 響,將其轉化而建立趨向大乘菩薩道思想的修行系統。更重要的是《唯識三十論頌》是 唯識學派之思想集成重要的著作,其註釋書《成唯識論》則是研究這部論書重要的研究 資料。因此,就《成唯識論》對唯識學的修習次第之內涵深入地探討。. 7. 參閱林朝成、郭朝順著:《佛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7 年),頁 99-133。. 8. 參閱法航法師著:《唯識史觀和其哲學》,頁 243。 3.

(9) 根據《成唯識論》的內容,唯識學的修習次第共分成五個階梯,每一個階段構成 一層一層地斷除執障,把染污的識淨化,漸漸地趨向悟道證果的途徑。其核心在於以「智」 來超越「識」所現的觀點,為此學派特顯的修行方式。唯識思想的實踐內容之建立是依 著「唯識無境」的理論而構成的,目的是正確地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而獲得涅槃和菩提。 因此,本論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礎之上,對唯識學的修習次第的思想淵源、論典之文獻 問題和義理問題作出詳細的考察,希望能通過文獻和思想的研究方法,藉由本論文的研 究達到探求唯識學修行位次之特色與內涵的目的。 唯識學得以在二十世紀復興,實際上是東方傳統文化對近代西方文化挑戰的一種 回應。因此,就有「新的唯識學」的建立,當時佛教界和學界貫通如形上學、現象論、 論理學等學科進行批判。不過,研究的形式仍然是以古代唯識學的經論作為依據。然而, 唯識學在近代的弘揚,多數學者仍然沿襲著古代唯識學的用語、其詮釋解說的方式,顯 得艱澀古奧。9其實,古代的瑜伽禪師為了讓廣大的信眾能夠了解「唯識無境」之道理, 不厭其煩地透過語言文字把自己所體證的歷程作一個清楚的交代,這也是為了更能展現 唯識學說是從觀照現象世界的層面切入的。因此,本論文藉著對唯識學的修習次第之理 論考察,試著以現代語言詮解唯識的理論和修證體系,目的是揭示唯識學的修習次第是 從凡人的角度切入,深入地了解人與世界的本性,從而超克世俗的限制,轉凡成聖。 基於以上所述的動機,探索唯識學的真理觀與實踐論,本論文研究目的可以總括 為以下四點:. 一. 探索《成唯識論》中建立「唯識無境」之理論和實踐的內容,如「唯 識無境」的意義。 二. 根據《成唯識論》,探討唯識學修習次第的內容。 三. 就《成唯識論》五個修行階梯,闡明每一個位次修行的特色。 四. 探討唯識學修習次第之當代實踐的意義。. 第二節 現代研究文獻回顧 唯識學派在印度建立不久,就在南北朝時初次譯介,其後由玄奘赴印留學,回歸 中土時再次把唯識思想推向高潮,而盛極一時。可惜好景不長,出於其艱深繁瑣的義理, 一般的僧眾和民眾難以接受帶有濃重的經院哲學的氣味,加上要歷經三大阿僧祇劫修行 成佛的說法足以令聞者生畏。10因此,唯識學就沉靜了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到清朝初期, 9 10. 參閱陳兵、鄧子美合著:《二十世紀中國佛教》,頁 306-316。 參閱陳兵、鄧子美合著:《二十世紀中國佛教》,頁 265-268。 4.

(10) 唯識學派的傳承者仍然不多,而且相關的著述也寥寥無幾。直到清末民初時期,正逢西 方以軍事的力量把科技、經濟強勢推向世界各地的階段。東方各民族都受到西方文化猛 烈地撞擊,尤其是知識精英分子最為明顯。11為了能夠繼續在西方所支配的新世界生存 之下,激發這些知識份子學習西方文化,對傳統文化進行反思、融會貫通中西方文化, 也掀起佛教復興運動,以便回應西方文化的挑戰。由於西方的學術思想如科學觀念、哲 學系統都是有體系和組織性的學科,而在諸多東方文化的思想中唯識學特別具有這種精 神,較符合西方學界認可的標準。此時,衰退已久的唯識學再次興盛和引起一陣研究的 熱潮,象徵著唯識思想在中國近代思想史上創造輝煌的紀錄。 雖然近代唯識經典都經過無數的教界、學界人士進行整理、校訂、增譯等動作, 以契合當代的需要;對唯識義理作較通暢的闡述,並對西方學界各方面的領域如科學、 哲學、宗教等作出種種回應,成為對社會有一定的影響力且有活力的學術思想。不過, 唯識學來自於瑜伽觀行的成果,是以瑜伽的實證作為依據,應當解行並重,可惜的是學 者們往往只在文字義理上下功夫,對於唯識修證的課題研究並未受到重視,12就連西方 學界在這部份的研究也相當薄弱。 據筆者所知道的範圍,根據東西方唯識學文獻目錄以與本論文相關的論題進行搜 尋,似乎對於唯識學的修道論的研究極少,只在少數文獻中找到相關的分析。因此,筆 者以唯識實踐的內容作為本論文所要考究的主題,並以《成唯識論》和窺基的註釋作為 主要的依據。由於與本論文有直接考量和應用的文獻並不多,筆者就以下的文獻作簡單 的介紹與評論。. (一)周貴華著:《唯識通論─瑜伽學義詮上、下》(北京:中國社會科 學出版社,2009 年)。 周貴華是以瑜伽行派立場作為出發點,貫穿整個中印唯識思想的發展脈絡,並統 攝大小乘教理,可謂唯識學的概論著作,有上、下兩冊。這部著作最大的特色是不僅在 唯識教義有詳細的敘述,更是在行、果位的理論做個系統的論述。根據瑜伽學派的境、 行、果的結構而言,全面地將義理和實踐的內容攝入在這部通論中,以便取得一個平衡 點。筆者擇出其中第四編「道行學」的內容作為本論文的參考資料之一,共分成七章, 內容有「佛性與如來藏論」、「種姓論」、「菩提心論」、「菩薩行總論」、「菩薩行 之本:無分別智論」、「菩薩行諸行論」和「菩提道次第論」。. 11. 引自劉宇光著:〈唯識哲學的現代研究─一個方法論上的初步反思〉《哲學雜誌》,14 期(1995 年 11 月),頁 90-115。. 12. 參閱陳兵、鄧子美合著:《二十世紀中國佛教》,頁 314-316。 5.

