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親子互動模式與寂寞感之相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親子互動模式與寂寞感之相關

五、在父親及母親教育程度方面,本研究結果發現,父親教育程度的高 低對大學生的寂寞感並無影響;而母親教育程度的不同,則會使得大學生知 覺到的寂寞感有所差異,且母親教育程度在「高中職」者,其知覺到的寂寞 感較母親教育程度為「專科及以上」者高。雖然從本研究的結果中,未能顯 示出雙親的教育程度與寂寞感之間的關聯性,但從母親教育程度與大學生所 知覺到的寂寞感來看,可發現大學生之母親教育程度較高者,其寂寞感亦有 較低的趨勢。寂寞感的來源眾多,不同的理論學派各有一套說法,因此著實 很難精確的找出造成寂寞感的因素。然而,研究者認為,父親及母親的教育 程度可能會影響親子之間的互動、溝通情形,以及對子女的教養方式等,進 而間接的影響子女的寂寞感。教育程度可能只是一個混淆變項,以本研究結 果為例,或許家庭凝聚力、家庭調適力及親子溝通品質才是影響寂寞感最直 接的因素。此外,為何母親的教育程度會影響大學生的寂寞感,而父親的教 育程度卻沒有這樣的發現呢?研究者認為,現今的社會裡,母親在大多數的 家庭中仍然是擔負著教養子女的工作,與子女的互動、溝通、接觸的時間自 然比父親來得多,因此母親與子女間的關係可能會影響大學生所知覺的寂寞 感。然而此一問題的解答,因目前無相關文獻資料,有待進一步研究。

第三節 親子互動模式與寂寞感之相關

本節旨在探討親子互動模式與寂寞感之間的關係,以了解親子溝通品

質、家庭凝聚力、家庭調適力之高低與大學生所知覺到的寂寞感受程度之間

貳、討論

本研究結果發現,親子溝通品質、「子對父」親子溝通、「子對母」親子 溝通、家庭凝聚力、家庭調適力皆與寂寞感呈負相關。以下分別就上述之研 究結果加以分析討論。

(一)大學生之親子溝通品質與其寂寞感之相關

在現有文獻資料中,甚少親子溝通品質與寂寞感之間關聯的相關研 究,但可從親子間的互動關係略知一二,例如:Jones 研究寂寞與社會接觸 的關係,發現就女性來說,寂寞感與家人互動的頻率呈負相關(r = -.39);

就男性來說,寂寞感與家人互動的頻率亦呈負相關(r = -.19) (引自王政彥,

1989)。由以上研究結果可看出,不管男、女性,當其與家人的互動頻率較低 時,其寂寞的感受是較高的。此外,陳麗婉(1989)的研究發現,向母親、父 親、男性朋友、女性朋友自我坦露(self-disclosure)較少者較為寂寞,而向 老師自我坦露的多寡則與個人的寂寞無關。此一研究可推知,寂寞感除了與 自我坦露的多寡有關之外,亦與坦露之對象有關,如能與周圍的親朋好友分 享自己的心情者,則較能有效的降低其寂寞感受。Spitzberg 在 1981 年以大 學生為研究對象,發現長期寂寞者比短期寂寞者有較高的溝通恐懼(引自王政 彥,1989)。從隱私論的觀點來看,人際關係的互動表露是獲取社會接觸的方 法,而當個人缺乏適當的人際關係來滿足其需求時,就會產生寂寞感(Peplau

