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唯識修習次第之預備階段

二、 大乘四善根位

在資糧位的菩薩較偏俢福德的資糧,而在加行位的菩薩是偏俢智慧的資糧,較為 有定力。為了引發無分別智的生起,菩薩在資糧位不斷自我磨練、修習種種殊勝的資糧 作為求知真理的方便,並藉此鞏固菩提心。在資糧位修行圓滿之後,第二加行位是以四 善根為唯識最初入門的止觀法,作為俢觀慧之加行。因此,在這階位側重俢煖、頂、忍、

55 引自《大正藏》冊 29,頁 119 下。

56 引自平川彰著:《印度佛教史》,莊崑木譯,頁 182。

世第一法等四善根,以趣向見道位,並漸次證得無分別智。在此四善根法中,如何修習?

《成唯識論》有言:

煖等四法,依四尋思、四如實智初、後位立。四尋思者,尋思名、義、自性、

差別,假有實無。如實遍知此四離識及識非有,名如實智。57

依文句的解釋煖等四種方法是根據四種尋思、四種如實智的前後狀態而建立的。所謂四 種尋思是指能表達的名稱、被表達的意義、名稱和意義的本性、名稱和意義之差別進行 尋求和思考,認識到這四種尋思是假有而實際並不存在的。這樣如實、普遍地認識到這 四者脫離了識而不存在,稱為如實智。在《顯揚聖教論》有言:

名尋思者,謂諸菩薩於名,唯見名。事尋思者謂諸菩薩於事,唯見事。自體 假立尋思者,謂諸菩薩於假立自體,唯見假立自體。差別假立尋思者,謂諸 菩薩於差別假立,唯見差別假立,是名差別假立尋思。58

四尋思觀詳細的內容如:一、名尋思:指一切事物的名稱,推求每個法的名身、句身、

文身之自相都是假有而不真實的。二、義尋思:指有體、有相的實物,如五蘊、十二處 等,皆是能見聞覺知的對象,推求諸法之相並非皆真實存在的,而不是依著名稱的事物 去觀察。三、自性假立尋思:指推求名和義的自體性,如色、受、想等各自的本性,進 而漸悟諸法之名、義的自性皆空。四、差別假立尋思:指推求名和義差別的相用,體證 法相之空性。名的差別,有一言、多言;義的差別,如美醜、長短等種種特殊狀態。59此 學派主張以「萬法唯識」的觀點來觀察名稱、意義(事物)、自性和差別等四法為所取 的境,思索、觀察一切的事物皆是識所顯現,乃是因緣和合而顯現如虛幻假有的法。因 此,藉由四尋思的觀法,推求因緣所生的法是假有、虛妄分別,證實外境實無,唯有識 的虛妄所顯現和顛倒分別而已。

然後,以四尋思觀為基礎更進一步如實透徹地認識到所取和能取皆是因識而起 的,稱為四如實智。在《顯揚聖教論》說:

四種如實智者:一、名尋思所引如實智;二、事尋思所引如實智;三、自體 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四、差別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60

57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49 中。

58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07 下。

59 參閱橫山紘一著:《唯識思想入門》,許洋主譯,頁 149;法航法師著:《唯識史觀和其哲學》,

頁 250-253。

60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507 下。

這是以四尋思觀為因,由所觀的而生起智慧,對諸法生起決定性了解的觀法。在達到成 功階段時,就成為四如實智的果位。既如實地透徹了解相關名、義、其自性和差別的假 有實無,以此所得智慧,稱為如實智。在如實智之後,了解萬法皆因識所顯現,獲得智 慧而入唯識實性。藉由修四觀得四智止觀方法的方便,為進入見道位作好準備。

四如實智的內容如:一、名尋思所引如實智:由名尋思所引生,如實了知諸法的 名稱唯有識所顯現而方便安立,只有離開一切虛妄分別心而入唯識實性。二、義尋思所 引如實智:由義尋思所引生,如實了知一切色等想事,離開一切言說、不可言說而入唯 識實性。三、自性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由自性假立尋思所引生,如實了知諸法之自性 是假立而非實有,自性猶如水中月的影像,似有實性。差別假立尋思所引如實智:由差 別假立尋思所引生,如實了知諸法差別的可言說性、離言說性,假立為有,能夠通達不 二之義,得以入唯識實性。61

所謂四尋思乃是煖、頂前兩位所修的,分別為下品尋思、上品尋思;忍、世第一 法則是後兩位修四如實智,分別為下品如實智、上品如實智,證得二取皆空,依序地生 起善根。主要是觀察所取之假有實無的事物,有名、義、自性和差別等四種。四善根的 內容如下:

在煖位時,《成唯識論》有言:

依明得定,發下尋思,觀無所取,立為煖位。謂此位中,創觀所取名等四法,

皆自心變,假施設有,實不可得。初獲慧日前行相,故立明得名。即此所獲 道火前相,故亦名煖。62

「明」可亦名為智慧,所謂「明得」是指定最初獲得智慧之前行相狀,故「明得定」是 初獲得「唯識無境」智慧之相狀的意義。63菩薩依明得定的定力,引發下品尋思觀,而 觀由分別起所取的名、義、自性、差別四法而假立為有,所觀取的境都是自心所變。實 際上,所觀的名、義、自性、差別此四法皆並非實有,唯假施捨有,故不可得。因此,