(11) 在道行學編,主要是說明如何依教理而起行,進而依行證果;安立於修證次第、 方法和修證的境界;如何對治虛妄分別,轉識成智而獲得證悟;斷除煩惱障和所知障, 證入涅槃和菩提。其實,所謂道行學就是指示一條從理境到達果地的道路,成為瑜伽學 派的中樞。13透過上述數篇文章的內容中,可以了解到唯識思想所涵蓋的實踐內容,更 是對名相的概念和其演變的過程都大略有做清楚的交代,並從中釐清筆者先前對相關名 相錯誤的理解。. (二)勝又俊教著:〈菩薩道與唯識觀之實踐─以二位說、五位說之形成 為中心〉,釋印海譯:《大乘菩薩道之研究》(洛杉磯:法音寺文 教中心,2009 年),頁 375~416。 這是《大乘菩薩道之研究》中其中一篇以文獻作探討的菩薩道與唯識觀之實踐的 連貫,說明以唯識觀為中心,並攝收於實踐五位說之體系,建立菩薩道的體系。例如藉 由《解深密經》中的菩薩十地和六波羅蜜思想,探究以菩薩道為中心思想而建立初期的 型態。之後,在《大乘莊嚴經論》、《瑜伽師地論》等以三學和六波羅蜜為菩薩道之基 礎,並給予唯識觀之實踐適當的位置。因此,成為唯識學派獨立的菩薩道之實踐體系, 建立在《唯識三十論頌》中,進而加以組織《成唯識論》,成立唯識五位修行次第。 藉由引證多部早期瑜伽學派的原典,了解唯識學的菩薩道體系是如何形成,就連 其修行體驗都是獨特的。更重要的是,這種引證的方式給予充分的理由和較具體的說明 原有的菩薩道體系具體的出處來源,使得筆者能透過這些線索更加深入探究相關資料。. (三)李潤生:〈轉識成智困難的辯解〉,《法相學會集刊》,第 6 期(2008 年 12 月),頁 1~45。 作者為了避免讓今後學習唯識思想的學人對轉識成智的種種疑難有更進一步的誤 解,花了相當的篇幅在相關課題做出適當的回應。總共分成五小節如「以阿賴耶識為生 命根源的困難」、「成佛功能的困難」、「無漏功能現行的困難」、「屬經驗界故無必 然性的困難」和「五種性說」與「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相違的困難之課題進行論證。在 這些小節中,除了以玄奘所著「唯識今學」作為主要的依據之外,作者更是釐清當今學 者如牟宗三和吳汝鈞之唯識實踐著作的疑難。筆者認為這篇專題論文架構相當有條例和 組織,其排列順序以漸進的方式引導讀者融入在其中,論述的內容都有經典的依據,思 路非常地清晰。此外,作者在各方面的論述都有相當唯識理論的背景,而且對當今唯識 著作似乎可以用瞭如指掌來形容。. 13. 引自周貴華著:《唯識通論─瑜伽學義詮》,下冊,頁 517-520。 6.

(12) (四)吳汝鈞:〈唯識宗轉識成智理論之研究〉《佛教的概念與方法》(台 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0 年),頁 98~208。 這篇論文包括緒論共分成六個部分,內容有:「何以要轉識成智」、「理論方面 如何轉識成智」、「轉識成智如何可能」、「唯識宗所表示的轉識成智可能性的理論困 難」和「理論困難的消解」。藉由哲學和義理研究方法的途徑作為唯識學派「轉識成智」 之理論尋求消解之道,顯現出轉識成智的重要性和意義。所謂消解之道,其實就是如何 從唯識學派原有的理論體系中進行修正舊有的觀念或加入新的觀念。其中研究結果的部 分是分析無漏種子經驗本有與待正聞薰習的他緣而現起,從理論層面確立成佛可能性必 然有和必然可能實現。吳汝鈞在理論方面點出唯識學派建立無漏種子之說法,並從哲學 的觀點舉出成佛可能性的例子,對筆者而言,至少對整個轉識成智的理論和思想脈絡可 有更深入的了解,有助於論文的分析。. (五)李潤生:《唯識三十論頌導讀》(台北: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9 年),頁 416~490。 這是一部導讀《唯識三十論頌》著作,主要是採用「明唯識位」的部分,即從第 二十六頌至第三十頌文,筆者以其所組織的內容架構作為本論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之修 行階位主要參考。原因是李潤生有架構地說明修證內容,明晰地讓讀者了解每一個修行 階段的「進度」。所謂「進度」就是以漸進排序方式,並且先後有序地解釋每一個修行 階段的定義、修行方法、效果等,突出每一個修證階位彼此之間的關係。這與筆者所知 的一般經論導讀著作有所不同樣,一般而言多數是依據經論的次序再逐字解說,不易理 解其中的精髓內容。. (六)魏德東:〈論佛教唯識學的轉識成智〉,《世界宗教研究》,第 4 期(1998 年),頁 21~29。 這篇論文的主要內容是從多方面來闡述轉識成智的理論,如轉識成智的必要性、 轉識成智的條件、內容等等。唯識學的終極目的是成佛,而途徑就是要轉捨世俗的心識, 來成就超越的智慧。簡單而言,就是轉識成智,即唯識系統成佛的必要性。接著,轉識 成智必需具備的條件:一、本性住種性,就是生來具備無漏種子;二、習所成種性,在 因緣俱足的情況下,透過佛法的正聞薰習而成就的種性。在了解唯識學的必要性和條件 之後,就是探討實踐的部分,即轉八識成四智就是此學說的成佛理論的核心。除了對轉 識成智的理論進行分析之外,作者還從中國思想史觀點對中國的道德實踐論和人生修養 論以及現代唯物論等學說進行簡單分析,展現轉識成智的理論對中國社會自唐宋以來到 如今都具有深遠的影響。. 7.

(13) 筆者認為作者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並透過文獻的考證論述轉識成智的理論。這些 內容看似與筆者的論文無直接的關係,但卻給予一些觀點的啟發。作者以轉識成智的理 論對中國傳統思想到當代唯物論所分析的論點,可說對筆者在本論文研究成果的論述有 所幫助,尤其是藉由本論文對唯識實踐歷程的說明。. (七)早島理著:〈唯識的實踐〉,李世傑譯,收於高崎直道等著:《唯 識思想》,藍吉富主編(台北:華宇出版社,1985 年),頁 205~250。 這篇論文是以彌勒《大乘莊嚴經論》、《中邊分別論》、無著《攝大乘論》等, 還有世親、無性、安慧等註釋書為線索,來考察瑜伽的五階梯與五道之間的聯繫。內容 主要是考證目前所認知瑜伽唯識學派的五階梯,是來自散布在各瑜伽論書中的實踐思想 包括菩薩道之修行體系。最後,由無著的最有體系的哲學論書《攝大乘論》完成菩薩道 和統攝不同瑜伽五階梯之思想,作為一個修行體系。此外,也從「言詞的哲學」觀點深 入考察以「言詞」作為修行手段之反省,說明了知主體、客體非實際存存,從迷轉換成 悟的完成,乃是自不待言的。對於這些考察的結晶,提供筆者很重要的線索來追究唯識 實踐思想的脈絡,使得本論文內容的形成較完整。. 第三節 研究範圍 從中國大乘佛教歷史發展而言,唯識思想可分成三個宗派:「地論宗」、「攝論 宗」和「法相宗」。14更準確而言,應該是經過三個階段的開展。基於本論文鎖定研究 範圍的關係,在此僅敘述攝論宗和法相宗主要著作的優缺點,並作個簡略的比較,說明 本論文選擇扣緊《成唯識論》的內容作為探究唯識學的修習次第之原由。 中國佛教四大翻譯家之一的真諦是無著、世親唯識系統中的一位學者,因翻譯了 世親《攝大乘論》著作,共十五卷,傳入中國而形成「攝論宗」。在梁太清二年,真諦 獲得梁武帝之請到首都建業,除了翻譯《攝大乘論》之外,也為《唯識二十論頌》、《中 邊分別論》等一系列唯識的著作進行翻譯。實際上,最早進入中國唯識學體系的規模, 可說是真諦的攝論學系,以《攝大乘論》為宗本而開創出的學派,主要是說明宇宙萬象 的本源是建立在阿梨耶識之真妄和合之上。此外,也闡明從凡夫成佛的十個階段,稱為 十種勝相,15其中的第三到第八之六段乃是唯識之修道論。每一個勝相都敘述著大乘的 14. 中國唯識思想的三個階段:第一為菩提流支、勒那摩提建立的「地論宗」;第二由真諦三藏 所興起的「攝論宗」;第三為玄奘三藏建立的「法相宗」。. 15. 十種勝相之說:第一、阿梨耶識為一切法的依止;第二、應知勝相分為依他性、分別性和真 實性之三性;第三、入勝相為四尋思、四如實智觀;第四、入因果勝相為六波羅蜜;第五、入 8.

