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我一個人佇立在街頭,奇裝異服的青少年,穿著清涼的辣妹,路邊兜售 口香糖的歐巴桑,迎風搖曳的旗幟,滿地的垃圾,混濁的空氣,車子的喇叭 聲,店家的叫賣聲,震耳的熱門音樂,構成了一幅凌亂、擁擠、吵雜,但卻 豐富、多元的畫面。這是我每天會經歷的生活,但卻也在不經意中引發出我 的寂寞。寂寞,在辭典中的解釋為「孤單空虛」,而在牛津字典的解釋為「因 為缺乏友伴、支持、友誼而難過或憂傷」。由此看來,寂寞除了包含孤單所指 客觀狀態的單獨一人,更強調其主觀感受中的負向情緒(邱瓊慧,2000)。在 1987 年,Vincenzi 與 Grabosky 則認為,寂寞感是一種情感狀態的表現,並 認為寂寞是來自於一種依附關係的渴望,一種具有親密感和安全感的關係,

或是一種隸屬於某個團體的期望(引自陳金英,2003)。很明顯的,這種寂寞,

是種「人群中的寂寞」,是因為缺乏和其他人情感上的連結、歸屬而形成的孤 立、空虛、失落、沮喪等感受。

由於「人」本身就有很多的限制,而有些限制卻又是人力所無法克服的,

其中,寂寞就是一種無法克服的限制。所以只要人存在著,就會感受到寂寞,

哪怕是和一群知心好友在一起,寂寞仍然會無聲無息的出現。寂寞產生的原 因是一種人類生存本質的狀況,無須避免也無法避免(邱瓊慧,2000)。國內 學者吳靜吉在 1987 年曾作過幾次的抽樣調查,發現約有百分之四十左右的人 認為他們是寂寞的(引自蔡晉和,1989)。根據陳秉華與廖鳳池對台灣師範大 學學生輔導中心有關求助問題的統計可以看出,大學生的生活困擾主要以人 際關係問題為主,而寂寞感是人際關係缺陷所引發的負向情緒經驗(引自羅立 人,1999)。在陳金英(2003)的研究中亦發現,規律性上網習慣較高,並且逐 漸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時,在實際生活情境中,人際孤寂感也會相 對較高。國外研究方面,美國則有 30%的大學生認為寂寞為個人長期的心理 問題,而至少有 6%的大學生表示對於自己的寂寞經驗覺得相當地困擾(引自

羅立人,1999)。Westefeld 與 Whitchard 認為憂鬱、孤立、疏離、無望感、

寂寞感、失落的經驗與缺乏活下去的理由等是大學生自殺的關鍵因素(引自劉 安真,1992a)。從以上這些數字來看,寂寞感在大學生身上確實是一個需要 被關注的問題。

Russell 在 1984 年綜合前人的研究,已經證實寂寞和身體上的疾病,以 及許多嚴重的心理問題有關,包括酗酒、自殺、憂鬱等。在生理健康方面,

在 1988 年,Smith 發現寂寞會影響人體的自然殺手細胞活性,減弱人體攻擊 癌細胞的能力,使得寂寞的人容易罹患癌症且飽受癌症的摧殘。Hojat 和 Vocell 在 1987 年也發現寂寞經驗會產生可測量的神經生物化學物質的變態 性(neurobio chemical abnormalities),影響人的生理狀態頗深鉅(引自蔡 晉和,1989)。在心理健康方面,Peck 發現有關自殺的官方紀錄中,大部份 的美國青年(小於 35 歲)自殺身亡的死因,係緣於個人經驗到寂寞感、疏離、

無助感或失去重要他人等所產生的一種有意向的自我毀滅行為(引自胡景 雲,1989)。劉安真(1992b)在研究中亦發現,自殺意念者較無自殺意念者有 更強烈的寂寞感。Copel 在 1988 年指出,寂寞是心理疾病的前兆(引自蔡晉 和,1989)。Czernik 和 Steinmeyer(1974)的研究發現,寂寞能診斷精神官能 症的正確率高達 78%。Viney、Westbrook 和 Preston 在 1985 年發現藥癮患者 較一般同齡大學生或同齡失業者寂寞。1987 年,Rich 和 Bonner 則發現寂寞 感及其他因素與生活壓力交互作用,可以預測憂鬱症。Lobdell 和 Perlman 發現憂鬱症是寂寞感強有力之相關因素,能預測寂寞感的分數。簡言之,寂 寞感常與憂鬱症同時存在(引自胡景雲,1989)。可見寂寞感可能導致極嚴重 的身心疾病的後果,因此,了解個體寂寞感如何發展,以進一步幫助個人避 免陷於長期、深度的寂寞,實為一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