& Perlman,1982)。綜合上述的研究結果發現,有良好的親子互動,或較能向 親朋好友自我坦露者,其所感受到的寂寞感是較低的。本研究之結果發現,

親子溝通品質與寂寞感呈負相關,亦與上述研究者的發現相符合。

(二)大學生之家庭凝聚力與其寂寞感之相關

依據 Maynard 與 Olson(1987)的觀點得知,家庭凝聚力指的是家庭成 員彼此間情感依附的情形。由此一定義可知,成員彼此間情感依附的情形,

除了親子關係之外,尚包括手足關係(陳冠中,2000)。家庭凝聚力低,個體

自主性過大,反而對家庭的情感和承諾相對的減少;家庭凝聚力處於平衡的 家庭,鼓勵個體能由家庭中獨立並且與家人保持情感的連結。由此可知,凝 聚力對家庭而言,可增進其成員對家的向心力,同時也滿足成員追求隸屬感 的需求。在親子關係的部份,由心理動力理論的觀點來看,Bowlby 認為 (1973),幼童的需求及其與父母之間交互關係之品質的早期經驗,可預測日 後的寂寞感。Shaver 與 Rubenstein(1980)的研究指出,受試者知覺到他們的 父母是關心與支持的人,在成人時有較低的寂寞感;大學生回憶在兒童期與 同 儕 及 雙 親 有 較 差 關 係 的 人 , 報 告 較 多 的 寂 寞 感 。 Greer(1953) 、 Hendrix(1972)、Perlam 及 Peplau(1981)皆認為在兒童期與父母及同儕缺乏 溫暖關係的人,在成人時容易感到寂寞。環顧相關文獻,發現親子關係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對於子女寂寞之影響,均認為不良的親子關 係,將會造成日後子女的寂寞感(Hojat,1982;Hojat & Borenstein,1990;

Shaver & Hagan,1989)。歸納上述的研究可推知,親子關係愈差,其所知覺 到的寂寞感愈高。

另 外 , 在 手 足 關 係 方 面 , James(1997) 曾 以 手 足 關 係 問 卷 (Sibling Relationship Questionnare,SRQ),針對 251 位大學生研究寂寞感與手足關 係(親密、競爭、衝突與權力)之間的相關。研究發現寂寞感與手足關係中的 親密、競爭兩向度呈負相關,與衝突呈正相關,而權力則與寂寞感無相關。

Stocker(1994)曾以「溫暖」(warmth)、「競爭」(rivalry)二向度,探討其與 寂寞感之關係,結果發現溫暖與寂寞感之間呈負相關,與競爭之間則呈正相 關。國內學者陳冠中(2000)亦發現,手足關係越「親密」,則受試者之寂寞程 度越低;相反地,手足間「衝突」越高,則受試者將越感到寂寞。歸納上述 研究結果可知,在手足關係與寂寞感的關聯上,研究的結果頗為一致,皆呈 現手足關係愈融洽,其所知覺到的寂寞感愈低;而本研究結果亦與上述研究 發現相符合。

以上是由親子關係、手足關係兩方面來看其與寂寞感之關聯,親子關係、

手足關係愈佳,個體所知覺到的寂寞感愈低,由此可推知,當家庭凝聚力愈 高時,成員之間較易感覺到親密、支持、溫暖、被關心及被了解,對家庭有 向心力及歸屬感,因而使得家庭成員所知覺到的寂寞感是較低的。學者 Brennan 與 Auslander 在 1979 年曾說過:「那些寂寞者多來自缺乏情緒上之 養育、指引與支持的家庭,其家庭氣氛多為冷漠、暴力、無紀律與非理性的」

(引自陳冠中,2000)。

(三)大學生之家庭調適力與其寂寞感之相關

根據 Olson(2000)的定義,家庭調適力指的是家庭或婚姻系統面對情 境及發展上的壓力時,其權力結構(power structure)、角色關係(role relationship)及關係規則(relationship rules)彈性與改變的能力。Olson 雖提出圓型模式理論,但他並未對家庭調適力及寂寞感之間的關聯進行實徵 研究,文獻上亦鮮少有其他學者的研究;然而,綜合國內、外學者依據 Olson 理論所做的少數相關研究,以及 Olson 的理論假設可知,親子關係與親子溝 通、親子互動有其密切之關聯,親子溝通品質不僅是家庭凝聚力與家庭調適 力的一個媒介,且手足關係之良窳亦會影響大學生對親子溝通品質之知覺,

而從本研究中發現,親子溝通品質與寂寞感呈現負相關;因此,親子溝通品 質、家庭凝聚力、家庭調適力、手足關係皆與個體所知覺到的寂寞感高低有 關。唯其原因為何,目前仍尚未有研究提出具體的解釋,留待日後學者去探 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