(14) 優勢所在,遠遠超越小乘之說的內容。16此學說的特色在於:一、阿梨耶識為真妄和合 的識;二、第八阿梨耶識之外,立第九識「阿摩羅識」為真常、無垢的識。17因此,藉 由阿摩羅識為依止,建立正確的唯識觀,轉阿梨耶識,而證入阿摩羅識,轉凡成聖。這 也說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然而,真諦在世時,盡力弘揚所譯出的《攝大乘論》,並製作其注疏,甚少有人 弘傳;可是在他過世之後,其譯著《攝大乘論》才被受到注目而盛行。因此,促成攝論 學系之興起,並將真諦看作是本派的始祖。真諦的一生遭遇不佳,其譯經事業受盡波折, 原因有二:第一、「失其時」,真諦剛抵達中土時,偶遇梁末戰亂、疫病流行等局勢, 四處流浪,沒有一個固定且有規模的地方從事翻譯工作,以致譯經事業處處受到阻礙。 這與當時歸國後的玄奘就先後受到唐太宗、唐高宗之所優遇,得以專心從事經論翻譯之 事業上,可以用天淵之別來形容;第二,「不得處」,當時侯的中國隨著南北地的不同, 各地的思想表現也有所不同。若以佛教思想接受程度而言,北方具有孔孟摯著堅實之色 彩,並主張因果緣起,對無著、世親的思想較受歡迎,而南方則帶有老莊虛無恬淡之風 氣,以無所得空為中心如成實、三論思想較為普及化。當時以南方廣州為中心的真諦, 在那種思潮情況之下,其所受到的遭遇可想而知。18 雖然如此,真諦的攝論、唯心論等唯心系統在唐代玄奘法相宗興盛之下,發揮其 真正的價值,並在佛教義理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在法相唯識學脈絡之下, 玄奘重新翻譯《攝大乘論》,並將此論書納入六經十一論中為唯識學派的典據,再加上 其嚴格的翻譯態度也直接影響了中國佛教教理的解釋。玄奘之所以會西行主要原因是各 家對來自同一世親思想的《攝大乘論》的學說有異議,而且都無法融通,產生種種疑問。 為了尋求正確的依據以及更加精密的分析,才起往西遊的動機。為了準確傳達原文之含 義,玄奘無論在文字、文辭、字音、字義等方面的使用都持著非常嚴謹的態度,遠遠超 越羅什、真諦所能望及的。19這也使得攝論宗在後期急速衰退,可說是無可否認的事實。. 因果修差別勝相為十地;第六、依戒學勝相為菩薩之三聚淨戒;第七、依心學勝相為定學;第 八、依慧學勝相為慧學;第九、學果寂滅勝相為無住處涅槃、六種轉依;第十、智差別相為三 身及淨土十八圓淨之相。參閱田茂雄著:《中國佛教通史》,佛光山譯(高雄:佛光出版社, 1993 年),第四卷,頁 379-380。 16. 參閱深浦正文著:《中印唯識教理史》,釋印海譯(台北:財團法人嚴寬祜文教基金會,2003 年),頁 241-242。. 17. 引自橫山紘一著:《唯識思想入門》,許洋主譯(台北:東大圖書館股份,2006 年),頁 48。. 18. 參閱深浦正文著:《中印唯識教理史》,釋印海譯,頁 232-234。. 19. 引自深浦正文著:《中印唯識教理史》,釋印海譯,頁 261-263。 9.

(15) 玄奘譯出的十卷《成唯識論》,一方面字字珠璣,發掘唯識妙理的寶藏;另一方 面,聚集十家之說,破斥多家外道及小乘異說,所以在行文之時,猶如枝上岔枝,葉旁 長葉,順著枝葉走下去很難再回到原點。雖然一般人認為仍然非常艱深,但是至少經過 論師們的整理,把唯識學的系統組織化、化繁為簡,有次第地說明唯識的理論和修證的 境界,實為難得。更值得一提《成唯識論》除了綜合十位論師的集體作品,以護法的唯 識觀點為主,依據唯識六經十一論,玄奘更是把自己的學術觀點結合起來,建立中國唯 識學的理論體系,稱為「法相宗」。20這就是《成唯識論》特殊之處,更重要的是玄奘‧ 漢譯《唯識三十論頌》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嘗試解決讀者無所適從的困難。此外,玄 奘所傳的唯識學對後世的深遠影響,遠非其他唯識譯家所能超越的,這是本論文設定研 究範圍的最重要的考量。 此外,窺基《成唯識論述記》是隨文解釋《成唯識論》的深義,作為研究《成唯 識論》不可缺的根本注疏。《成唯識論》是十位論師之觀點而集成的論書,內容雖然有 論師們的論點,但是不易辨認相關的見解是哪一位論師提出的。本論文雖然扣緊《成唯 識論》範圍,但是主要以護法的唯識觀點為主。因此,為了避免混淆,建立立場的一致 性,必須藉由《成唯識論述記》的註釋,整理出護法的唯識思想內容。更重要的是對於 繁瑣的名相、艱深的辭意,《成唯識論述記》都有解釋,輔助釐清《成唯識論》其中難 解的涵義。再者,《成唯識論》是結合唯識學所依據的六經十一論之注疏,《成唯識論 述記》為了印證唯識道理,引用相關經論典,並明確地指出經論典的出處來源。因此,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是本論文重要的參考典籍之一。總之,本論文主要是根據玄奘譯 出的《唯識三十論頌》和《成唯識論》作為依據,而以窺基《成唯識論述記》為輔助, 深入了解唯識學的修習次第之內容。. 第四節 研究方法 在佛學研究領域中,無論考察任何一個學派,首要任務就是必須要先了解其思想 發展的整個前後脈絡,以便掌握其重要思想內容。就以研究唯識思想為例,以最理想的 觀點上來看,不僅要了解瑜伽學派在印度的淵源,從世親之後分成德慧、陳那兩個唯識 思想的主流,乃至傳到中國的真諦、玄奘的思想體系。21簡而言之,不管是法相唯識宗 或是瑜伽唯識學派都必須追索回到印度唯識學派的起源與開展,方才能夠對瑜伽學派的 20. 引自田文棠:〈論玄奘的唯識學境界〉,《中國文化研究》,24 期(1999 年 2 月),頁 6-9。. 21. 印度唯識兩流派為:一、「無相唯識派」始自德慧─安慧,後來由真諦傳入中國,成立「攝論 宗」;二、「有相唯識派」始自陳那─護法,並由跟隨護法弟子戒賢學習的玄奘帶到中國而成 立「法相宗」。參閱橫山紘一著:《唯識思想入門》,許洋主譯,頁 32-39。 10.

