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個人背景變項、親子互動模式對寂寞感之預測分析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四節 個人背景變項、親子互動模式對寂寞感之預測分析

本節旨在探討大學生個人背景變項(性別、出生序、手足關係、居住情形、

父親教育程度、母親教育程度)、親子互動模式(親子溝通品質、家庭凝聚力、

家庭調適力)對大學生的寂寞感之預測力。因此分別以大學生之個人背景變 項、親子互動模式為預測變項,而以大學生所知覺到的寂寞感為效標變項,

進行逐步多元迴歸分析。在進行迴歸分析之前,先分別評估個人背景變項、

親子互動模式與寂寞感之相關,將與寂寞感相關較高的變項作為迴歸分析中

的預測變項。本研究發現,在親子互動模式方面,親子溝通品質、家庭凝聚 力與家庭調適力皆與寂寞感呈顯著負相關,因此將之作為迴歸分析的預測變 項;而在個人背景變項方面,研究發現,大學生之性別、手足關係會影響其 對寂寞感的知覺,因此亦將之作為預測變項,但因性別、手足關係係為類別 變項,因此在進行迴歸分析之前,以虛擬變項的方式,將類別變項轉換成具 有連續變項的特性,再進行分析。性別以女生為參照組,虛擬變項為男-女共 一項;手足關係以親密為參照組,共有無手足-親密、普通-親密、冷淡疏離-親密共三個虛擬變項。本節共分成二個部份,一為大學生之個人背景變項、

親子互動模式對寂寞感的迴歸預測分析;二為討論。

壹、大學生個人背景變項、親子互動模式對寂寞感之預測分析

一、大學生個人背景變項、親子互動模式對寂寞感之預測

大學生之個人背景變項、親子互動模式對寂寞感的逐步多元迴歸分析,

結果如表 4-4-1 所示,依照選入迴歸模式的先後順序分別為親子溝通品質、

手足關係、性別、家庭凝聚力及家庭調適力五個變項。

表 4-4-1 個人背景變項、親子互動模式對寂寞感之迴歸分析摘要表

投入變項順序 R R 平方 調整後 R 平方

R 平方 改變量

標準化

迴歸係數 T 值 親子溝通品質 .337 .114 .113 .114 -.232 -4.750***

手足關係 .374 .140 .138 .026 .141 3.732***

性別 .396 .157 .154 .017 .123 3.553***

家庭凝聚力 .405 .164 .159 .007 -.249 -3.306**

家庭調適力 .413 .170 .164 .006 .166 2.248*

*p<.05;**p<.01;***p<.001

由表 4-4-1 中可發現,個人背景變項與親子互動模式之變項中,被選入迴 歸模式的預測變項依序為「親子溝通品質」、「手足關係」、「性別」、「家庭凝 聚力」及「家庭調適力」五個變項,上述五個變項與寂寞感之多元相關係數 為.413,共可解釋寂寞感變異量的 16.4%。在選入迴歸模式的五個變項中,以

「親子溝通品質」變項的解釋變異量最大,其對寂寞感單獨解釋的變異量為 11.3%,「手足關係」可解釋的變異量為 2.6%,「性別」可解釋的變異量為 1.7%,

「家庭凝聚力」可解釋的變異量為 0.7%,「家庭調適力」可解釋的變異量為 0.6%。從標準化迴歸係數來看,「親子溝通品質」、「家庭凝聚力」與「寂寞感」

皆呈顯著負相關,表示「親子溝通品質」、「家庭凝聚力」愈好,大學生所知 覺到的寂寞感愈低。而「手足關係」、「性別」及「家庭調適力」則與「寂寞 感」呈顯著正相關,表示與手足關係親密之大學生相較之下,冷淡疏離組的 大學生知覺的寂寞感較高;與女生相較之下,男生知覺的寂寞感較高;而大 學生所知覺到的家庭調適力愈高,則寂寞感受亦愈高。經迴歸分析後,可得 此標準化迴歸方程式為:

寂寞感=-.23 x (親子溝通品質) +.14 x (手足關係) +.12 x (性別)-.25 x (家庭凝聚 力) +.17 x (家庭調適力)