這種禪定的成果初次使得無分別智前行的相狀現起,猶如鑽木取火,必須先有煖氣才有 火。這裡的「煖」是「溫暖」的意思,指的就是聖道之火的前行相狀。

61 參閱演培法師著:《成唯識論講記》,冊 5,頁 62。

62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49 中。

63 參閱李潤生著:《唯識三十論頌導讀》(台北: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 年),頁 499。

在頂位時,《成唯識論》說:

依明增定,發上尋思,觀無所取,立為頂位。謂此位中,重觀所取名等四法,

皆自心變,假施設有,實不可得。明相轉盛,故名明增。尋思位極,故復名 頂。64

所謂「明增」是所獲得智慧之前行相狀逐漸強盛而稱之的,明增定則是由於觀得更深入,

使得所觀「唯識無境」智慧的相狀漸漸地增長。65菩薩依靠明增定的定力,而引發上品 尋思觀,更加深入地觀察所取名等四法,而所認取的境皆由心識所變現,實際上是不存 在的。由於所修的尋思觀已達到最頂點,有漏尋思的狀態已達到頂點,故名為頂位。此 外,無分別智的前行相狀變得越來越清楚,如同鑽木取火,火未生起前,熱氣上騰,意 思是距離前往「無分別智之火」去處不遠。

在忍位時,《成唯識論》有言:

依印順定,發下如實智,於無所取,決定印持;無能取中,亦順樂忍,既無 實境離能取識,寧有實識離所取境?所取、能取相待立故。印順忍時,總立 為忍。印前順後,立印順名;忍境識空,故亦名忍。66

所謂「印順」是「印前順後」的意思,就是決定印持無所取的境,順著無能取的識印忍,

故名為「印順定」。67菩薩印持著前四尋思觀,印順定的定力,引發下品如實智觀,先 確認所認取的境完全不存在。然後,再順著其能認取的識也空,為四如實智,才印持認 可「所取之境」和「能取之識」二取皆空。這印和順前後的的過程,作為「忍」的狀態,

並分成下、中、上三種。《成唯識論》詳細敘述忍的三品:「下忍起時,印境空相;中 忍轉位,於能取識如境是空,順樂忍可;上忍起位,印能取空。」68從確認所取之空為 下忍、順應能取之空為中忍,到認可進而印持能取之空的過程,譬如鑽木取火,火還未 生起,煙就先發出的情形是相似的。

64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49 中。

65 參閱李潤生著:《唯識三十論頌導讀》,頁 499。

66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49 中。

67 參閱演培法師著:《成唯識論講記》,冊 5,頁 79。

68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49 中。

在世第一法位時,《成唯識論》說:

依無間定,發上如實智,印二取空,立世第一法。謂前上忍,唯印能取空。

今世第一法,二空雙印,從此無間必入見道,故立無間名;異生法中,此最 勝故,名世第一法。69

所謂「無間」是從不間斷地印可所取能取二空,並能無間隔地進入見道,體證唯識實性,

故此定力稱為「無間定」。70菩薩以無間定力,而引發更深入的上品如實智,來確認所 取、能取皆空,並順利地進入見道位。由於此法是世間法中最為殊勝,最為第一,因此 名為「世第一法」。從忍位到見道位只有一剎那的時間,尤如鑽木取火,雖然沒有焰火,

卻間斷地有猛燄出現的狀態。簡而言之,作為世間最好之法,只要一剎那的時間就可進 入見道的聖位。

加行位的修行方法是四善根,為煖、頂、忍、世第一法四個階段。根據《成唯識 論》詳細的說明:

如是煖、頂依能取識,觀所取空;下忍起時,印境空相;中忍轉位,於能取 識如境是空,順樂忍可;上忍起位,印能取空;世第一法,雙印空相。71

在初入煖位時,依明得定力(能取之識),發下品尋思,觀察所取之境為空;接著頂位 時,依明增定力,發上品尋思,深入觀察所取之境為空;到忍位時,依印順定力,發下 品如實智,使得下忍的生起,印持所取之境是空的;進而轉變到中忍的狀態,對於所取 和能取得以順應著認可承受;到上忍時,能夠印持能取之空;在世第一法時,依無間定 力,發上品如實智,確認二取皆空,由此無間斷地進入見道位。因此,透過煖、頂、忍、

世第一法四個階段在聞思修中,如理作意、如理思擇而數數修習,使得通往覺悟的境界 不斷地深化,最終得以見道。

此階位側重修習智慧的資糧,以止、觀的禪定進行修行。止是「定」的一種,必 須先收攝身心,並專注不散,然後,才能起「觀」,以生起的無分別智慧來觀照萬事萬 物之實相。72在加行位,按四善根的階段,止是:煖位是明得定、頂位是明增定、忍位 是印順定、世第一法是無間定;而觀有:煖位是下品的尋思觀、頂位是上品的尋思觀、

忍位是下品的如實智觀、世第一法是上品的如實智觀。因此,四善根的修行是配合「止」

69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49 中。

69 引自《大正藏》冊 31,頁 49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