(16) 整體面貌有深度的了解和清晰的概念。基於研究目標的達成,本論文主要是採納文獻和 思想研究方法。 平川彰認為在進行文獻研究要有的心理準備有:一、文獻學的研究要有持續性, 在某種意義上對人類的生活有貢獻,才有未來的展望;二、文獻學的主要目的是解明佛 教思想;三、致力處理教理和術語之間的理解,而不是機械似地處理。22又霍韜晦於 1983 年佛光山佛教文化講座以「佛學研究的方向」主題,主張佛學研究的方向應該與當時的 情景「相應」,以建立佛學研究的新風氣。23他認為佛學研究的目的是要轉化、提昇個 人的生命,引導人們去除我法二執,了解自我存在的意義。 因此,在這種研究態度之上,筆者所撰定的題目是唯識學實踐的思想內涵,依《唯 識三十論頌》中的明唯識位之修行次第作為範疇。為了深入探究其中的修行內容,本論 文所引用相關唯識文獻是以玄奘譯出的《成唯識論》為主,作為依據。在進行文獻分析 時,按本論文的研究方向,找出相關的文獻資料,最基本的有《解深密經》、《大乘莊 嚴經論》等經論以及《成唯識論述記》註釋等為《成唯識論》代表註疏皆是本論文參考 典籍。依據所集得的資料對文句進行初步的解讀,此時,各種工具書和學者專家的研究 成果都是解決文獻理解問題的參考資料。 為了要更加深入地解明佛學思想,以文獻作基礎是有必要的。因此,在掌握這些 文獻資料之後,進一步探求唯識的修行次第的義理。本論文既以《成唯識論》為研究中 心,透過文句的反覆閱讀,配合整體的文脈來理解思想。大乘著作中都隱含著阿毘達摩 嚴謹且有系統的學術風範,更是把聲聞乘的修行與大乘的菩薩行結合,作為唯識學修行 的思想內容。因此,在考察每一個唯識學修習位次時,必須細讀文本,參考窺基的辯解, 深入地思考與統理,從而掌握其中實踐的思想內容。 更具體的說明,在確切的理解每一個文句的義涵之後,進階地分析、概括時,將 每一個修行階位所含概的內容,如修行的方法、位次、相關階位應達成的目標和修行結 果等作出歸類,進而加以分析、概括,找出每一個階位從淺到深提昇的方式和聯貫性, 藉此對唯識菩薩在實踐上獲得一定的了解。再者,由淺到深層層的提昇,解明唯識學派. 22. 參閱平川彰等著:《佛學研究入門》,許明銀譯(台北:法爾出版社,1990 年),頁 15-45。. 23. 「相應」在梵文有兩個意義:一、和「合理」意義是一樣的;二、「瑜伽」的轉譯(yaga), 意為「牛軛」是一種控制牛隻行動的工具。霍韜晦認為可引申成三義:一、結合義:印度當時 的所崇拜的梵、大自在天的相結合之意,後來佛教的唯識學派將其引申為個人的實踐、訓練和 教理相結合之意;二、道理義:正確、合理的方法;三、精進修習義:通過瑜伽實踐,可去除 生命中的無明、煩惱。引自霍韜晦講:〈佛學研究的方向〉,釋慧海記,《內明》,第 136 期 (1983 年 7 月),頁 11-15。 11.

(17) 是以如何的立場詮釋宇宙萬象的本質、如何從人類痛苦的根源著手說明唯識的修道理 論。 為了掌握《成唯識論》具有特色的中心思想,必須全面性、整體性了解本論文研 究的範圍。因此,在語言文獻學解明文句意義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地思索典籍中的思想 意蘊,並因應時代背景和條件所衍生的問題意識,經提問─探究─解題的流程,思考唯 識實踐思想的意義與價值,進而契合現實人生的課題。這對當時所處的時代或佛教本身 的發展是有所助益,否則徒然成為文字遊戲。蕭振邦將此佛學的研究進路稱謂「符應時 代要求的調整型佛學研究」。24 為此,首先掌握《成唯識論》的旨趣,然後再理解全文的脈絡以找出其中實踐的 思想,匯集相關資料以便有系統地詮釋其中思想的整體結構與深層意涵。此外,也探索 唯識的修習位次對當代人生所產生的指導性的意義,闡明對人類存在的處境產生根源性 轉化的功能。這是為何佛學的文獻能作為宗教聖典與承擔人文精神的根本文本,也才能 完整地體現佛學這門學科的特殊意義。. 第五節 全文架構概述 本論文的架構分為五章,第一章是緒論;第二章是《成唯識論》和唯識修習位次 之理論;第三章為唯識修習位次之預備階段;第四章為唯識修習位次之修證階段;第五 章則是結論。 第一章「緒論」的次序安排共有五個小節。第一節是研究的動機和目的,介紹本 論文研究的原因。第二節是「現代文獻研究回顧」,主要是回顧和探討與本論文有相關 的現代學術研究成果。第三節是「研究範圍」,以《成唯識論》為本論文研究的依據, 說明此文本選定的理由。第四節為「研究方法」,介紹本論文所運用的研究方法,即以 文獻學和思想研究法來達成研究的目的。第五節「全文架構概述」則是略述本論文每一 章探討之內容的安排。 第二章是「《成唯識論》和唯識修習位次之理論」,共分成三小節探究《成唯識 論》和唯識學修習次第之思想。第一節《成唯識論》的學派源流,簡略地說明此論建立 的起源。第二節《成唯識論》的宗旨,說明撰作《成唯識論》的原因。最後,第三節, 依據《成唯識論》的內容說明唯識學的真理觀,討論唯識學派所謂「唯識無境」是如何 詮釋的,以否定外界實存,一切由識而起所建立的學說,以及此真理觀在修行中的重要 24. 引自蕭振邦:〈佛學研究一般方法論〉,《正觀》,第 24 期(2003 年 3 月),頁 91-132。 12.

