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在寂寞感之差異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在寂寞感之差異

本節之目的在探討不同個人背景變項與寂寞感之差異,個人背景變項包 括性別、出生序、手足關係、居住情形、父親教育程度及母親教育程度共六 項;關於寂寞感的部份,使用「寂寞量表」來了解大學生主觀知覺到的寂寞 程度,除了考驗本研究之研究假設二之外,並與先前學者之研究發現做一對 照及討論。本節共可分成二大部份,首先為: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在寂寞感之

差異分析,其次為討論與分析。

壹、不同個人背景之大學生寂寞感之差異分析

一、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寂寞感之差異分析

本研究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寂寞感之樣本人數、平均數、標準差及變異數 分析結果列表如 4-2-1 所示。

表 4-2-1 不同性別之大學生寂寞感之變異數分析

性別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F 值 事後比較 男生(1) 239 42.01 10.19 17.146*** (1)>(2) 女生(2) 465 38.69 10.02

***p<.001

由表 4-2-1 可得知,男生的寂寞感平均數為 42.01,女生的平均數為 38.69,經變異數分析後得到的 F 值為 17.146,達.001 顯著水準,表示不同 性別之大學生寂寞感的程度有顯著差異,即代表大學男生知覺到的寂寞感比 大學女生高。本研究結果支持假設 2-1。

二、不同出生序之大學生寂寞感之差異分析

本研究不同出生序之大學生寂寞感之得分情形與其變異數分析結果如表 4-2-2 所示。

表 4-2-2 不同出生序之大學生寂寞感之變異數分析

出生序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F 值 老大(1) 290 38.80 9.61 1.814 中間(2) 161 40.94 10.82

老么(3) 219 40.21 10.39 獨子/女(4) 34 40.71 10.25

由表 4-2-2 可看出老大、中間、老么及獨生子/女四組不同出生序之大 學生對寂寞感之感受情形,經過變異數分析後得到 F 值為 1.814,未達顯著

水準。本研究結果發現,不同出生序之大學生所知覺到的寂寞感並無顯著差 異。本研究結果不支持假設 2-2。

三、不同手足關係之大學生寂寞感之差異分析

茲將不同手足關係之大學生其寂寞感之得分情形,包含其樣本人數、平 均數、標準差及變異數分析結果列表如表 4-2-3 所示。

表 4-2-3 不同手足關係之大學生寂寞感之變異數分析

手足關係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F 值 事後比較 無手足(1) 34 40.78 10.53 18.928*** (4)>(3)>(2) 親密(2) 252 37.12 10.30

普通(3) 274 39.54 9.85 冷淡疏離(4) 146 44.78 8.68

***p<.001

由表 4-2-3 可得到四組不同手足關係之大學生在寂寞感上的得分情形,

經變異數分析後得到其 F 值為 18.928,達.001 顯著水準,表示不同手足關係 之大學生其寂寞感有顯著差異,且經事後比較後發現,手足關係為冷淡疏離 的大學生其寂寞感最高,其次為手足關係為普通的大學生,最低的是手足關 係親密的大學生。由此統計結果可知,手足關係較佳之大學生寂寞感較低。

本研究結果支持假設 2-3。

四、不同居住情形之大學生寂寞感之差異分析

不同居住情形之大學生寂寞感之得分情形,與其變異數分析結果整理如 表 4-2-4。

表 4-2-4 不同居住情形之大學生寂寞感之變異數分析

居住情形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F 值 與親戚同住(1) 13 40.15 7.02 1.090 與家人同住(2) 128 39.80 9.44

租賃(獨居)(3) 125 41.30 10.52 租賃(合租)(4) 231 38.94 9.95 學校宿舍(5) 207 39.89 10.82

從表 4-2-4 中得知,經變異數分析後得到 F 值為 1.090,未達顯著水準,

即表示大學生寂寞感的程度並不因其居住情形之不同而有所差異。本研究結 果不支持假設 2-4。

五、父親教育程度不同之大學生寂寞感之差異分析

因大學生之父親教育程度在研究所以上者僅有 34 人,故進行併組,將原 本「國小」、「國中」、「高中職」、「專科」、「大學」及「研究所以上」六組改 為「國中以下」、「高中職」、「專科及以上」三組。茲將父親教育程度不同之 大學生寂寞感之得分情形與其變異數分析結果列表如表 4-2-5 所示。