造成寂寞感的原因很多,Rubenstein 與 Shaver(1982)將原因分成無歸 屬、疏離、孤單、被迫的孤立及離開熟悉環境等五個因素;邱瓊慧(2000)則 參考 Peplau 與 Perlman 的架構,將寂寞產生的原因分成「促發事件」及「前

置與維持因素」,前者包含轉變、失落及危機三個類別,後者包括認知傾向、

人際互動特質、發展階段及外在環境因素四個層面。雖然學者的分類不盡相 同,但可粗略分成二個因素來探討,一為外在因素,如:搬家、獨居、孤單 等外在環境的變動與轉換而造成的寂寞感;另一為內在因素,如:親密關係 的結束、人際互動的缺乏、內在歸因、歸屬感、主觀感受等因素而形成的寂 寞感受。許多的研究顯示,家庭關係確實會對個人的寂寞感造成影響。由社 會學習的觀點來看,家庭是一種初始的社會環境,個體與家庭成員間互動之 行為模式,將類化至與他人互動的情境中,形成人際互動的組型。若孩子在 家庭中未能習得良好的社會技巧,將會影響其整體之社會關係,進而導致寂 寞的發生(王以仁,1991)。此外,研究亦發現,另一個影響個體經驗寂寞感 的潛在家庭關係是手足關係(Rubenstein & Shaver,1982)。此外,陳冠中(2000) 的研究發現,手足關係越「親密」,則受試者之寂寞程度越低;相反地,手足 間的「衝突」越高、父母對手足越「偏寵」(rivalry),則受試者將越感到寂 寞。

家 庭 因 素 與 寂 寞 之 研 究 , 偏 向 於 探 討 「 親 子 關 係 」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對於子女寂寞之影響,均認為不良的親子關係,將會造成日 後 子 女 的 寂 寞 感 (Hojat,1982; Hojat & Borenstein,1990; Shaver &

Hagan,1989)。Olson 與 Barnes 的研究結果顯示:一個良好的親子溝通互動 關 係 , 會 有 較 好 的 家 庭 凝 聚 力 (family cohesion) 、 調 適 力 (family adaptability)及滿意度(引自孫毓英,1986)。Brennan 與 Auslander 在 1979 年認為,寂寞的成年人來自於冷淡、暴力、不成熟及無理的家庭氣氛。而 Jones 發現寂寞的受試者與家庭成員間的互動較少(陳冠中,2000)。Shaver 與 Rubenstein 在 1980 年的研究指出,受試者知覺到他們的父母是關心與支持 的人,在成人時有較低的寂寞感;此外,大學生回憶在兒童期與同儕及雙親 關係較差的人,報告較多的寂寞感。在親子溝通的部份,Jones 發現就女性 來說,寂寞與互動對象的多樣化呈正相關,與家人互動的頻率呈負相關;就 男性來說,寂寞與互動人數、互動對象的多樣化、以及與陌生人互動的頻率

均呈正相關,而與談話的感情投入程度,以及和家人互動的頻率均呈負相關 (王政彥,1989)。

由上述的研究可得知,寂寞感的產生和家庭關係確實有相關,值得加以 探討,而這亦是研究者從事此研究之動機之一,期盼能藉由此研究更深入的 探討寂寞感形成的原因,同時也希望能從變項中找到可以有效預測寂寞的因 子,找到降低寂寞感的方法。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有下列幾點,期能針對寂寞 經驗提出具有建設性的建議,並將其應用在諮商輔導實務上。本研究之研究 目的如下所述:

一、了解大學生之個人背景變項與親子互動模式之關係 二、了解大學生之個人背景變項與寂寞感之關係

三、了解親子互動模式與寂寞感之關係

四、了解個人背景變項、親子互動模式何者較能預測大學生之寂寞感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