(18) 位置。共分成四個部分,內容有:一、「唯識無境」的意義;二、三性與三無性;三、 唯識實踐的目標;四、八識與轉識成智。 第三章進入探討「唯識修習次第之準備階段」,分成兩小節來探究唯識學修習次 第的準備階段。第一節是敘述資糧位,依次地解明其定義和性狀、修行的位次、斷除二 障的層次和所要達到的修行結果。第二節就是考察加行位的修行內容,所要討論的架構 與資糧位相似。不過,在這小節會穿插說一切有部四善根的修行,以便了解小乘修行的 內容是如何轉變成大乘修行的意趣。這兩個位次是凡夫修行的階段,深信唯識之理,積 聚福德、智慧的資糧,為了引發無分別智做好準備。 在第四章探討「唯識修習次第之修證階段」,分成三小節。第一節是闡明通達位, 依次地說明其定義和性狀、修行的位次、斷除二障的層次和所要達到的修行結果。這是 從凡轉聖的階段開始,即無漏智的生起,初次體證真如。通達之後,開始進入第四階段 修習位的修行,分別在第二節和第三節說明每一地修行的情況。即在十地中修十勝行, 斷除十重障,證得十種真如。第三節則是討論究竟位的性狀,為證得二種轉依的果位, 即斷除煩惱障而證得涅槃,斷除所知障而證得菩提。 本論文的最後一章,第五章是「結論」,共分成四小節,總結本論文的研究成果。第一 節是以「唯識無境」的立場整理出唯識學之修行次第相關的理論背景。第二節說明資糧 位和加行位作為悟入唯識性的準備階段之重要性。第三節是概述作為修證階段的見道 位、修習位和究竟位,如何在親證唯識之理後,漸進地修行而獲得證悟。最後一節則是 略述唯識學之修行次第的思想內容如何契和當代的意義。. 13.

(19) 第二章. 《成唯識論》和唯識學修習次第之理論. 唯識學派,又稱為瑜伽行派,其基本立場是「唯識無境」,是指萬法唯識所顯現, 在識以外並無任何事物是真實存在的。其理論建立是以阿賴耶識等的八識說明世界的樣 貌、生死輪迴的原因和修道的過程等。唯識在此定義是作為感覺或知覺的總稱,藉此說 明八識所變顯宇宙的萬象,只不過是由識所描繪出來映像式的世界,所謂的物質和外境 是不存在的。1然而,到最後唯識學派就連這理論都自我否定,因為那是為了要超越、 捨棄唯識的理解而建立「假有實無」的中道。 這種體證是來自於當時說一切有部的瑜伽禪師透過種種的禪定和觀法如實地觀 察,滅除對日常生活中所產生的我執和法執之錯誤認識,逐漸地淨化身心。然後,這些 禪師進一步地將所觀之法、實踐所得之體驗理論化,作為唯識的教學。簡而言之,這種 修行是以唯識觀的觀法為中心,先後觀察所取、能取是不存在的,也就是開啟了無分別 智,證得真如。 從滅除二執到證得無分別智的修行歷程,乃是本論文的所要考察的主題,而在本 章主要討論的是唯識學之修行道體系相關的理論背景。本章分成三節,基於本論文鎖定 研究的範圍是《成唯識論》。首先,第一節主要是介紹《成唯識論》的學派源流,說明 此論建立的起源。接著,第二節則是闡釋《成唯識論》的造旨。最後,第三節是依據此 論的實踐思想內容,以「轉識成智」為目的,分成四個部份解釋世俗凡夫的八識是如何 透過轉依的方法,開啟本有的智慧,正確地認識宇宙萬象,進而建立「唯識無境」,內 容包括:一、「唯識無境」的意義;二、三性與三無性;三、唯識實踐的目標;四、八 識與轉識成智。. 第一節 《成唯識論》的學派源流 在《成唯識論》卷十為此論作總結時,有言:. 1. 引自竹村牧男著:《覺與空:印度佛教的開展》,蔡伯朗譯(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03 年),頁 183。 14.

(20) 此論三分成立唯識,是故說為《成唯識論》;亦說此論名《淨唯識》,顯唯 識理極明淨故。此本論名《唯識三十論頌》,由三十頌顯唯識理,乃得圓滿, 非增減故。2 此論分成三個部份討論而成立唯識的真理,故稱為《成唯識論》;亦也可說此論名為《淨 識論》,說明唯識的真理極為明淨。此論所譯論本的名稱是《唯識三十論頌》,意思是 用三十首頌來說明唯識的道理,圓滿解說唯識的教理行果,內容適當,不需增減。在論 中的三分是指以《唯識三十論頌》作劃分,即前二十四頌為明唯識相、第二十五頌為明 唯識性及後五頌為明唯識位。 對於《成唯識論》又稱為《淨唯識論》,《成唯識論述記》有一番說明: 言淨者,謂從喻顯。如真如性,雖本性淨,若不修習,淨無以彰顯,教理俱 得如珠寶等性,雖光潔,若不磨,瑩無以出光故也。3 所謂「淨」是指明淨,以此作為比喻彰顯唯識的道理是明淨的。這就如真如的本性是清 淨的,然而此清淨的性質需透過修習而得顯豁。唯識的道理本有如珠寶等的性質,雖然 本性是光潔的,但若不經過摩擦,其光潔的性質是無法顯現的。這說明《成唯識論》的 真理是以明淨來形容,以真如的性凈和珍寶的光潔作比喻,是為了教導眾生依據唯識的 道理進行修習,斷除一切執著、煩惱,成就佛果為最終的目的。 《成唯識論》是《唯識三十論頌》的註釋書。《唯識三十論頌》是世親晚年最後 的著作,在完成三十首頌之後,還沒來得及撰寫注疏就圓寂了。當時正逢瑜伽行派的學 風是大乘佛教的主流,再加上《唯識三十論頌》的內容精簡、難懂,頓時出現不少為此 論頌作解的論師。論頌的內容僅僅只有以頌文構成的三十首頌,短短六百字,卻涵蓋唯 識學派體系的精髓,如「唯識無境」與八識、三性與三無性等重要的思想內容,對後世 的影響是無法估計的。在《成唯識論掌中樞要》以「萬象含於一字,千訓備於一言」4來 形容世親的學識深奧,文字的義理非常精深,每一字一言都涵蓋著豐富的意義,以很少 的文字就能表達出唯識思想的深廣內涵。. 2.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9 上。. 3. 引自《大正藏》冊 43,頁 606 中至下。. 4. 引自《大正藏》冊 43,頁 608 上。 15.