表 4-2-5 父親教育程度不同之大學生寂寞感之變異數分析 父親教育程度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F 值 國中以下(1) 193 39.87 10.441 .888 高中職(2) 234 40.45 10.244

專科及以上(3) 277 39.25 9.968

由表 4-2-5 可得知父親教育程度不同之大學生在寂寞感上的得分情形,

經過變異數分析後得到 F 值為.888,未達顯著水準。本研究結果顯示,父親 教育程度不同之大學生其所知覺到的寂寞感並無顯著差異。本研究結果不支 持假設 2-5。

六、母親教育程度不同之大學生寂寞感之差異分析

將母親教育程度不同之大學生其寂寞感的樣本人數、平均數、標準差及 變異數分析結果整理如表 4-2-6 所示。

表 4-2-6 母親教育程度不同之大學生寂寞感之變異數分析

母親教育程度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F 值 事後比較 國中以下(1) 263 40.13 9.725 4.902** (2)>(3)

高中職(2) 228 41.07 10.793 專科及以上(3) 213 38.10 9.896

**p<.01

從表 4-2-6 中可發現,經變異數分析後得到 F 值為 4.902,達.01 顯著水 準,表示大學生對寂寞感之知覺會因其母親教育程度之不同而有所差異。而 經事後比較發現,母親教育程度為高中職之大學生所知覺到的寂寞感顯著高 於母親教育程度為專科及以上者。本研究結果支持假設 2-6。

貳、討論

由研究結果中可發現,在個人背景變項中,性別、手足關係及母親教育 程度這三個變項會影響大學生的寂寞感,亦即大學生對寂寞感的知覺會因不 同的性別、手足關係及母親教育程度而有所差異。而不同出生序、居住情形、

父親教育程度之大學生對寂寞感的知覺並無差異。以下將研究結果分述討論 之:

一、在性別的部份,顯示男性比女性寂寞的研究有:國外學者 Marcoen、

Brumagne、Austin、Booth、Schultz 及 Moore(引自邱瓊慧,2000);國內學 者陳冠中(2000)及陳密桃(1989)的研究亦發現男性比女性寂寞,陳密桃的研 究並且發現,男生比女生較易感覺到親子間的寂寞。而顯示女性比男性寂寞 的研究有:Medora 與 Woodwar、Hays 與 Dimatteo(引自王政彥,1989)。除了 上述的研究之外,亦有一些研究顯示男、女生之寂寞感並無差異,如:吳靜 吉(1987)以國內北一女和建國中學高一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顯示男、

女生在寂寞程度上並無差異;陳麗婉(1989)及陳冠中(2000)在寂寞量表中之

「寂寞無助」、「缺乏友伴」二向度上的研究結果發現,男女之寂寞無助程度 並無不同。而本研究之結果則顯示大學男生所知覺到的寂寞感較大學女生來 得高。

由上述的研究結果看來,男生或女生何者較易感到寂寞,實在無一明確 之定論。關於這樣的現象,學者提出了以下的看法:1.評量的工具及方式:

Borys 與 Perlman 認為,主要原因是寂寞之評量工具或方式的不同。若以直 接的方式來測量寂寞(如:你是否寂寞?),則男性的回答表現會較女性不寂 寞,因為男性可能將寂寞歸之於個人的失敗與懦弱(引自王以仁,1991)。本 研究使用陳麗婉、吳靜吉(1989)所編製的寂寞量表,係以間接方式來測量寂 寞,研究結果發現大學男生的寂寞感較大學女生來得高,此一結果與學者的 觀點相符合。2.對寂寞的評量標準:Stokes 與 Levin 在預測寂寞的研究中發 現,男女兩性對評量寂寞標準的不同,如:男性較多以團體的導向為寂寞的 評量效標,而女性較重視二人彼此間的關係,也會造成前述寂寞之性別差異 研究結果的混淆(引自王以仁,1991)。3.交往友人之性別:Wheeler 等人研 究發現,不論男性或女性,花較多的時間、次數與女性做朋友或在一起,較 不會感到寂寞;而與男性在一起,則必須是有意義的交往,才比較不會感到 寂寞(引自王以仁,1991)。4.自我坦露(self-disclosure):陳麗婉(1989) 的研究發現,有適宜自我坦露者,其寂寞程度比不適宜自我坦露者的寂寞感 低。因此,在寂寞感的評量上,除了評量的工具及方式會造成差異之外,個 體主觀的知覺、自我坦露的程度都會影響寂寞感的高低。

二、在出生序的部份,Toni 以 1782 名美國德州之大學生為受試者,發 現出生序與大學生寂寞感並無相關;Joubert 以 120 位 20 歲左右之青年為受 試者,亦得到相同的結果(引自陳冠中,2000)。在國內研究方面,蔡晉和(1990) 發現,國中生之出生序不同,其寂寞感並無差異。本研究之結果亦發現,不 同出生序之大學生其所知覺到的寂寞感並無差異,與上述之研究結果相符 合。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四份研究之對象年齡不同,如蔡晉和是以國中生為 研究對象,Joubert 是以 20 歲左右的青年為對象,而本研究之對象為大學生,

但卻得到相同的結果。心理學家 Adler 認為,同一個家庭長大的小孩是處於 相同的環境,但每個人的心理狀態卻因出生別而有不同(李茂興譯,1999)。

由此可知,雖然不同的出生序會有其不同的心理狀態、功能、位置,甚至發

展出和其他手足不同的和父/母親的互動方式等,但綜合上述研究可發現,

出生序不同的大學生對寂寞感的高低並無太大的差異。

三、手足關係方面,本研究結果呈現,手足關係冷淡疏離者,其所知覺 到的寂寞感高於手足關係普通者,亦高於手足關係親密者。Ponzetti 與 James(1997)的研究發現,手足關係親密者報告較少的寂寞感,且發現在手足 關係的向度中,「親密」是寂寞感最重要的預測因子。Stocker(1994)曾以「溫 暖」(warmth)與「競爭」(rivalry)二向度,探討其與寂寞感之關係,結果發 現溫暖與寂寞感之間呈負相關,與競爭之間則呈現正相關。國內學者陳冠中 (2000)亦發現,手足關係越「親密」,則受試者之寂寞程度越低;手足間「衝 突」越高,則受試者將越感到寂寞。綜合上述的研究可知,手足關係的品質 與個體寂寞感之程度高低有關,手足關係愈好,寂寞感愈低。

Goetting(1986)認為,手足關係提供了相互的幫助、友伴與情緒的支持;

翁樹澍、王大維(1999)認為,手足次系統通常提供加入同儕團體的最初體驗,

使人學習到支持、合作和保護,當然還有競爭、對抗和協商差異等。由此可 推知,良好的手足關係可使手足間感到溫暖、關懷與支持,同時亦有助於個 人社會關係的發展。Ponzetti 與 James(1997)認為,手足關係可能會影響個 體對社會關係的知覺以及他們的寂寞經驗;同時,手足關係的品質亦提供了 對日後其他關係的期待。由此可知,良好的手足關係會使個體對「關係」有

使人學習到支持、合作和保護,當然還有競爭、對抗和協商差異等。由此可 推知,良好的手足關係可使手足間感到溫暖、關懷與支持,同時亦有助於個 人社會關係的發展。Ponzetti 與 James(1997)認為,手足關係可能會影響個 體對社會關係的知覺以及他們的寂寞經驗;同時,手足關係的品質亦提供了 對日後其他關係的期待。由此可知,良好的手足關係會使個體對「關係」有