貳、討論

從迴歸分析中可知,「親子溝通品質」能解釋寂寞感變異量的 11.3%,其 次依序為「手足關係」 (2.6%)、「性別」 (1.7%)、「家庭凝聚力」 (0.7%) 及「家庭調適力」 (0.6%)。從研究結果發現,上述五個變項合計可解釋之變 異量為 16.4%,並不算高。由此觀之,影響大學生對寂寞感知覺之因素可能 相當多且複雜,然而本研究僅從親子互動模式切入研究,並未涵蓋其他可能 的預測因子。研究者亦發現,國內外學者對 Olson(1979)所提出的親子互動模

式之研究相當少,而本研究探討親子互動模式與寂寞感之關係更是少見,因 此難以與其他研究結果做比較,僅能就本研究發現之個人背景變項、親子互 動模式與寂寞感之關係做一討論。以下分別討論之。

一、親子溝通品質

從本研究之迴歸分析中發現,「親子溝通品質」可解釋寂寞感的變異量為 11.3%,是選入迴歸模式的變項中可解釋的變異量最高的一個因子,足可以看 出親子溝通品質較其他的因子更能預測大學生的寂寞感。本研究結果發現,

親子溝通品質與寂寞感呈顯著之負相關,意即當親子溝通品質愈好,大學生 所知覺的寂寞感則愈低。國外學者 Gerson 與 Prelman 則探討寂寞感和表達之 間的關係,結果顯示,情境性寂寞(situationally lonely)的人較長期性寂 寞(chronically lonely)的人,較能成為成功的訊息傳達者。另外,Spitzberg 在 1981 年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發現長期寂寞者比短期寂寞者有較高的溝通 恐懼(引自王政彥,1989)。Chelune、Sultan 和 Williams 發現,有適度自我 坦露(self-disclosure)者,其寂寞程度比有不適度自我坦露者的寂寞感低 (引自陳麗婉,1989)。綜合上述的研究結果發現,能與他人保持良好溝通互 動及有適度之自我坦露者,其寂寞感是較低的。本研究結果與上述學者之研 究結果相符合,從結果並可推知,親子溝通情況良好,父母與子女之間能彼 此傾聽、分享、討論,則親子關係必然良好,家庭氣氛也會較融洽、溫暖。

寂寞是個人主觀的經驗,寂寞經驗與個人和家庭成員及其他人的關係有關 (Rubenstein & Shaver,1982)。親子溝通良好,親子、家人關係亦較佳,其 寂寞感自然會降低。

二、手足關係

研究者回顧相關文獻發現,有相當多的研究結果指出,當手足關係愈佳,

其寂寞感愈低(陳冠中,2000;Ponzetti & James, 1997;Rubenstein & Shaver, 1982),且在手足關係中,親密性是預測寂寞感最有力的因子(陳冠中,2000)。

本研究亦有相同之發現,當手足關係較佳時,大學生所知覺到的寂寞感亦較

低,然而經迴歸分析後發現,在本研究中,冷淡疏離組之大學生所知覺到的 寂寞感較親密組之大學生來得高,冷淡疏離是手足關係中預測寂寞感最有力 的因子,此一結果與陳冠中之研究結果不同。另外,本研究發現當大學生之 手足關係為冷淡疏離時,其所知覺到的家庭凝聚力、家庭調適力皆較無手足 的大學生來得低。由此可知,對大學生而言,破壞性的手足關係對家庭凝聚 力及調適力的知覺可能是一種傷害。而本研究發現,家庭凝聚力、家庭調適 力與寂寞感呈顯著負相關;由此可推論,當大學生之手足關係為冷淡疏離時,

知覺到的家庭凝聚力及家庭調適力會較低,而其對寂寞感的感受程度便會提 高,於是冷淡疏離的手足關係會間接的使大學生的寂寞感升高。

三、性別

國內外針對性別與寂寞感之研究結果不一,學者專家的看法亦不盡相 同,因此難以歸納究竟男性或女性何者較易感到寂寞。然而根據本研究結果 發現,大學男生所知覺到的寂寞感高於大學女生,且從迴歸分析中發現,男 生是有效預測寂寞感其中的一個因子,雖然僅可解釋寂寞感總變異量之 1.7%,但與寂寞感仍然有顯著之相關,因此被選入迴歸模式中。

上 述 五 個 被 選 入 迴 歸 模 式 的 變 項 共 計 可 解 釋 寂 寞 感 之 總 變 異 量 之 16.4%,其可解釋之變異量並不算高,若要增加對寂寞感的預測力,則必須再 增加對其他變項的探討,俾使能對大學生寂寞感有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