(21) 因此,當時有許多論師根據瑜珈行派的相關經綸註解《唯識三十論頌》,有多達 二十八家之多。後來,玄奘在印度求學期間,對各家的注書認真地作一番研究,再篩選 出最著名的十位論師之註書。這十大論師有親勝、火辨、德慧、安慧、難陀、淨月、護 法、勝友、勝子、智月等人。然後,將《唯識三十論頌》和十家注疏帶回中原。在完成 《唯識三十論頌》的翻譯之後,根據《成唯識論述記》: 斯本彙聚十釋群分,今總詳譯,糅為一部。商搉華、梵,徵詮輕、重,陶甄 諸義之差,有協一師之製。5 意思是玄奘原本打算將十家的註釋一一地翻譯,這樣不僅太繁瑣而且十位論師的觀點不 盡一致,使得研讀者不知誰是誰非,令他人難以適從。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窺基向玄奘 提出將多達一百部註釋書改成編纂的辦法,雜糅十家之說,並以護法的觀點為主而譯出 此論。在《成唯識論掌中樞要》中的記載有一段窺基與玄奘如此的對話: 初功之際,十釋別翻,昉、尚、光、基四人同受,潤飾、執筆、撿文、纂義, 既為令範,務各有司。數朝之後,基求退跡。大師固問,基慇請曰:「…… 不立功於參糅,可謂失時者也。況群聖製作,各馳譽於五天,雖文具傳於貝 葉,而義不備於一本,情見各異,稟者無依。況時漸人澆,命促惠舛,討支 離而頗究,攬初旨而難宣,請錯綜群言以為一本,揩定真謬,權衡盛則。」 久而遂許,故得此論行焉,大師理遣三賢,獨授庸拙此論也。」6 簡單地說明以上引文的意思是最初別譯十家之說時,玄奘是安排窺基、神昉、嘉 尚和普光等四人共事,然而,不到數日,窺基向玄奘提出要退出這個別譯的參與。經玄 奘再三追究,窺基方才解釋退出的原因和別譯所在的問題。為此,玄奘也認同,並採納 窺基的建議。由窺基一個人著手雜糅,以護法的註釋為主,糅合其餘九譯,結合成一本, 才有現今存在藏經而盛行的《成唯識論》,共有十卷。這部論書統攝當時古印度唯識的 研究成果,為唯識學的集成大作,不僅堪稱為當時在印度研究唯識高潮之結晶總匯,更 是成為法相宗教義的根本論典之依據。7. 5. 引自《大正藏》冊 43,頁 229 中。. 6. 引自《大正藏》冊 43,頁 608 中至下。. 7. 引自平川彰等著:《佛學研究入門》,許明銀譯(台北:法爾出版社,1990 年),頁 326。 16.

(22) 第二節 《成唯識論》的宗旨及其架構 《成唯識論》是世親《唯識三十論頌》的注疏,其造論的宗旨在《成唯識論》有 具體的說明: 今造此論,為於二空有迷謬者,生正解故;生解為斷二重障故。由我法執, 二障具生;若證二空,彼障隨斷。斷障為得二勝果故:由斷續生煩惱障故證 真解脫,由斷礙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8 這段引文的解釋是現在造這部論,為了讓對我、法二空道理全然不解或持有謬見的人, 能產生正確的見解;產生正確的見解而能斷除煩惱障、所知障。由俱生我執、法執,而 產生煩惱障、所知障;如果證得我空、法空,二障就隨之斷除。斷除二障是為了證得二 種殊勝的果:由斷除使生死相續的煩惱障,能獲得真正的解脫涅槃,由斷除障礙證確見 解的所知障,能證得大菩提。從以上的內容,可以了解到唯識學所說的「所悟」、「所 斷」和「所得果」。9「所悟」是指我、法二空;「所斷」是指斷除煩惱障、所知障; 「所得果」是指證得大涅槃和大菩提。簡而言之,這部論的宗旨是先對唯識道理有正確 的見解,進而斷除障礙開啟智慧的源頭,而獲致覺悟。 除了整體說明造論的目的,《成唯識論》更是具體針對不同的對象解釋造此論的 原因,以便破除對我、法的種種錯誤認識,如對於凡夫、外道說: 又為開示謬執我法,迷唯識者,令達二空,於唯識理如實知故。10 上文說明造這部論是為了開導那些錯誤地執著自我和事物,對唯識之理不了解的眾生, 目的是讓他們能夠通達我、法二空,並對唯識的道理能夠如實地了知。接著,針對古印 度佛教內部各派謬誤的教義破斥: 復有迷謬唯識理者,或執外境如識非無,或執內識如境非有,或執諸識用別 體同,或執離心無別心所。為遮此等種種異執,令於唯識深妙理中得如實解, 故作斯論。11. 8.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1。. 9. 引自林國良著:《成唯識論直解》(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 年),冊 1,頁 43。. 10.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1 上。. 11.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1 上。 17.

(23) 這段是說明有些持著不解或謬見的人,或執著外境如同內識並非不存在,或執著內識如 同外境並非不存在,或執著各種識是同一主體而作用不同,或執著於心的存在而心所不 存在。為了破斥這些種種異端的認識,使得眾生能夠對唯識甚深微妙的道理如實地理 解,所以造作此論。所謂佛教內部是指存在於當時古印度佛教發展時期的派系、主流, 如小乘說一切有部、小乘經量部、大乘中觀派等,《成唯識論》以這些佛教學派等為對 象,對論中所歸納的「執外境如識非無」、「執內識如境非有」,「執諸識用別體同」, 「執離心無別心所」等觀點一一地破斥。這部論書有破有立,說明詳細且明晰,對後世 有莫大的影響。其實,無論是論主、論師或譯者,從他們成就這部論書而言,不但嚴謹 且有條例,更是體現了大乘佛教自利利他的精神,透過般若文字,根據眾生的根機來闡 明唯識的道理。 《成唯識論》的內容主要是闡釋「識」作為萬法存在根本之依據,其所擁有的藏 識乃是認識的根源主體,以此建立分別的功能和變現的過程,了知宇宙的一切皆識所顯 的,體證諸法的真理,建立「唯識無境」。其層次結構是依循《唯識三十論頌》的本文 而建立的,即明唯識相、明唯識性、明唯識位。簡略地說明《成唯識論》十卷的架構, 可分成八個部份:一、卷一至卷二前段,破斥我、法二執;二、卷二中至卷四中,說明 阿賴耶識的名稱和性質;三、卷四中至卷五中,闡明末那識的名稱和性質;四、卷五中 至卷七中,次第地解釋六識能變之相、六識相應之心所、諸識現起之分位等,然後,總 結三能變的敘說;五、卷七中至卷八中,次第地闡明一切唯識之義、諸識輾轉之因果、 生死相續之理等。六、卷八中至卷末,闡述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等三性之 義。七、卷九至此卷中,論述三無性之義。八、卷九中至十,則是闡明悟入唯識相性之 次第。12大致而言,卷一至卷八末是敘述唯識相,卷九至中是闡述明唯識性,卷九中至 十是解釋明唯識位。. 第三節 《成唯識論》唯識學修學的思想原理 一、唯識無境的意義 根據《成唯識論》所建立唯識的定義:. 12. 引自林國良著:《成唯識論直解》(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 年),冊 1,頁 3-10; 演培法師著:《成唯識論講記》(台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8 年),冊 1,頁 39-45;井上玄真著:《唯識三十論講話》,白湖旡言譯(台北:世樺印刷企業有限公司,1994 年),頁 32-34;大虛著:《法相唯識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年),頁 314。 18.

(24) 彼實我法,離識所變,皆定非有。離能、所取,無別物故;非有實物,離二 相故。是故一切有為、無為,若實若假,皆不離識。「唯」言為遮離識實物, 非不離識心所法等。13 這段引文的意思是被認為真實的自我和心外具有實體的事物,離開心識的變現,絕對是 不存在。只要離開能取和所取,就沒有任何別的東西。因此,一切有為、無為的現象, 或被認為有獨立主體「實有」、或無獨立主體「假有」,皆都不離識。頌中說的「唯識」 是否定脫離識的實在東西,但不否定離心識如心所法等的一切。簡而言之,無論是實我 或實法,一切都是識所變現的,就連依託心識而存在的心所、真如等都包括在內,從而 建立「一切唯識」、「唯識無境」之理。 對於成立「唯識無境」的經典依據和理論的證明,《成唯識論》有提供明確的出 處: 如契經說:「三界唯心。」又說:「所緣唯識所現。」又說:「諸法皆不離 心。」又說:「有情隨心垢淨。」又說:「成就四智菩薩,能隨悟入唯識無 境。」14 如《華嚴經》說:「三界皆由心所造。」又如《解深密經》說:「一切所認識的對象皆 由識所變現」。又如《楞伽經》說:「一切事物都不離心。」又如《維摩詰經》說:「眾 生是染污或清淨取決於其心是污穢或清淨。」又如《大乘阿毘達磨經》說:「成就四種 智慧的菩薩,15就能隨即悟入『唯識無境』之道理」。從上述所引的經文,說明凡夫平 時的所見所聞都來自於心識,而且具虛妄分別的性質。由於對一切事物的錯覺認識,以 致無法認清事物的本質。 因此,為了糾正眾生對現象界的本質所產生的錯誤認識,唯識學的修道理論以「唯 識無境」的思想為核心,建立此學派獨有的瑜伽觀行。藉由瑜伽觀行的實踐,一步一步 地從認識的主體,第八阿賴耶識,亦是萬法存在的本體依據,淨化心識,證得「唯識無 境」的境界。這時候才能真正體悟到事物的本質。更具體的說明,以瑜伽觀行的實證詮 釋「唯識無境」之理,瑜伽禪師透過禪定的修行,先平息自己的表層精神活動,再深入 沉澱於自己「內心」的深處。在禪定的內省中,唯識學派主張「一切唯識」,意思是宇 宙的萬有一切皆因識而起,並否定生命主體的「我」和認知客體的「法」都是真實存在. 13.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38 下。. 14.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39 上。. 15. 在《大乘阿毘達磨經》四種智慧指的是:一、相逆識相智;二、無所緣識智;三、自應無倒 智;四、隨三智轉智。引自林國良著:《成唯識論直解》,冊 2,頁 644-645。 19.

(25) 這樣的立場。因為有識的存在,才能對外在的環境產生種種現象和感覺的識別作用;離 開了識,一切的事物就無法獨立存在。這就是「萬法唯識」的道理,說明萬法包括心法、 色法等一切諸法都是依托著識,在眾緣和合的情況下生起現行,認識宇宙人生的現象本 質。 接著,透過萬法唯識的理論了解世間諸法皆是虛妄而非實有,既斷除「我執」, 通往涅槃的世界;藉著「我執」的斷除,生起智慧能如實地了知現象界的本來面貌,既 斷除「法執」,成就菩提之路。16這種體驗是由瑜伽禪師以自己身心的實行,透過具有 深度的禪定,觀察到外界一切的事物都是由「識」所變現,而有了「唯識無境」的概念。 然後,更進一步地組織其理論架構成為唯識的思想。. 二、三性、三無性 為了闡明般若空性之思想,唯識學派從萬法唯識的觀點對一切法的本質提出三 性、三無性的說法。所謂「三性」,根據《解深密經》的〈一切法相品〉曰: 諸法相略有三種,何等為三?一者、遍計所執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 圓成實相。17 經文說法相共有三種:一、凡夫執為實有的現象,諸法的相狀;二、依他起相,萬法依 因待緣而起的相狀;三、圓成實相,圓滿真實的實相。「三無性」,根據《唯識三十論 頌》: 初即相無性,次無自然性,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性,此諸法勝義,亦即是 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18 首先是相無性,事物的外顯相狀是不真實的。其次是無自然性,即生無性,事物 依因待緣而生起,非有實在不滅的生。最後是由前文所說的,所執著即自我和事物真實 的存在,離此我法二執而豁顯真如實性。此勝義無性是指一切法界無自性的真理,意思 是終極真理就是真如。「常如其性」是說恆常地如其本來具有的性格,即是無性的,也 就是唯識的真實本性。19. 16. 參閱竹村牧男著:《覺與空:印度佛教的開展》,蔡伯朗譯,頁 98-99。. 17. 引自《大正藏》冊 16,頁 693 上。. 18.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61 上。. 19. 引自吳汝鈞著:《唯識現象學 1:世親與護法》(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2 年),頁 212-213。 20.

(26) 唯識學派認為凡夫所認知的境界是有執著性的,反之,聖者所了知的境界則是如 實的。唯有聖者能夠體證一切法的自性是空,連「空」的概念也不執取,為了對治「空」 的妄執,唯識學派著重世俗的解說,假名安立三性的思想引導眾生開悟。20因此,三性 亦可稱為三自性、三相、三自相。從以上的敘述,三性、三無性之名是說明諸法的相、 性,而且這兩者是融通無礙的。一般意義而言,性是指本質,一切法本有的,不受外界 任何的影響的自體;而相是有相狀、差別的,由一切法變現出來的相狀、差別。21以下 略說明三性、三無性的涵義。 根據《唯識三十論頌》,三性的定義是: 由彼彼遍計,遍計種種物,此遍計所執,自性無所有;依他起自性,分別緣 所生;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故此與依他,非異非不異,如無常等性, 非不見此彼。22 此頌文對三性的描述:由種種遍計的心,遍計存在種種事物的主體,這就是遍計心所執 著的自性,實際是不存在的;依他起的自性,是由四種緣而生起的思維分別心;23圓成 實性建立在依他起性之上,永遠遠離遍計所執性。圓成實性和依他起性,是非異非不異, 就如無常等性質,與一切事物非異非不異一樣,並非沒有證見圓成實性就能明瞭依他起 性。第一頌是說明遍計所執性,執著於一切法,認為實我、實法,這種性質是虛妄不實 的。第二頌是說明依他起性,一切皆因緣而生起的。這說明事物假有的性質,假有而並 非真實的。第三頌是說明圓成實性,即依他起的真實體性,亦是真如實性。然而,三性 之建立是依據什麼呢?《成唯識論》的解釋: 三種自性皆不遠離心、心所法。謂心、心所及所變現,眾緣生故,如幻事等, 非有似有,誑惑愚夫,一切皆名依他起性。愚夫於此橫執我法有無、一異、 俱不俱等。如空花等,性相都無,一切皆名遍計所執。依他起上,彼所妄執 我法俱空,此空所顯識等真性,名圓成實,是故此三不離心等。24 這三種自性都不離心、心所法。心、心所和所變現的一切,都是由各種條件而產生的, 就如幻變所現的事物一樣,非有似有,這一切都稱為依他起性。愚夫對依他起者執為自. 20. 參閱林朝成、郭朝順著:《佛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7 年),頁 250-251。. 21. 引自周貴華著:《唯識通論─瑜伽學義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年),上冊, 頁 299-300。. 22.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61 上。. 23. 四種緣是指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 24.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46 下。 21.

(27) 我和事物、有或無、或一或異、或亦有亦無或非有非無、或亦一亦異或非一非異等,就 如空中的幻花,其本性和相狀都不存在,這一切都稱為遍計所執。在依他起之上,把自 我和事物的虛妄執著空去,此空就顯示心識和心所真實的本性,名稱為圓成實性。因此, 這三自性是不離心、心所的。這觀點更進一步地印證唯識之道理,三性是對心和心所的 不同認知或了知。相對的,《成唯識論》對三無性的說明是: 謂依此初遍計所執,立相無性,由此體相畢竟非有,如空華故。依次依他, 立生無性,此如幻事,託眾緣生。無如妄執自然性故,假說無性,非性全無。 依後圓成實,立勝義無性,謂即勝義,由遠離前遍計所執我法性故,假說無 性,非性全無;如太虛空,雖遍眾色,而是眾色無性所顯。25 根據最初遍計所執性,建立相無性,由於遍計所執對象的主體,實際上是根本不存在的, 就如空中幻花一樣。根據其次的依他起性,建立生無性,依他起的事物就如幻變所現的 事物,只是依託各種因緣而生起,是假有的存在性質。由於依他起的事物所依託的主體 被虛妄執著,並無實在「生」的性質,故假說無性,並非全然無性的,因緣和合的存在 也是屬於一種存在,但非永恆不滅。根據最後的圓成實性,建立勝義無性,意思是遠離 遍計所執著的自我和事物之主體,而假說無性,並非全然無性的,而是強調與空相應的 無執性境。就如虛空那樣,雖然普遍存在於一切物質中,但是因為沒有自性而顯得其虛 空性。 在這三性、三無性的理論,在眾緣和合之下,卻因虛妄分別,執著於自我和一切 法真實的存在,即遍計所知性。此法如同見到繩子誤以為是蛇,心識就浮起蛇相,然而 此相並非實有,如鏡花水月,虛幻而不實,故名為相無性。宇宙的萬法是依託因緣而假 有的,卻是源自於虛妄分別的識假和而成的,即依他起性。此法因緣和合而有的,則「緣 起性空」,沒有實性,非實體的生起,故為生無性。在眾緣和合之下,如實地了知一切 法,真實的本性皆空,即圓成實性。此法是絕對的真實、永恆的理體,為我、法二空所 現顯,同樣不應執取自性,故稱為勝義無性。 三無性的建立是為了破除眾生對實在概念的妄執而施設的方便。就如《唯識三十 論頌》有言: 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26. 25.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48 上。. 26.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61 上。 22.

(28) 意思是根據此三性,而建立那三無性,所以佛陀是另含密義而說,一切事物是沒有自性 的。即言依密意而說,意謂著三無性並無法全盤道盡真理,須配合三性之說,才算完整。 就世俗諦意義而言,唯識學派認為只有真實的根據,才能建立假法,即「依實立假」。 對宇宙的本質有正確的認識,世界的一切現象都收攝於心識,建立三性、三無性作為此 學派表達方式,說明佛教的通義「緣起性空」。這說明三性是從萬法唯識緣起的角度來 詮釋一切法的空性,為了強調「空」義,進而再建立三無性。27任何一種法無論是空、 還是有都是一體兩面。相雖然有,只是虛幻,而不實有;性雖然是空,卻不是虛無之無, 乃是諸法的真空本性、我法二空的無顛倒的真理,故「非有非空」,突顯唯識學派中道 的立場。28意思是一切事物即有三性,亦是三無性,三性說明有(非空),三無性說明 空(非有)。藉由三性而建立三無性,顯示「唯識無境」的中道思想,說明一切法都無 有自性可執,都不出心識所顯現,為唯識學派立論的根本。. 三、唯識實踐的目標 唯識學的目的,藉由對一切法皆是因識而起的,引導眾生從錯誤的認識轉化成正 確的認識,從而徹底地認識宇宙萬法的真相,以證得涅槃和菩提。此學派主張一切的萬 法都是識所顯現的,意謂著對於我、法的執著來自與眾生的分別心識。因此,藉由瑜伽 禪觀,即唯識學修習的五個次第,對唯識之理信解之後,漸漸地趨向「唯識無境」,把 染污、執著的識轉變成清淨的智,即「轉識成智」。唯識學最終是目標是藉由如實證知 的無分別智,斷除我、法二執,理解事物本來的面目。在本小節就是要略述我、法二執。 在《唯識三十論頌》有言: 由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彼依識所變,此能變唯三:謂異熟、思量,及 了別境識。29 根據此頌文的意思是依據假名而說有我、法的存在,由此產生與之相應的種種現象。這 些與我、法相應的現象皆是由識所變現,而能變現現象的識只有三種:就是異熟識、思 量識和了別境之識。一般而言,對於所認識的事物都誤以為識以外的種種現象是真實存 在的,即對自我和事物的執著,簡略為我、法二執。因此,唯識學派就是要破除我、法 二執,說明能變現這些事物只有識,即異熟為第八識、思量為第七識、了別為前六識。 雖然是識所變現的,但不表示識的存在是真實的,但識是比現象事物更根本的存在,以. 27. 參閱林朝成、郭朝順著:《佛學概論》,頁 80,250-251。. 28. 引自徐湘霖著:〈「唯識無境」初探〉,《法音》,第 9 期(2001 年),頁 26-33。. 29.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60 上。 2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從這段經論可以看出,「自性清淨而有無明」、「雖有染心而常恆

就知識及相關理論的最新發展,體育教師可運用他們的專業知識,把新元素例如資訊素養、企 業家精神、人文素養,以及

摘  要 : 在玄奘弟子中,窺基、普光無疑佔據著中心位置,特別是窺

’phags pa’i lam gyi rigs kyang zag pa med pa’i lam gyi bdag nyid ma yin gyi / ’on kyang rgyud gang la nyon mongs pa dang 28 shes bya’i sgrib pa’i sa bon srab pa’i phyir

在強化道德的懲戒功能的時候,客觀上,也減低了對信徒的吸 引力。這是一方面。然而,若換一個角度論之,五種姓理論在 心性論方面也有足於啟示後學者,最突出的是將眾生本身的根

「唯識相」的部分即佔了二十四個偈頌,亦即佔了五分之四(80%)的

[r]

  復如何知。諸有為相。異色心等有實自性。契經說故。如契經說。有三有為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